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与培养探讨

2019-09-10尚宇红

高考·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就业能力高校大学生培养

摘 要: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大学生的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严峻。本文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继而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培养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1、综合素质需要改进

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养,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身体与心理素质。虽然,为了市场的需求,近几年来各大高校都很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标准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因为高校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有待加强。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强的原因主要是,大学生仍是老师讲授课程,以试卷成绩为考核标准,这致使学生重视专业课程而轻视基础课程,掌握的知识结构单一;重视课本而轻视动手实践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差;掌握新技术的能力欠缺,重功利和短期利益而缺乏毅力和长远奋斗的精神。由此可见,综合素质不高是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2、专业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不突出

如今高校大学生在自己所学专业上普遍能力不强,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方面,如今社会上存在太多的诱惑,大学生在求学这条路上,会受到各种的诱惑,不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另一方面,在高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高中多努力大学多轻松。因此,很多大学生到了大学就开始放松,不上课就是在寝室睡觉玩手机,这些已经成为目前高校中的普遍现象。大学生专业能力不过硬。“不求高分,只求不挂。”已经成了高校部分大学生的追求。平时不努力考前临阵磨枪,不努力靠运气,考前转錦鲤,这种怪象也在大学里风靡。然而,很多大学生忘了专业能力是他们的立身之本,是寻求工作的敲门砖。相当一部分企业都很重视大学生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体现在理论能力、实践和动手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掌握新技能的能力等,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大学生缺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意识,致使专业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弱。

3、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需要提高

抖音上有一个很火的段子,一位企业老板通过监视器看到应聘者捡起垃圾桶旁边的垃圾,将其扔入垃圾桶,因此,老板没有面试就直接录用了他。这是一个很经典的段子,虽然段子有点儿夸张,但它却彰显了企业对员工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需求,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稀缺。企业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还要求大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独立的人格、健康的个性和高尚的品格,这样的人才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然而,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考核仍主要以专业课程考察为主,导致大多数高校大学生注重专业能力的提升,而忽略了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修炼,忽略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同发展,造成就业能力缺陷,进而影响了就业。

4、求职技能弱

求职技能包括寻找职位线索、调查市场需求、求职的策划和实施、求职信的写作、应对面试、求职时机的把握、求职对象的选择和判断、介绍自己、说服对方、成功自我推销的能力、策略以及方法等。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掌握了就业能力,却没有掌握求职技能,殊不知求职技能才是决定是否能够就业的关键。因为就业能力是内在的,而求职技能是外在的形式,只要拥有了外在的求职技能,才能够发挥其内在的就业能力。

就业是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互动的过程,在求职之前,大学生应该做好准确的自我定位和充分的求职准备,在选择时要主动而果断。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对国家的就业政策不了解,对就业形势的分析不足,从而就业观念不能适应新经济形态的发展。目前高校大学生对职业的期望值过高,对岗位和工作环境的要求过高。个别大学生忽视了求职前的准备,盲目的自信,以为凭借自己好的文凭就可以胜任,殊不知求职面试时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是否能够就业。求职能力弱是很多高校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重要原因。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1、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高校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是就业能力弱的原因之一。为了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提升高校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从个人的知识水平,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各种能力等多方面的提升自己,主要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身体与心理素质。大学生应该在在校期间,通过努力的理论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通过课程实习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有意识的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如积极参加校内举办的演讲、辩论赛,来提升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自觉地进行多种文体写作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寻找合适的机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丰富自己的社会生活、积累社会经验和培养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多参与学生社团活动,锻炼和提升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等等。高校大学生应该学会发现和寻找能够提升自身各种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在有限的四年时光里,不断的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以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自己来迎接和应对工作和社会中的挑战。

2、提升专业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要想在某一行业寻找工作并立足,就需要他们必须有符合这一行业的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力。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需要高校大学生对专业课程进行深度的学习,一方面,在充分掌握课本知识外,要学会不拘泥于课本,自觉寻找与专业相关的书籍进行深度学习和拓展学习,以达到掌握全面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结果;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和专业相关的各类竞赛,通过竞赛,既可以检测自己的专业能力,又可以在竞赛中学习和提升自己。知识终究是要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高校大学生在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后,还应学会将专业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不断的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增强就业能力,获取更大的就业机会。

3、注重道德修养的修炼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高校大学生在掌握了过硬的专业能力后,还要注重道德修養的修炼和人文素质的提高。试想一个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但却不能很好地理解上级的指示,不能很好的与同事沟通和合作的人,能为公司带来很好的利益和荣誉吗?答案是否定的。因此,高校大学生应该注重道德修养的修炼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培养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个性应当健康的发展,还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抗挫折能力,责任感和抗挫折能力是企业老板很看重的,它在工作中非常地重要,往往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抗挫折能力的人在工作中表现得更为出色。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大学生更应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来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

4、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高校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塑造良好的就业心理,争取多元就业。高校大学生应当从自身情况出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准确定位自己,客观地审视自己,以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同时要勇于到西部和基层工作,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在寻求工作时,杜绝左顾右盼、盲目攀比的思想,提前做好寻求工作可能会“碰壁”的思想准备,出现这种情况后,要有毅力和信心,并及时调整和择业策略;同时要注意多与同学和同事进行求职的心得交流,必要时可以与心理医生交流,获取心理医生的帮助,肯定自己的能力,释放自己的求职挫折,为再一次的求职做好心理准备;高校大学生还应该学会给自己多次求职机会,不能“一棵树上吊死”,既可以获取更多地求职经验,也可以让自己拥有多种岗位的选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可以有效地缓解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强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注: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河南省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研究,项目编号:JYB2018106

参考文献

[1]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翟喆.云南大学2014

[2]普通高校本科生国际化素质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刘珊.浙江师范大学2011

[3]河北省普通高校本科生学费标准研究[D].张伟达.河北大学2015

[4]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D].路洋.华东师范大学2007

[5]新常态下普通高校本科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方苏宁.西华师范大学2017

[6]安徽省普通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张利萍.安徽大学2013

[7]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高允琦.东北师范大学2008

[8]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研究[D].司俊峰.华中师范大学2007

[9]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效分析与改革的取向[D].姜烁.山东师范大学2012

[10]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调整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苗湘鸥.渤海大学2014

作者简介:尚宇红(1966-)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副教授,现为河南工业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就业能力高校大学生培养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