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命周期企业协同能力形成的序参量分析

2010-01-07齐秀辉张铁男

现代管理科学 2009年11期
关键词:企业生命周期

齐秀辉 张铁男 王 维

摘要:文章从企业的生命周期各阶段协同能力影响要素分析入手,借用协同学原理分析得出影响企业的协同力影响要素,主要包括企业文化、学习能力、风险预控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并在分析影响协同能力要素的作用关系的基础上确定了企业协同能力形成的序参量为学习能力与企业文化。

关键词:协同能力;序参量;企业生命周期

企业的协同能力是企业成长的重要保障,它影响到企业资源整合利用、企业各部门的协调合作、企业对环境的适应力。序参量是企业协同能力的主宰要素,它的确定对企业协同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协同能力与序参量

协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管理活动来协调和开发资源以创造价值竞争优势的才能,是各协同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作用、协调配合、同步,产生主宰系统发展的序参量,支配系统向有序、稳的方向发展,进而使系统整体功能发生倍增或放大,即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依据协同学的三个基本原理,即不稳定性原理、支配原理和序参量原理,可以看出,对企业协同能力形成起着重要影响的是序参量。序参量是指在系统演化过程中从无到有的变化,影响着系统各要素由一种相变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相变状态的集体协同行为,并能指示出新结构形成的参量。可见,序参量的确定对企业协同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序参量具有三个基本特征:①序参量是宏观参量。协同论研究的是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系统的宏观行为,而仅从微观层次的参量了解这些宏观行为;②序参量是微观子系统集体运行的产物、合作效应的表征和量度;③序参量是通过各个部分的协同作用产生的,而它一旦形成,就成为系统的控制中心,支配各子系统的行为,决定整个系统的有序结构和功能行为,主宰系统的整体演化过程。

二、 基于生命周期的协同能力影响要素分析

1. 创业期影响协同能力要素分析。在企业的初创阶段,企业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企业最需要的是抓住有限的机会,赢得生存的基础。企业家是唯一能够调控企业灵活性和控制力的人,是企业得以生存的关键。

从我国企业的发展实践来看,在其创建初期,一般规模较小、人员素质较低、生产成本较高、经营风险较大。在这一阶段中,企业创建者和创业家族的创业意识、经营思想、管理风格以及品质等因素成为了影响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在这个时间,企业的团队一般很团结,团队为了使企业生存、发展下去会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由于没有相关经验,企业家要不断地与外界沟通,学习、了解其它相关企业的先进经验,适应环境促进自己的发展;同时,通过对外界环境的了解,为企业发展目标的制定,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奠定了基础。另外,此时的企业会努力整合各项有限资源,如人力资源、资金、硬件设备等,使它们发挥最大的效能,尽可能的为企业创造效益。

由上述分析可见,在创业期影响企业协同能力的要素是企业领导者的思想观念与品质、学习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以及适应能力。

2. 成长期影响协同能力要素分析。在成长期,企业已经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销售能力增强,业绩快速增长,是企业发展的大好时机。

在这一阶段中,通过创业期已经获得了相对比较充足的资金,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伴随企业较好的发展趋势,企业的各层管理者与员工由于个人目标与需求的追逐会产生博弈行为。在这一时期中,摆在企业家面前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利润,二是如何保证企业团队的团结、稳定。

要提高企业的利润最重要的问题是要生产出符合顾客要求的产品,就要有相关条件的支撑。首先,研究能力是否满足产品开发的需要,这主要包括技术人员的素质、研究经费的投入是否充足、研发的产出等要素;其次,加工能力是否支持新产品的生产,这主要包括生产设备与工艺、质量管理等要素;再次,营销能力是否实现产品的正常销售,这主要包括产品组合的设计、营销管理等要素。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不断地与外界沟通,学习同行业的先进技术,实时注意对相关风险的控制,才可能保证新产品的成功。

随着企业不断向好的趋势发展,如何有效地管理企业团队,提高团队的协同能力,则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个时期中,影响团队协同的重要因素是团队成员目标的变化。企业不断地发展、扩大,对人员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不像创业初期,团队成员成份比较单一,目标趋向一致。随着进入团队成员的不断增加、成份也更加复杂,员工的目标日趋分散,造成员工的行为发生偏离,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建立和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同时调整员工个人目标,使其与企业目标相一致,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企业的发展就有了精神和智力这一无形保障。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本阶段对企业协同能力的影响要素主要包括研发能力、加工能力、营销能力、学习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及企业文化。

3. 成熟期影响协同能力要素分析。在成熟期,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已经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企业的主要业务已经稳定,业绩也保持在较高和较稳定的水平上,企业开始出现大量的盈余资金,企业管理走上了正规化的轨道,各项制度比较完善。在这个阶段,主要存在这两个特点:

(1)行业内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企业在此阶段的销售额较大,但是销售增长率明显减缓甚至停止。行业的竞争者日趋增加,产品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新的需求在不断出现。为了保障企业的市场利益,企业要不断地与外界环境沟通、学习,了解消费者新的需求,掌握相关技术,开发新产品,增加新业务以促进企业进行新的增长,从而不断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提高与外界环境的协同能力。

(2)企业内部管理越来越复杂。随着企业发展的日益稳定,企业团队成员的目标将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创业初期的元老们对企业发展目标的分歧可能会加剧,从而造成企业的分崩离析。为了使企业健康、有序的成长,企业的创建者就充分地了解内部员工各自的愿景,并把各种愿景综合起来,加以强化,提炼出-个切合实际的企业共同愿景,并且管理者应和员工一同分享愿景,与员工-起探询,分析愿景,让员工看到愿景的好处,让员工接受愿景,这样才能把企业愿景和个人的工作及愿景结合起来,唤起企业员工空前未有的精神和热情,格外努力去把事情做好。通过共同愿景的构建,使企业员工为共同的目标进行协作。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本阶段影响企业协同能力的要素主要有学习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以及企业文化。

三、 协同能力影响要素的作用关系与序参量的确定

1. 影响协同能力要素的作用关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响企业协同力的要素主要有企业文化、学习能力、风险预控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当作为外部环境要素的产业支持力,如政府扶持或有利环境的营造,必然会提供企业创新与资源整合能力,促进协同。对这些要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以下作用关系,如图1所示。

2. 序参量的确定。从图1可以看出,影响企业的要素主要有企业文化、学习能力、风险预控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这些要素围绕企业生存、发展这一共同目标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在创业期,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生存下去,这就要求企业的创业者能够依据外界环境来有效地对企业资源进行整合,从而生成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创业者的思想观念、学习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学习,了解新的思想、技术等信息,提高自己在相关方面的能力;同时,在创业者的带领下,全体员工初步对企业的宗旨有所了解,并在它的指导下,逐步地统一了认识。

在成长期,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发展,在获利的同时,保持组织的稳定。在这一过程中,创新力、资源整合能力的提高,使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得到加强。可以看出,相关能力的提高与加强是以对企业外部环境的了解、相关信息的沟通以及学习为基础的。同时,企业的规章制度也不断地完善,竞争、合作意识、科学决策等观念的形成对企业家、企业员工的行为可以起到很好的规范和约束作用,有效地保证了企业高效运转,使其利润目标得以实现。

在成熟期,企业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在内面临组织内部更多的矛盾,如何在比以往更多的内忧外患中保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企业家的重要课题。因此要求企业家必须具备超凡的沟通与协调能力,通过学习深谙管理哲学和社会科学,具备多重目标下的决策能力、战略管理能力、改革创新意识、信誉意识、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企业文化的全面建设对企业的发展、员工个人发展起到导向、约束、凝聚、激励的作用。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塑造,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从而解决组织内部的相关矛盾。

通过上述对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影响企业协同发展要素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各个时期有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始终产生着影响,一个是学习能力,另一企业文化,这两个因素对环境适应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风险预控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支配作用。依据序参量的特征可以确定这两个影响要素为协同序参量。

参考文献:

1. 王春和.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机制研究.中国软科学,2004,(3):152-156.

2. 刘中露.企业文化与共同愿景.商业研究,1998,(10):60-62.

3. 公静,王德娟.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建设.商场现代化,2006,(12):334-33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672086);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G200601);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006);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522146)。

作者简介:张铁男,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齐秀辉,哈尔滨工程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齐齐哈尔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王维,博士、齐齐哈尔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收稿日期:2009-09-22。

猜你喜欢

企业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视角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行为模式分析
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纳税筹划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开放式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下的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海尔集团财务战略选择
海尔集团财务战略选择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案例推理财务危机预警方法
我国中小企业现金流管理管窥
制造业债务融资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我国物联网企业发展状况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