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酒泉子》题旨浅析

2020-01-26段华升

美与时代·下 2020年10期

摘  要:《酒泉子》,唐教坊曲名,自温庭筠填词创作后不断流传,自唐至清可考文献中记载有68首词作。随着时间的推移,《酒泉子》词调所表现的内容在发生着变化,题材上主要有闺情相思、写景咏物、伤离怀人等,题旨上主要表达闺怨、相思、别愁、咏景、惜时、兴亡等。

关键词:酒泉子;闺情相思;写景咏物;伤离怀人

在历代词集中,《酒泉子》词牌下词的数目虽不多,但格律混乱复杂,多达22体。因而,学术界在关注这一词调时多着眼于其格律的研究上,在梁晨的《〈全唐五代词〉四十一至四十四字小令词律研究》和陈天琦的《晚唐五代令词格律之定型与演变研究》中分别单列章节,研究详尽,本文不予赘述。而较少学者对其内容的分析,只有个别学者对个别作家的《酒泉子》词作进行了鉴赏,如马里扬的《“放情须远”与“用意愈深”——潘阆〈酒泉子〉的两面》,对潘阆《酒泉子十首》的表象寄托和深层寄寓进行了细腻的分析;大邱对孙光宪《酒泉子》的鉴赏,将边疆戍卒的悲苦情感及苍凉、遒劲的意境赏析透彻。但总体上缺乏对《酒泉子》词牌下词作内容的全面整理与分类,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自唐至清共68首词进行内容上的分类和赏析,以求总览《酒泉子》内容之全貌。

一、《酒泉子》的词调源流

酒泉子,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汉应劭《地理风俗记》:‘酒泉郡,其水若酒,故曰酒泉。《填词名解》:‘汉武帝置酒泉郡,城下有泉,味甘如酒。郭弘好饮,尝曰:“得封酒泉郡,实出望外。”词名取此,曰:《酒泉子》。敦煌卷子《茶酒赋》:‘国家音乐,本为酒泉。疑另有《酒泉》大曲。敦煌曲中有《酒泉子》三首,词中‘每见惶惶,队队雄军惊御撵,‘争奈失计无投窜等语,与昭宗乾宁二年(895)五月李茂贞、王行瑜、韩建率精兵入觐,引起京师大恐情况合,或作于此时。”[1]调名本意据《中国词学大辞典》所言或另有大曲,或为咏战事的大曲。在《词调名称集释》中又有:“酒泉:即今甘肃酒泉市。此为以地名作词调名。子:词调的一种名称,有小曲的意思。调名本意即为咏酒泉地名的小曲。此调又名《杏花风》《春雨打窗)《忆余杭》。”[2]综而论之,《酒泉子》本意咏酒泉地名的小曲更为明确,其作为词调,温庭筠首填,著有《酒泉子四首》,韦庄等词人皆以此体为宗,成为酒泉子之正体。《酒泉子》多为胡乐新声,倚声填词,后世文人创作自觉从胡乐中汲取营养,在词作风格上直抒其情。

二、《酒泉子》词调的题材分类

据崔令欽《教坊记·曲名表》所载,隋唐时期流行的燕乐曲调有相当部分来自民间小唱或有民间渊源,每一个曲调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内涵。沈括《梦溪笔谈》卷五有云:“唐人填曲,多咏其曲名,所以哀乐与声尚相谐会。”早期的民间词作便多咏调名本事,所谓“调与题和。”[3]亦即内容与歌辞调名的本来意义相契合。调名兼有乐曲与题目的双重意义,如敦煌词所载《酒泉子》三首咏战马宝剑和边地将士。随着时代变迁以及词人的创作实践,词调所表现的题材在不断发展变化。目前记载最早用此调的温庭筠《酒泉子》四首,词作抒发了伤离怀人的哀怨愁思。同一调名,而人各一体,不同的词人在用同一词调创作时所写的内容有别。随着时间的推移,《酒泉子》创作题材也在不断开拓,主要从以下四个类别来分析。

(一)闺情相思

《酒泉子》作品中男女情爱为主的闺怨相思题材占据着绝对优势,在查阅到的68首词中共有33首。

首先,表达相思之苦难捱。冯延巳的《酒泉子·庭树霜凋》“庭树霜凋,一夜愁人窗下睡”[4]381,作者没有直言相思有多苦,而是着意烘托氛围,树木凋零,烛影摇摇,琴弦断裂,鹦鹉含怨,引发读者细细体会主人公的悲凄情怀。尾句又一如陇头云之缥缈,一如桃源路难寻,比喻二人难再相聚,尾句“桃园路,两魂消”[4]381清真意切,感人颇深。温庭筠的《酒泉子·日映纱窗》,女主人公由屏山之碧色、灯灭时产生的烟霭联想到所思之人远隔万水千山,宿妆惆怅倚高阁,愁思满怀,无限相思,通宵无寐,尾句又借暮春时节使相思之情愈浓[4]214。再如温庭筠的《酒泉子·罗带惹香》,“罗带”“红豆”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象征爱情和相思。起二句以此兴起睹物怀人之情,又用一“新”字和一“旧”字对比,可见其相忆之深和相别之久,“断离肠”更见其相思之切。全篇情意宛转,哀伤之至,使人心恻;《酒泉子·楚女不归》:“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寄千里相思之意,诉梦萦魂牵之情。牛希济的《酒泉子·枕转簟凉》:“梦中说尽相思事,纤手匀双泪。”[4]618梦中与情人说尽相思事,纤手匀泪,文笔清新。韦庄的《酒泉子·月落星沉》,女子的相思梦被子规的啼叫惊醒,思念之情难以忍受[4]557。与之相近的还有张泌的《酒泉子·春雨打窗》,春雨打窗,将女主人公从睡梦中惊醒,情意委婉,如怨如慕[4]604。

其次,因戍役导致征人和妻子分离,表达相思之苦。孙光宪的《酒泉子·空碛无边》,主人公远戍给征人和妻子带来无尽的痛苦[4]812。起句便展现了一幅西北边关的苍茫气象,茫茫戈壁,浩瀚辽远,了无生机,这种空寂与茫远怎不令人思念故土亲人?而阳关万路,有家不能回,表达了守边将士常年置身荒漠的苦情。下片写人,戍卒在出征前妻子千针万线缝制的貂裘已经破旧不堪并且窄小,暗示多年未归,“胡霜千里白”戍卒对未来命运的不可知。两地相思,心心相印,孤寂之感尤显沉凝,“上高楼”既可理解为边关的戍楼,又可理解为家中的高台,一边是归心似箭,一边是秋水望穿,登楼远眺,遥寄相思。曹勋的《酒泉子·帘幕闲垂》“有人陌上冷征衣。未成归。檐间鹊语卜归期”[5]1229当属同一类。

再次,词作中写闺怨之惆怅凄寒。冯延巳的《酒泉子·庭下花飞》,从庭院、门帘、残烛,最后直写到深深屏闱后孤眠的女主人公,她苦闷、压抑,又落花飘飞与梦魂凄迷呼应、情景交融,意境哀婉。《酒泉子·云散更深》,寒风顿起,罗衣单薄,自然环境的凄寒与内心深处的绝望与悲凉相呼应,吟咏自己的不幸爱情。再如顾的《酒泉子·水碧风清》,女主人公因丈夫久去不归而生埋怨之情,“恨无涯”“憎荡子”,以怨写爱[4]714,可见其情深难抑、思念倍苦的真实心态。

然而《酒泉子》闺情的作品中,虽基本表现感伤凄凉的情调,但经查阅,亦有一篇表现与情人相处开心的词作。孙光宪《酒泉子·敛态窗前》:“敛态窗前,袅袅雀钗抛顶。燕成双,鸾对影,耦新知。玉纤淡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翠连娟,红缥缈,早妆时。”[4]813由女子清晨梳妆时精心打扮的场景,表现了她与情人相处时的愉快心情。其中“敛态”“嗔共照”的行为描写,体现了女子娇羞和故作矜持的微妙心理,将女子与情人成双对影的生活情状写的动人心扉。在诸多伤感色调中有一番别样的意蕴。

(二)写景咏物

写景咏物类的词作在《酒泉子》68首词作中有22首,仅次于闺情相思类。首先和春景有关的,如毛文锡的《酒泉子·绿树春深》,诗人面对大好春光,正好消遣,海棠花下独酌,陶醉于香风之中,吟咏春景之美[4]664。晏殊的《酒泉子·三月春风》,由暖风下好花无限想到昔日情景,最愁人,一句“长安多少利名身”点明心声,只想有一杯醇香的桂花酒,以求花下醉芳,留住春的脚步,惜春之情[5]95。还有借对春景描写表达时光易逝、珍惜时间的,《酒泉子·春色初来》描写春日初来、万树花开、蝶斗莺飞的景象,咏对春日的喜爱,下片抒情,不恋富贵,把酒看花要尽兴,要珍惜时间[5]95。

其次,歌咏地方风光。具有代表性的是潘阆的《酒泉子》十首[5]5。他歌咏杭州风光的十首,开启了北宋城市风情组词的创作先河。起首一阙长忆钱塘,总体概括杭州风景如画、万家掩映的美好景象,此后篇章分别歌咏西湖、孤山、西山、高峰、吴山,观潮等风光。

值得一提的是潘阆的《酒泉子》的词调名是为“酒泉子”或是“忆余杭”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关于这一问题,夏云壁在《关于〈酒泉子〉一调的种种》和方智苑的《词调考辩》中已分析详尽,本文不予赘述。更想探讨的是关于对这十首《酒泉子》主旨的理解,是否只是对杭州风光的吟咏?宋人开始一般认为潘阆是在客居京师时,写下的《酒泉子》十首。《酒泉子·长忆钱塘》中“别来隋柳几经秋”一句,大多认为“隋柳”参证周邦彦之名作《兰陵王》咏柳“隋堤上、拂水飘绵送行色”,并由此判断为京城的标志。再如《酒泉子·长忆西湖》中“东望眼欲穿”的“东望”,从南唐开始,自吴越之地前往汴京,宋人称之为“西入”,因此,潘阆居于京师时,才会把看杭州称为“东望”。而此前,潘阆因牵涉到宫廷斗争中而遭受黜落,因而没有机会踏足京师。或许其词不仅是“放怀湖山,随意吟咏”之词,在歌咏杭州风光下或有政治上的寄寓,这一點将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探讨。取其中《酒泉子·长忆观潮》来看,其意蕴就不仅仅是吟咏风光。“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作者长忆钱塘江涨潮的景象,人们争相观望,在轰天震地的鼓声中,弄潮儿不畏惊险,手持红旗,不染湿红旗的景象才是作者即便身处异地,也不能忘怀的。上阙回忆观潮,“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把潮来时的浩瀚表达的淋漓尽致,声音轰隆震荡,响彻云霄,有声有色地描绘出了潮势的惊险,潮声的震撼。下阙回忆弄潮,最妙一句该是“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那惊险场面令作者心寒,那些弄潮儿立于涛头,嬉于波谷,供观潮者特别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们赏玩娱乐。纵观这一首,作者除了表达对钱塘江涨潮的壮观景象的赞美、对弄潮儿高超技艺的赞叹外,应该还有对那些有这样享乐欲望的统治阶级的批判和对罹难者的深切同情。

吴镇的《酒泉子》八首是据其画作《嘉禾八景图》所作的词[6]936,《嘉禾八景图》是写元代嘉兴县境内的八段风景。吴镇依照潘阆《酒泉子》词牌填词题画,对从嘉兴到嘉善魏塘的八个风景点:空翠风烟、龙潭暮云、鸳湖春晓、春波烟雨、月波秋霁、三闸奔湍、胥山松涛和武水幽澜进行了细致地描绘,反映了吴镇的乡土情结和隐逸处世的心态。

最后,涉及宫中景色。如司空图的《酒泉子·买得杏花》,情调深沉,哀怨凄凉,全篇虽咏花、惜花,但一句“旋开旋落成空”实乃是为行将就木的晚唐王朝所唱的一曲挽歌[4]262。张泌《酒泉子·紫陌青门》,上片写京城宫中春色、御沟辇路,下片写一放荡不羁主人公的行径,似暗指李白,故又传为李白所作。

(三)伤离怀人

《酒泉子》作品中也有许多写伤离怀人、抒发离情别绪的词作。温庭筠《酒泉子·花映柳条》,看似写景,实际上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于柳条浮萍之间深含情事,首二句,用柳比喻女子,借柳絮暗指游子,一朝柳条飘落再难重逢,柳欲寻掉落的柳絮,但因春雨萧萧无迹可觅,以此来感叹人生之别易而再相见却难,主人公以柳自况,含蓄表伤离怀人之情,下片又直抒别情,音信疏索,美景春宵只能掩屏垂帘,寂寞度日。冯延巳《酒泉子·春色融融》“天长烟远恨重重,消息燕鸿归去。”爱人远离,鸿燕归去,音信难通。曹勋《酒泉子·连面霜风》“信里催归无恨意”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冯延巳《酒泉子·芳草长川》“归鸿飞,行人去,”“双脸泪,夕阳天”,直言别离的凄苦伤悲。李珣的《酒泉子·雨渍花零》“红谢香凋池两岸,别情遥,春歌断,掩银屏”[4]605,女主人公看到两岸花凋香残的景象,勾起自己的伤心事和离别情。

(四)其他

《酒泉子》作品中还有一些词作是因词作过少难以归类的,在这里分而述之。

首先,与绝色佳人有一面之缘,难以忘怀。牛峤《酒泉子·记得去年》“钿车纤手卷帘望,眉学春山样。凤钗低袅翠鬟上,落梅妆”[4]576,主人公回想起去年杏园游宴时美丽景色,一辆华贵香车内,绝色佳人卷帘而望,那妆饰、貌相,印入脑海,至今难忘。

其次,表达古今兴亡之感。辛弃疾《酒泉子·流水无情》,初看“离歌一曲怨残阳”似是送别友人之作,但“空城”二字涉及六代国都的建康,“空城”,表明豪华已不在,“离歌”也不是友人之离别,而是与建康城之别,古城寂寞的情状可以想见,这才有的一曲怨残阳。下片写离宫春色,初看东风吹拂,官柳舞动,宫墙依旧,但实际上,景依旧而国不在,花溅泪,春声一片,却无处话凄凉,最后点出“兴亡”,全词尽现物是人非、古今兴亡的感慨[5]1973。

再次,表达生命思考。王寂的《酒泉子·夫人生朝》,全词呈现出其乐融融、欢乐祥和的场面。上片描写寿宴,夫人寿诞之时,酒宴豪華,觥筹交错,开怀饮酒,儿孙们带着祝福前来,欢声笑语不断。然而时光无情,转瞬即逝,一切美好也随之而去,到此,好似惆怅满怀了,作者却略去当中的惆怅,反而要“禊饮连宵”,要对酒当歌了[6]33。人世间,功名富贵固然重要,然而,能和妻子相伴,能有子女承欢,有不怕时光流逝的豪情,有及时享乐的心境,即便“人间岁月尽飞梭”,又有什么关系呢!“名在仙班应不老,人间岁月尽飞梭。奈君何”。在欢喜过后深含着作者关于生命的思考。

最后,与战事有关。敦煌词中的《酒泉子·每见惶惶》,一队队大军直扑皇宫而朝廷尽管兵力强大,但由于指挥失计,贪生怕死,置帝王安危于不顾,纷纷逃窜,并趁乱掳掠皇宫宝物。作者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无情嘲笑官僚贵族的狼狈怯弱,高声颂扬义军的英勇无畏[4]875。《酒泉子·红耳薄寒》着重描写战马驰骋沙场时奋身战阵的情态,是一首成功的战马颂歌。《酒泉子·三尺青蛇》上阙写宝剑的装饰和锋利,下阙写宝剑曾历无数战阵。

三、结语

综观《酒泉子》词调下的68首词作,虽温庭筠《酒泉子》四首未贴合该词调本意,但因其首先为《酒泉子》填词,后人在创作时多以他的词作为正体,所以在题旨上大多表现男女之情,所表达的情感幽怨绵长,凄苦悲凉,读之潸然泪下。根据词作所表达的情感将《酒泉子》词牌下作品分为了闺情相思、写景咏物、伤离怀人三大类,表达的情感或为情人之间难以相见的悲苦,或为久等未归的怨懑,或为别离之时之后的怀念,或为对美好风光的吟咏,或为对物是人非、时光流逝的感慨……一些难以归类的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就比较多面了,有古今兴亡之感,有生命长河之思考,亦有对战士、战马、宝剑的咏叹。通过对《全唐五代词》《全宋词》《全金元词》《纳兰词全集》《张先诗词全集》的查阅,将《酒泉子》词牌下所有作品进行了梳理、分类和鉴赏,力求尽现其内容之全貌,查阅过程中或有遗漏,期待进一步完善。

现将整理情况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如下。以求直观、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1]马兴荣.中国词学大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560.

[2]潘天宁.词调名称集释[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128.

[3]沈括.梦溪笔谈[M].北京:中华书局,2015:45.

[4]张璋,黄畲.全唐五代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6]唐圭璋.全金元词[M].北京:中华书局,1979.

作者简介:段华升,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