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河庙会与民间艺术

2021-03-03刘维嘉

北京纪事 2021年2期
关键词:大风车空竹德福

刘维嘉

从大年初一到初五,通州运河文化庙会在运河文化广场举办,每天都是人挤人、人挨人,我去了好几趟愣是没逛够。

我逛庙会特喜欢民间的那些老玩意儿、老物件和传统小吃,因为里边有我童年的记忆。

庙会彰显悠悠底蕴

记得小时候过年,通县新华大街的闸桥、万寿宫一带曾经举办过庙会。庙会上有踩高跷的、划旱船的、抖空竹的、卖风车的、吹糖人的、拉洋片的、杂耍的、变戏法的、卖东西的,还有小人书摊。

运河文化庙会与众不同,突出了文化特色,包含着年味、副中心和文化三大元素,展示了“非遗”技艺。设有大运河文化艺术展示区等七个板块,好看的、好玩的、好吃的应有尽有。

特别是来自通州民间艺术家协会的艺术家们,都在各自展位展示。大风车、风筝、空竹、小燕儿、骨雕、面塑、北京绢人、京剧脸谱、毛猴儿、泥人、剪纸、葫芦烙画、枯木陶等传统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空竹声嗡嗡动听

走到庙会“枯木陶”、陶器、空竹展位,我见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空竹大王”张国良和他的徒弟郭晓霞。以前从电视和报刊上得知,“空竹张”的这门手艺已历经百年,传承了三代。

展位桌子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空竹,他和徒弟还时不时地为逛庙会的人们展示着自家的“绝技”。只见他轻抖手腕,空竹就上下翻飞,左右旋转,空竹抖起来的“嗡——嗡——”的声响,吸引着过往的游人驻足观看。

小时候,“抖空竹”在通县县城很流行,空竹声、卖百货的拨浪鼓声、卖香油的梆子声、理发的唤头声、磨剪子抢菜刀的喇叭声、鸽子哨声,在古城汇成动人心弦的优美旋律。

过年的时候,有不少人家花个块儿八毛的给男孩子买空竹,这些孩子抖空竹常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城里的男孩几乎都会抖空竹。有的上学也带着,放学后在操场和同学一块儿抖空竹玩,天黑了都舍不得回家。

想当年,在新华大街常见一个六七十岁的瘦高个老汉,他骑着小三轮车,车上装满大大小小的空竹,还有一个是用自行车钢圈做的彩色空竹。我和家人去运河文化广场的时候,曾瞅见他轻松自如地抖动起那个几十斤重的大空竹,周边围满了游客,空竹在他的手里愣是给玩出了花样。

大风车“嘎啦啦”响

庙会上,我见到了西集镇武辛庄村的梁德福,他是“风车大王”梁俊的独子,家传大风车第四代传承人。他家的大风车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走出了国门。

从梁德福的介绍得知,他家的风车制作起来要四五十道工序,主要材料有黏土、高粱秆、牛皮纸、染料、皮筋等。说着,他拿来两个大风车,我们一人一个,大风车在风中发出连续的“嘎啦啦”清脆的、听着让人愉悦的响声。

据说风车的出现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叫“八卦风轮”。老北京的风车又叫吉祥轮,寓意是“四季平安,吉祥如意”。

我们的少年时代,动手能力都很强,发小谁有好玩意儿,一看就会做,风车就是其中的一个。我们常用烟盒、牛皮纸、电影画报、彩色电光纸做风车,随着风车的转动,我们也不知不觉地长大了。

运河文化庙会上这些传统的民间艺术作品,都出自土生土长的通州民间艺术家之手。对我来说,能再次见到这些精粹,真是倍感亲切,仿佛自己又回到了童年,又重新体会到了久别的新奇感。于是,我从心里赞叹举办方的高瞻远瞩,赞叹民间艺术家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生活情趣和艺术享受。庙会特有的那种文化气息,如同一个个精灵一样,已經插上了振翅高飞的传承翅膀,永远地翱翔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猜你喜欢

大风车空竹德福
15米空竹龙舞起来
厚德福酱肉为什么那么火
学抖空竹纪事(外四首)
草原的大风车(女声独唱)
华德福,它仅仅是一个教育选择
华德福:用爱与自由滋养孩子
华德福幼儿园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