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理兼备,绝妙说辞
——孔融《论盛孝章书》探析

2011-08-15王淑梅史小建河北农业大学河北保定071000

名作欣赏 2011年17期
关键词:同构孔融曹操

⊙王淑梅 史小建[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0]

情理兼备,绝妙说辞
——孔融《论盛孝章书》探析

⊙王淑梅 史小建[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0]

孔融《论盛孝章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本文从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同构”的角度对之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其绝妙之处在于既蕴含真挚之“情”,又阐发深刻之“理”,使读者能与作者产生心灵情感的共鸣和思想观念的认同,从而具有不朽的艺术感染力。

《论盛孝章书》 情 理

孔融(153—208),字文举,是汉末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献帝时任北海(山东寿光)相,世称孔北海,又任少府、大中大夫等职。为人不拘小节,恃才负气,刚正不阿。

《论盛孝章书》是汉献帝建安九年(204年),孔融任少府时向曹操推荐盛孝章的一封信,是建安散文中的名篇。本年曹操五十岁,是北方政权的实际统治者,当时的皇帝汉献帝完全是个傀儡。信中所说的盛孝章名宪,会稽人,也是汉末名士。曾做过吴郡太守,后来因病辞官家居。孙策平吴后,忌恨当时名士,诛杀英豪。孙策死后,孙权继续对名士进行迫害。孔融与盛孝章友善,知道他处境危急,担心他不免于祸,所以特地写了这封信,向当时任司空兼车骑将军的曹操求援。曹操读信后征盛孝章为都尉,可惜诏命还没到,盛孝章就被孙权杀害了。可见,《论盛孝章书》写作目的是说服曹操援助盛孝章,也确实达到了这一目的,并且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那么孔融如何在短短文章中达到了如此强的说服力?本文试图从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同构”的角度分析这篇文章作为推荐和劝说书信的绝妙之处。

接受美学侧重研究读者的“接受规律”,如尧斯所说:“在作者、作品和读者这个三角形中,读者不只是被动的一端,一连串反应,他本身还是形成历史的又一种力量。”①突出了读者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只有读者作为接受主体“介入”作品,作品的价值才能实现。而读者能否“介入”作品与作品能否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有关,也就是说,只有作品与读者在一定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文化积淀、生活经历及性格气质等因素制约下形成的审美图式相契合时,读者与作者才能产生心灵情感的共鸣、思想观念的认同,作品才会被读者接受,从而读者就与作者共同完成对作品的“同构”。《论盛孝章书》是孔融写给曹操的一封信,它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作者紧紧抓住读者心理进行创作,文中既蕴含真挚之“情”,又阐发深刻之“理”,从而使读者读完作品后能够与作者产生心灵情感的共鸣和思想观念的认同,达到了作者与读者“双向同构”的效果,文章也就自然被读者接受。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②文章起笔不凡,八个字给人一种阔大宏远之感。似水年华滚滚流逝,不急不缓,不待不依,却又是如此迅疾如白驹过隙,让人无奈而感慨。这种感慨是人类共通的情感,从古至今,莫不如此。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卫 过江时不禁“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而桓温见前所种树皆已十围时更是泫然流泪,“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甚至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哀感,苏轼“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无奈,都是对时光变幻、世事沧桑的慨叹和追问。人类认识到宇宙的无穷,人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认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性,也就产生对于“生”的恋惜,因此人们对于时间之匆匆格外敏感却又无可奈何,只有痛心的喟叹。孔融开篇就从大处着笔,以“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营造出一种人生变幻之感,接下来很自然地落笔到自己和写信的对象曹操身上:“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无论是孔融还是曹操,转眼已到了知天命之年,光阴一去不复返,让人感慨。曹操也在其诗文中咏叹人生短暂,如有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可以说与孔融的感咏如出一辙。孔融想说服曹操援助盛孝章而首先从时光流奔写起,这样就很容易得到曹操心理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共鸣。可以说,孔融说服目的的达成与这封信大气而真挚的开头有很大关系。

感慨如水光阴并非闲笔,它与作者的目的密切相关,是为下文做铺垫的。“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会稽盛孝章尚存”,在这里提出盛孝章,可谓承上启下,水到渠成。但是在“零落殆尽”中尚存的盛孝章处于什么状况呢?“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永年矣!”且“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作者所用的话语极有情味,展示出盛孝章处于危急的状况中急需救助,也表达了对盛孝章的担忧深虑以及深深的怜惜同情,读来让人动容。而曹操只要“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就能救盛孝章于危难之间,几个字表现出作者对曹操施以援手的希冀之切。用对比的手法突出盛孝章处境之危和曹操救援之易,除了以真情打动曹操外,还能满足曹操作为强者的心理,激起他对弱者的同情,而且救人之外还能达到“友道可弘”之效,就更是可铭可颂的功德了,对曹操来说这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很容易引起曹操的同感。信写到这里可以说是既承前义,又转而更进一步了。

接下来作者围绕“才”运笔。首先肯定“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称叹”,然后说明救盛孝章对曹操的必要性,“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术,实须得贤。”这两句话正好契合了曹操的心理和需求,满足了曹操的“期待视野”。从史料的记载可以看出,曹操的过人之处,一方面就在于他善于用才。他认识到无论建功立业还是定国安邦,人才是起决定作用的,所以他不仅争取强宗豪族的支持,还网络名士儒者,拉拢豪强地主,发挥他们的潜力来增强军事实力。更重要的是,他用人并不局限世族地主的范围,只要有才华,中小地主甚至平民百姓曹操都能为己所用。用他自己的话说:“吾欣天下之智力,无所不可。”他下三次求贤令,强调“惟才是举”,无论是君子、小人、文盲、偷窃的、盗嫂的,有才就可用,他《短歌行》里的句子“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看作他广求博揽人才的自白。官渡之战中曹操能“三从”臣计,所以最终以弱胜强打败袁绍,可以说他的胜利是善于用人的胜利。虽然曹操启用人才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但他本身求贤若渴、爱才如命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否则他麾下如雨如云的猛将谋臣也不会抵死追随他。王粲这样颂扬曹操对人才的重用:“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③曹操渴望人才在他的《短歌行》中有很好的表现:“青青子襟,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表达的是对人才的思慕之情;“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吐露的是礼遇人才的愿望;而“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则倾诉了求贤未得的忧虑。曹操的爱才可见一斑。所以孔融强调盛孝章“有天下大名”,是“九牧之人,所共称叹”之人,可以说是针对性很强的一语中的之笔。曹操“匡复汉室”之际,深知人才的重要性,故广罗贤才,而现在盛孝章这样的人才就在眼前,岂可不用?可见孔融所写文字虽少,却句无虚言,字字力透纸背。可以说这是说服曹操的又一关键之处。

从劝说曹操援助盛孝章出发,作者又推而广之,论述援助盛孝章还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可以招来更多的贤士,就如“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驰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一样。然后用昭王为郭隗筑台之事从正反两面加以论证。“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但是如果“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难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这正契合了曹操广招贤士的心愿,曹操看到昭王不同行为导致的不同结果,这两种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自然会想到自己对盛孝章的态度也是一样。所以孔融以昭王为例论述援救盛孝章的必要性,而曹操也从昭王的事例中想到自己,更是体会到这种必要,两人就产生了思想观念上的认同,故曹操读完孔融的信后就征盛孝章为都尉,这封劝说信也就奏效了,只可惜诏命未至,盛孝章就被杀害了。但孔融的这篇文章却流传下来,成为妙绝千古之文。

孔融积极援救盛孝章,是因为他们曾“结义为兄弟”④,但孔融在写给曹操的信中绝口不提这些,显得完全是出以公心,似乎处处为曹操考虑要为曹操树立光辉形象;本是恳求曹操派人去解救盛孝章,但毫无卑微乞求之意,而显得从容潇洒,甚至有些居高临下的“雄迈之气”(阂齐华《文选渝注》卷二十一引孙绩评语),寓练达于谈笑之中,可见孔融行文的技巧。作为孔融散文的代表作之一,《论盛孝章书》被《文选》收入,直到今天仍然熠熠闪光,缘于作品具有使作者与读者“同构”的效果,这种“同构”虽然不为目见,但它存在于每位读者阅读作品的过程之中。这也是它作为情理兼备的绝妙说辞最初能够说服曹操,现在仍能让读者赞叹的原因之一。

① 马以鑫.接受美学新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②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以下引用《论盛孝章书》中的内容都出自于此,不再注释)

③ 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④ 顾农.读《文选》中的建安作品(三题).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作 者:王淑梅,硕士,河北农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史小建,硕士,河北农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

编 辑:古卫红 E-mail:guweihong007@sina.com

猜你喜欢

同构孔融曹操
心动杀人
心动杀人
运用同构法解题的步骤
指对同构法巧妙处理导数题
同构式——解决ex、ln x混合型试题最高效的工具
孔融的反驳
山鸡舞镜
不懂就百度
关于简单树的一类计数问题的讨论
孔融让梨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