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纪事
搜索
北京纪事
2021年2期
浏览往期
订阅
目录
刊首荐读
北京的春节
焦点
北京年味
老规矩:老北京的春节怎么过
《残冬京华图》中的年景
晚清国子监的“守岁”
北京春节期间的应节戏
大年闹春话厂甸
运河庙会与民间艺术
京城特色庙会二三事
老北京春节的年货与习俗
旧京除夕“祭神”与春节“特供”食品
飘香记忆话酱货
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
前辈的拜年
1963年的北京春节
四合院里过大年
父亲送的过年礼物
京西煤矿的春节记忆
岁月变迁中的北京年
声色留香品春节
古都
火锅简史:铜锅乾坤与人间清欢
旧西单大街曾经的美食
钟鼓楼大修秘事
焊洋铁壶的老人
诗文中的护国寺
秧歌:老北京的“广场舞”
牛年赏“牛”火花
《燕都》:一本未被遗忘的老杂志
南锣的故居
说文解字话中轴
京西有座抗疫主题纪念馆
人文
导演刘家成:抓住老北京的魂儿
穿行于影碟岁月的金基德
传统马勒的回归
迟子建:烟火漫卷的迎灯
冯骥才的两支笔
纪事书单(2021年2月号)
留守儿童的自我拯救
吴组缃慧眼识珠
名家唱响《大运河》之歌
焦雄:画笔下的圆明园
两幅长卷绘“海子”
北京冬季展览三种
生活
王月华:优秀巾帼志愿者的领头人
孟令臣: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王春杰:播绿行动践行者
王猛:最好的公益是身体力行
于玉玲:“垃圾换有机”之路
狗的照片与人工智能
疫苗,人类集体智慧的终极呈现
没有围墙的公园
在记忆构建中重新发现自己
赴河北顺平扶贫助残纪行
最爱四季分明的北京
见字如面
剪纸奇人郝兰英
电影营销大咖的救赎
用镜头讲述胡同“最浪漫的事”
揭秘特警的魔鬼训练月
缅甸旅行杂记
游云梦山
畅游运河话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