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学报
搜索
中国食品学报
2020年3期
浏览往期
订阅
目录
特邀文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食品科学学科2019年度项目资助情况分析与2020年度项目分类申请展望
营养与功能
抹竹膳食补充剂防护小鼠代谢综合征的试验研究
基于BALB/C小鼠模型评价牛乳αs1-酪蛋白的致敏特性
基于动物模型的大豆球蛋白诱导肠黏膜过敏反应机理研究
短乳杆菌AR247的抗氧化成分及其抗衰老作用
类蛋白反应修饰的牡蛎肽锌结合物的生物利用性
一株植物乳杆菌体内降胆固醇的作用机制
I科技动态
中外科学家首次解析小麦适应性进化机制
超级稻粒宽粒重基因调控产量机制获揭示
我国学者建立红茶发酵量化判别模型
科学家首创抗除草剂甘蓝型油菜新种质
我国科学家解析稻瘟病菌糖基化修饰蛋白组图谱及作用机制
信息窗
日本研究:多摄入膳食纤维可降低死亡风险
陆稻陆生适应性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控制淀粉品质的关键基因被找到
巴西高校研究:常吃豆类不易患抑郁症
研究人员解析豆科植物深度系统发育关系
摄入方式或致甜味剂效果各异
球磨法制备微纳米含氮生物炭可去除水体重金属
科学家揭示大豆异黄酮摄入与冠心病风险下降关联
荞麦蜜可以明显改善人肠道微生物
睡眠学家解释失眠与饮食过量的关系
番茄丢失的耐盐基因被找回
基础研究
野生和种植藜蒿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和酶抑制活性
鲽鱼骨胶原蛋白的结构及流变学特性
酸碱对大豆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影响
长鳍金枪鱼多肽制备及其对H2O2诱导的张氏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山楂黄酮对BRL-3A肝细胞DNA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
加工技术
不同添加物对挤压重组米血糖生成指数和理化性质的影响
3种功能性蛋白对淀粉-面筋重组面团流变学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龙眼果肉多糖超微粉碎-酶解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免疫活性
EPA藻油微胶囊工艺及其制备过程中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植物乳杆菌DMDL 9010培养基优化及其安全性评价
耐盐酵母菌对鳕鱼骨酶解液风味的改善作用
热处理对鱼鳞蛋白酶解特性的影响
超声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混合物酸诱导凝胶性质研究
单液滴干燥过程中阿拉伯胶乳液的干燥特性
食品贮藏与保鲜
鱼源腐败希瓦氏菌生长/非生长界面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牙鲆鱼片冷藏过程中蛋白质降解规律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曲酸、抗坏血酸及柠檬酸对鲜切苹果褐变的影响
溶剂和微乳化的稀释效应对食用植物精油抗菌活性的影响
分析与检测
基于计算机模拟技术优化筛选核酸适配体的初探
果香风味导向白地霉M5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鸡肉酶解物中不同氨基前体对肉香味形成的贡献
发酵豆制品潜在风险因子分析
高光谱亚像元分解预测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B1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液-质谱联用法测定烟熏鲟鱼中苯并芘
渤海虾酱中益消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鲣鱼蛋白肽谱效关系研究
赣南脐橙代谢组学研究
海南传统发酵蔬菜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苏尼特羊不同部位肌肉抗氧化系统的差异
综述
乳清蛋白及与其它乳成分的热聚合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国外资讯
■杂交酵母产生美味的比利时啤酒
■新工具追踪单增李斯特菌踪迹
■欧洲食品安全局:食物不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来源或传播途径
■大数据揭示了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