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通讯
搜索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11期
浏览往期
订阅
目录
专题论述
生态涵养区林下经济发展特征及对策建议
——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
汉中市南郑区种子市场监管现状与对策措施
常州市“十三五”期间农药减量控害的实践与思考
开展社会化生产托管服务解决黑木耳生产发展中的问题
荆门市掇刀区高油酸油菜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考
榆林北部小杂粮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常德市鼎城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探讨
定陶玫瑰产业现状及对策建议
南京市六合区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实践与探讨
苏州探索推行轮作休耕的经验与思考
富硒药用植物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
试验研究
2021-2022年度东台市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玉米新品种齐禾401适应性评价
淮阴区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示范效果分析
辽宁玉米新品种丰产稳产性分析
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初报
钙对红肉桃品种‘哈露红’果实花色苷合成的影响
糯性小麦新品种(系)筛选鉴定分析
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条件下不同用肥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不同施肥方式对黄河三角洲冬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硫包膜缓释肥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国审小麦新品种冠麦2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2021-2022年潢川县稻麦轮作区优质小麦品种展示试验
绍兴市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桂东地区水旱轮作栽培对花生形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云南省啤酒及功能大麦品种区域试验大理试点结果分析
16个饲用型甜高粱品种在锦州地区适应性分析
不同种茎种植对半夏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不同新型功能性肥料在朝天椒上的施用效果试验
6个果桑品种在河南信阳的引种试验
定植密度对簇生朝天椒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不同底肥对甜瓜生长及化肥减量的影响
不同除草剂对麦田阔叶杂草的防效试验
间作处理对玉米与绿豆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琼脂浓度对马铃薯试管苗离体低温保存的影响
2021年福建省优质紫色甘薯新品种多点联合试验总结
不同栽培方式对浙贝母产量、花和鳞茎中有效成分的影响
不同施肥配方对西兰花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延安地区马铃薯镰刀菌根腐病病原菌鉴定试验
秀珍菇工厂化栽培培养料配方优化研究
经验交流
南方地区水稻适度规模经营分析
苏北江淮平原区鲜食甘薯水肥一体化高效生产技术及应用前景
草莓、西瓜三季两熟高效栽培技术探析
粮食作物
玉米新品种江单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优质高产杂交稻新品种德优65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新品种宜单163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玉米新品种嫩单2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国审小麦品种徐麦2023在邳州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糯质高产山农糯麦1号小麦品种的选育与应用
常规早籼稻嘉创55的选育与应用
优质中籼常规稻科占9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N两优4118的选育及高产制种技术
桃优香占在巢湖地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三饶香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玉米品种伊单131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北方极早熟春玉米新品种绥玉49的选育
耐密抗倒适宜机收玉米新品种辽玉3号的选育及制种技术
豫北地区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紫白相间甜糯玉米新品种密花甜糯3号的选育及推广应用
丰产稳产广适玉米新品种LG161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温敏核不育水稻红丰80S的特征特性及安全高产制种技术
三系杂交中籼稻川优542高产制种技术
优质晚粳稻品种浙禾香2号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经济作物物
高产早熟花生新品种邢花1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蔬 菜
卢山风毛菊人工栽培技术
滇中地区山地荷兰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河南小型南瓜高效栽培技术
石门县设施茄子、红薯叶高效套作技术
果 树
特早熟柑橘日南1号和大分4号在陕南的种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福安市设施葡萄园套种绿肥栽培技术规程
草莓育苗技术
林木花卉
微型盆花月季温室大棚无土栽培及采收加工技术
大泉林场沙生灌木良种柠条锦鸡儿生产管理技术
年宵大花蕙兰盆花生产栽培技术
欢迎订阅2023年《烟台果树》
欢迎订阅2023年《果树资源学报》
欢迎订阅2023年《北方果树》
山东金来种业有限公司及其育成的国审玉米品种金来376简介(封面介绍)
欢迎订阅2023年《北方园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