名作欣赏
搜索
名作欣赏
2011年17期
浏览往期
订阅
目录
诗文评鉴
浅析《湘君》《湘夫人》中的戏剧因素
奇思异想发巧谈,借风写意作讥谏
——论宋玉《风赋》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汉乐府民歌《陌上桑》诗意新解
情理兼备,绝妙说辞
——孔融《论盛孝章书》探析
转喻与《长恨歌》的爱情主题
生有以养之,不必其子
——读苏轼《乳母任氏墓志铭》
《挂枝儿》:冯梦龙“另类”的妓女观
孙樵《兴元新路记》创作艺术评析
——兼及《兴元新路记》写作年代考
此恨绵绵无绝期
——《颓败线的颤动》与《孤独者》互读
守望孤独 冲破孤独
——论殷夫诗集《孩儿塔》的生命意识
精致的诗话符码 智性的诗美创造
——谈卞之琳《断章》的修辞艺术
叶伯和与中国早期白话诗歌
放逐、认同与拯救
——读吴兴华的《明妃诗》
漂泊与返乡
——王家新诗歌的精神形态探析
波德莱尔《黄昏》叙事手法研究
小说论丛
《乾 子》创作动因考论
——兼谈温庭筠小说创作的价值
为了附丽的抗争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新解
他杀与自戕
——薛宝钗悲剧探析
再论探春的性格特点
舍家报国 情实难堪
——“革命外史”《湘娥泪》解读
用心理魔杖搅动情爱醋酸
——评叶灵凤的心理小说创作
一曲惊心动魄佚神荡志的优美乐章
——《边城》结构上的奏鸣曲式特征赏析
论《呼兰河传》中的白兔意象
《平凡的世界》中的信天游的运用与人物形象的塑造
男权世界中的女性力量存在
——《白鹿原》中田小娥形象分析
悲壮的青春
——论《黄金时代》中的荒诞艺术
从生态批评视角细读《清水里的刀子》
荒谬背后的温暖与虚空
——评长篇小说《红浮萍》
关于《哥儿》中“红衬衫”人物形象塑造的研究
《永别了,武器》中的生态女性意识解读
沉沦与自赎的心灵之旅
——解读《洛丽塔》
文苑经纬
古诗词阅读理解之己见
——与《〈唐诗宋词〉导读》注释对话
远古颂歌的迷狂色彩
汉译佛经中的“蛇”形象探源及其对古代小说的影响
论《世说新语》中人物的应对机智
略论魏晋文人的感伤情怀
从苏辙《诗集传》看其“人情说”
接受与再接受的向度偏移
——从寒山到史奈德再到“新禅诗”
从传承到飞跃
——儿歌历史的探析与思考
从当代视野看周作人的儿童文学观
我是谁:文学追问的意义分析
大众文化语境下底层书写的反讽与悖论
论抗日烽火下的骆宾基及其东北作家群的美学品格
迟子建儿童视角下的生死观透视
张梅:理想主义的荒诞处境与反讽叙述
新闻话语中的社会现实
——评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
戏剧天地
元明戏曲中的“抛绣球”事象略考
愤与爱的双重变奏
——论徐訏的戏剧创作
生命力的三种表达
——从三类人物的生命表达看曹禺对原始生命力的呼唤
同一个时代不同的女性
——曹禺和夏衍剧作中女性形象研究
求同寻异
《西游记》中女性妖魔形象与《聊斋志异》中女性妖狐形象的比较
《离婚》创作主题与人物塑造探源
——老舍《离婚》与乔伊斯《都柏林人》之比较
浮士德与贾宝玉
——一次中西比较分析
文论探奥
沈约文学史论的经典视域论析
“胸襟”:叶燮对审美主体意识的建构与阐释
艺术广角
从苏轼的“书体说”看书法艺术流程
横卷《四季仕女图》的空间构成分析
礼乐文化基因与民族文化传统
——以音乐人类学视角审视国画大师张大千
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的“标题性”探究
残酷与爱的双向书写
——《背马鞍的男孩》评析
百家茶座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浓郁的兴化情结”难以成立
——与任祖镛先生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