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2016-07-20马晓雯杜佳敏

中国全科医学 2016年17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分析养老机构

马晓雯,杜佳敏,谢 红



·调查研究·

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马晓雯,杜佳敏,谢 红

100191北京市,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摘要】目的调查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养老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8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北京市196所公办养老机构。发放问卷196份,回收有效问卷19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问卷由社会福利行业协会组织的专家进行设计,内容包括:基本特征、收住情况、员工情况、社会福利与医疗保障情况,将原始数据处理后生成新变量,以便进行机构之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序数回归分析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的影响因素。结果196所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为42.3%(17.4%,76.4%);其中床位使用率为0~25.9%的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有64所(占32.7%),床位使用率为26.0%~50.9%的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有51所(占26.0%),床位使用率为51.0%~75.9%的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有31所(占15.8%),床位使用率为76.0%~100.0%的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有50所(占25.5%)。不同床位使用率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所在区县、床均占地面积、床位投保率、收住社会人群所占比例、收住<60岁人群所占比例、收住60~69岁人群所占比例、收住80~89岁人群所占比例、收住≥90岁人群所占比例、收住不能自理人群所占比例、工作人员总数、床均工作人员数、有无医生、有无护士、床均护理员数、床均经指定机构培训的护理员数、有无经卫生部门批准的医疗保障、医疗保障是否纳入医保定点、是否与就近医疗机构签订医疗保障协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数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床位投保率、收住社会人群所占比例、床均护理员数、床均经指定机构培训的护理员数是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参差不齐,管理者及政策制订者可参考影响床位使用率的因素综合考虑,采取措施以促进养老资源的合理利用。

【关键词】养老机构;影响因素分析;横断面研究

马晓雯,杜佳敏,谢红.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7):2072-2077.[www.chinagp.net]

Ma XW,Du JM,Xie H.Investigation on current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ed utilization of public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in Beijing[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6,19(17):2072-2077.

作为世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老龄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未富先老”等特点[1]。目前,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机构养老作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视。我国养老机构最初主要由政府兴办,用来解决“三无五保”老年人供养的问题。近年来,虽然民办养老机构数量不断增多,但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仍占总机构数的54.1%[2]。有研究者认为,公办养老机构在管理方式、服务质量、资源分配以及运营现状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3-5],北京市政府也提出对公办养老机构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并于2015年2月印发了《关于深化公办养老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6]。床位使用率可综合反映养老机构的运营现状,同时也可用来评价养老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现状,探究床位使用率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探索公办养老机构的管理方式,促进养老资源的合理、有效运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14年8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96所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纳入标准为:(1)所有制性质为公办,包括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在内;(2)持有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并在有效期内;(3)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为:调查期间暂停运营的养老机构。共发放问卷196份,回收196份,其中有效问卷19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

1.2调查方法问卷由社会福利行业协会组织的专家进行设计,内容包括:(1)基本特征:包括所在区县、成立年限、总床位数、护理型床位数、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固定资产估值、投保床位数;(2)收住情况:包括床位使用数、总收住人数、收住社会人群数、收住人群年龄结构、收住人群健康结构;(3)员工情况:包括工作人员总数、有无医生、有无护士、护理员总数、经指定机构培训的护理员总数;(4)社会福利与医疗保障情况:包括是否为低保不自理人群定点接收机构、有无医疗保障、有无自设医疗保障、有无经卫生部门批准的医疗保障、医疗保障是否纳入医保定点、是否与就近医疗机构签订医疗保障协议。

1.3数据处理将原始数据处理后生成以下新变量,以便进行机构之间的比较:(1)床位使用率:床位使用率=床位使用数/总床位数,呈偏态分布,根据其分布情况转换为4分类变量,分别为0~25.9%、26.0%~50.9%、51.0%~75.9%、76.0%~100.0%;(2)基本特征:包括所在区县(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石景山区、丰台区归为城6区,其余为非城6区)、成立年限、总床位数、护理型床位数所占比例(护理型床位数/总床位数)、占地面积、床均占地面积(占地面积/总床位数)、建筑面积、床均建筑面积(建筑面积/总床位数)、固定资产估值、床均固定资产估值(固定资产估值/总床位数)、床位投保率(投保床位数/总床位数);(3)收住情况:收住社会人群数、收住人群年龄结构、收住人群健康结构所包含的所有变量,均除以总收住人数,得到收住社会人群所占比例、收住<60岁人群所占比例、收住60~69岁人群所占比例、收住70~79岁人群所占比例、收住80~89岁人群所占比例、收住≥90岁人群所占比例、收住自理人群所占比例、收住半自理人群所占比例、收住不能自理人群所占比例等;(4)员工情况:有无医生、有无护士,工作人员总数、护理员总数、经指定机构培训的护理员总数分别除以总床位数,得到床均工作人员数、床均护理员数、床均经指定机构培训的护理员数;(5)社会福利与医疗保障情况:是否为低保不自理人群定点接收机构、有无医疗保障、有无自设医疗保障、有无经卫生部门批准的医疗保障、医疗保障是否纳入医保定点、是否与就近医疗机构签订医疗保障协议。

1.4质量控制由北京市民政局将问卷电子版直接下发至各机构,各机构负责部门填写电子版并上报,课题组成员对数据进行整理,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 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序数回归分析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的基本情况

2.1.1床位使用率196所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为42.3%(17.4%,76.4%);其中床位使用率为0~25.9%的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有64所(占32.7%),床位使用率为26.0%~50.9%的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有51所(占26.0%),床位使用率为51.0%~75.9%的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有31所(占15.8%),床位使用率为76.0%~100.0%的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有50所(占25.5%)。

2.1.2基本特征城6区55所(28.1%),非城6区141所(71.9%);成立年限为28(13,32)年;总床位数为100.0(60.0,170.3)张;护理型床位数所占比例为1.0%(0,60.0%);占地面积为5 280(2 800,10 000)m2,床均占地面积为49(25,90)m2;建筑面积为2 100(1 300,3 900)m2,床均建筑面积为22(17,30)m2;固定资产估值为235(99,600)万元,床均固定资产估值为2.1(1.1,4.6)万元;床位投保率为47.9%(18.6%,94.4%)。

2.1.3收住情况收住社会人群所占比例为64.7%(0,93.4%);收住<60岁人群所占比例为14.8%(4.4%,25.0%);收住60~69岁人群所占比例为20.0%(9.1%,32.1%);收住70~79岁人群所占比例为28.7%(19.8%,38.5%);收住80~89岁人群所占比例为20.3%(9.0%,37.2%);收住≥90岁人群所占比例为2.6%(0,7.5%);收住自理人群所占比例为59.4%(30.1%,86.9%);收住半自理人群所占比例为20.0%(3.0%,33.2%);收住不能自理人群所占比例为8.8%(0,26.2%)。

2.1.4员工情况床均工作人员数为0.12(0.07,0.21)人;34所(17.3%)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有医生,35所(17.9%)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有护士;床均护理员数为0.05(0.03,0.10)人;床均经指定机构培训的护理员数为0.02(0,0.05)人。

2.1.5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障情况55所(28.1%)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为低保不自理人群定点接收机构;146所(74.5%)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有医疗保障,其中10所(5.1%)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有自设医疗保障,22所(11.2%)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有经卫生部门批准的医疗保障,16所(8.2%)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的医疗保障纳入医保定点,120所(61.2%)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与就近医疗机构签订医疗保障协议。

2.2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单因素分析

2.2.1.1不同床位使用率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基本特征比较不同床位使用率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成立年限、总床位数、护理型床位数所占比例、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床均建筑面积、固定资产估值、床均固定资产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床位使用率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所在区县、床均占地面积、床位投保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1.2不同床位使用率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收住情况比较不同床位使用率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收住70~79岁人群所占比例、收住自理人群所占比例、收住半自理人群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床位使用率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收住社会人群所占比例、收住<60岁人群所占比例、收住60~69岁人群所占比例、收住80~89岁人群所占比例、收住≥90岁人群所占比例、收住不能自理人群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1.3不同床位使用率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员工情况比较不同床位使用率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床均工作人员数、有无医生、有无护士、床均护理员数、床均经指定机构培训的护理员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2.1.4不同床位使用率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社会福利及医疗保障情况比较不同床位使用率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是否为低保不自理人群定点接收机构、有无医疗保障、有无自设医疗保障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床位使用率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有无经卫生部门批准的医疗保障、医疗保障是否纳入医保定点、是否与就近医疗机构签订医疗保障协议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不同床位使用率的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基本特征比较

注:a为χ2值

表2 不同床位使用率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收住情况比较〔M(P25,P75),%〕

表3 不同床位使用率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员工情况比较

注:a为χ2值

表4 不同床位使用率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社会福利及医疗保障情况比较〔n(%)〕

2.2.2多因素分析以床位使用率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纳入序数回归分析模型,定量变量赋值为实际值,定性变量赋值见表5。模型似然比检验显示序数回归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00,P<0.001),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模型拟合效果良好。序数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床位投保率、收住社会人群所占比例、床均护理员数、床均经指定机构培训的护理员数是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6)。

3讨论

3.1床位使用率参差不齐本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的床位使用率参差不齐。其中,32.7%的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尚不足26.0%,同时也有25.5%的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超过76.0%。既往研究结果也显示,我国养老机构之间床位使用率差距较大,“一床难求”与“床位闲置”的现象并存[7-10]。既往研究大多重点论证了公办养老机构与民办养老机构之间床位使用率差距较大。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各公办养老机构之间管理运营水平可能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公办养老机构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如作为“标杆”的市属养老机构可利用资源较充足,因此可提供价廉质优的服务,这类养老机构通常一床难求,而一些资金匮乏、专业人员短缺的乡镇养老机构则床位闲置现象严重[11]。床位使用率是反映养老机构运营效率的综合指标,严重的床位闲置现象造成了有限的养老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因此,相关部门应重视公办养老机构的床位使用情况,合理配置资源,并从床位使用率的影响因素着手,采取措施以提高公办养老机构的床位使用率,使养老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表5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影响因素序数回归变量赋值

Table 5Ordinal regression variable assignment in the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ed occupancy rate of public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in Beijing

因素赋值床位使用率(%)1=0~25.9,2=26.0~50.9,3=51.0~75.9,4=76.0~100.0所在区县1=城6区,2=非城6区有无医生1=有,2=无有无护士1=有,2=无卫生部门批准的医疗保障1=有,2=无医疗保障纳入医保定点1=是,2=否与附近医疗机构签订医疗保障协议1=是,2=否

表6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影响因素序数回归分析

Table 6Ordinal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ed occupancy rate of public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in Beijing

变量β(95%CI)SEWaldχ2值P值常数项 截距13.800(1.921,5.680)0.95915.708<0.001 截距26.232(4.160,8.305)1.05734.742<0.001 截距38.126(5.882,10.369)1.14550.387<0.001床位投保率(%)0.023(0.010,0.036)0.00711.7990.001收住社会人群所占比例(%)0.022(0.011,0.034)0.00614.153<0.001床均护理员数(人)17.477(2.523,32.431)7.6305.2470.022床均经指定机构培训的护理员数(人)17.900(4.655,31.145)6.7587.0160.008

3.2床位使用率的影响因素

3.2.1床位投保率本调查序数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床位投保率是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的影响因素,床位投保率越高,其床位使用率越高。养老机构属于高风险服务业[12],给床位投保可帮助养老机构有效规避经营风险,有效解决养老产业的风险问题[13]。另一方面,老年人选择给床位投保的机构入住,可保证其在发生意外事件后得到及时赔付,使其人身安全多一重保障。

3.2.2收住社会人群所占比例本调查序数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住社会人群所占比例是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的影响因素,收住社会人群所占比例越大,其床位使用率越高。我国公办养老机构在建立之初,主要目的为集中供养“三无五保”老年人,至今公办养老机构依旧承担着特困人员供养的服务职能。根据《北京市城市特困人员供养办法》,区县、乡镇、街道办事处举办的福利机构,应优先为特困人员提供供养服务[14],在此基础上,养老机构若有余力,还可收养自费的社会人群。与特困人员只能被动入住其所在区域的福利机构不同,社会人群可以自主选择养老机构入住。因此,养老机构收住社会人群所占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其大众认可度,是床位使用率的重要预测变量[2]。

3.2.3床均护理员数本调查序数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床均护理员数是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的影响因素,床均护理员数越多,其床位使用率越高。在公办养老机构中,护理员是入住老年人的直接照顾者,由护理员承担的生活照料是机构所提供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充足的人力配置可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降低护理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护理员工作满意度,减低护理员的离职率,是保证服务质量的重要前提[15]。出于消费者对高质量服务的偏好,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床均护理员数较多的机构入住。

3.2.4床均经指定机构培训的护理员数本调查序数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床均经指定机构培训的护理员数是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的影响因素,床均经指定机构培训的护理员数越多,其床位使用率越高。既往研究显示,我国养老护理员多为年龄偏大且文化程度较低的下岗人员及外来务工者,岗前培训率不高,持证率较低,多仅能提供专业性低的经验性生活照料,服务不规范[16-20]。北京市印发了《关于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管理的通知》,提出养老护理员应到指定培训机构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后持证上岗,并且此培训免费或给予资金补贴[21],由此可以看出护理员接受指定机构培训的重要性。经过培训,可以提高护理员的专业技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护理员的工作效率,节约人力成本,从而提高机构的运营水平。因此,床均经指定机构培训的护理员数较多的公办养老机构,更能吸引老年人入住,运营水平也越高。

综上所述,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参差不齐,总体运营状况不容乐观,资源配置均衡性及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应明确公办养老机构的定位及其应承担的社会职能,优化资源配置,探索科学、高效的公办机构运营模式,为社会化养老的科学发展问题提供实际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

作者贡献:马晓雯进行课题设计与实施、资料收集整理、撰写论文、成文并对文章负责;杜佳敏进行课题实施、评估、资料收集;谢红进行质量控制及审校。

本文无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苏振芳.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3-4.

[2]Ma XW,Xiao WW,Xie H,et al.The current status of bed occupancy rate of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in Beijing[J].Chinese Nursing Management,2015,15(7):773-777.(in Chinese)

马晓雯,肖文文,谢红,等.北京市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现状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7):773-777.

[3]刘佩璐.公办养老机构民营化改革的必要性研究[J].科技视界,2014,4(23):42,142.

[4]段江平.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公办养老机构的发展研究——以佛山市南海区敬老院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5]张超.政府主导型养老机构应逐渐减少[J].中国社会导刊,2008,19(20):15-17.

[6]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公办养老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EB/OL].(2015-03-10)[2015-07-27].http://zhengwu.beijing.gov.cn/gzdt/gggs/t1383187.htm.

[7]张丹,李欣林.以搜寻匹配理论解决养老机构与老年人的匹配效率低的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1,27(19):80.

[8]陈皛.养老机构资源配置优化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9]方庆伟,衣晓峰,董宇翔.养老床位欠缺与闲置并存[J].中国卫生,2015,31(4):87.

[10]张裕来.苏州市养老服务模式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

[11]付月娇.北京市机构养老床位供需结构失衡问题研究[J].科技视界,2014,4(15):20.

[12]杜娟.养老机构如何规避服务风险[J].中国民政,2008,15(5):48.

[13]庄泽宁.养老机构责任保险运作困境及对策分析[J].企业导报,2015,6(1):74-75.

[14]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印发《北京市城市特困人员供养办法》[EB/OL].(2014-08-15)[2015-08-27].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dfxx/201408/20140800686169.shtml.

[15]Wang L,Guo HY,Lei Y,et al.Personnel staffing in long term-care facilities:a review[J].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2014,49(8):981-985.(in Chinese)

王黎,郭红艳,雷洋,等.国内外长期护理机构护理人力配置现状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8):981-985.

[16]高丹阳,祝梦玲,余建伟,等.长春市公办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现状及对体系建设的建议[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24(8):23-26.

[17]庄梅宝,孙小娅,向敏,等.养老机构护理人员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9):2430-2431.

[18]Zhang HQ,Shen Q.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status of nurses working in long term care settings in Guangxi province[J].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2008,8(10):28-29,32.(in Chinese)

张慧清,申秋.广西省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0):28-29,32.

[19]Bai LM,Bai JW.Investigation on the status quo of professional level of nursing staff or Yanglao institutions in Jiangsu province[J].Chinese Nursing Research,2011,25(23):2090-2091.(in Chinese)

白利民,白婧文.江苏省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11,25(23):2090-2091.

[20]Chen NE,Chen Y,Huang F,et al.Survey of nursing staff mastering old-age care knowledge in geriatric nursing home in Liaoning province[J].Chinese Nursing Research,2013,27(14):1328-1331.(in Chinese)

陈南娥,陈宇,黄菲,等.辽宁省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养老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调查[J].护理研究,2013,27(14):1328-1331.

[21]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加强养老护理员培训管理的通知[EB/OL].(2014-08-15)[2015-08-27].http://www.bjmzj.gov.cn/templet/mzj/ShowArticle.jsp?id=102562.

(本文编辑:陈素芳)

Investigation on Current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ed Utilization of Public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in Beijing

MAXiao-wen,DUJia-min,XIEHong.

SchoolofNursing,PekingUniversity,Beijing10019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bed utilization of public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in Beijing,which may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ll use of the long-term care resources.MethodsIn August 2014,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a convenience sample of 196 public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in Beijing.A total of 196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196 questionnaires were effective,and the valid response rate was 100.0%.The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by experts organized by social welfare association,the content include: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cility,the status of the bed utilization,the status of employees,social welfare and medical security,the original data were treated to generate new variable,thus the comparison among facilities could be carried out.Single factor analysis and ordinal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bed occupancy rate of public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ResultsThe bed occupancy rate of 196 public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in Beijing was 42.3%(17.4%,76.4%);the bed utilization rate was 0-25.9% in 64(32.7%)public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in Beijing,26.0%-50.9% in 51(26.0%) public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in Beijing,51.0%-75.9% in 31(15.8%)public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in Beijing,and 76.0%-100.0% in 50(25.5%) public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in Beijing.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ocation,per bed floor space,insured bed rate,proportion of public residents,proportion of people less than 60 years old,proportion of people 60 to 69 years old,proportion of people 80 to 89 years old,proportion of people over 90 years,proportion of disabled elders,total of staffs,per bed number of staffs,doctors,nurses,per bed number of nursing attendants,per bed number of certified nursing attendants,health sector-approved medical security,medical insurance-covered medical security,and an agreement with nearby medical institutions among public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in Beijing with different bed occupancy rate(P<0.05).According to ordinal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insured bed rate,proportion of public residents,per bed number of nursing attendants and per bed number of certified nursing attendants we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bed occupancy rate of public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in Beijing(P<0.05).ConclusionThe bed occupancy rate of public long-term care facilities in Beijing varies greatly.Managers and policy makers may consider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ed occupancy rate synthetically and take methods to promot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long-term care resources.

【Key words】Long-term care facilities;Root cause analysis;Cross-sectional studies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3BRK003)

通信作者:谢红,100191北京市,北京大学护理学院;E-mail:xh6959@163.com

【中图分类号】R 16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6.17.017

(收稿日期:2015-11-23;修回日期:2016-05-02)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分析养老机构
集群背景下服务业FDI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治理视域下武汉市养老机构发展问题研究
风电场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薪酬激励对员工满意度影响问题的研究
中国养老方式变迁与社会养老服务发展
我国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的概念性框架及其政策建议
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机构现状研究分析
水稻生产中的要素投入粗放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黑龙江省煤炭物流发展与动态联盟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回归分析法的高校科技产出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与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