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优香占在巢湖地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22-12-17李行圣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11期
关键词:巢湖稻米分蘖

李行圣

(巢湖市栏杆集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安徽巢湖 238066)

桃优香占为籼型三系中熟晚稻优质香型组合,亲本为不育系桃农1A×恢复系黄华占,2015年通过湖南省审定(审定编号:湘审稻2015033),2018年通过安徽引种(审定编号:皖引稻2018105),2021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10307)。该品种抗病性强、熟期适中,有较好的高产稳产性;米质优,荣获2017年“中国十大香米”和“2018年安徽省优质食味品质籼稻品种”称号,其米饭柔软适口性好,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桃优香占适合采取粗放式的管理,机播、直播、稻虾养殖等栽培方式均可,目前在安徽的巢湖、淮南等地区一般作为麦后稻种植[1]。2019-2021年桃优香占在巢湖地区种植过程中,笔者连续3年对其全生育期进行监测,该品种综合表现优良,适合在当地进一步推广。现结合生产实际,对桃优香占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1 桃优香占在巢湖地区的种植表现

1.1 主要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

桃优香占在巢湖地区2019-2021年连续3年种植,表现出矮秆、株型紧凑、熟期中等、茎秆柔韧度好、抗倒伏能力强、生长旺盛、适应性广、后期成熟时转色好、秆青籽黄、为叶下禾、丰产性好等特点。桃优香占株高平均110.8 cm,穗长约25 cm,麦茬稻种植的全生育期约125 d。桃优香占的有效穗数在240万~330万穗/hm2,穗总粒数为155.6粒,结实率为85.8%、千粒重为28.2 g左右。

1.2 抗性

通过近3年连续监测结果表明,桃优香占在该地区种植表现出了较好的抗倒抗病性,对稻瘟病的综合病指在6.0左右,进入抽穗期后表现出较弱的耐寒性。

1.3 品质

2017年桃优香占稻米的米质经原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中的一级水平,为优质一等食用长粒形籼稻品种。

1.4 产量

通过连续3年测产结果表明,桃优香占水稻平均产量为10 500 kg/hm2左右,表现出很好的增产潜力。在栽培措施到位、土壤肥力充足的情况下,具有产量超过11 250 kg/hm2的高产潜力。

2 桃优香占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1 适期适量播种,科学培育壮秧

要求播种的时间适宜,在尽量确保齐穗安全的情况下,桃优香占播种的时间可尽量推迟,以确保稻米的外观品质、米质,使稻米的整精米率及透明度有所提高[2]。结合巢湖地区上茬小麦收获的时间进行桃优香占的播种。目前全市种植桃优香占为机械插秧方式,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以及该品种的特性,其播种的时间适合在6月5~15日,可以降低抽穗灌浆期时遇到极端的低温、高温危害。秧田的播种量适宜控制在120~150 kg/hm2,要求稀播、匀播,培育健壮、符合移栽要求的壮秧[3]。

2.2 机械化移栽,控制合理密度

当桃优香占的秧龄在18~20 d,或者5.5叶龄时进行机械化移栽为宜。移栽的密度要求合理,基本苗插足,群体结构适宜可以确保田间水稻穗数充足、籽粒饱满,实现高产。桃优香占具有中等偏强的分蘖能力,主要的管理目标在于攻大穗、增加籽粒质量,将其分蘖特性充分发挥出来,实现足穗,因此要控制株行距的合理,一般按照株行距为(16.7~20.0)cm×(20.0~22.0)cm的规格进行栽插,每穴栽植谷苗2粒即可,折合栽植密度为22.73万~30.00万穴/hm2。

在基本苗确保的基础上,为了促使群体的有效穗分蘖临界叶龄期比预期适宜穗数的时间稍早,可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3]:桃优香占的有效分蘖临界叶龄一般在12叶,结合其品种的生育特点,其主茎叶龄在11叶时如果茎蘖总数达到270万穗/hm2,则表明其基本苗达到了预期效果、进入够苗期;为了避免水稻植株过旺分蘖,可采取措施对分蘖进行适度的控制,当主茎的叶龄在14叶左右时控制最高苗数达到穗数的1.2~1.3倍为宜;在理想的群体结构构建好、穗数达到适宜的要求后,主要目标是攻大穗。

2.3 加强田间管理

2.3.1 科学施肥 如果田间的肥力水平中等偏上,需要基肥重施,分蘖肥尽早施入,适当配合有机肥、磷肥、钾肥施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增加有机肥的施入比例[4];氮、磷、钾肥要求平衡,比例控制在2∶1∶2,适当添加中微量元素肥,如锌肥、硅肥等。可结合巢湖地区各乡镇的土壤实际肥力科学施肥。大面积种植的稻田,可施入45%复合肥450~525 kg/hm2,最好在耕地之前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复合肥施入。移栽后5 d左右施入氯化钾75 kg/hm2、尿素150 kg/hm2作为追肥。桃优香占进入孕穗期后,结合巢湖市开展的苗情监测结果做好穗肥的补施,可施用尿素30~60 kg/hm2、氯化钾45~60 kg/hm2。

对于超高产的田块,施肥的量或者次数可适当增加,整地时施入45%复合肥750 kg/hm2,可选择腐熟的有机肥在耙地之前施入以替代部分复合肥;移栽后5 d左右施入氯化钾75 kg/hm2、尿素75~90 kg/hm2作为追肥;进入到幼穗分化2期后,施入氯化钾75~90 kg/hm2、尿素75~90 kg/hm2、45%复合肥150 kg/hm2;进入到幼穗分化4期后,施入氯化钾75 kg/hm2、尿素45~60 kg/hm2。

2.3.2 水分管理 一是移栽到水稻分蘖期。田间灌溉浅层水,为禾苗的早生快发创造条件。田间苗够后做好晒田、控苗措施,避免无效分蘖过多,切记晒田的时间不可过长,一般达到田边开大裂、田中开鸡皮裂、叶色褪淡的效果即可[3]。二是分蘖期。此阶段水分管理的措施主要是促进分蘖,保持干干湿湿的状态,水分保持深1.5 cm即可,及时晒田。三是孕穗期。此阶段的水分管理主要是在幼穗分化后结束晒田、田间复水,水深适宜在7~10 cm,以保孕穗。四是水稻生长后期。水层管理要求抽穗扬花期时水分务必充足,避免水稻植株缺水,以调节田间的温度,为提高水稻的结实创造良好的条件;灌浆乳熟期的水分管理为:干干湿湿、以湿为主,在水稻散籽前2周左右田间保持湿润状态[5]。成熟后收获前1周左右即可断水,以达到“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壮籽”的效果[1]。切记断水的时间不可过早,否则会增加发生镉污染的风险,进而影响水稻健康生长,造成品质降低。

2.3.3 主要病虫害防治 桃优香占在当地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有稻曲病、稻瘟病、螟虫、褐飞虱等,尤其是稻瘟病、稻飞虱、稻曲病的发生程度重。防治上要做好预防,实施综合防治的方针,根据当地苗情监测获得的病虫害相关预测预报信息,针对性开展病虫害的防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推广“一喷多防”技术,以提高防治效果,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药剂的选择上要求杜绝毒性大、残留期长的类型,主要推广性诱技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等[1]。

(1)防治稻曲病。水稻收获后及时开展晒田、土壤的深翻管理,可以降低田间稻曲病病原菌的基数,降低下一年稻曲病的发生程度;加强田间管理,避免氮肥施入过多,适当提高磷钾肥的比例,避免水稻植株长势不佳而导致病虫害的暴发;播种前将种子浸泡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多菌灵悬浮剂1 000倍液中消毒,8~12 h后捞出冲洗干净、沥干即可;水稻处于孕穗期、破口期和齐穗期3个关键生育期时叶面喷施30%己唑醇悬浮剂450 g/hm2等,利于预防稻曲病的发生;稻田间发生稻曲病后,可选择48%肟菌酯戊唑醇450 mL/hm2+30%己唑醇300 mL/hm2等进行喷施防治[6]。

(2)防治稻瘟病。该病主要的传播方式为气流,防治上重在预防,做好水稻的健身栽培管理。肥水管理上科学运筹,不可过多、过迟施入氮肥;栽植的密度要合理,适时晒田;防治的药剂可选择春雷霉素、稻瘟灵等,具体用量及兑水量结合田间病害实际及药剂说明书确定[6]。

(3)防治螟虫。该虫害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药剂防治等。其中物理防治主要采取诱虫灯,利用害虫对光照的趋向性及昼伏夜出的特点,在稻田内悬挂频振式杀虫灯,以对螟虫的成虫进行诱集、灭杀。螟虫化蛹期时抗逆能力弱,可采取耕沤灭蛹措施,即春季时进行土壤的翻耕,以将越冬代的螟虫翻出来,之后灌深水进行灭杀,对降低田间的虫口基数具有明显的作用。

(4)防治稻飞虱。该虫害主要防治方法有农业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加强田间管理,适时烤田,氮肥的施入要避免出现偏施等问题,以免后期水稻植株的贪青旺长,降低稻飞虱的滋生繁衍。稻飞虱各虫期有较多的天敌生物,如瓢虫、寄生蜂、黑肩绿盲蝽、蜘蛛等,对稻飞虱的虫口密度有着很好的抑制效果,因此要做好天敌生物的保护,发挥出“以虫治虫”的效果。防治药剂要求选择效果好、毒性低的类型,尽量降低对外界天敌及环境的不利影响,防治上采取压前控后的策略[3];在大量若虫处于2~3龄期时施药的兑水量很大程度上影响防治的效果,要求兑水量超过1 125 kg/hm2,适合的用药时间为早晨水稻植株露水未干时,可以确保药剂达到水稻植株的基部,取得更好的防效。

2.4 适时收获

桃优香占为高档的优质稻品种,市场上稻米的售价一般比普通的稻谷增幅超过16%。为了确保稻米的食味品质、整精米率等,应该在稻谷黄熟后及时收获,过早或者过晚均可影响稻谷的产量及品质。一般收获适合的时间在稻谷成熟90%~95%时为好,此时籽粒内含水率在13.5%~14.5%,可获得较高的整精米率。收获后脱粒、风干或者间歇式晒干,切记不可直接置于强烈的阳光下暴晒,以免增加稻米的破碎率。收获时要求与其他品种的稻谷分开进行,且晾晒、储存等均要分开,避免混杂,确保实现优质稻米的优质优价[4]。

3 结语

桃优香占的品质优、增产潜力高,为优质的高档稻品种。通过在巢湖地区推广种植表明,该品种利于提高当地稻米品质、填补稻谷市场高端品种的结构性短缺状态,在当地稻米市场的发展、竞争力的提高、农户的增收致富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结合当地实际继续开展桃优香占优质高产技术的探索,以进一步发挥该优质稻米的增产潜力。

猜你喜欢

巢湖稻米分蘖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飘香醉人时光
稻米香喷喷
巢湖流域2020年洪水分析
巢湖 外一首
巢湖,我的母亲
巢湖,我的母亲
玉米分蘖产生的因素及去留对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