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晚粳稻品种浙禾香2号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2022-11-30张世玺姚坚唐昌华任功平朱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11期
关键词:单季穗肥食味

张世玺姚 坚唐昌华任功平朱 娟

(1.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嘉兴 314016;2.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215;3.马鞍山神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当涂 243100;4.浙江大禾种业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 314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稻米的需求由数量型向品质型、食味型转变,优质稻特别是优质食味水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上海、浙江北部水稻生产历年来以种植晚粳稻为主,目前种植方式以单季直播稻为主,辅以部分机插栽培,对水稻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和稻瘟病抗性要求较高。软香型优质晚粳稻米日益受到本区域消费者的青睐。浙禾香2号是为满足上述水稻生产种植和食用稻米市场需求而选育的软香型优质晚粳稻品种。

浙禾香2号系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浙江大禾种业有限公司、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软香型优质晚粳稻品种,母本嘉58和父本秀水134均为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晚粳稻品种。嘉58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单位杂交育成的晚粳稻品种,2013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稻2013011)。该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只有10.0%,稻米口感软糯、食味佳,极其适合我国晚粳稻区消费者食用[1]。但近几年生产中出现抗性及品质的退化。浙禾香2号聚合了嘉58软香优质和秀水134抗倒伏抗稻瘟病的优良性状。该品种为软米型晚粳稻,食味品质优良,审定前又名软香2号、秀香2号,米饭光亮、口感香软有嚼劲,冷饭软滑微带甜味不回生,曾获2018年“浙江好稻米”和嘉兴市首届“禾城好米”金奖,符合粳稻区消费者对优质食用大米的市场需求。

该品种于2019年定名为浙禾香2号,并参加上海市单季晚粳稻区域试验。2021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沪审稻2021006),2022年通过浙江省引种备案。浙禾香2号茎秆粗壮、抗倒伏,对稻瘟病抗性良好,适宜在上海市和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

1 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

浙禾香2号属中熟晚粳类型,上海市单季晚粳稻2年区域试验,平均全生育期167.6 d,比对照秀水134迟熟1.7 d。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叶鞘包节,抗倒性强,分蘖力中等,成穗率中等,穗型大,着粒较密,结实率较高。叶片挺直,叶色中绿,直立穗,熟期转色好。株高102.1 cm,每亩有效穗19.4万穗,穗长17.0 cm,每穗总粒数154.1粒,结实率91.6%,千粒重25.2 g。

1.2 抗性

经上海单季晚粳稻区域试验田间调查,纹枯病轻度发生。2020年经区试样品抗性鉴定委托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接种鉴定,稻瘟病综合指数2.0,病级1级,抗性评价为抗病。2021年浙江省引种试验,经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鉴定,稻瘟病抗性为中抗。

1.3 品质

2019年、2020年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米质检测结果(2年平均):糙米率80.95%、精米率69.2%、整精米率64.95%、垩白度1.45%、透明度2级、碱消值7级、胶稠度81.0 mm、直链淀粉含量11.2%、粒长5.05 mm、长宽比1.85、垩白粒率13.5%,2年均为部颁普通食用粳稻标准,其中2019年除直链淀粉含量外其他主要指标均达部颁优质二等以上标准(附表)。

附表 浙禾香2号参加上海市单季晚粳稻2019-2020年区域试验品质检测结果

经浙江、上海各地多年优质米品尝评比,食味品质优良,米饭光亮、口感香软有嚼劲,冷饭软滑微带甜味不回生。

2 产量表现

2014-2018年在嘉兴等地作为优质晚粳稻订单品种多点试种,百亩示范方产量为550 kg/亩左右,历年种植均表现抗倒伏、抗稻瘟病。

2019年参加上海市单季晚粳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49.6 kg/亩,比对照秀水134减产1.3%,减产不显著;2020年续试,平均产量656.0 kg/亩,比对照秀水134增产0.4%,增产不显著;2020年参加上海市单季晚粳稻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21.8 kg/亩,比对照秀水134减产1.6%,减产不显著。

2018-2021年在嘉兴地区作单季试种,平均产量在550~650 kg/亩,其中2021年嘉善县西塘镇红菱村机插百亩方经浙江省种子协会验收,平均产量724 kg/亩,秀洲区新塍镇火炬村机插百亩方经秀洲区农业农村局和水利局验收,平均产量675.3 kg/亩。

3 主要栽培技术

3.1 合理选用茬口模式和栽培方式

前茬作物宜以绿肥或冬耕养护地为主,即适宜选用的茬口模式为“绿肥—稻”或“冬耕养护地—稻”,不宜选用“蔬菜茬—稻”或“瓜茬—稻”;栽培方式选用机械化育插秧栽培或机穴播、人工撒直播栽培均可;田块肥力以中等偏上为宜。

3.2 适期早播早栽,合理播栽密度

该品种分蘖力中等,机插栽培行株距宜采用30 cm×14 cm或25 cm×16 cm的规格,每亩大田用种量3~4 kg。5月15~25日播种育苗,秧龄15~20 d,播种前种子应晒1~2 d。泡种时用17%杀螟·乙蒜素100~200 g或25%氰烯菌酯15 g兑水40 kg,浸种40 kg,浸48 h捞出,用清水清洗后催芽。6月10日前后完成栽插。每穴插4~5苗,每亩基本苗8万~10万株。

机穴播栽培和人工撒直播要求5月下旬至6月5日播种。机穴播密度每亩约1.8万穴,每亩基本苗8万~10万株;人工撒直播每亩用种量4 kg左右。

3.3 增施有机肥,减少氮肥用量

该品种灌浆期长,具有二次灌浆特征,应减少氮肥用量,增施有机肥,注重氮、磷、钾养分平衡使用。一般绿肥茬田块要求鲜草产量在1 000 kg左右;冬耕养护地田块在整地前每亩基施商品有机肥500 kg左右或菜籽饼肥100 kg;氮肥总用量每亩折纯氮10~12 kg;氮、磷、钾养分配比以1∶0.3∶0.3为宜;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以5∶3∶2为佳。穗肥使用强调“看苗施肥”,苗色正常的可以不施;若7月下旬苗色明显褪淡,可以适施穗肥,原则是少施、早施,要求在倒3叶露尖施用,一般在8月5日前使用,每亩用量折纯氮2~3 kg。基肥以复合肥或复混肥为主,分蘖肥和穗肥以尿素为主。

研究表明,影响稻米品质的因素除了与品种本身遗传特性有关外,还与环境因子和栽培技术密切相关,栽培技术中影响较大的为肥料施用,特别是氮肥的施用量与施用方式[2]。相关试验表明,对浙禾香2号而言,如果要将食味值作为目标,建议在施用纯氮4 kg/亩基蘖肥后不施穗肥,但此方案对产量影响较大;若要同时考虑提高浙禾香2号的产量,则需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穗肥的施用量。当前期肥力较高时,穗肥不宜施用太多,该品种在施用纯氮4 kg/亩基蘖肥的同时,控制穗肥3 kg/亩施用量,可以达到优质与高产兼顾的生产目标[3]。

3.4 加强水分管理,合理调控各阶段群体指标

根据该品种分蘖力中等、灌浆期长、具有二次灌浆等特点,栽培上除有效控制氮肥用量及穗肥使用外,重点以足穴栽插(或穴播)为前提,确保基本苗数,强化肥水管理,促进稻苗健壮生长。播种至幼苗阶段,对于机插栽培的,强调机械播种、湿润育苗,幼苗期以灌平沟水或跑马水为主;对于机穴播栽培的,强调无水层播种、干(晒)出苗,2叶1心期后灌跑马水、保持田间湿润,确保秧苗匀、齐、壮。有效分蘖阶段采用浅水勤灌促分蘖,兼顾以水封草措施,实施间隙灌溉,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和壮蘖形成。搁田控苗要求:对于机插栽培的,采用够苗期搁田,即总苗数达到预期苗数时开始搁田,力求每亩最高苗控制在25万~28万,有效穗18万~20万穗,成穗率70%以上;对于穴播或人工撒直播栽培的,以总苗数达到预期苗数80%时脱水搁田,先轻后重,分次搁成,力求每亩最高苗控制在32万~36万,有效穗21万~23万穗,成穗率65%左右。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坚持间隙灌溉,做到浅水潮清,先湿后干;成熟后期防止断水过早,在收割前7~10 d断水。同时,应重点关注10月的气候情况,正常年份7~10 d灌1次跑马水,以确保灌浆充分、籽粒饱满、青秆黄熟。

3.5 病虫草害防治

大田草害应根据各地田间主要杂草种类选择对应的除草剂进行防控。根据植保部门的预测预报,采用生态绿色防控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技术防治病虫害,重点做好对螟虫、纹枯病、稻曲病的防治。

3.6 适时收割,低温干燥

一般在齐穗后60~70 d,约90%谷粒黄熟时收割。过迟收割稻米香味变淡。收割后应低温烘干,烘干温度不超过42℃,以38~40℃烘干为宜。高温烘干和烘干后水分过低会明显影响稻米食味和外观品质。

猜你喜欢

单季穗肥食味
基于3种方法的西南杂交籼稻稻米食味评价及品种优选
不同穗肥用量和运筹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不同氮、钾穗肥使用量对中粳稻产量的影响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不同叶龄期穗肥施用尿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籼粳杂交稻甬优538单季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关于中国粳稻品种的食味品尝评价的研究
—— 品尝员的识别能力与适口性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