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组缃慧眼识珠
2021-03-03段燕勤
段燕勤
吴组缃先生
那是上世纪80年代,我在《北京文学》杂志社工作,编辑部每年都举办一次小说评奖活动,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结集出版。
吴先生是评委。一天,编辑部主任周雁如命我到北大燕南园给吴先生送备选篇目和《北京文学》合订本。到了吴先生家,满头华发的吴夫人把我让进屋内,诙谐地说:“吴先生还没起床,这都是娇惯的;他摸黑,我起早,我们分工不同……”言语间,只见一位身材高大,身穿中式对襟布衣,脚磴圆口布鞋,精神矍铄的老人向我走来。我想,这应该就是大名鼎鼎的吴组缃先生了,连忙站起来恭敬地作了自我介绍,并说明了来意。吴先生丝毫没有大学者的架子,热情地让我坐下,又让夫人端来两杯热牛奶和一盒包装精美的饼干。
先生问我的学历,我说:“高中毕业。” “喜欢文学吗?” “喜欢。”
“读过什么作品?”我说:“上中学时就读了《青春之歌》《苦菜花》《三家巷》《艳阳天》……到《北京文学》之后,还读过汪曾祺的《受戒》、刘绍棠的《瓜棚柳巷》、邓友梅的《那五》……”吴先生说:文联有那么多作家,还有不少编辑,条件很好,你应当学学写作。”我不好意思地自嘲说:“眼高手低,又缺乏悟性。”这时,吴先生说:“要眼高手不低,你首先要有勇气相信自己,这就成功了一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嘛……”
回来之后,我和编辑谈起吴先生,编辑告诉我,吴先生不仅是大学者,也是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年轻时曾给冯玉祥当文化老师;在重庆時,他与老舍、曹禺都曾是周总理的座上客。
后来,我和编辑部的同志又一次来到吴先生家,听取他对评选篇目的意见。吴先生侃侃而谈:“当今,有些小说像白开水一样没有味道,又像是吃豆腐,水分太大。你们搞评选活动,选出优秀作品,这件事很有意义。”话语之间我听出吴先生不但把列入评选的篇目看了,而且把没有列入评选的小说也看了。他提起了一篇不在备选篇目内的小说《河边丝丝柳》:“这篇小说写得清新、细腻,很有情趣,建议你们考虑考虑。”
回来后,我们立马向周雁如同志转达了吴先生的话。这个意见引起了编辑部领导的重视,并进行了研究。在后来的评委会上,吴先生又一次郑重提起了小说《河边丝丝柳》。他说:“这篇小说很有情趣,极富人情味,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我觉得很有味道,这个青年有潜力。”在吴先生的提议下,评委会认真进行了评选,《河边丝丝柳》终于荣获了1981年《北京文学》优秀小说奖。小说的作者、河南青年作家张宇也因此品尝到了文学创作的甘甜。
果然如吴先生所言,张宇在创作上颇有潜力,后来,他又在全国性的刊物上发表了许多有影响的力作,并多次获得省市级优秀中短篇小说奖,成了全国知名作家。他创作的电视剧《黑槐树》曾在全国引起轰动,并获得了“飞天奖”等多项大奖。吴先生与张宇素昧平生,但他慧眼识珠,从一个刊物一年发表的上百篇小说中发现了这个文学新人,使张宇在后来的文学创作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他对我的谆谆教诲和鼓励,虽然时隔多年,却始终铭记于心。
编辑 韩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