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小型南瓜高效栽培技术

2022-12-17王士苗李林峰王金艳李艳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11期
关键词:蚜虫南瓜幼苗

王士苗 刘 骏 李林峰 王金艳 李艳华 秦 萌 江 毅

(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河南焦作 454000)

南瓜是重要的菜粮兼用高产量作物,原产于美洲,在我国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按用途主要分为肉用南瓜、籽用南瓜、观赏用南瓜、砧木用南瓜等[1]。随着南瓜产业的快速发展,小型南瓜由于其良好的商品性和功能性,受到市场的追捧,经济效益较高[2]。但由于小型南瓜的配套栽培技术未能快速普及,农户习惯性用老技术种植新品种,对小型南瓜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导致种植小型南瓜的经济效益不如预期。通过对小型南瓜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总结,以期为小型南瓜的生产和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1 小型南瓜的特征特性

1.1 栽培学特性

小型南瓜是一年生双子叶蔓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及抗旱能力极强。茎中空,横断面菱形,叶大型掌状,叶面有绒毛,花黄色,雌雄同株,种子近椭圆形,果实形状、大小及颜色多样,多为扁圆或葫芦状,果皮多为墨绿或红黄色,易于运输和贮藏[3]。

1.2 营养价值

小型南瓜性温味甘,可炒可蒸还可以做饼、做汤等。除了含有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外,还富含钾、钙、维生素C、维生素E等多种营养元素,对于儿童佝偻病、中老年骨质疏松有一定的预防功效,长期摄入南瓜多糖、果胶、南瓜籽碱、甘露醇生物碱等营养物质,有助于补中益气,能够起到降血脂、降血糖、清热解毒及保护胃黏膜的作用[4]。

1.3 观赏价值

小型南瓜的果形奇特、果色丰富,非常适合赏玩,适合在现代农业园区造型布景,观赏价值较高。此外,小型南瓜果实成熟后果壳较为坚硬,是艺术产品创作的良好素材,雕刻好的成品可作为装饰品或玩具长期保存。

2 小型南瓜的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

小型南瓜的品种较多,应该根据种植目的,结合种植地区的土壤和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当前种植较多的小型南瓜品种有贝贝南瓜、板栗南瓜、锦红小南瓜、金红冠南瓜等。为了提高种子出苗率,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5]。首先,对种子进行清洗,剔除瘪种和坏种,阳光下晾晒2 d左右,灭杀表皮细菌。然后,将种子浸泡在55℃的水中,搅动15 min左右至水温30℃,继续浸泡3 h后捞出,擦去种皮上的粘液。最后,将种子用湿布包裹,在25~30℃的环境中进行催芽处理,2 d后70%的种子露白,此时可以进行播种[6]。

2.2 选地和整地

小型南瓜耐旱、怕涝,要选择地势较高且排水较好、土壤偏酸性壤土或沙壤土、中等肥力的地块为宜,前茬作物最好是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与瓜类或葫芦科作物连作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对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

在小型南瓜幼苗定植前1个月进行整地,大田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 000 kg后深翻,深耕细耙后做高畦。

2.3 苗期管理

2.3.1 播种 河南地区的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一般在3月上中旬开始播种,小型南瓜过晚播种会造成明显的减产。播种前1 d把苗床浇透水,育苗棚白天温度25~30℃、夜晚温度15~20℃为宜,播种后覆盖一层掺有沙子的潮湿基质并覆盖薄膜。育苗期间一般不施肥、不浇水,苗床湿度保持在60%~70%,如土壤干旱,可选择在白天上午用喷壶适当喷水[7]。

2.3.2 炼苗 移栽前5~7 d适当降温通风,逐渐接近大田环境条件。

2.3.3 移栽 2片真叶展开,子叶完好,茎秆粗壮,根系发达的幼苗符合壮苗标准。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移栽,株距50~60 cm,每亩定植1 000~1 100株。定植后浇一遍透水,提高成活率。3 d后对生长不良和成活困难的幼苗及时补苗,确保苗齐苗壮[8]。

2.4 田间管理

2.4.1 中耕除草 河南地区通常中耕3次,第1次在幼苗成活后,第2次在伸蔓时,第3次在瓜蔓封垄前。及时进行中耕除草,除了避免杂草与南瓜争水争肥外,还能有效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南瓜根系发育[9]。

2.4.2 水肥管理 小型南瓜根系较为发达,对水肥的吸收能力较强,因此生长前期在底肥充足的情况下,要避免追施氮肥造成叶片徒长,影响坐果。坐果后要及时追施以高钾复合肥为主的膨瓜肥,并喷施叶面肥,保持植株长势,防止早衰。生长后期由于叶片较大,蒸腾作用较强,需及时灌溉防止缺水。采收前15 d应控制浇水,防止因田间相对湿度较大引发病害和烂瓜[10]。

2.4.3 整枝理蔓 小型南瓜宜采用吊蔓架式栽培,在南瓜10片真叶前搭好钢丝支架,多选用双蔓整枝,及时摘除侧枝,每株留2~4个瓜,最后一个瓜坐稳后其上留10片叶左右进行摘心。果实长至1 kg左右时,为防止掉落,需用网兜或尼龙绳吊瓜。在南瓜开始爬蔓时,用尼龙绳绑在幼苗上方的钢丝支架上,绳体下垂引蔓,在南瓜苗下部4节位处绑蔓后及时绕蔓上架[11]。

2.4.4 人工辅助授粉 小型南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早上5:00左右开花,在9:00前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效果最佳。授粉的具体方法:采集当天开放旺盛的雄花,摘去花瓣,将雄花花粉涂抹于雌花柱头上,每朵雄花可授粉2~3次[12]。

3 病虫害防治

小型南瓜对外界的适应性较强,病虫害危害较轻,河南地区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白粉病、疫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潜叶蝇、地老虎、蝼蛄等,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3.1 苗期

苗床和土壤可用敌克松进行消毒处理;育苗阶段为防治幼苗猝倒病和疫病,可交替使用甲基托布津和百菌清或多菌灵等;为防治蚜虫、红蜘蛛、烟粉虱等虫害,可使用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等。

3.2 缓苗期

小型南瓜移栽定植后喷施1次百菌清。缓苗期一般不需要再用药,但如果发现有蚜虫、红蜘蛛、潜叶蝇等虫害时要及时进行防治。

3.3 伸蔓坐果期

病毒病:发病后叶片皱缩卷曲,果实表面畸形,严重影响外观、产量和品质。选用抗病品种,使用磷酸三钠水溶液浸种,及时防治蚜虫,合理浇水施肥,发病初期喷施病毒A可湿性粉剂或毒必克溶液。发现病株后要及时拔除清理[13]。

蚜虫:主要为害新发的茎、叶、梢。防治时除了避免土壤干旱外,可在蚜虫点片发生时喷施氯氰菊酯或吡虫啉溶液。

白粉虱、潜叶蝇:主要为害叶片、嫩梢,导致叶片失绿。可喷施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和敌百虫等药剂进行防治。

地老虎、蝼蛄:主要为害南瓜幼根及嫩茎,影响幼苗生长,严重时可造成幼苗死亡。可使用敌百虫拌炒香的豆饼或麦麸作毒饵进行诱杀,或者使用辛硫磷溶液灌根进行防治。

3.4 收获前期

白粉病:主要侵染叶片和茎蔓,叶片正反面的白色小斑点会不断扩大。除选用抗病品种外,可用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发病初期喷施粉锈宁或多菌灵溶液防治。

疫病:发病后在茎基部和节间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叶片逐渐萎蔫导致植株死亡,果实染病后软腐凹陷并长出白色霉菌。除选用抗病品种外,应避免和葫芦科、茄科作物轮作,发病初期喷施百菌清或甲霜灵溶液防治。

4 采收与存储

4.1 采收

小型南瓜的采收应根据销售情况而定,授粉后25 d左右可采收嫩瓜,35 d左右可采收老瓜,55 d左右可采收面瓜。果实成熟时,果柄向内收缩变细,果色均匀并着生白色粉状蜡质层,果皮色泽亮丽,果肉甘甜。采收时,用剪刀留果梗5~10 cm,小型南瓜的成熟度越高,其品质和耐储运性越好[14]。

4.2 存储

小型南瓜采收后要及时进行分选、包装,并存放在通风、干燥、阴凉处,入库前库房要用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入库后如果发现有感病南瓜要及时清除。

5 结语

小型南瓜外形美观、口感香甜、耐贮易运输,近些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欢迎。调查发现,和普通南瓜相比小型南瓜经济效益较好。但由于不同基地的栽培管理水平不同,小型南瓜的产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受生产和销售模式的影响,小型南瓜销售价格差异较大,有机栽培和品牌化销售的小型南瓜售价较高[15]。随着小型南瓜遗传育种、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小型南瓜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必将更加广阔。

猜你喜欢

蚜虫南瓜幼苗
蚜虫婆婆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最优育苗基质配比促番茄幼苗生长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希望
南瓜灯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默默真爱暖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