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2018-10-21刘姗旻

科学导报·学术 2018年14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理论政策

刘姗旻

【中图分类号】 G52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4-0042-01

一、我国素质教育政策的背景

1.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

“素质教育”一词最早的提出者是柳斌同,他在“关于制订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几点意见”的讲话中指出:“基础教育不能办成单纯的升学教育,而应当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正式出版刊物中首次出现的“素质教育”是1988年第11期《上海教育(中学版)》发表署名言实的题为“素质教育是初中教育的新目标”的文章。

素质教育的提出有其国内和国际背景。国际方面,20世纪90年代世界全面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各国的竞争变成了从军事、政治领域内的竞争转变为了以人才和科学为主体的综合实力的竞争,各国对人才的培养计划日益提上了日程。为了适应国际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我国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内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由计划经济全面转为市场经济。为了与市场经济相对应,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全面培养具有各方面能力的新型人才。因此,素质教育应运而生。

2.素质教育政策的出台及演进。

国家为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将素质教育纳入政策和法律的范围自上而下的全面推行素质教育。1993 年颁布的 《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和随后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的素质教育上升为国家最高层面的教育决策;2006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文件中,素质教育的法律地位则得到了确认。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20年以来,我国又出台了一些具体的政策来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行。1999 年、2004 年教育部先后提出了“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和“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对不同时期素质教育实践提出了要求。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相继颁布文件,从思想建设、文化艺术等方面对提高学生素质提出了具体要求。1997 年国家教育部门先后颁布在于教育部门监督制度和校长与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的系列文件。与此同时,教育部还先后颁发了从法律层面来保障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我国素质教育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素质教育政策已经推行了20多年,期间也做了不少的修订和改革,在实践推行中存在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素质教育政策推行仍然局限于教育内部。人才的培养包括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现阶段的素质教育仅仅针对的是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联系不够紧密,使得素质教育脱节。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发展。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存在,必然会影响素质教育的系统性。

第二,对素质教育理论层面研究不够。素质教育是在国际对人才的需要影响我国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不明确,对素质教育的解释也不能夠很好的进行说明,素质教育内容不明确,如何开展素质教育也存在理论支持,这种产生与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的素质教育政策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教育发展的规律。

第三,素质教育政策的“万能化”。1994年6月17日李岚清副总理指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但在发展过程中,地方和政策制定部门无论是学前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领域都制定了主张素质教育的教育政策,而且,全面否定“应试教育”。歪曲了素质教育的本质和素质教育政策的内涵。

第四,推进素质教育的政策中缺少分层分类和分步实施的操作要求。由于基础教育归地方负责,因而统一推动素质教育会造成:教育基础差、发展慢的地区无法实施,而基础好、发展快的地区难以突破创新,这不仅会扩大城乡差异、东中西部差异,也影响一个地区之内不同学校的分类目标引导,产生学校同质化问题。

三、我国素质教育政策的改进

针对素质教育政策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弥补素质教育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首先,进行政策创新。不断地更新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利于素质教育发展的氛围。不断地提出基于素质教育基本理论的相应的新的方法和执行体制,不局限于过去的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不断地深化基本理论,创造出新型的、多方面的素质教育。

第二,进行政策完善。完成自上而下的政策自身的评价机制,对素质教育政策中合理的部分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总结,提取精华,仔细研究;对于政策中不合理的、违背教育规律的地方进行修正,提出新的理念适应素质教育发展。在政策中,明确素质教育具体目标,明确素质教育具体内容,细化素质教育的各项措施,整合政策资源。

第三,制定配套政策。各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国家素质教育政策的具体目标,根据各地方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适合地方发展的配套政策,促进国家素质教育政策的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发展。协调好社会、学校、家庭在素质教育的关系,保证政策推行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第四,新的教育观念的辅助。素质教育政策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今天的教育发展也应该根据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状况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制定一些新的政策配合素质教育的推行。一些新型的教育前沿理论也可以增加到政策中,促进政策的发展。如学习型组织理论和以人为本的理论都可以添加到素质教育政策中来,辅助素质教育政策的推行。

参考文献

[1] 潘苏进 素质教育和素质教育政策的演进[J] 当代教育论坛

[2] 康宁 试论素质教育的政策导向[J] 教育研究

[3] 何善平 论素质教育政策形成的维度及其价值观[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4] 张扬生 朱 纷 论素质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与制度创新[J] 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理论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