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肢体语言

2020-05-14徐蓓

家长·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外语学习

徐蓓

摘要:我们使用言语和肢体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思想、观点以及和其他人交流。言语固然重要,但肢体语言也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手段。肢体语言在我们进行日常沟通中起到了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多肢体语言比言语本身表达的意义还要丰富。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同样的肢体语言在不同的场合具有完全不一样的意义。我们在进行外国语言学习过程中,也要关注肢体语言在国外文化中的含义,这在我们进行日常交往中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身势语;文化交际;外语学习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手段。身势语作为日常交流的一种方式,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另一方面可以这样讲,比语言本身的历史还要早得多。身势语运用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取得更好的交际效果,不然就会处于尴尬的处境,不利于自身的交际。

一、学习身势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网络越来越发达,世界成了地球村,把大家的距离拉近了,国际间的交流也就更频繁了。众所皆知,不同民族的人们基于不同的社会环境、生产情况、宗教信仰等,导致同样的身势语具有不一样的含义,这些都体现在语言习惯、风土人情等因素中。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要提前了解当地的社会文化和肢体语言的交流方式,以及肢体语言所表达的含义,通过了解才能交际,不然只会适得其反,导致不必要的误会,或者因肢体语言含义不一样而激怒对方,影响和谐。

二、不同文化中身势语的含义及运用

(一)身体距离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阿拉伯人同英国人的谈话。阿拉伯人按照自己的民族习惯认为站得近些表示友好;英国人按照英国的习惯会往后退,因为他认为保持适当的距离才合适。阿拉伯人往前挪,英国人往后退,谈话结束时,两个人离原来站的地方可能相当远了。

在这个例子里,双方的距离是关键。当人们进行交际的时候,交际双方所处位置的距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体现交际双方的关系、心理状态,也反映出民族和文化特点。任何一个人需要在周围有一个自己能够把握的空间,这个空间的大小会因文化背景、环境、行业、个性等不同而不同。不同的民族或种族的人在谈话时,对双方保持多大距离才合适有不同的看法。

中国人喜欢抚摸别人的孩子以示喜爱,而西方妇女却对这种抚爱“毫不领情”。不论是摸摸、拍拍或是亲亲孩子,都使西方的母亲感到别扭。她们知道这种动作毫无恶意,只是表示亲近和爱抚,所以不好公開表示不满。但在她们自己的文化中,这种动作会被认为是无礼的,会引起对方强烈的反感。

(二)目光接触

肢体语言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目光接触。古语有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同时也是人类交流感情的窗户。在日程交往过程中,我们会注视对方的眼睛,这种目光交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情绪、态度以及心理的变化过程。但是不同国家文化的人运用目光也是不一样的。两个阿拉伯国家的人在交谈时会用极其热情的目光凝视彼此,这是由他们的文化决定的,他们认为凝视对方是一种尊重。在英国则有另外一层含义,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绅士的表现;法国人则认为是一种对对方的欣赏。还有很多国家,目光凝视表达的含义太丰富了。但是在我国,运用目光凝视是对对方的一种不信任,让人感觉不自在,甚至有一种“羞耻感”,是一种十分失礼的行为。因此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人交流,运用目光也要注意分寸,要事先了解相关情况才能不失礼。

相互不认识的两个人,用眼睛打量着对方,这是一种对人的态度。这种就要注意不要长时间盯着,否则表示对别人的不信任,也不要看了一眼就将目光移开,那是一种对人的蔑视。在美国,和认识的人进行交流,交流双方要注视对方,如果不看对方,则会出现很多种负面情绪,表示不信任、害怕、内疚等。比如美国经常会有各种演讲,在这种公共场所里,也要注视对方,而不是一个人埋头不看。否则这是对听众的一种极度不尊重,是一种蔑视,更是一种冷漠。一般情况下,如果对方说的话语比较长,作为听众的我们则要发出“嗯”、“啊”等声音作为回应。如果是同意对方的意见或者说法,我们可以微信或者点点头表示赞同;如果相反呢,可以换种方式,侧头或者抬眉,有的时候用疑问的表情进行回复。大多数欧洲国家认为长时间盯着对方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即使觉得一个女子特别漂亮、非常欣赏对方也不允许这样,会使对方发怒。正如我们经常出国旅行,当地人盯着我们,我们自己也会感觉很不舒服并且恼火。因为这是一种无礼的举措。但是在有些国家他们则认为这是一种常事,只是人的一种好奇心而已。因此各种凝视行为及目光都表示不一样的文化和民族心理,内容繁杂,含义众多,需要仔细推敲,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三)手势动作

手势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其最好的例子就是千手观音的表演。21位聋哑姑娘向世界展示手势语的魅力,表达了他们对全国人民衷心的祝福,传递了爱的力量。

手势动作具有极强的表达感染力,简单、方便、认可性比较强,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频率非常高。

但是手势语在不同的国家表达的含义也是不一样的。如竖大拇指,在我国表示赞扬,在澳大利亚则表示看不起对方。这种好与坏的把控需要我们对不同国家的文化有个了解,不然会适得其反。

在美国挥挥手表示再见,但是在南美对方则会向你奔来。不同国家对手势语的表达是依据文化底蕴不同衍生出来的,因此我们要对手势语的运用提前进行了解,这样才会在使用过程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表达准确,加强彼此之间的感情。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学习和了解身势语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含义和运用,以减少交际冲突,提高交际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国光.体态语[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刘玄恩,刘永发.实用体态语[M].华文出版社,1996.

[4]章友仙.评价个性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8(1).

[5]龙蓉.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用于小儿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16).

(责编 张欣)

猜你喜欢

外语学习
留学生汉语习得过程与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过程的对比研究
浅析外语焦虑及其应对策略
学习者外语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教学对策
浅析文化差异对外语学习各方面的影响
由文化差异引起的外语学习障碍及其解决方法研究
韩语教学中文化背景导入的必要性探析
刍议“互联网+”背景下的外语学习环境
如何看待有效课堂环境构建是有效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思路
频次作用对外语学习者书面产出的启示
从需求分析的角度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英语双学位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