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策略

2020-05-14杨玲霞

家长·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应用数学意识培养初中数学

杨玲霞

摘要: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各个学科的学习,都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学科知识。学科知识的应用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容。对于数学这种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来说,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习惯,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极有帮助,也符合当前的教育理念。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做出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数学;意识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学会运用数学思维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一、开展情景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学科是初中学习过程中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很多学生会因此失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如果学生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们将很难掌握数学基本知识、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情景式教学是一种生动形象、比较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投入其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三角形”时,教师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在学习“圆和扇形的面积”时,也可以通过制作模型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面积的计算公式,加深学生的印象。在“统计与概率”章节的学习时,就是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做正、反面的游戏,以及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概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教师通过情境式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投入课堂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提高了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学生的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学好学科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好自己的主导工作,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把课堂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思考,要鼓励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难题,分享学习成果。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预习、复习等。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先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思路概括,然后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对于课下作业和课外作业,教师要鼓励学生独自完成。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模式,让学生充分投入自主学习中去,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意识。自主学习数学知识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的基础,只有学生主动学习和接受数学知识,他们才会将数学知识转化和应用到生活中去。

三、利用教材的例题、习题,强化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现阶段各种版本的数学教材,都很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材中都专门设有思考、解决问题、实际运用的模块,一方面,丰富了教师教学模式,方便教学,另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教材中的习题例题,都是依据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设计的,学生在练习习题的过程中,巩固了学科知识,也强化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课本中的习题都具有知识代表性,有基础习题也有综合习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这些习题,让学生总结解题方法与步骤,让学生在无形中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在课堂上设置问题,能够促进学生动脑思考,开拓学生思维。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可以提出一些与新知识相关的基础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深入数学知识。提出问题式教学是促进学生思考的一种好的教学方法,这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课堂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

四、加强建模教学,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

建造模型是数学学习中一种很常见的方法,对解决数学问题很有帮助。它为学生提供了实际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锻炼了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逻辑思维。数学模型包括绘图、搭建概念图、制作模型等。数学模型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很好的收纳和整理。例如,在学习“圆的有关定理”时,教师鼓励学生通过作图来理解各个定理的内容。

在期末复习时,教师在课堂上以建立概念图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点,搭建知识框架,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搭建数学模型是应用数学知识的体现,帮助学生建立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图形的学习和函数图像的学习是离不开建造模型的。建模能帮助学生探索数学规律,增强应用意识,能帮助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五、联系生活实际,开展高效的数学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若想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情境,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抵触和恐惧,使学生积极进入学习情境中,开展高效的学习。在生活情境中,教师应当注重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在生活中积累数学现象,遇到数学问题时,能够自主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的不断引导和锻炼,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例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在超市中的情境,设置未知条件和已知条件,拉近数学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利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解决这一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掌握主要的解题方式。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数学问题,提高自身的实践应用能力。

六、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模式需要我们不断探究,在学科知识跟随时代前进的同时,教学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可以极大地丰富初中数学教学成果,充分发挥学生学以致用的优良品质,对于提高数学学科素养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也完全符合我们新課程改革的标准。

参考文献:

[1]魏万民.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J].数学教学研究,2019(2).

[2]姬先锋.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9).

(责编 侯芳)

猜你喜欢

应用数学意识培养初中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困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浅析应用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
高中体育教学要注意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
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数学培养模式研究
试析安全生产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