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市六合区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实践与探讨

2022-12-17马银月朱训泳戚厚芸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六合区示范片稻虾

马银月 朱训泳 戚厚芸

(1.南京市六合区马鞍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江苏南京 211525;2.南京市六合区新能源技术推广服务站 江苏南京 211500)

六合区是南京市粮食生产大区,粮食种植模式以稻—麦两熟制为主,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为3.2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得到快速发展,引领农业生产方式、粮食种植理念的转变。为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藏粮于技”,根据省市文件要求,2021年六合区实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通过制定方案、落实责任、狠抓服务,推广高产优质品种,集成绿色高效技术,挖掘科技增产潜力,促进水稻关键技术普及应用,实现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由局部高产转变为大面积平衡增产,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1 创建项目实施情况

根据市农委、财政局《关于下达2021年省级农业专项资金(科技创新及推广等)暨做好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2021年六合区实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10个,示范面积0.11万hm2,其中稻田综合种养项目4个,示范面积68.13 hm2。①金牛湖街道水稻示范片位于马头山村,面积100.00 hm2,种植品种以南粳9108为主,技术模式主要有水稻统防统治、稻田养鸭有机栽培等。②雄州街道水稻示范片位于钱仓社区,面积333.33 hm2,种植品种以宁粳8号为主,搭配种植宁香粳9号,技术模式主要有水稻全程机械化、稻鸭共作等。③横梁街道水稻示范片位于三友湖村和上马村,面积333.33 hm2,种植品种以南粳9108为主,技术模式主要有水稻统防统治、品牌稻米开发等。④马鞍街道水稻示范片位于泥桥社区,面积80.00 hm2,种植品种以宁香粳9号为主,技术模式主要有全程机械化、稻鸭共作等。⑤冶山街道水稻示范片位于东王社区,面积66.67 hm2,种植品种以南粳9108为主,技术模式主要有水稻统防统治、全程机械化等。⑥竹镇镇水稻示范片位于光华社区,面积100.00 hm2,种植品种以宁香粳9号、南粳9108为主,技术模式主要有水稻全程机械化、统防统治等。⑦六合区西门农场稻虾共作示范片位于城西社区,面积20.00 hm2,种植品种为两优688,技术模式主要有小龙虾健康养殖、稻虾共作微生态菌剂应用等。⑧冶山街道稻虾共作示范片位于瓜娄村,面积13.47 hm2,种植品种为晶两优华占,技术模式主要为稻虾共作。⑨竹镇镇石婆片稻虾共作示范片位于竹镇镇石婆村,面积20.00 hm2,种植品种为徽两优丝苗,技术模式主要为稻虾共作。⑩竹镇镇竹墩片稻虾综合种养示范片位于竹镇镇竹墩社区,面积14.67 hm2,其中稻虾共作6.67 hm2、稻虾轮作8.00 hm2,种植品种为南粳9108,技术模式主要为稻虾共作、稻虾轮作。

2 创建项目实施成效

2.1 产量显著提高

2021年6个省级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平均产量10 619.6 kg/hm2,均超过当地水稻平均产量在12%以上,其中金牛湖街道示范片南粳9108平均11 036.2 kg/hm2,竹镇镇示范片宁香粳9号平均10 926.6 kg/hm2。

2021年4个稻田综合种养示范片平均产量8 306.85 kg/hm2,均超过目标值6 000.00 kg/hm2,其中竹镇镇示范片徽两优丝苗平均8 588.70 kg/hm2,比目标值高2 588.70 kg/hm2。示范新品种袁两优1000有优质超高产种植基地3个,示范面积15.33 hm2,示范片平均产量1 2101.55 kg/hm2,其中马鞍基地泥桥示范片经省市专家现场进行测产,最高达1 3907.55 kg/hm2。由以上可知,通过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活动能够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促进粮食作物种植水平的提升。

2.2 推广集成技术

通过创建活动,水稻新品种、新技术得到集成推广。示范片统一使用优质品种,品种优质化率100%;大力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稻规模化集中育秧,机插秧比率100%;全部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应用面积达到100%。结合省、市级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创建,全部实现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和统防统治,推广水稻绿色防控技术,化肥农药用量减少20%以上,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稻谷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100%。位于竹镇镇的立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拥有高速插秧机、小麦复式播种机、秸秆还田机、联合收割机、大型植保无人机等新型农机具80多台套,致力打造“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农户开展农事“一站式”集成技术服务,其模式入选全国“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被农业农村部点名推介,成为当地三产融合发展的典型。

2.3 壮大服务组织

2021年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共有6家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防统治,水稻示范片专业化服务率100%。其中,位于横良街道的艾津植保专业合作社,依托在植保药剂开发、制造领域的专业优势,把“农机服务需插上科技翅膀”的理念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实现农药精准、减量使用。先后在全区项目创建区建立先进植保机械服务示范点,开展“技术+方案+作业”模式水稻植保机械化作业全托管服务,合作社拥有主力机型自走式喷杆喷雾机41台、植保无人机24台,植保服务面积从2013年的200 hm2发展到2021年的近1万hm2,长期稳定合作的种植大户和合作社达232户,使农田的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防治效果提高10%,高效的服务质量获得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的认可和肯定。通过项目实施,辐射带动全区植保专业合作社近20家,从事专业化防治人员共350人,水稻统防统治覆盖率达73.6%。

2.4 绿色品牌溢价

项目示范区采取统一供种、统一专业化服务,推广水稻抗性品种、杀虫灯、性诱剂及生物农药,减少用药污染,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在马鞍街道、横梁街道、雄州街道、金牛湖街道等8个示范片,通过统一招标,推广水稻专用肥、生物肥料等,降低化肥施用,改善农田面源污染治理,提高稻米品质。通过项目实施,大力推广南粳9108、宁香粳9号、徽两优丝苗等优质水稻品种,开展药肥双减,实施轮作休耕,生产优质绿色稻米,打造水稻绿色品牌。其中,建立“稻绿轮作+优质品种+品牌打造”模式产业化基地6个,扶持地产优质稻米品牌9个,全区申报金陵贡优质籼米、生态香米、“艾津欧标”大米、“赵坝紫雁”大米、御珍原香米、“远望”大米等绿色品牌稻米23个。南京远望富硒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远望”大米、艾津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艾津欧标”大米入围“江苏好大米”十大品牌。“艾津欧标”大米先后被评为“江苏好大米”“江苏好杂粮”优质产品奖。近年来,全区绿色稻米生产基地借助“多彩竹镇”“茉莉六合”“大美冶山”等公用品牌推广绿色大米,延长了水稻产业链;借助江苏好大米评选,扩大了自身知名度,实现绿色品牌溢价。

3 主要的工作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项目实施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六合区农业农村局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各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多学科、多专业协作攻关指导。街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对示范片进行落实、协调和技术指导,并明确由专人负责对示范片生产进行调查指导等工作。区推广站负责督促项目的实施,根据年初制定的高产创建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召开高产创建工作调度会,在组织、物资、技术、销售等方面提供相关服务,并聘请省、市相关专家按水稻不同生长时期进行技术指导,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确保推进项目顺利实施,在各街镇开展高产创建竞赛活动,要求每个街镇建立万亩示范片,每个村建立千亩示范方,促进高产创建工作的整体推进,为大面积平衡增产奠定坚实基础。

3.2 创新工作机制,抓住关键环节

创新工作机制,开展多层面服务。在各个示范区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助力水稻产量、品种双提升。在各个示范区建立苗情、病虫监测点,根据监测结果及时指导水稻生产,确保水稻生产管理高质高效。在每个示范区扶持专业合作组织,重点建设植保专业化服务队伍,并以专业服务组织为平台,开展机耕、机收、机播及植保统防统治的全程机械化服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抓住关键技术环节,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实施。各街镇根据省市区要求,结合当地水稻生产实际,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实施地点、内容和工作举措。搞好技术集成组装,大力推广优质、多抗水稻品种,全面推广水稻集中工厂化育秧、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水稻病虫绿色防控,突出将优质多抗品种、秸秆全量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农机农艺相融合。在水稻生产关键时期,根据水稻苗情、病虫监测情况,狠抓以核心示范区为重点的技术指导,及时发布水稻抗灾夺丰收田管技术意见。

3.3 强化培训宣传,促进技术到位

为促进项目顺利实施,六合区强化培训服务,成立区级专家指导小组,负责项目区的宣传培训、技术指导、试验示范等工作,努力建设高标准高产示范区;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活动,宣传水稻高产创建良好氛围。①组织示范观摩活动。在水稻生产管理关键时节,组织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代表,开展水稻生产管理示范观摩活动,使其了解最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生产理念。②通过科技赶集、发放明白纸等措施,积极宣传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充分利用江苏“农技耘”“12316”等农业信息平台,宣传报道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通过示范片建设来推动全区粮食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③通过召开全区项目技术培训会,组织项目实施单位、专业化服务组织及种植大户代表参加培训,提高认识及服务水平。④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育、基层农技推广项目,把技术、信息送到示范片农户手中。

3.4 健全考核机制,做好督查指导

区农业农村局将水稻高产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制定全区水稻绿色高产创建考核考评办法,细化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为保证各项创建措施落实到位,成立专项考核督查组,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及时开展督查指导,检查各项措施是否及时落实到位,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为扩大示范带动效果,在各个创建示范片竖立创建标牌,公布示范所选用的品种、采用的关键技术措施,以及技术负责人要接受社会监督。为打造可复制的创建示范项目,针对每个街道的示范片创建活动,强调建立项目档案管理,记录项目申报批复、实施方案、专业化服务、物化补贴、技术培训等内容。为调动创建积极性,六合区农业农村部门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对在水稻高产创建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于工作不到位的单位和部门给予通报批评。

4 制约因素

六合区实施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值得去思考。①农田基础设施有待提高。六合区属于丘陵地区,北部街镇地形复杂,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土壤肥力不高,机械化操作不畅,田块小、排灌不便,影响到项目推进实施及水稻关键技术的普及应用。②品牌影响力亟待进一步加强,稻米潜在价值需深度开发。目前虽打造有“远望”牌富硒大米、“艾津欧标”大米等品牌,但区域品牌还没有凝聚合力,无法放大品牌引领效应,优质稻米产业化亟待做强做大。③街镇农技服务力量不足,特别是农机技术方面人才缺乏,影响到水稻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在各个项目创建示范区,从事水稻生产管理的人员年龄偏大,新技术接受不高,种植水稻一般凭经验,制约着新技术的示范推广。

5 今后的工作建议

5.1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关键技术普及

积极申报农业项目,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抓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申报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有机肥替代化肥等项目,抓好农田整治,培育土壤肥力,改造水利设施,拓宽机耕路,改善示范区基础设施条件,降低粮食生产自然风险,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1]。各街镇根据水稻产业发展特色,因地制宜,加强资金投入,利用市级农业生态补偿资金,着力打造农田基础设施项目精品工程,促进水稻关键技术普及。南部水资源丰富的街镇,以粳稻种植技术模式为主,搭配籼型杂交稻,示范推广稻田养鸭、稻虾共作等模式;北部丘陵地区的街镇,以种植优质杂交籼稻为主,搭配种植粳稻,主要示范应用稻绿轮作、稻油轮作等模式。全区以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为前提,推广水稻商品化集中供秧、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水稻绿色病虫害防控及统防统治等关键技术。

5.2 加快组建产销联合体,做大做强六合稻米产业

加快组建优质水稻产销联合体,提升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效应,激活水稻产业发展动力[2]。打造以“茉莉六合”为主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把“多彩竹镇”“茉莉六合”“大美冶山”等公用品牌纳入“茉莉六合”区域品牌,集中进入官方销售平台展示展销。研究出台“茉莉六合”优质稻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通过“茉莉六合+企业+基地”的稻米产业发展链条,打造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授牌标识的产业发展模式,放大区域品牌集成效应,拓宽大中城市周边中高端市场,实现优质稻米产业深度开发,做大做强六合稻米产业,提升六合大米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3]。

5.3 引进培育技能型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种植水平

探索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引进高技能人才,特别是农机方面人才,弥补街镇农技服务力量的不足。通过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抓好街镇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提高基层农技服务力量。针对当前从业人员种植水平较低的问题,要加快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改变传统的生产习惯,使农民主动学习应用水稻绿色高效高产栽培技术,提高科学种田水平,满足现代稻作技术发展对新型实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在水稻生产管理关键时期,组织农业企业、种植大户观摩示范区建设,了解水稻新品种示范、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农机农艺融合等关键技术及其创新应用的成功经验,引导应用生物防治、健身栽培、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促进水稻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的示范推广[4]。

猜你喜欢

六合区示范片稻虾
统编语文教材九(上)第四单元拓展阅读
大通湖流域稻虾种养尾水分析与治理对策
魏巍
研究揭示稻虾共作时空分布特征
稻虾共作模式下小龙虾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黄山区重点区域油菜景观示范片建设的思考
记不住的乡愁,更与何人说
南京六合区举行中小学创新教育嘉年华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
“丹霞彩虹”成为新农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