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政课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思考
2023-11-30黄雅芳
黄雅芳
【摘 要】小学思政课视域下,教学应通过整体根据、创构情境、盘活资源、勾联实践,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政课视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道德与法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立足于思政课教学实践,学校应引领学生继承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创建、优化校园文化,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环境渲染,依托思政课的教学实践,拓展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多元化地实现学生文化自信的涵养,不断丰富小学思政课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开发及教学实践中的意义。结合教学与实践,笔者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整体把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融入,首先要从整体层面把握好,对整个学科内容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教材是上好课的基础,教材中涉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比较多,教师的任务是将教材掌握得足够熟练,需要进一步补充的内容也需认真研究。如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3课《弘扬优秀家风》中第1个主题“探寻优秀家风”由两个“活动园”和两个“阅读角”组成。教学中教师应对文本教材进行深度解读,在对学生已有认知基础进行精准分析后,将关注整体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对涵养德行、修身立志、百年革命家国情怀三大内容进行整体设计,解读教材中呈现的《用行动诠释最美家风》和《“爸爸,让我做您的大树!”》这两个故事。一是让学生知道“家和”“百善孝为先”等优秀家风的具体内涵,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家风及其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二是让学生深入理解优秀家风的具体内容后,内化感悟到家风是一个小小的驿站,是温暖的避风港;家风像黎明前的启明星,照亮着家人前进的道路。它主要表现为家庭代代恪守的家训家规,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如此教学后,学生的认知由碎片化而零散的认知串联成整体而丰富的感受,形成结构化思维,对建构道德观念、优良品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创构情境,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起来
1.创构角色情境。
角色表演是学生喜爱的方式,富有情趣的角色表演,能让儿童在与周围人和事物的比较中逐渐认识自我,形成思辨能力,学会解决问题。如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0课《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1个主题“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的“活动园”及“相关链接”中呈现出大量格言。教学中,教师可将此内容与学生体验相勾连,引发学生再现教材内容或相关角色的活动,引导学生构建走入角色、体验角色、评价角色的“有我之境”,从而触发心灵的感知并引发道德内化感知,加快理解文本教材内容的涵义,使枯燥的内容生动化、具象化,从而使学生在表演中主动构建道德认知。如此教学有效建立起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加强儿童的理解、体验与感悟,提升了其道德素养。
2.重构多媒体情境。
在去情境化的教学中,学生直接接触现成的结论,知识犹如横空出世一般突然呈现在学生面前。由于不知道知识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以及是如何得来的,学生就不能深刻理解学习内容,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教学情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较大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把抽象的知识转变成有血有肉的生活事件。如《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2个主题“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本课教学目标是知道立己达人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是仁爱精神的重要原则;宽容待人、推己及人和民胞物与是仁爱精神的重要表现。宽容待人、推己及人这两方面内容,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此时教师再可借助故事、图片、资料的讲解后,大部分的学生是可以理解内化的,但要达成内心向往民胞物与的精神境界,对他们来讲是有很大的挑战性。此时,教师可将古今蕴含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充满仁爱之情的小故事进行加工处理和整合,构建多媒体情境,可收获良好教学效果:一是对教材进行有效补充,二是内容更聚焦于解决问题上,三是对不同学生均可达成良好成效。如此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诸多感官,借助音乐、诗词、照片等方式形成一个良好学习系统,提高学生发展性思维,让学生深切懂得发扬仁爱精神要推己及人,让学生在一个个故事中不断去理解、感悟人与人之间应自觉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让学生从视觉中感受到深层次思考,使学习有层次、有梯度,从而认识到“民胞物与”的精神。经过这样的情境,学生的道德认知得以升华内化,教学也有效突破了重难点,达成良好效果。
三、盘活资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起来
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是课堂价值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实际,将社会生活资源进行提炼、整合并融入课堂之中,使资源富于育人功能。一是统筹课堂内外资源,深入挖掘中国故事。如每年3月5日“学雷锋”活动日、九月初九重阳节等重要节日时就有大量新闻报道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这是最真实的育人资源,教师可以进行分类收集梳理,为教学提供服务。二是结合文本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以身边真实故事再现生活场景。三是活用文本教材,緊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辨析中提升道德素养。如四年级上册第12课《低碳生活每一天》中围绕第二课时的“减少我们的碳排放”展开活动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统计家庭排放垃圾中计算探究、辨析体验,从中发现被忽略的碳排放,将生活资源盘活成教学资源,有效促使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碳排放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反思改进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尝试过低碳生活。四是再现生活情境,应注重挖掘情境内容中的育人价值,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第12课第3个主题“传统节日中的‘家”,教师可让学生从真实生活情境迁移生成课堂教学资源,让学生认识到:年夜饭又是团圆饭,年夜饭吃的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与期许,更是晚辈对长辈的感恩与祝愿。如此真实的情境、真实的感受,有助于学生将认识内化成真实道德体验。
四、勾联实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起来
道德学习不只是道德知识的学习,它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小课堂的学习同大课堂的锻炼结合起来,组织开展主题明确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复杂的实践性,让道德学习更具情境性和真实性,助力学生认知、体验、思考,作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如教学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教师可以结合每年3月12日植树节开展系列活动。1.发一份倡议书。围绕“植树节”进行主题为“拥抱春天,播种绿色”活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学校是我家,绿化靠大家”。倡议书通过植树活动,呼吁每位学生为创建绿色校园贡献一份力量,起到美化校园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2.出一期绿色小报。让学生带着一份对绿色的喜爱、崇敬、憧憬,把这种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流于粉笔笔尖、落于板报上,画出一幅幅五彩缤纷的黑板报。如此用书画的方式与大自然“对话”,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倡议植树造林,共建绿色家园。3.植一抹清新绿。让学生自愿带绿色植物进班级,进行观察、培育,在班级成立“植物角”,为班级增添了一抹绿色。4.护一棵小树苗。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成立“护绿小组”,在校园内认领一棵树,利用课余时间,为其除虫、施肥、浇水、除草等,培养学生爱绿的护绿责任意识与担当。5.做一张绿色书签。用美术课和周末时间制作绿色小书签,用笔尖来宣传绿色环保新知识。本次教学活动以植树节为契机,号召全体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并决心把爱绿护绿的行动融入生活中的每一天,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学生在系列活动中不断丰富认知,有效提升了道德修养、责任意识、法治观念等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立足“小学思政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应遵循学生道德发展规律及认知发展水平,注重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真正做到因情定学、因教定评、因评促长,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本文系泉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一批)课题“小学思政课视域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QG1451-30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