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礼乐文化基因与民族文化传统
——以音乐人类学视角审视国画大师张大千

2011-08-15宫修建四川理工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名作欣赏 2011年17期
关键词:礼乐张大千传统

⊙宫修建[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 自贡 643000]

礼乐文化基因与民族文化传统
——以音乐人类学视角审视国画大师张大千

⊙宫修建[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 自贡 643000]

张大千先生不仅在国画艺术成就上载誉世界,蜚声全球,其诗赋、书法、篆刻、鉴赏、旅游、美食等方面的造诣也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在人们心目中,张大千先生是一位杰出的书画艺术天才,但张氏在我们民族戏曲音乐、民族歌曲、说唱艺术、戏剧评论、戏剧脸谱研究、乐器、乐画收藏等方面的深厚修养与独到见解却鲜为人知。本文从我国社会文化传统及张氏家族文化艺术传统等方面,对张大千先生深厚渊博的文化艺术修养进行考察,以提升对张大千艺术的文化认知水准。

张大千 艺术人类学 国画 民族戏曲 音乐

本文从梳理分析张氏家史与家学传统入手,将大千先生放置在民族音乐的传统之河中进行解读,一个音乐人类学视野中的早年大千便浮现在我们眼前。

一、代代书香传家,礼乐修养深厚

从大千先生的族况看,1683年,即康熙二十二年,其五世爷张德富到内江做知县时门庭正望。知县职位在清代官品中虽位居七品,但也是朝廷钦命,纯金顶戴富贵一方。张德富为官多年,为后世积累了一定家业,虽然后世家道渐落,却也代代勤勉,书香传门。大千先生出生在这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然受其传统家学影响很深。

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阶层的必修之课,在中国这个有着两千多年礼乐制度的国家,音乐戏曲生活更是名门望族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古今中外的达官贵人“听音赏剧”正是他们标明身份和地位的重要形式。在我国,职位不同、文化修养的高低都能从音乐上反映出来。通过“用乐”表明身份地位的高低始于周代。周代对用乐有严格的规定,据《周礼·春官·大乐司》对乐队规定:“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左传·隐公五年》记载:“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这种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礼乐制度”,开始只限于区分统治阶级内部的亲疏尊卑关系,然而这种贵贱有等、尊卑有序的宗法观念却渐渐渗透到社会各阶层的民众生活中,影响极为深远,后来就发展成为一种传统习惯,而且至今仍很流行。

周代音乐几乎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对音乐的应用有着严格的规定。不同地位的人在对音乐的享用上都有不同的规定,下层百姓是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享受“高雅音乐”的,就连统治阶级内部,对不同身份的人在“用乐”上都有严格分类:包括乐队规模、人数、所用乐器、乐曲曲目、演出场合、地点等等都有严格规定,不能超出规定。

礼乐制度作为我国古代社会的重要政治制度,是执政阶级管理民众、治理社会的重要精神手段,两千年来一直都很盛行,只是不同的朝代重视程度不一样,后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破四旧”时,礼乐传统似乎被人们忘记,一时低迷。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建设占据最重要的地位,人们的精神得到解放,礼乐传统开始复苏。今天,沿用“古代礼乐制度”依然是一种普遍现象,用乐情况也能客观上反映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状况。民间红白喜事中,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为了讲求排场、表示喜庆、表现实力或表明孝心,常常同时聘请多个乐班奏唱几天,有的人家还要唱上几天大戏,或演电影;经济条件越次的家庭聘用的乐班越少,普通人家至少也要请一、二班,个别贫困家庭实在请不起乐班,亲朋好友也要“送”上一班,不用乐的很少。时代在发展,文化艺术形态也在发展,但就传统的礼乐制度来说,它依然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不难设想,张氏家族在内江的第一代人,作为一代官吏,不仅表明了其权势、地位与财富的拥有,还暗示了其因苦读而成就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非同一般。作为知识分子阶层,音乐修养自然是其文化修养的必要组成部分,出身于此书香门第的后世子孙自然受其影响很深,甚至对此技艺代代相传,屡屡切磋,引以为豪。我们赏析一下李永翘研究员长篇传记文学《张大千·人生传奇》中的这段描述:“(内江)土地肥沃,出产丰饶,更兼之该地民风醇厚,社会安定,因之张德富这位‘父母官’,在任上也没有多少的事情好做。于是他每日里便多是邀同县上的绅士们和文人们,或是外出赏览名胜,体察民情;或是在一起谈诗论画,填词赋文;或是互相布阵对弈,弹琴作乐;或是彼此杯盘相约,把酒唱和……那真是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相识皆冠戴,往来无白丁,日子过得相当的风光、舒心与快活,张德富也甚是受到地方和百姓们的爱戴与尊敬。这段时间,可说是张家历史上‘最光荣’的时期,也是后来的张家儿孙们最津津乐道的和最为怀念的岁月。”①

可想而知,张氏家族不仅不乏音乐素养,而且修养程度属于上流社会,这种现象的存在根源在于中国文化传统。在传统文化中,曲词歌赋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有机统一,渊源悠久;琴棋书画更能昭示古代文人墨客文化修养的综合能力和至高境界,更是他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作为达官贵人的文化身份证历来为世代仕者所追求、达人所体认。春秋时期的孔子,既是教育家、政治家,又是音乐家;三国蜀相诸葛亮既是军事家、政治家,同样也是音乐家;中国历史上取得了文学上的巨大成就而又有着极高的音乐修养者,不乏其人:李杜、三苏、王维、陶渊明等不胜枚举,就连自然科学领域中的伟人也在此列:爱因斯坦、钱学森、达尔文、居里夫人、华罗庚、苏步青、茅以升等等。在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音乐智能是人类智力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人类的智力表现之一。音乐作为一种表现艺术形式,单从它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来看,它们是人类文明之树上的两朵并蒂莲,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与智力发展上有着相同的目标,在人类智力提升上,是个有优势互为补充的两个不同领域。在人文主义音乐教育观下,我们不难理解音乐教育的人格化意义,也能意识到音乐文化功能的多重性与不确定性。同其他伟大人物一样,大千先生也是深谙音乐艺术、深爱民族戏曲文化、文化艺术综合修养极高的一代文化大师。我们透过艺术人类学的全新视野,探究音乐戏曲艺术在张大千先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探究姊妹艺术之间的深层互联,探究张大千先生或许无意中在音乐戏曲艺术方面取得的成绩,探究张大师如何在“音诗书画”等多种文化艺术门类上都有着很高的素养,而这种对文艺的综合修养又如何造就了大师此等深层意义,不但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符合多元文化迅猛发展与文化多元融合的要求,还可以打破美术文化研究的单一视角,使“大千文化体系”的研究视野更加开阔、全面和完善,从而也加深了我们对本民族文化发展的认识。这是本文论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事实上,人生的确离不开音乐修养,离开音乐修养也不是完美的人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二、传统文化熏陶,艺术门类互融

著名的音乐学家黄翔鹏先生就音乐的发展与性质说过这么一句话:传统是一条河。是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自产生以来,无处不散发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各类文化形态都在以它鲜明而独特的发生发展方式存在着,这种独特性源于这个民族文化漫长的发展史,即该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凝结了鲜明的民族个性特征,又由于这种具有强烈民族性格的文化只有在千万年的悠久历史过程中才能得以形成,于是就凝聚成一条由远古流向未来的文化传统之洪流;这股拥有强大生命力、饱含民族性格精髓的文化巨澜是不可抗拒的,在这种古文化生命洪流中滋生出的个体文化生命不可能摆脱传统文化洪流的洗礼,只能生于兹、长于兹、融于兹而不可分割。民族艺术的发展尤为如此。

伟大的艺术家张大千先生就是在这股强大的民族传统文化洪流中诞生成长、发展壮大,并最后怀着一颗钟情于本土文化的赤诚之心融入到这股万古不竭的文化生命洪流之中的传统艺术文化大师。张大千先生作为举世闻名的国画艺术家,其过人之处就在于他忠诚于传统又在传统中发展,在于他集多种文化艺术智慧于一身,能够从生命文化的多重视角与跨民族的审美价值尺度来审视建构本位艺术作品。诗词书画鉴赏篆刻织染美食游历等诸多文化艺术门类且不说,他终生醉心于另一种支撑他成为艺术大师的艺术门类——民族戏曲音乐——确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张大千先生一生都没有离开过滋养他成长的民族音乐文化,他深爱着这类文化甚至将它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由于他在绘画艺术上的成就那样绚丽多彩,人们一度忽略了他对音乐文化的无限痴爱,更少有人探讨其终生热爱民族戏曲音乐文化在他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大师过程中的内在作用与意义。

张大千先生是个文化艺术通才型的大师,就其文化艺术成就来说,他不只局限于擅长某一专门领域,而是一个文化艺术的多面手。从数据上讲,除绘画作品以外,大千先生一生所作诗词文多达一千余首(篇),所用印章“不下三千枚”②,中早期印章多为自制。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据。但他除将这些有形的艺术形式——诗书画印——天才般地融合为一体,塑造出大量巧夺天工的艺术作品外,还深刻地体验、领悟着自然、艺术和生命之间的内在关联。他阅历丰富,一生多波多折极富传奇色彩。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他游历了世界上多处名川大山,品尽天下美味,广交四方朋友。大千先生一生才情并茂,曾为儿时真情出家,又为异国情侣落泪,一生与猿猴相伴,处处立有笔冢。他远离故土三十余年,洒下几多思乡泪,播下无限故土情。可谓真性情伴着大智慧,用生命深刻地感悟着文化艺术和宇宙自然。

大千先生对自然与生命文化的无限感悟凝结在了他的数量有限的艺术作品之中,大致来说,有形意义上的作品我们可以量化统计,然而,其有限数量艺术作品中包含着的对文化生命的无限参悟我们却无法丈量。作品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境界永远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灵魂所在,是无法估量的。就像要问先生的国画作品中包含着多少从音乐艺术或其他姊妹艺术中吸收的营养成分一样,我们不得而知,也无法统计。但人类对生命意义的感知是从综合意义上来讲的,文化具有多元性是事实。绘画艺术似乎始于史前岩画,其实要早得多,它就像音乐语言艺术的发生一样几乎是与人类的起源同时存在,文化艺术诸形态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同时展开,它们由人类思维的发展而发生并促进着人类思维的发展几乎没有分开过。

要剖析大千先生有着怎样的音乐艺术见地和修养,或说音乐艺术对大千先生的一生产生过什么样的深刻影响,或说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在共同促进大千先生对生命文化进行深刻理解时又生成了什么样的相互关系等等,所有这些我们只能试图从大千先生赖以成长的本土文化传统中寻求些许答案。传统是一条河,要考察张大千先生在音乐戏曲方面的修养与造诣,我们就要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对成长于其中的文化个体产生影响的纵深层面出发,从“大千文化体系”中拣取与其有关的音乐事象的点点滴滴,并将这些艺海拾贝串联成张大千先生音乐生活的连续画面,进而从“音乐人生”这一独特的层面上解读张大千的音乐、戏曲艺术修养,以更加全面地考察张大千先生取得辉煌成就的一生。

① 李永翘:《张大千人生传奇》,花城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② 《张大千印存》,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课题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张大千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省级重点课题)项目编号:ZDQ2008-03(作者系本项目的课题主持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理工学院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课题编号YWHY08-06)

作 者:宫修建,硕士,四川理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理论。

编 辑:古卫红 E-mail:guweihong007@sina.com

猜你喜欢

礼乐张大千传统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礼乐之道中的传统器物设计规范
传奇大师张大千
张大千收藏古书画述略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语文教学中礼乐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我的最牛老爸
南风吹梦,礼乐重光
张自启插图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