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6个饲用型甜高粱品种在锦州地区适应性分析

2022-11-30刘思彤许锦韩博滕达李亚军董建新张东娟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11期
关键词:穗长茎秆分蘖

刘思彤许 锦韩 博滕 达李亚军董建新张东娟

(1.锦州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辽宁锦州 121000;2.锦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辽宁锦州 121000)

甜高粱[Sorghumbicolor(L.)Moench]起源于非洲,是一种发展前途较好的非粮作物,可用于生产饲料和能源[1-2]。甜高粱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对不良土壤条件和干旱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光合效率和生物产量高,能有效缓解饲料资源短缺和气候环境的压力[3-4]。

我国农业、畜牧业朝向现代化、多元化迅猛发展,针对饲草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5]。而我国粒用高粱大部分被用作白酒酿造原料,少部分食用,导致我国高粱饲用价值被严重低估,产业发展受到制约[6-7]。

地区不同适宜种植的甜高粱品种也不同[8-9]。锦州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本地区主要以青贮玉米为主要饲料原料[10-11]。甜高粱的抗逆性明显优于玉米等常规饲草作物,所以研究饲用甜高粱的品种筛选、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对本地区饲用高粱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尚未发现适宜在锦州地区推广种植的饲用甜高粱品种的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对16个饲用甜高粱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测定分析农艺性状、生育期、鲜重产量及茎秆糖锤度等性状指标,以期能选择出适宜本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饲用甜高粱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本试验于2020年在锦州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试验地(纬度41°9′20″、经度121°9′51″)进行,试验地地势平坦,土壤为黏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均匀,有灌溉条件,前茬作物为高粱。图1为生育期内平均气温及降雨量,生育期内日照时数1 631.00 h,有效积温1 899.60℃,与近年相比属正常水平。

1.2 试验材料

参试饲用甜高粱品种共16个,品种名称及品种来源见表1。

表1 品种名称及品种来源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6行区,3次重复,每小区种植面积15 m2,设置辽甜6号为对照,种植密度75 000株/hm2,行距50 cm,播种前一次性施入多维网复合肥料750 kg/hm2(N、P、K的比例为25∶10∶13)。5月9日人工播种,10月16日人工收获。田间管理与本地区传统种植方式一致。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生育期观测 调查苗期、抽穗开花期及成熟期天数,各生育时期以75%的指标出现为开始的标准。

1.4.2 农艺性状测定 数据测定选取长势均匀一致的植株10株,3次重复取平均值。收获时采用塔尺、游标卡尺测量株高、茎粗、穗长及分蘖数。

1.4.3 茎秆汁液糖锤度测定 成熟期采用手持糖度计PAL-1(测量范围0~53%)测定从基部向上第7节茎秆汁液糖锤度。

1.4.4 鲜重产量测定 成熟期各处理收获面积10 m2,采用天平秤量收获鲜籽粒质量,并折算亩产量。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Excel和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整理分析,采用Origin作图软件进行图形绘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甜高粱品种生育期表现

由表2可知,16个品种出苗情况一致,除辽甜26在播后12 d出苗外,其余15个品种均在播后10 d出苗。各品种抽穗期在8月2~26日,开花期在8月7~28日,成熟期在9月8日至10月15日。在本地区自然条件下,各品种间生育期变异幅度较大,生育期天数在123~160 d,其中济甜杂2和辽甜20的生育期最短,均为123 d;辽甜23的生育期最长,为160 d。

表2 16个饲用甜高粱品种的物候期及生育期

2.2 不同甜高粱品种农艺性状差异

2.2.1 分蘖数 由表3可知,16个参试品种单株分蘖数表现差异明显,变幅是1.64~3.91个,与对照辽甜6号相比,有8个品种单株分蘖数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是辽甜3号、济甜杂2、晋甜杂1401、冀甜3号、辽甜23、辽甜17、辽甜20、晋甜杂5,分别比对照增加37.68%、34.51%、30.99%、30.63%、25.00%、20.77%、19.01%、18.31%;有2个品种单株分蘖数显著低于对照,分别是辽甜26、辽甜22,分蘖数为1.64个、2.19个,分别比对照降低42.25%、22.89%;其余5个品种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

2.2.2 茎粗 由表3可知,16个品种的茎粗变幅在20.04~29.06 mm,与对照相比,有3个品种茎粗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是辽甜27、晋甜杂5、辽甜13,茎粗分别为29.06 mm、26.34 mm、25.26 mm,分别比对照增加18.95%、7.82%、3.40%;辽甜1号、辽甜22、济甜杂2等3个品种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其余6个品种茎粗均显著低于对照。

2.2.3 株高 由表3可知,参试品种株高变幅在286.28~382.94 cm,15个品种株高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济甜杂2最高,为382.94 cm;其次是晋甜杂3,为368.75 cm;辽甜23居第3位,为355.59 cm;第4位是冀甜3,为344.03 cm,分别比对照增加33.76%、28.81%、24.21%、20.17%。辽甜13最矮,为295.24 cm,只比对照增加3.13%。其余10个品种均高于300 cm。

2.2.4 穗长 由表3可知,16个参试品种穗长变幅在23.67~33.33 cm,与对照相比,有7个品种穗长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是辽甜21、辽甜26、辽甜22、济甜杂2、冀甜3号、辽甜20、辽甜3号,分别比对照增加18.11%、11.37%、11.23%、8.11%、5.99%、4.82%、3.86%;有5个品种穗长显著低于对照,分别是晋甜杂1401、辽甜1号、辽甜17、晋甜杂3、晋甜杂5,分别比对照降低16.12%、8.75%、6.70%、6.34%、5.71%;其余3个品种穗长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

表3 16个饲用甜高粱品种农艺性状差异

2.3 不同甜高粱品种鲜重、茎秆含糖量比较

由表4可知,不同甜高粱品种鲜重产量不同,参试的16个品种产量变幅在60 082.95~99 144.90 kg/hm2。15个品种鲜重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表现较好的4个品种晋甜杂3、辽甜27、辽甜3号、晋甜杂1401的产量分别为99 144.90 kg/hm2、94 104.75 kg/hm2、93 484.65 kg/hm2、93 084.6 kg/hm2,比对照增产65.01%、56.62%、55.59%、54.93%;其余11个品种比对照增产12.25%~48.57%。

表4 16个饲用甜高粱品种茎秆糖锤度和鲜重产量差异

参试的16个品种茎秆汁液糖锤度为11.10%~20.51%,显著高于对照的有11个品种,其中晋甜杂1401糖锤度最高,为20.51%;其次是辽甜3号,为19.25%;第3位的是晋甜杂3,为19.02%;辽甜13处于第4位,为18.75%,这4个品种糖锤度分别比对照增加48.09%、38.99%、37.33%、35.38%。辽甜26糖锤度最低,为11.10%,显著低于对照,比对照降低了19.86%。辽甜22、辽甜21及冀甜杂2与对照之间无明显差异。

2.4 主要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参试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图2),以鲜重为因变量时,除穗长外,分蘖、茎粗、株高、糖锤度、生育期和有效积温均与鲜重呈正相关,其中糖锤度、生育期和有效积温与鲜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3、0.36、0.39;以糖锤度为因变量时,株高、穗长与糖锤度呈负相关;鲜重、分蘖、茎粗、生育期、有效积温与糖锤度呈正相关,其中鲜重、分蘖、有效积温与糖锤度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3、0.50、0.31。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生育期是判断作物早晚熟的重要指标之一,生育期的长短受遗传因素、环境条件及栽培技术措施的影响[12-13]。本研究中所有参试品种均能正常生长、成熟并完成收获,不同品种生育进程间存在明显差异。这与王晓龙等对饲用高粱属作物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一致[14-15]。

株高是饲用高粱属作物重要的农艺性状,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15]。本研究参试品种株高均显著高于辽甜6号,其中株高大于300 cm的品种有10个,且均具有较高的鲜重产量。

甜高粱的鲜重产量和茎秆糖锤度是衡量能否作为饲料作物种植的重要指标之一[16]。其受品种、生长环境、管理措施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品种对产量的影响最大[17]。本研究中参试的16个品种产量变幅在60 082.95~99 144.90 kg/hm2,晋甜杂3、辽甜27、辽甜3号、晋甜杂1401的产量排在前4位且均大于90 000.00 kg/hm2。晋甜杂3产量表现与张阳等的试验结果一致[18]。

本研究将参试品种分为4个层级,辽甜17、辽甜20、辽甜23、辽甜26、冀甜3号属于第四层级,茎粗较细,其中辽甜26茎秆糖锤度最小,该层级鲜重产量水平最低;辽甜21、辽甜22、济甜杂2属于第三层级,茎秆糖锤度较低,导致增产水平不突出,其中辽甜21的茎粗最细,鲜重产量最低;辽甜1号、辽甜13属第二层级,各性状表现较好,产量表现位于第二层次;辽甜3号、辽甜27、晋甜杂3、晋甜杂1401属于第一层级,各性状表现良好,其中辽甜27茎秆糖锤度略低于其他品种。但由于本研究试验时间有限,只有1年,不同年份气候条件下的具体表现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梁万鹏、高进等[19-20]研究了饲用高粱的分蘖数、茎粗、株高、节数、穗宽等农艺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甜高粱鲜重产量与茎秆出汁率、生育期、株高和茎粗密切相关。本研究得出一致结论,饲用甜高粱分蘖数、茎粗、株高、糖锤度、生育期及有效积温均与鲜重呈正相关关系。

3.2 结论

本研究对16个饲用甜高粱品种在锦州地区的适应性进行评价,通过对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的测定分析,初步筛选出晋甜杂1401、辽甜3号、晋甜杂3及辽甜27共4个饲用甜高粱品种在锦州地区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作为优质饲用甜高粱在锦州及周边地区推广。

猜你喜欢

穗长茎秆分蘖
四倍体小麦株高和穗长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水稻茎秆接触物理参数测定与离散元仿真标定
四川玉米生理成熟后抗倒性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玉米分蘖产生的因素及去留对产量的影响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
水稻穗长和有效穗数的QTL定位分析
基于ADAMS的玉米割台的仿真测试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