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欣赏
搜索
名作欣赏
2012年14期
浏览往期
订阅
目录
名家重读_苏轼研究小辑
自是“骨体清英雅秀”——读《东坡乐府》札记
苏轼咏月诗文中的人格魅力
约翰·但恩与苏轼爱情诗宗教色彩的比较研究
名家重读_鲁迅研究小辑
诗歌的偏离与并置——鲁迅诗歌文体建构的语用修辞策略
焦虑对抗与合理化——苏雪林反对鲁迅的社会文化分析
由缺失带来的思考——从《终身大事》并结合鲁迅《娜拉走后怎样》谈对五四“个性解放”的认识
名家重读_张爱玲研究小辑
张爱玲作品中母爱缺失深层原因探析
带刺玫瑰的人生悲歌——梁君璧与曹七巧人生悲剧的比较研究
名家重读
编者手记:杜碧媛
唐诗宋词
关于“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风月有边——论《长恨歌》之“长恨”
唐诗屈骚接受的定量分析与考察
从现代审美意识看柳永词的艺术
朱淑真词中的女性形象——兼谈与李清照词的异同
宋代边塞词的战争文化解读
编者手记:赵红玉
博士之声
唐墓志撰者署名位置及其意义
“伦理”的悲剧——重读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
硕士言说
刘兰芝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从功能性人物观的角度分析
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倾诉性和景观化特征
探寻郑愁予“窗”诗背后的孤独感
狐形象的演变——由民俗宗教形态上升到文学审美形态
文苑经纬
《礼记》和谐思想阐微
从与嵇喜的赠答诗看嵇康的性格形成
从对屈原的评论看司马迁的文学理想
以魏晋的风度论音乐的度
历史性的消解——论唐传奇的叙事者
“月破”与“月破黄昏”
写心与释怀:明代诙谐小说对士人心态的观照
明代戏曲散出选本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
廿年薪胆心犹在,三局楸枰算已违——钱谦益与“楸枰三局”
试析清康、乾二帝与明史学“好奇”之讥之关系
论林语堂性灵散文观的形成——个人经历与林语堂性灵散文观的形成
传统文化心理与古典情诗色泽
诗文评鉴
千古共鸣 异曲同工——《蒹葭》和《雨巷》意象谈
文学与历史的完美组合——北朝谣谚赏评
荷香莲动 民风浓郁——清代贵州诗人张国华《兴义府城竹枝词》赏析
理想国的破灭——顾城创作心理解析
小说论丛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审美形态的变迁
论《手机》《我叫刘跃进》中的欲望化抒写
试论王安忆《长恨歌》中情爱叙事空间的营造
探索和蜕变——解读残雪《最后的情人》
正义和理性的三次拷问——读余华小说《河边的错误》
痛苦与快乐并存的精神旅程——《墙上的斑点》的主题阐释
戏剧影视
池莉小说《生活秀》的影视剧改编
恐怖之窗里的黑色幽默——浅析电影《理发师陶德》的艺术特色
艺术广角
战国器物装饰纹样中的绘画性萌芽
论吴门画派园林山水画隐逸、修心、圆融的人文艺术美——对建构中国大美术观的哲学思考
弘一法师书法的气韵管窥
《黄河大合唱》中的文学蕴涵分析
论李斯特器乐作品的文学蕴涵
时空的视觉表达——西方绘画的“时空建构”手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