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的“标题性”探究

2011-08-15李友玲贵阳学院音乐系贵阳550005

名作欣赏 2011年17期
关键词:乐段和弦小品

⊙李友玲[贵阳学院音乐系, 贵阳 550005]

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的“标题性”探究

⊙李友玲[贵阳学院音乐系, 贵阳 550005]

格里格创作的具有挪威民族风格的钢琴《抒情小品》,共有10卷,共66曲,这些诗意清新的以“标题性”手法写作而成的钢琴抒情小品,是欧洲传统作曲技术与挪威民间音乐表现方式的结合。格里格所呈现的多样风格是文字难以形容的,但是他兼具浪漫派传统并加入新奇巧思的构想,让每一个聆听这些乐曲的人完全陶醉在挪威美丽的风情画面之中,这种真诚的感情也正是这部作品能够在众多花哨华丽的钢琴乐曲中独树一帜的原因。

格里格 钢琴《抒情小品》 标题性

一、《抒情小品》的创作背景

19世纪上半叶,以“艺术的自由”作为口号的浪漫主义文学艺术风格在欧洲形成。在音乐领域中,浪漫主义表现出作曲家思维上的变革、发展及相应的丰富新颖手法的出现,同时期“艺术的自由”表现在各民族各地区,伴随着同时勃发的民主思想和民族意识的觉醒,使音乐作品更加具有了民族性意义。

格里格一生经历了挪威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年代,具有进步的民主爱国思想,他沿着布尔、诺拉克等人开创的道路,努力钻研民间音乐,作曲家L.M.林德曼搜集出版的《挪威山区民间曲调》《挪威民间叙事曲曲调》等集子,成为他创作的音乐源泉,在创作实践中,他借鉴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成果,通过对民族历史的歌颂、对祖国大自然和民间生活的艺术感受,创作出具有挪威民族特色和浓厚乡土气息的钢琴《抒情小品》。

二、《抒情小品》“标题性”小曲的梳理与分析

(一)描绘自然景色的乐曲

在《抒情小品》中,格里格用一幅幅“音画”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体验,在他的作品中时常能够找到往日岁月留下的痕迹。这类作品如《蝴蝶》《小鸟》《致春天》《钟声》《小溪》《山中夕阳》等。为了更好地表达音乐作品的内容,格里格在《抒情小品》的创作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音乐表现手法,主要是以下两种方式:

1.对自然界中声音的模拟

《钟声》模拟了荒凉孤寂的乡野深处回荡的“钟声”的效果。格里格采用了将五度和声音程用双手交替弹奏的方法,全曲为单三部曲式,第一乐段虽然从调号和音阶排列上看,可以认为是C大调,但因为全曲基本上是五度的和声音程的进行,所以完整的属到主的和声进行始终没有出现,最后结束在G利底亚调式上。为了描摹多种不同的钟声的效果,格里格在第二乐段采用了不同的调式处理的方式,第二乐段承接前乐段,在G利底亚调式上开始,每4小节变化一次,在G利底亚调式和D利底亚调式上交替,乐段结束时,右手的五度和声音程经过连续三次下行以后,停留在根音为降B的纯五度和声音程上,意味深长。用琴声来模拟自然界的声音,是格里格的创举,后来被一些印象派的作曲家所采用,这种作曲手法(包括装饰音)的运用来自格里格对民间音乐和挪威民间乐器——哈登格小提琴的演奏法的了解和喜爱。

2.对自然界事物进行描绘

描绘性的表现手法是格里格在《抒情小品》中为了表现自然界的一些景象或者是一种特定的事物和情感而经常使用的,以《蝴蝶》(0P.43,N0.1)A乐段为例。格里格抓住蝴蝶飞舞的姿态特点来表现蝴蝶的形象,乐曲节奏与和声作为音乐表现的重要因素,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蝴蝶》的主要旋律由附点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半音上行及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三种节奏型构成。A乐段快速的半音上行,像是蝴蝶快速的飞舞,附点节奏和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有着极强的动感,动态的旋律在左手休止了前四分之一拍的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的背景下,更显得蝴蝶灵活和可爱。B乐段随着旋律声部加厚,蝴蝶上下翻飞的特点更显著。

该乐曲和声的特点具有色彩性的,从A、B两个乐段的和声布局上看,有清晰的调性功能的脉络,但有格里格特有的和声处理方式:(1)A乐段开始第一个和弦是NII级的三四和弦,接下来是三个根音小二度的和声进行:#G—A—#A;(2)第三到第六个和弦是连续两个根音关系为减五度的和声进行,而且低音是连续的小二度的进行:(3)A乐段最后两个小节的和声终止式,看起来是一个分解和弦的进行,但中间暗含一个半音下行:#G—G—#F;(4)A乐段终止时D9到T作为结束。乐曲结束时采用了同主音大小调的交替处理,正是出于描绘性的需要,其和声很好地衬托了蝴蝶在明媚的春光下,在姹紫嫣红的花丛中尽情飞舞的形象。

(二)表现个人情感的抒情性乐曲

格里格《抒情小品》的创作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生涯,说它是格里格的“音乐日记”也是恰当的。格里格一生历经沧桑,唯一的女儿不幸夭折,使他经历了人生中最痛苦的打击,他以作曲家所特有的敏锐与悟性,获得了不尽的创作灵感。这类作品大致分为两类:

1.往事的追忆

《抒情小品》中有若干首乐曲是表现追忆往事的,这与格里格的个人经历有关。少年求学在莱比锡,大学毕业后去了丹麦,回到祖国之后,又经常在国外巡回演出,这样的人生经历给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回忆。

在描写人生成长经历的作品中,作者不惜笔墨,从幼年写到老年。两首《摇篮曲》象征人生开始;《牧童》暗示无忧无虑的童年;《青春岁月》歌颂人生的美好;《恋曲》《伊人身边》《特罗尔德豪根的吉婚日》表现了婚恋生活的甜蜜;《孤独的流浪者》《故乡》《乡愁》《还乡》描写人生的经历和瞬间的内心情感;《纪念册的一页》《逝去的岁月》《往事》《过去》是对人生难忘经历的追忆;《山中夕阳》《夏日黄昏》是作曲家五十五岁以后的作品,表面上是描写自然景象,但作品暗含了对老年时光的珍惜。

2.忧伤之歌

人生总会有一些忧伤,格里格对《悲歌》的创作,时间跨度是五年,但在表现上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主题旋律都是以半音下行来表达“悲”的情绪,《忧郁》《忧郁圆舞曲》在技法、和声及织体上虽然各不相同,但其“忧郁”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忧郁》的主题是复调性的,不断被休止打断的旋律,交替在高低音区的旋律短句,营造了忧郁的气氛,而《忧郁》的旋律低沉且悠长,插有半音的下行,使人不仅忧郁而且压抑;《忧郁圆舞曲》由一个阴沉的主题加上连续的不协和和弦表现忧郁情绪。“忧郁”在一定的意义上也是挪威民族的性格特点之一,因为在挪威民族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太多的苦难,长期的异族统治是其主要原因。

(三)表现民族风情的风俗性乐曲

《抒情小品》有着鲜明的风俗性,大量的作品表现了挪威人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其中有叙述民间神话故事的,也有描写民间舞蹈场面的。

1.民间神话传说故事

正如中国有孙悟空、猪八戒等神话人物一样,挪威神话传说人物中也有山妖地精。在作品中,格里格用一种特定的旋律或节奏型来塑造人物形象。如《精灵的舞蹈》(Eivrdans)取材于古代冰岛文学名著《埃达》中的神话传说。主题敏捷灵巧,富于舞蹈,一开始呈现的主题由对比明显的两种素材组成,这一主题以顿音和弦开始,紧接着出现的上行旋律线,如同掠过一阵清风,使人联想到小精灵敏捷灵巧的舞蹈动作,接下来不断重复的五拍子节奏型和包含增二度的音调,使乐曲既有舞蹈特点,又带有鲜明的诙谐曲特征,随后出现基本性格与主题相同的旋律,由于采用强烈的力度对比,减七和弦的音响,低音区粗犷的节奏等表现手法,使乐曲更富于戏剧性,这两个旋律交替出现,并形成高潮,最后乐曲在神秘的情绪中轻轻地结束。

《抒情小品》中,66首乐曲有5首乐曲是表现神话中的精灵、神怪的形象,格里格借这些人物表现的正是挪威的民族文化精神,也体现了他对民族文化的继承。

2.民间舞蹈

在《抒情小品》中,既有对各种舞蹈体裁和舞蹈音乐特点的运用,还有民间歌舞场面和情景的描写。他的作品除了圆舞曲外,还突出表现了民间舞蹈,如《春之舞》(斯普林舞)、《挪威舞曲》(哈林舞)以及《挪威农民进行曲》(干加舞曲)。

从以上内容的初步分析,可以看出格里格《抒情小品》在相当意义上是一种乡音、民俗的纯朴音画,既有民间音乐的改编曲,又有独创曲,作曲家通过对大自然美的感受、对乡村生活的体验以及个人的生活见闻与想象的描绘,表现了挚爱自己民族与祖国的情感,格里格在钢琴小品创作上的继承与发展体现在对标题的运用和作品内容的表现上,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对标题的形象性和描绘性作用的继承与发展。在19世纪上半叶,钢琴小品的标题并非必然有或必须有,格里格在他的《抒情小品》把乐曲的标题与乐曲的内容结合得更为紧密。

第二,对音乐表现上的抒情性的继承与发展。钢琴小品是把抒情性和戏剧性的情绪浓缩在了一个短小的作品中,抒情性是其整部作品的重要表现特点之一。

《抒情小品》以其和声表现上的色彩性、多样性作为多声组织的构架和多声表情的依据,既体现了对德国古典、浪漫主义时期和声成果的继承,又展示了格里格结合民族音乐特征所表现出的创新。上述特征,均构筑在牢固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氛围之中,民族化的思维方式结合浪漫主义的手法,使格里格的《抒情小品》成为经典音乐宝库中的珍藏而历久不衰。

[1] 赫菲尔.西方音乐的故事[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2] 张重辉,汤琦.外国音乐欣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作 者:李友玲,贵阳学院音乐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钢琴教育、音乐理论研究。

编 辑:杜碧媛 E-mail: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乐段和弦小品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重属和弦构成方法研究
贝多芬降e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曲式分析
《临宋人小品》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视唱练耳与钢琴
二胡曲《新婚别》演奏浅析
十二生肖诗书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