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0-05-14焦艳

家长·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效构建素质教育

焦艳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后,素质教育提出了教育基本要求,即要提高人们的基本素养。小学阶段的教学亦是如此,小学正是学生发展人格、培养品德的初级阶段。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而言,语文的课堂教学十分必要,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人生观,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独特性,在增强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前提下进行合适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能够有更多收获,同时为未来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从而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高效;构建

新课标的改革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模式,同时在课堂的教学中也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所不同,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往往较为枯燥,小学生由于天性好动难以在单一、乏味的教学模式中提起学习兴趣,而在素质教育中基于此问题提出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独特性并发掘学生的潜能。故而,在素质教育下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良好语文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形成学习语文的积极态度,从而推进小学阶段语文课堂的高效性构建。

一、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

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离不开教师对每一堂课的重视,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之前需要提前备课,从而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展开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

例如,小学四年级的《诚实与信任》这篇文章中蕴含了两个意味深长的正面词汇,小学阶段的学生对该词汇必要有所了解,但对于其中的深层含义往往不能够有深入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把握课文的精髓,教师可以在课前先提问问题“你认为诚实和信任是什么?”“为什么人与人之间要保持诚实与信任”“怎样才能够做到诚实与信任”等,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对诚实与信任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对课文的内涵有充分的理解。同学们结合对课文中的内容的理解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了对诚实、信任这两个词的理解,更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了思想认知。相比传统语文课堂,这种围绕教材内容进行的拓展教学活动更有利于学生深层感受语文课程中的文化魅力和道德魅力。这也更符合语文教学进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时要做到以创新形式为突破口,将素质教育搞活,这样才能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二、丰富教学模式,构建良好课堂氛围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对于需要耐性的事物通常难有足够的专注力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时,教师应当设法通过多样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便能够有更持久的专注力与耐性,从而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收获更多。

例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时,为了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注意力,教师可以事先为学生播放耳熟能详的同名童谣,调动课堂气氛。这样我们在教学中,结合音乐来阅读和讲解课文内容,学生在学习语文时联想到熟悉的歌曲,也就会对文章产生更多的体验和感受。此时教师再通过多媒体和互联网下载与课文描述的场景近似的图片或者视频给大家看,即可让学生对于文章表达的意境有更深入和贴切的了解。又如在《春联》这篇文章中提到了中华傳统习俗“贴春联”。教师可为学生下达任务,让同学们回家后抄写自家与邻居家的春联自行阅读、学习,并在课堂上进行相互交流,从中感受、探讨春联的构成特点与蕴含的文化底蕴。既读春联,又探寻春联寓意,更感受传统民俗中的文化之美。这样的活动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再比如《大禹治水》这篇的课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针对文章需要来创建语文情景画面,即大禹为了解决滔天大水的灾难废寝忘食,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情景的创建有很多种方式。教师可以将大禹治水通过黑板简笔画形式表现,也可以展示网络上的相关漫画。我们通过情景教学法来展现课文内容,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实现学生的心理共鸣、精神共鸣,从而并保证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三、形成创新型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时,应当改变陈旧的传统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聆听的状态,而在表达自身想法方面有所欠缺。倘若教师一味讲授而不顾和学生的互动、交流,不注意听取学生的反馈,教学活动就会有较大的盲目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我实践,缺乏对语文科目独立的思考,学习语文知识,接受教育熏陶的效率和质量必然不高。那么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有较大压力,同时课堂效率的提升也会变得艰难。因此,在教师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时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拥有更优异的合作学习能力能够提升语文素养、养成语文思维模式。

例如,教师在讲授语文课文前可以事先将学生分为小组形式进行讨论,然后让同学在交流过程达到思想的碰撞与传递。这种合作型的创新学习模式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同学间不同的思维模式来学习语文,促进自身语文思维模式的提升。另外,教师也可教导学生在小组探讨中提出对课堂内容的疑问与不解,再在最后的讲解阶段答疑解惑,为学生清扫学习障碍。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良性的循环,通过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实现高效率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刘燕燕.浅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6(25).

[2]熊建峰.阅读教学要加强学法指导[J].语文知识,2016(16).

[3]王永红.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9).

[4]韩新梅.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探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1).

(责编 侯芳)

猜你喜欢

高效构建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