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2017-02-09雷劲
雷劲
摘 要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凸显规则意识教育,通过增加歌谣、连环画等,使用更为儿童化的表述方式,凸显儿童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删减照片,用图片替换等方式,强调对儿童权利的尊重,引领教师提升自身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关 键 词 中小学法治教育;道德与法治;儿童立场;规则意识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1-0011-03
2016年秋季起,使用了14年的人教版《品德与生活》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发布实施意味着一线品德课教师将展开新的教学探索。而研读新教材正是我们开启新旅程的起点。笔者发现,新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在诸多方面进行了改进,深化了对儿童立场的认识,更加关注儿童发展这一主题。我们必须悉心解读,运用正确的儿童观引领教学,激活儿童内在的道德与法治意识,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一、强化规则意识,开启低段儿童道德与法治之旅
低年级儿童法治观念的培养从哪里开始?这是广大一线教研员和教师的困惑之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对小学低年级(1-2年级)法治教育指出了明确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包括初步建立国家、国籍、公民的概念,初步建立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认识;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规则公平的意义与要求等。
据此,笔者认为,低年级儿童法治观念的培育重点应该是在正确儿童观观照下的规则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重视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对法治教育的要求,在一年级上册凸显规则意识教育的内容,并注重以螺旋上升的逻辑,促进儿童法治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旧版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材包含四个单元:“我上学了”“祖国妈妈,我爱您”“我的一天”“过新年”。其单元逻辑是时间序列,即开学后四个月,9月刚入学,10月国庆节,11月学自理,12月过新年。单元主题之间联系不强,各自为政。同时,每个单元的每一节课任务都比较饱和,学完一课后马上进入新课文的学习,课文之间也相对独立。新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也包含四个单元:“我是小学生啦”“校园生活真快乐”“家中的安全与健康”“天气虽冷有温暖”。规则意识教育的内容分布在各个单元之中:第一单元第三课第四个话题“这样做对吗”、第四课《上学路上》,第二单元第六课《校园里的号令》、第七课第四个话题“这样做对吗”、第八课《上课了》,第四单元第十三课第三个话题“冬天真好玩”。内容涉及校园规则、交通规则、游戏规则、课堂规则等,贴近新入学儿童的生活实际。
我们可从中整理出这样的规则意识教育逻辑:班级——学校——家庭——自然和社会。单元主题之间逻辑性加强,体现了一年级新生逐渐扩展的生活领域和认知程度的逐步深化,这一逻辑编排彰显了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1]。每个单元中每一节课的任务都比较聚焦,对儿童规则意识养成的引领是根据学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螺旋上升的,这有助于一线教师根据教材逻辑,引领学生逐步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
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遵循这一逻辑,通过组织相关内容的学习,开启低年级法治教育旅程,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帮助学生更加愉快、安全、舒适、有序地参与班级、学校和社会生活,实现自主发展。
二、彰显儿童立场,凸显道德与法治学习主体
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观照儿童立场,“从儿童出发”一直是各版本教材编写和教学的起点。小学低年级法治教育更需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才能帮助儿童逐渐树立道德与法治意识。
笔者在研读中发现,与旧版教材相比,新教材在诸多细节作了改动,具体体现在增加了歌谣和连环画,改变了话题的表述语言和对象等。这些细小的变化使教材尽可能涵盖了所有儿童的心理、个性、家庭等情况,它不只是面上的包罗,更有点上的切实关注,从真正意义上落实了“从儿童出发”的理念。
1.增
(1)歌谣
在知识点的表述形式上,新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依据教学要求,随文编写了14首儿童歌谣,比旧版教材增加了10首。例如,在讲述上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时,旧版教材采用填空的方法,要求学生填写交通规则。新版教材则将交通规则融入儿童歌谣,让儿童在琅琅上口的歌谣诵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遵守交通规则,上学路上注意安全的意识。这一元素的增加启示我们,教学必须注重从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把儿童的需求放在首位,而不是简单地追求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
(2)连环画
众所周知,儿童对阅读故事充满天然的喜爱。可以说,没有不爱听故事的儿童。旧版一年级上册教材只有“钟姐姐对我说”一则连环画故事。可喜的是,笔者在新版教材中找到了6则连环画故事,分别是“上学啦,真高兴”(第2-3页)、“交朋友”(第6-9页)、“小熊想提问”(第33页)、“危险是怎么发生的”(第46页)、“没早睡,真糟糕”(第49页)、“团圆”(第62-65页)。大幅增加连环画故事的数量,遵循了儿童心智成长的逻辑,体现了教材从儿童出发的思想。
2.改
(1)话题
旧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教材中,有一些话题的表述比较成人化。例如,第4页“新生活开始了”。对刚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很难理解“生活”一词,更不用谈“新生活”了。这一话题在新版教材中的表述改为“上学啦,真高兴”,笔者认为这像极了儿童日常会使用的话语,是从儿童的日常生活出发的鲜活语言。再如,旧版教材第41页“养成饮食好习惯”,“饮食”一词也是儿童不易接受的表述。而同样的内容在新版教材第43页表述为“这样吃好吗”。将话题表述改为儿童易于接受的语言,而且问题的提出方式也更能促使儿童主动反思自己的生活,规避了表述的“成人化”倾向。
(2)对象
上学第一天,是学龄儿童由幼儿园迈进小学新天地的特殊日子。改版后的《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用图片真实而细腻地表现了学龄儿童入学时存在的不安情绪,记录了儿童的成长轨迹,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对于使用本教材的小众对象——存在不安情绪的部分儿童,采取了真实、不回避、积极关注的态度,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大部分孩子对“小众儿童”的包容和关爱之情。
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个话题“上学啦,真高兴”中,第二页左下角图片中的小女孩就有比较浓重的亲子依恋和入学焦虑:面对第一天上小学的情形,她不肯进校门,紧紧抓着父亲的手不放。故事发展到第三页,小女孩正在挥手和父亲道别,虽然她的眼角还挂着泪珠,但可以看出她在老师的安抚和引导下已经能和老师牵着手,不安情绪已得到缓解。在新编教材中,同样关注“小众儿童”对象心理的,还有一年级上册第33页小熊想提问的故事(反映个别想参与课堂却不会提问儿童的困惑)、第62页至65页改编连环画《团圆》(反映留守儿童与家人团聚,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等。
我们在教学中,要敏锐地捕捉到新版教材传达出的这一信息,本着细腻而精准地为每一个儿童设计教学的观念,不忘记、不放弃教室里的“每一个”,注意教学艺术,在无形中给予学生特别的关爱,帮助全班儿童开启对道德的认知,这才是“为了一切的学生”。
(3)绘图
众所周知,随着时代的变迁,教材的绘图风格也是与时俱进的。旧版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的图画则风格接近民国时期的漫画,色彩鲜艳,人物憨态可掬;新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图画风格清新,色彩更加柔和,人物绘制写实,更贴近当代儿童的审美。难能可贵的是,新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版式拥有更多的留白,让儿童阅读起来眼睛更加舒适,充分显示了对儿童身体健康,特别是用眼健康方面的生命关注。
三、尊重儿童权利,引领教师提升道德与法治素养
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更要尊重儿童的权利,这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所表述的基本理念。享有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一个儿童的基本权利。新教材的使用对教师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即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各地教材在几次修订中,都在不断深化对儿童权利的认识。此次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删减了部分照片,并用图片替换等,表现出对于尊重儿童权利的重视,并为儿童提供了更多的学习与想象空间。
1. 删
旧版一年级上册教材选取的53张照片中有34张涉及真实儿童的镜头,占照片总数的64%;而新版一年级上册教材选取的20张照片中仅有6张涉及儿童镜头,占总数的30%。如此占比下降近一半的现象,再一次让笔者看到了教材改版对儿童人格和个体生命的尊重与爱护。
儿童照片的使用本身涉及肖像权的问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即便是征得儿童和家长同意后使用真实儿童的照片,无论是正面形象还是负面形象都可能会带给当事儿童无形的压力:正面形象的儿童是不是就不能犯错?否则同班同学等身边的人也许会指责他们“拍一套,做一套”;负面形象的儿童(据笔者了解几乎都是依据旧教材要求摆拍的)是不是就总是犯错,不能进步?否则同学等身边的人也许更会指责,甚至取笑他们是天生的后进生。无论是教材编写亦或是教学素材的选取,我们都应谨慎使用真实的儿童素材,注重保护每一个儿童的尊严和权利。
2. 替
旧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教材使用了53张实景照片,而新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仅使用了20张,实景照片数量大幅下降,并用图片替换了部分照片。
例如,旧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一课“开学第一天”,选用了一张红衣小女孩背书包站在学校跑道上的照片;而新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一课“上学啦,真高兴”使用了一张图片作了替换。相对于写实性较强的照片,这张图片描绘了一个小男孩背着书包站在镜子面前的形象。儿童在学习时可以把小男孩想象成自己或者自己的亲朋好友,从而给予儿童更大的想象延展空间。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都在尝试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选取符合地方教学实际和班级儿童学情的资源。《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法治教育以基础性的行为规则和法律常识为主,侧重法治意识、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这要求一线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法治意识和法治教育素养,在开发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强化对每一个儿童权利的尊重。
康德说:“人是目的,不是手段。”这位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的话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表达了对人类尊严的重视。正确的儿童观必然是回到人本身,给予教育对象——儿童以充分的尊重,认可儿童是一个个鲜活、独立的生命个体,而不是成人的附庸。在道德与法治的新旅程中,我们必须不断深化对儿童立场的认识和理解,从儿童的身心发展实际出发,关注每一个儿童的生命成长和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丽丽.尊重儿童 发展儿童[J].中小学德育,2016(8):43.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