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安塞尔姆·基弗的综合材料绘画艺术

2020-01-26高歌

美与时代·下 2020年10期
关键词:基弗精神内涵综合材料

摘  要: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安塞尔姆·基弗,出生于“二戰”后的德国,其作品不仅从德国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而且极是创新性。他运用多种材料如麦秸、铅、葵花籽等材料,既与自然世界相关联,又赋予其超越物质本身的精神意蕴和历史感、神秘感。他强调主观与形式相结合,抽象与具象相结合,不仅反映了德国民族记忆中的沉痛感伤,还对人、生命、宇宙等意义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安塞姆·基弗;综合材料;绘画;精神内涵

20世纪的美术思潮、流派和风格多种多样。基弗作为新表现主义的代表画家之一,绘画具有鲜明的风格。本文通过对基弗的相关论文及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整合了基弗绘画的基本特点以及在绘画中材料的运用情况,对基弗的绘画做出梳理,并浅析基弗绘画在当代的艺术价值。

一、安塞姆·基弗的生平及其艺术背景和时期

(一)基弗生平及绘画产生的时代背景

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现代工业文明不仅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生产力的巨大提升对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领域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自然和社会科学的束缚,各种思潮纷纷涌现,绘画也得到了新的发展。随着当代艺术的不断崛起,如何评价艺术品的优劣,也突破了原有的标准。

在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文明包括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此时的德国出现了新表现主义绘画,这一流派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随即产生了轰动,从而影响了当时以及后来的艺术发展方向和表现形式。

新表现主义的产生有其明显的社会根源,他所体现的是新一代艺术家的价值观和审美追求。新表现主义善于表现有意味的、有深意的内容,通常他们将阔大的笔触和明确的造型观念运用到自己的绘画中,从而产生气势恢弘的、富有影响力的形象。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基弗作为新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用一种倾向于展示自我内心,不随波逐流的方式,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

安塞尔姆·基弗1945年3月8日生于德国的多瑙厄申根,早年学习过法律,后来专攻绘画。1970年到1972年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接触到了“后现代艺术的守护神”——约瑟夫·博伊斯,并开始跟着他学习。博伊斯是“二战”后最早享有国际盛誉的现代主义艺术家,其提出的“社会雕塑”观念以及行为艺术,影响了包括基弗在内的一群新兴艺术家。基弗作为博伊斯的学生,将老师的传统体现在自己的绘画中,但并不是像老师那样直接地关注现实,而是从德国的本土文化中汲取养分,揭示事物隐喻之美。基弗是在“二战”废墟上成长起来的画家,也被誉为“废墟上的诗人”。

(二)基弗绘画的不同时期

基弗一直都执着地关注死亡、毁灭、再生等一系列问题。从一开始,基弗就面临着德国人由战败而造成的社会和心理上的压迫感。虽然他的童年处于“二战”后的贫困期,但是这一段时期大部分德国人都崇尚物质主义,于是对于“二战”带来的伤痛也暂时被抛到脑后,人们也压制了自己的记忆。在基弗的绘画艺术成熟后,也带动了这种风气的改变。当他迈出自己创作的第一步时,正值60年代末的学潮运动,对社会的批评陆续浮现。此时德国人的记忆也被打开,也正是这时候,开启了基弗的艺术生涯,在此后的20余年,基弗的作品也一直围绕着这些争论而展开。

60年代晚期,基弗提出了一个存在主义的问题,即他如果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德国艺术家,首先他要考虑的是“他(指艺术家本人)是谁”,以及在国家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历史上他的艺术所代表的是什么。经过深入思考,基弗转向了存在主义。基弗将存在主义作为艺术创作的新起点,以博伊斯的行为艺术为指导,创作了一些作品。这些作品记录了他通过自己的行为而创造出来的不断完善自我和塑造自我的过程。

从之前的抽象艺术到现在的表现性艺术、从历史和政治的高度提取元素,这也是基弗的一大特色。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基弗的艺术开始往更加古老的文化深处发掘,他热衷于对世界神话,如北欧、古希腊、埃及和早期基督教及犹太神秘主义中的神话等进行比较研究,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特征。到后期,他的艺术中也出现了对宇宙的思考,其中也凝结了他的哲学思考和感情元素。

二、基弗绘画的材料运用及特点

(一)基弗绘画对综合材料的运用

基弗对综合材料的运用,也具有独特的风格。他使用的材料品类繁多,诸如麦秸、铅、乳胶、沥青、沙土、葵花籽等材料,赋予其深刻的意义,同时也注重运用笔记、相片等具有精神意蕴的文化产物。他使用的综合材料(铅、麦秸等)既与自然有联系,又有一种超越物质本身的神秘感。他的作品带有一种厚重的物质感和神秘的隐喻感,从而表达了基弗深邃的精神世界。基弗在综合材料的运用上具有个性化的特征。首先他比较注重材料本身的质感。例如,在基弗的绘画中经常可以看到烧焦的树枝、木条、麦秸以及向日葵等,这些材料本身就容易使人联想到战争和死亡、毁灭和重生等信息。其次,基弗注重材料能带来隐喻的内涵。比如铅在古代代表炼金术,白色衣服代表战争中无辜的受害者。这些富有标志性意义的材料的运用,进一步加深了基弗想要表达的精神内涵。最后,基弗将综合材料统一起来,在画布上呈现的是一个整体的画面,虽然不同材料代表了不同的含义,但是通过将各种材料协调性地统一起来,让我们感到画面仿佛不是静止的,这些元素引起的视觉冲击不言而喻。

基弗对这些综合材料的运用,不仅是因为它们本身的形式,更在于材料背后所蕴藏的社会内涵。如铅在古代和炼金术相关,从70年代晚期开始,基弗深入研究了炼金术。炼金术已经拥有了2500年的历史,在不断的实验下,炼金术已经开始向哲学靠拢,成为一种“与世隔绝的科学”。信徒们通过对物质、自然世界的探索,并以此来升华转化,寻求精神启示和长生不老。在描绘新的法国环境时,1996年基弗创作了《你的时代,我的时代,世界的时代》,不仅运用乳胶、丙烯、虫胶,还使用了葵花籽,在1983-1997的作品《灰烬之花》中也有使用。葵花籽的使用是这一时期基弗绘画的新形式。在《灰烬之花》中,巨大的院子里,一株株向日葵从龟裂的泥土中生长出来,整个画面昏暗、凝重。从而表现了向日葵的成长环境极其恶劣,下一步即将面临凋零和毁灭。除此之外,葵花籽在基弗绘画的第三大主题“宇宙”中也被多次运用。在1996年创作的《从星星上射下来的暗光》中,空中散落着黑色的葵花籽。90年代中期和21世纪初,他将向日葵和星空组合起来的系列作品,也展现了他在不断探索把跨维度、跨文化和跨时空的材料相结合方式。

基弗的绘画也有从诗歌获取的灵感。以《玛格丽特》为例,这幅画融合了麦秸和油彩,创造了一个带有许多竖轴的抽象画面,其中麦秸的卷须——使人想到植物的茎干、蛇和弯弯曲曲的充满力量的线条——映衬着浅灰色示意性的天空。在卷须的尖端还画上了火焰,更加强了意义含糊不清的象征元素,而“玛格丽特”的名字则横穿画布中央[3]。《玛格丽特》代表了基弗80年代早期的麦秸风景画,画中使用了不同的材料、通过具象的语言表现出来,带有抽象表现主义的风格。抽象主义作品常用抽象的物体表达深刻的内涵,这和基弗所表达的有异曲同工之处。基弗的绘画不像美国人在画布上作展现的流动线条,他们的绘画流畅且通俗,而基弗的画更注重精神内涵。

基弗善于运用各种综合媒介,善于创造宏大的场面,将自己的内心展现给观者,观者也能从这具有震撼力的作品中获得感慨。

(二)基弗绘画的特点

在基弗的作品中,无论是风景画还是综合性质的绘画,都强调主观和形式相结合,表现在画面上通常都是抽象和具象的结合,他强调一种自由的表达方式,反对作品过于古板的程式化。基弗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德国民族记忆中的沉痛感伤,还有对人、生命以及宇宙等的思考,保持了思想上的探索性。

基弗的早期绘画热衷于使用平行的线条来表现透视,用各种平行于画面的线,引导观者的视线不断延随即伸向远处的灭点。例如在《德国精神英雄》这幅画中,基弗用中部灭点的线型透视来表现巨大厅室的墙壁、地板和天花板,在这幅画中,基弗运用了油彩和炭笔在粗麻布上作画,在厅室中,除了燃烧的火炬别无他物。在另一幅画《诺顿克》中,也同样运用了平行线条,在一个纵向延伸的厅室中,地板上的剑让人感觉到了神话中所说的诺顿克之剑的危险。(诺顿克是战神沃旦的一把剑,被抛入了“世界之烬”——北欧宇宙里的天轴中)。

在集中精神创作了一系列木质内景以后,基弗在1974年到1975年这一段时间开始了以风景画为题材的探索。(基弗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风景画)。同时他的绘画开始出现了以焦土为题材的画面,例如在《金龟子》这幅画中,基弗用一种焦灼的正在冒烟的土地以及高高的地平线,展现了他对时间、空间以及历史关系的理解。画作中同时采用了抽象以及表现性元素,这种不同元素组合而成的抽象风景画,表达了德国在战争中的沉痛损失。

基弗在作品中也喜欢用一系列不同元素和方式来表达同一个主题。通过各种文字、材料,以及物体等,将这些具象的带有特殊意义的元素聚集起来,从而从不同角度组成了基弗新的艺术概念。

三、基弗绘画带来的影响

基弗的作品立足于德国历史和自身的精神状况,并以此带来对社会以及人类文明领域的深刻思考。基弗在绘画中坚持自己的艺术信仰和追求,其思想脉络是清晰而又完整的。基弗绘画中表现的历史维度是多方面的,给现代人以深刻的反思。基弗对于世界的理解建立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基弗作为新表现主义的代表和先锋,打破了片面强调绘画技法的传统,使艺术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特征。基弗的藝术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价值,是一位艺术的思考者和守望者,对后来乃至今天我们对绘画的探求都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曹振.试述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对架上绘画的贡献[J].滁州学院学报,2009(2):119-121.

[2]赵炎.历史的回望者——安塞尔姆·基弗作品的历史维度[J].中国美术,2017(1):98-105.

[3]毕罗.安塞尔姆·基弗[M].张帆,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1739.

作者简介:高歌,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基弗精神内涵综合材料
德国精神废墟上的诗人
基弗与“基弗展”的隔空对抗
舞台灯光的“光语效应”
基弗与“基弗展”的隔空对抗
浅谈综合材料在水彩画中的应用
论钢琴教育中的艺术审美
论综合材料在现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
浅论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及意义
西方油画肖像画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