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时代·下
搜索
美与时代·下
2020年10期
浏览往期
订阅
目录
美学论坛
林默涵与艺术人民性批评话语
通向道之途
文学本体问题探微
美学史研究
论对“摹仿”的反叛
西方现代艺术的转变要素
浅谈现代艺术的一些特性
荒诞与真实:浅析埃因霍夫的“迹象”美学
审美视点
说不尽的《收租院》
文画互动下的芙蓉镇
审美与艺术学
齐白石印学思想探绎
宗白华与熊秉明书法论比较研究
倪瓒“双胞胎”《江亭山色图》伪讹考
米芾“苕溪诗卷”的临摹解析
从图像学视角分析《韩熙载夜宴图》
浅析安塞尔姆·基弗的综合材料绘画艺术
大众审美的契合:雷诺阿油画作品的题材内容解读
审美与音乐
探究芭蕾舞在中国的民族化道路
声乐艺术语言发展的本体论路径探讨
审美与文学
论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美
《窦娥冤》中鬼魂形象的分析
当代文学作品的图像化审美转型
大庭美奈子的美国体验与文学创作
从“无名”到“有名”:《没有名字的东西》中命名的文化阐释
牛郎织女故事漫谈三则
《酒泉子》题旨浅析
浅析张译本《德伯家的苔丝》超语言维度之美
影视美学
论新生代导演电影中的美学特征
民国电影明星的“健美”表演研究(1931-1937)
不可靠叙述者:悬疑片的特殊叙事策略
青春力量的汇聚,表演本体的回归
《踏血寻梅》:孤独在左,关怀在右
中国文化类电视节目审美价值探析
艺术教学与实践
论丰子恺《少年美术故事》中的美术教育思想及当代意义
浅谈地方师院美术特色课程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以学生为中心”的色彩人物课程改革研究
《羿射九日》入编小学语文课本后的文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