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斯特器乐作品的文学蕴涵
2012-08-15贵州贵阳学院贵阳550005
⊙杨 颖[贵州贵阳学院, 贵阳 550005]
作 者:杨颖,贵州贵阳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类音乐方向。
李斯特以其魔鬼般的钢琴演奏技巧,早年在匈牙利家乡崭露头角,他十二岁起在欧洲各地旅行演出,成为当时著名的钢琴演奏家。拥有远大抱负的他,并不甘于只做个钢琴家,而是要往作曲方面发展,尤其是向比较能发挥李斯特夸张性格的、大型的管弦乐作曲方面发展。他在法国巴黎听见了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产生了莫大的震撼。《幻想交响曲》中色彩丰富的管弦乐奏法以及交响曲与文学内容相结合的形式,最能吸引他的注意力。不过他并不满意交响曲形式的限制,他希望创造出一种由固定乐念自由构成的管弦乐曲,而以写诗的方式来作曲,并根据诗的发展来形成自由形式的乐曲,以摆脱传统交响曲、奏鸣曲形式的束缚。他在音乐上主张文学性标题音乐,他用浪漫主义原则巩固了他的地位,并首创了交响诗这一文学性题材的作品。这一体裁形式不受拘束,作曲家通过诗的内容与他的想象来自由安排音乐的发展,并广泛运用主题变形的手法,以文学诗歌、历史事迹的题材为基础,从而塑造了表现特定标题内容的艺术形象。李斯特这种文学性和戏剧性发展的器乐体裁,被称为“交响诗”或“管弦乐诗”。同时,在李斯特的大型音乐作品中,他创造了一种主题变换发展的手法,将一系列的主题动机显示,并交替加以变奏发展,而不用考虑整个乐段的反复,以获得创作结构上的更大自由。他十分喜爱运用这种音乐表现形式,但又不拘泥于这种形式,在交响乐领域,李斯特创立并发展了一种“交响诗”的新曲式。对于他来说,音乐与文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创作的十三部交响诗大部分以文学作品为题材。李斯特认为:“音乐与文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依靠并运用这种联系,音乐就能达到人的思想、感情、意志、愿望所交织成的一个焦点。”的确,他在自己的论著中曾这样写道:“我们丝毫不必怀疑,音乐都能够再现出当代诗歌巨著中的深刻形象。”文学艺术家给了李斯特无限的创作灵感。
一、李斯特的《前奏曲》创作与拉马丁的诗
李斯特创作的十三部交响诗大部分以文学作品为题材,其中《前奏曲》是十三部交响诗中最为著名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部作品。《前奏曲》创作于1848年,在浪漫主义时期的标题交响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前奏曲》并非是以题材命名的,在作品初稿完成之前并没有标题,李斯特借用了拉马丁诗集《诗的冥想》而受到启发,认为人生是死亡的前奏,生可以是死的一连串前奏曲,从而为作品加上了标题。
拉马丁认为:“人的一生是死亡的一系列前奏”,对生活的态度是消极悲观的。李斯特并不赞成以死亡为最终归宿这一消极悲观的见解。与拉马丁诗集的观念截然不同,他在作品中表现了人们在暴风雨来临后勇敢顽强的精神和对未来美好的追求,肯定了人的力量是伟大的,只要有热爱生活的积极心态就能有光明的前景,获得快乐的意义,进一步肯定了人的力量与人生价值的意义。这部作品描写了人的一生中所经历的以及在不同生活环境下所体会到的不同情感,也称为《人生前奏曲》。李斯特根据要表现的内容灵活地对作品扩展分析,对人的内心活动进行流露,形象地表现了人在经历幸福、挫折、快乐、打击后又重新树立信心、重获快乐的顽强精神。
拉马丁的诗意和李斯特的作品在意思上是基本吻合的。李斯特完成《前奏曲》这一交响诗,就借用了拉马丁的诗。《前奏曲》这部作品整体上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引子中的疑问提出了一个探求人生真谛的问题;主部主题富有活力,“表现了青年朝气蓬勃、充满自信的精神风貌,是对壮丽青春的歌颂”;连接部和副部主题充满柔情,表现青年人对爱情的憧憬;展开部如暴风雨般,象征生活中的挫折与坎坷;之后的田园风味的插部,是一首清新、活泼的牧歌;最后再现部变成一支战斗进行曲,主人公又恢复了青春的活力。李斯特在作品中表达的那份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是拉马丁作品所不具备的,作品表现了一种强烈的乐观主义精神,而拉马丁诗集中是带有悲观色彩的感觉。李斯特一生创作的作品不计其数,相对而言他的人生道路是崎岖复杂的,19世纪中叶,欧洲处于社会的演变、阶级斗争炽热的时期,因此对他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影响,他主张自由不拘泥的写作方式,不喜欢因循守旧的老手法,正因为这种大胆的创新之举,才使李斯特具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特个性和经久不衰的魅力。
二、《但丁奏鸣曲》与但丁《神曲》的交融关系
李斯特的《但丁交响曲》是他在心中酝酿了数十年之后才真正化为行动的产物。早在1837年,二十四岁的李斯特便已经无法抑制住为但丁作曲的狂热,从而写下了情感澎湃的《但丁奏鸣曲》。1839年,李斯特仍然不满足于《但丁奏鸣曲》的成绩,在日记中不止一次写着:“我必须为但丁写一首交响曲”的句子。但丁的《神曲》是欧洲中世纪晚期出现的一部体大思精的人类历史和道德批判的巨著,它记录了人类自身深刻反思的痛苦心灵历程,贯穿地狱——炼狱——天堂这三境界之旅程的,是人类的一种痛彻、深邃的忏悔意识和反省精神,是人类对自我完善的崇高境界的热烈向往和追求。它也是李斯特自少年时代就极感兴趣的书籍,可以想见的是这种喜爱已经化为一种狂热与崇拜,《神曲》不仅被李斯特摆在床头供读,也被拿来与情人在花前月下一同研读。与另一部同样是李斯特喜爱的《浮士德》相比,虽然两者都已经被谱为交响作品,但是《但丁奏鸣曲》的标题性更为明显,做法更为简洁有力。在这部《但丁奏鸣曲》中,李斯特用音乐的手法表现了他对但丁在他的《炼狱》中所描绘的“怪异的语言、恐怖的哭泣、痛苦的言语和愤怒的声音”的感受。
如果说肖邦是继承巴赫的血脉,那么李斯特是继承肖邦的思路使其变得华丽多彩,创作出标题音乐,其形式不受拘束,通过诗的内容与他的想象来自由安排音乐的发展,并广泛运用主题变形的手法,以文学诗歌、历史事迹的题材为基础,塑造了表现特定标题内容的艺术形象。李斯特既反对彻底的“复古”,又反对彻底的世俗化。对于古老的宗教音乐传统他充满敬意,又坚持要在宗教音乐领域中渗入人道主义精神和音乐表现手段的新成就。李斯特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把写作宗教音乐的兴趣沉浸在宗教内容当中。尽管他精心营造主题的变形、发展以及曲式布局,但这些都服从于他的宗教情感,因而营造出纯净、虔诚的意境。李斯特特别强调了作品中中世纪的宗教音乐风格。作品体现了情感上的纯朴,表现手段上的节制,并且更趋向于内心情感的表达,更重视精神体现。人的苦难是表现的重点,这一主题也是李斯特的音乐中共有的主题,精神上的苦难伴随一生,尤其在这首《但丁奏鸣曲》中体现得更为全面。但丁的《神曲》正是部充满隐喻性、象征性,同时又洋溢着鲜明的现实性、倾向性作品。但丁创作该作品的意图有两个:首先,歌颂他终生爱恋的娅特丽丝;其次,试图创作一部作品,把个人遭遇和祖国以及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把书写个人迷途知返、悔过自新的过程和给意大利人民指出政治上、道德上复兴之路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即其思想内涵是映照现实启迪人心,让世人经历考验,摆脱迷茫,臻于善和真,使意大利走出苦难,拨乱反正,寻得政治上、道德上的复兴之路。
《但丁奏鸣曲》以极其广阔的画面,通过细腻的音符描绘出诗人幻游过程中遇到的上百个各种类型的人物,反映出意大利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转折时期的现实生活和各个领域发生的社会、政治变革,透露了新时代的新思想——人文主义的曙光。李斯特用音乐表现出《神曲》的主题思想是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个人和人类需从迷惘和错误中经过磨练,达到真理和至善的境地。《神曲》是作者从政治上、道德上探索意大利民族统一的寓言性总结,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但丁奏鸣曲》却是作曲家对中世纪政治、哲学、科学、神学、诗歌、绘画、文化做了艺术性的阐述和总结。因此,《但丁奏鸣曲》这部作品不仅在思想性、艺术性上达到了时代的先进水平,而且是一部反映社会生活状况的华美曲篇。
李斯特一生与文学家之间纯洁的友谊被世人传为佳话,文学家的创作思想和文学作品给了李斯特很多的启迪和灵感。同时,李斯特这位音乐大师也用自己非凡的音乐才能赋予了这些文学作品新的生命。浪漫主义音乐派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李斯特的交响诗这一新颖、别致的形式,也为他在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道路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斯特钢琴音乐创作与文学紧密而巧妙的结合使得音乐与文学这两个颇有渊源的艺术焕发了新的魅力,由此缔造了一部部经世不衰的名曲,也必将启迪一代又一代的音乐家们不断探求音乐与文学之间更加美妙的意境。
[1]张式谷,潘一飞.西方钢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2.
[2]周小静.钢琴之王李斯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李玉悌.但丁与神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6.
[4]邱晓枫.欧洲音乐的发展与交响作品欣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
[5]钟子林.20世纪西方音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