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提问设计的措施探讨

2019-09-10顾利荣

高考·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学探究课堂提问初中数学

顾利荣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课堂的转变,如何是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维转变过来,实现教学课堂更加活跃。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是每位老师都在研讨的问题。许多的院校和教师都逐步引入和尝试创新的教学方式,引导和增加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和改善目前的教学现状。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提问设计,提高课堂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教学探究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经常用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学生也会偶尔提出自己的问题。在新的学生中心观的影响下,课堂提问已不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提问过程,而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积极提问的过程。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初中数学学习中思维的重要性不必多说,没有思维的锻炼发展,数学是难以得到很好的掌握。

一、数学课堂提问的教学意义

它是一种创新型的课堂教学方式,逐步带领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维转变,老师为辅,学生为主的要求,把传统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引导学生探究和自学为主。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样的教学模式应当是老师提出恰当的问题,渐渐引导初中生去解决问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数学老师对于要提出的“问题”要十分重视,要保证提出的问题可以对于整个数学的教学带来实质性的效果。老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初中生的特点和学习基础,给与合适的数学问题,从而使得在完成实际教学需要的前提下给学生提供更好的知识引导。在进行教学时,初中数学老师需要提前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更好的融入教学情景和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去接纳,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参与,利用好学生的发散思维,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提出个人的见解并积极发表出来。在实践中还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間进行评价,可以从自己出发也可以通过对班上同学进行评价,从而敦促学生了解自己的同时也获知其他同学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

在这基础上,学生可以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学习的方式方法得到反思和结论,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在实践中可以提醒学生对自己在课堂学习中进行自我的记录,把自己内心思维变化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行记录,包括将得到的收获放大,使得学生在教材知识的正常知识学习同时提高自身的学习反思意识,从而进一步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风气。

二、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优化设计

实际教学中,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逐步改变现时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可以分为以下三大阶段。

1.问题情景的设计。

数学教师在教导新课程的时候要布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个大概的认知,避免上课过程中过于吃力和听不懂的状况并且可以通过预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设计数学问题的时候,以下几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①问题要与教学重点内容一致,目标一致的问题更有效果;②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③对学生有思维的运用价值④问题要具体准确不可含糊不清⑤提问方式的种类要多,不可单一模式,这样更好调到学生的积极性。以讲解一元一次方程作为例子,教师可以在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些特定场景的问题假设,像学生上学放学回家的时间和路程,从有趣的事例中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点。

2.学生思维的引导。

如何去引导初中生进行思索和分析讨论问题。对于这步骤具体可以分为三个点:①指引初中生先认真分析提出的数学问题,让每个学生对问题都有清晰明确的了解。②引导学生发现所提问题与数学知识点的联系,逐步带领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带来有效的效果也不是说每个问题都是问题导学法的好例子。所以教师在设置适当的问题才是实现问题导学法的最好的效率,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中找到真正的答案和对教师设置的教学知识点进行吸收消化。问题的设置的知识点的难易程度都应该以教材的基本知识进行解答。毕竟初中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都是有限的,要对不同学生设置程度不一样的问题,若果学生对教师的问题不理解和超纲而无法解答,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对教学成果有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设置数学问题前对教纲的深究也是有必要的。③整个数学模型的构建完成后,引导学生自行逐步寻求答案。在上述的三大步骤实施的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观察初中生的变化,适时给与指导,在关键信息点上提供帮助,教导他们善于总结结论和数学问题中的变量关系最后找到合适的数学模型。思考方向要保持正确,才不至于走向误区而导致思维发散和失去动力和兴趣。

3.拓展和巩固。

前两个步骤完成后,就可以对初中生的课堂教学知识进行检验的阶段。可以通过小测试和课后练习来进行考核,检验课堂质量。在考题的设置上课堂上的代表题型和一些拓展的题型要相结合,要求初中生独立完成,在巩固知识点的同时使知识得到扩充。

4.把握好问题设置的量和度

问题的设置要控制好量。过多或过少的提问都不利于教学质量,一定要有度,过少难以体现效果,过多初中生难以承受会引致反效果。难度设置也要控制好。过难或过易的问题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都没有好处。设置要有顺序,由浅至深,从难到易,避免初中生因过难而放弃或过易而失去问题导学法的意义。最后就是教师在使用问题导学法的过程中自身教学方法的转变,要找到平衡点,避免容易进入教学误区,致使教学质量不升反降。

初中数学老师课堂教学中,根据自身学生的特点和教材教纲的重点来设置问题,只有当二者互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让学生的数学课堂更活跃和成绩也更好。教师应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养成科学积极的学习习惯,保持不断探索的态度,为学生提供科学积极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左杰.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误区分析及对策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1):57-58.

[2]冀军国.谈初中数学中课堂提问的优化方法[J].学周刊,2017(35):48-49.

猜你喜欢

教学探究课堂提问初中数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