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下清除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
2023-04-12顾庆丰
顾庆丰
[摘 要]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35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组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行传统颅骨钻孔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术后2天血肿残余率和术后1个月血肿复发率。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GOS评分5分60例(83.3%),4分12例(16.7%),对照组GOS评分5分52例(82.5%),4分11例(17.5%),两组患者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天血肿残余率2.8%,低于对照组的27.0%,术后1个月观察组血肿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的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直视下清除慢性硬膜下血肿比较彻底,减少复发率,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慢性硬膜下血肿
[中图分类号] R651.1+1 [文献标志码] B [DOI] 10.19767/j.cnki.32-1412.2023.06.024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男性稍多于女性,患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1]。CSDH患者临床表现为反应迟钝、头痛、肢体无力、行走不稳,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对于出血量多、症状明显、CT影像表现为等密度且占位效应明显的患者,钻孔引流是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于血肿腔有分隔,CT或MRI显示血肿腔内有高低混杂密度的CSDH,单纯钻孔引流后有一定的复发率。有研究表明,神经内镜下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创伤小,清除彻底,复发率低,患者恢复良好[2]。本研究选择我科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3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观察神经内镜下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CSDH患者135例,所有患者经CT或MRI显示硬膜下血肿腔有分隔,内有高低混杂密度信号,中线移位明显。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组中男性46例,女性26例,年龄53~89岁,平均72±1岁;血肿位于左侧39例,位于右侧33例;出血量60~150 mL,平均90±10 mL;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13~15分28例,9~12分22例,6~8分16例,3~5分6例。对照组中男性40例,女性23例,年龄54~88岁,平均71±1岁;血肿位于左侧34例,位于右侧29例;出血量60~155 mL,平均85±5 mL;入院时GCS评分13~15分26例,9~12分18例,6~8分14例,3~5分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血肿位置、出血量、意识状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患者全麻,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将血肿中心置于最高点,以此为中心作长约5 cm直切口,切开头皮及颞肌至颅骨。颅骨钻孔后用铣刀铣下直径约3 cm小骨瓣,悬吊硬膜后切开,待血肿液流出后用温生理盐水冲洗。置入30°神经内镜,转换镜头方向可清楚看到血肿腔全貌。适当弯曲吸引器头端3.0 cm,套上2.0 cm左右硅胶管,直视下吸除血凝块及絮状物,分隔予以电凝后吸除。置入引流管,另戳孔引出引流袋,缝合硬膜后复位骨瓣,3套连接片固定,分层缝合头皮切口。术后2~3天待引流液明显较少,复查CT示血肿清除满意,拔除引流管。术后常规预防感染、预防癫痫及神经营养药物应用等对症处理。对照组行传统颅骨钻孔引流術。颅骨钻孔后置入引流管,血肿腔内各个方向反复冲洗至冲洗液色清后,留置引流管,术后处理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1)术后6个月患者预后: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预后,5分:痊愈良好,恢复正常生活,尽管有些小的残疾;4分:重度残疾,但尚可独立生活,可以在保护下工作;3分:严重残疾,日常生活不能独立,需要照顾;2分:长期持续的植物生存状态;1分:死亡。(2)术后2天血肿残余率。(3)术后1个月血肿复发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GOS评分5分60例(83.3%),4分12例(16.7%),对照组GOS评分5分52例(82.5%),4分11例(17.5%),两组患者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天复查CT显示2例(2.8%)血肿腔内有少许血肿残余,术后1个月复查CT未见复发。对照组术后2天复查CT显示17例(27.0%)血肿腔内有血肿残余,术后1个月复查CT有5例(7.9%)手术侧硬膜下腔又出现低密度或混杂信号影,伴中线明显移位,患者出现头痛、对侧肢体无力等症状,提示复发,予再次手术治疗。观察组血肿残余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较为常见的颅内出血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常在头部受到损伤后3周形成,血肿发生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多数患者常有头部轻微外伤史,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血肿的不断增大而产生占位效应,侧脑室和脑干受压,颅内压升高,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肢体无力、意识障碍,少数可有偏瘫、失语和癫痫等症状[3]。颅脑创伤是CSDH最重要的致病因素,炎症、凝血及纤溶功能异常、新生毛细血管异常、包膜形成是CSDH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机制[1]。CSDH治疗方法有钻孔引流、开颅血肿清除、脑膜中动脉栓塞、药物保守治疗等,血肿量小于30 mL、症状不明显患者可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如阿托伐他汀片及地塞米松片[4]。出血量多、症状明显患者可采用钻孔引流术,但对于血肿腔内有纤维分隔或血凝块者,单纯钻孔引流可能会残留血凝块,导致一定的复发率。头颅CT显示高密度信号,提示血肿腔内有新发出血,混杂密度信号提示血肿腔内有血凝块,常规引流较难引出,因此术后复发风险较高[5]。如何有效清除血肿、降低复发率已成为目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研究热点。
神经内镜直视下可观察整个血肿腔,可通过电凝法去除纤维分隔,吸除附着于血肿腔内膜的血凝块。将吸引器头端适当弯曲塑形,套上软质的硅胶管,便于进入血肿腔操作,提高手术效果和安全性。如血凝块附着紧密,或位于吸引器头很难到达的血肿腔深处,则不一定予以完全吸除,以免引起出血。对于术中小的渗血可采用电凝止血,必要时应用流体明胶止血,待血肿清除干净后置入引流管。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6个月GO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天血肿残余率2.8%,术后1个月无血肿复发,对照组术后2天血肿残余率27.0%,术后1个月血肿复发率7.9%,观察组血肿残余率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CSDH患者的预后与颅骨钻孔引流术相当,但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清除血肿更为彻底。需注意神经内镜镜头后方为视野盲区,术中操作不当会增加意外损伤的风险,对操作者技术有较高要求;如果术中发生深部出血,可能止血困难,增加手术风险,术中应在神经内镜直视下轻柔仔细操作。
[参考文献]
[1] 郑金平,赵子龙,江荣才,等.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机制及他汀类药物在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 广东医学,2017,
38(S2):155-157,161.
[2] 王超斌,胡钧涛. 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1,47(10):628-632.
[3] 王涛,刘荣华,黄龙飞,等. 微创穿刺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11):1742-1743.
[4] 王泽宁,朱苗娟,任海军. 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研究进展[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0,46(6):365-367.
[5] 林晓宁,田新华,孙瑾,等.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9,35(3):302-304.
[收稿日期] 2023-07-19
(本文编辑 赵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