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社会化生产托管服务解决黑木耳生产发展中的问题

2022-12-17纪任堂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11期
关键词:尤溪县黑木耳食用菌

纪任堂

(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繁育场 福建尤溪 365100)

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是指农户等经营主体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服务,通过单环节服务、多环节托管、全程托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由于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地区一直面临着劳动力转移、人口结构老龄化、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方式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等问题。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农业生产需要更加注重生产质量的稳定性,加快构建新型的农业经营体。农业生产节本增效、生态环保是稳定农业生产、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建立新型农业生产社会组织,开展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模式是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生产发展的有效方式。

尤溪县从2013年开始引种黑木耳,2021年全县栽培规模达5 500万袋,产量5 300 t,产值突破3亿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黑木耳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2019年以来,尤溪县按照中央提出的“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开展黑木耳菌棒专业化生产服务体系创新实践,2019-2021年参与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分别有6家、12家和15家,托管的农户分别达到65户、175户、235户,托管菌棒分别有220多万袋、490多万袋、882.5万袋。通过这3年的实践证明,开展黑木耳产业社会化服务,提高了服务主体专业化生产能力和生产积极性,降低了菇农的劳动强度,带动了黑木耳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现将这3年来的社会化服务工作介绍如下。

1 尤溪县黑木耳社会化服务生产托管发展模式取得的成效

尤溪县黑木耳社会化服务生产托管发展模式的推广应用,无论在种植规模、种植效益、推广面及受益人群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1.1 种植规模逐年扩大

2018年以来,尤溪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发展,出台了《关于扶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将食用菌产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通过扶持专业化菌包生产线、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等,全县黑木耳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全县黑木耳种植规模从2018年的2 500万袋、产量2 200 t、产值1.2亿元,发展到2021年的5 500万袋、产量5 300 t、产值突破3.0亿元,产量产值约占全省黑木耳的1/10,在全县15个乡镇中有13个乡镇50多个村种植黑木耳,形成了“小木耳、大产业”的发展态势。

1.2 产量与品质稳步提升

全县黑木耳不断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种植方式也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由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种植转变。近年来,通过在全县开展黑木耳菌包专业化生产与社会化服务,推广黑木耳标准化栽培生产,提高了黑木耳的产量和品质,每个菌棒的种植成本也从3.2元降低到2.5元,黑木耳干品平均产量从75 g/袋提高到90 g/袋,实现了黑木耳单产、质量双提升。

1.3 受益人数持续增多

全县将黑木耳产业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依托,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18年全县黑木耳种植户有1 200多户、从业人员2 500多人,农户增收6 000多万元。至2021年全县黑木耳种植户1 800多户,从业人员有4 000多人,实现农民增收1.6亿元,黑木耳产业名副其实成为全县农户增收致富的重点产业。

2 黑木耳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自2013年尤溪县引种黑木耳以来,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黑木耳生产发展一些问题矛盾逐步显现出来。

2.1 菌包生产难问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外出务工的劳动力越来越多,现在在农村居住的人群大多为老人和小孩,而在农村种植黑木耳人员是50岁以上的人群,所以劳动力短缺是制约菌包生产的首要难题。以2021年尤溪县黑木耳种植户每户种植3万袋为例,黑木耳菌包生产从木材粉碎、搅拌、装袋、封口、灭菌到出灶、接种、养菌、下地等全过程需投入工时40个/万袋,通过社会化生产托管只需投入工时22个/万袋,减少人工投入工时18个/万袋,每个种植户可节省54个工时。

2.2 技术推广普及难问题

黑木耳生产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主要以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为主,生产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这种千家万户“小而散”的生产方式,靠现有的县乡两级农技人员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无法将黑木耳的种植技术推广培训到位。

2.3 菇农卖菇难问题

因当地食用菌市场发育不完善,黑木耳交易以收购商到一家一户上门收购为主,易出现收购价格信息不对称和产销见面脱节的问题。且黑木耳生产周期短,市场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波动大,很多菇农种植黑木耳是随着市场走,很容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影响了黑木耳种植群体的稳定。加上黑木耳市场发育滞后,时常出现“有菌无市、有市无菌”的现象。

2.4 品牌打造难问题

尤溪县十分重视食用菌区域公共品牌的打造,在省级现代食用菌产业园的政策引领带动下,开展了一系列的食用菌品牌宣传与推介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扩大了尤溪食用菌的对外影响力,但专门宣传黑木耳的品牌推广偏少,使尤溪黑木耳目前知名度仍不高。

3 利用社会化服务生产托管发展模式解决尤溪县黑木耳生产发展中的问题

通过大量调研分析,目前解决黑木耳生产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最大抓手是发展社会化生产托管模式。黑木耳菌包生产托管模式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或办了不划算的菌包生产、灭菌生产环节,托管给服务主体,由服务主体专业化生产黑木耳菌棒,供应给小农户开展黑木耳栽培,既有利于提升黑木耳制棒、灭菌专业化水平,提高菌棒成品率、黑木耳产品和产量质量,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有效地调动了菇农栽培积极性,推动了尤溪县黑木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1 制定方案,明确服务主体入围条件

结合尤溪县实际,制定2021年黑木耳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黑木耳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主体要拥有县级及县级以上部门验收合格的菌包生产线,包括:必须配备符合农业生产化托管服务的自行式拌料机、自动装袋机(可自动扎口)2台,配套铁架灭菌层架、蒸汽发生器,日产能力在2万袋以上。服务主体还应具备以下条件:①内部管理制度健全,财务管理规范,能够接受社会化服务行业管理部门的监管;②应有一定的社会化服务经验;③拥有与其服务内容、服务能力相匹配的专业农业机械和设备及其他能力;④在农民群众中享有良好的信誉,其所提供的服务在质量和价格方面受到农户的认可和好评。

3.2 明确补助环节,规范补助程序

3.2.1 补助环节 为解决本县农业生产中的重点薄弱环节,全面提升机械化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围绕黑木耳生产拌料、装袋、灭菌的社会化服务薄弱环节,对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进行补助。

3.2.2 补助程序 服务主体必须向县农业农村局和财政局提出申请,县农业农村局和财政局批准同意后方可开展相关托管服务;必须与服务农民签订服务合同,厘清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县财政局按照先服务后补助方式,根据服务合同实际作业量对服务主体进行补助。当季服务完成后,服务主体如实填写服务情况表,并附服务合同、服务主体承诺书,服务主体实际完成作业量与签订合同时的约定作业量不一致的应补充服务对象承诺书,及时提交到乡镇经济发展综合服务中心。服务主体需要对服务情况的真实性负责。

3.3 提高服务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菌包生产托管服务,完善专业化分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菌包质量。按照统一采购原料、统一供应菌袋、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收购、统一产品包装、统一品牌销售的六统一要求,以2021年尤溪县黑木耳菌包生产为例,实行菌包生产托管后,从栽培料采购、菌包制作、菌包灭菌等环节的生产成本及费用由农户自产自用时的2.00元/包,降至1.75元/包,节约成本费用0.25元/包。农户从服务主体中买到的菌包,加上接菌、养菌的成本费2.50元/包,按2021年的生产标准每包的产值在6.5元以上,每包的收益(含种植户劳动报酬,下同)在4.0元以上,一农户年种植管理3万包菌包纯收益在12万元以上,极大地调动了菇农的种植积极性。

3.4 推动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生产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入,产业振兴尤为重要。黑木耳产业作为推动尤溪乡村振兴发展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其地位和作用显著。以尤溪县2021年黑木耳种植为例,全县黑木耳的种植规模达4 500万袋,带动了全县1 700多户农民种植黑木耳,主要集中在洋中镇后楼村、西滨镇双洋村、西城镇七尺村、坂面镇坂面村,每袋黑木耳的纯收益在4元左右,仅黑木耳一项就可实现全县农民增收达1.4亿元,使黑木耳产业真正成为推动尤溪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

3.5 以服务主体为中心,推广普及新技术

通过开展黑木耳社会化服务工作,承担菌包生产的经营主体主要以合作社为主,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把菌棒卖给了农户,就承担了种植户的培训工作,他们有义务为种植户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这种方式让黑木耳栽培技术培训变得简单,本来由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承担的黑木耳栽培技术培训任务,变成了由黑木耳社会化服务主体来承担,县乡食用菌技术推广部门,重点工作是把黑木耳社会化服务主体的负责人培训好,通过他们对农户进行指导和培训,把黑木耳的栽培技术传授给每个菇农,这种“一传十,十传百”的培训方式,有助于种植户及时掌握栽培技术,有利于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3.6 以服务主体为单元,组建团队促进营销

通过对尤溪县实施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组建尤溪县尤耳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由联合社统一进行商标注册与管理,统一产品包装,统一商品销售。在黑木耳销售季节,联合社定期不定期召开社员会议,对当前黑木耳生产、销售等问题进行沟通协调,通过组团式经营,提高了黑木耳销售的溢价能力,提高了产业的经济效益与抗风险能力。

3.7 创新保险金融机制,为黑木耳生产保驾护航

随着尤溪黑木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黑木耳种植保险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及农户规避种植风险等至关重要。在黑木耳产业社会化服务工作中引入保险机制,制订出适合本地发展的黑木耳保险条款,推动尤溪黑木耳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目前食用菌保险机制还不够完善,保险公司不熟悉黑木耳种植的技术要求,多数持不愿承保态度。2021年率先在黑木耳产业进行投保试点,取得良好实效,全年参保菌农237户,参保黑木耳菌棒882多万袋,保额突破1 321万元,共缴纳保费528 416.82元(其中省级保费补贴158 525.05元,县级保费补贴105 683.36元,农户缴纳保费264 208.41元);至2022年3月产季结束,共有105户农户获得保险理赔款1 412 645.68元,赔付率267.34%,有效地降低了尤溪县黑木耳的种植风险。针对黑木耳产业的发展状况,积极对接金融部门,推出适合尤溪黑木耳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解决菇农生产过程中存在资金周转难的问题,促进尤溪食用菌产业良性循环发展,助力尤溪黑木耳产业做大做强。通过与兴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合作,推出“菌农贷”“福菌贷”等金融产品,有针对性地解决菇农生产过程中资金周转难的问题,2022年上半年,共有66户,获得授信贷款1 163.9万元,以金融助力尤溪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促进尤溪食用菌产业良性循环发展。

3.8 创建“尤耳”品牌,提升品牌效应

根据尤溪黑木耳产业的特点和规模,以社会化服务工作为突破,依托尤溪县尤耳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重点打造“尤耳”区域公共品牌,与省内知名的文化传媒公司合作,开展了黑木耳品牌品牌推广活动,通过各类媒体平台播放黑木耳广告片,提升尤溪黑木耳的知名度。“尤耳”区域品牌提升了黑木耳的价值及其附加值,提高了黑木耳的市场价格,拓展了黑木耳的销售渠道,帮助农户获取溢价,促进产品增效、农户增收。

猜你喜欢

尤溪县黑木耳食用菌
尤溪县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会“变身”的黑木耳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行贿妙计创新招,撒钱扔地独离去”
尤溪县召开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会议
黑木耳多糖对大豆蛋白乳化性的影响
黑木耳
食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