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搜索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7年6期
浏览往期
订阅
目录
理论与批评
工匠精神的社会化传承:一种文化心理学分析
中国装置艺术的现实表达①
西涯后身:法式善与《西涯图》的图绘与传播
一场好的皮影戏:关于工艺美术批评逻辑体系的探讨①
东亚实验影像比较研究
——以中日韩实验影像为例
为老龄化而设计:1945年以来涉及老年人的设计理念之生发与流变①
艺术史与艺术考古
高居翰的中国绘画史研究方法及其问题
董其昌文人画共同体及其绘画规范的构建
托古出新:董其昌的“模古”
“先向龙池霑帝泽,愿歌鱼藻乐皇风”
——从翰林院时期的诗文管窥董其昌仕宦初衷
清宫南薰殿图像考述①
元代皇室书画鉴藏活动中的政治意涵
八十年代的会议精神与美术创作转向
晚明家具收藏的兴盛与成因①
宗教艺术研究
三通北魏佛道造像碑的误读与重释
魏晋南北朝墓葬壁画人物图像的配置方式分析①
学术争鸣
版刻楷书横画末端三角形的出现时间
——兼论国图藏《龙龛手鉴》等宋刻本非“南宋早期刻本”①
美学与艺术学研究
艮岳:奢华缥缈难成观止
艺术与性别的纠结
——边缘化女画家摩里索研究
经济发展、文化建设与生活质量互动关系探析①
浅析中国园林理论体系的独特构架①
艺术对日常生活的超越
——伦勃朗绘画给后人的启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齐鲁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与传承目标群体研究①
南京古镇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
——以“淳溪镇”为例①
郎溪“跳五猖”仪式的再创造①
娱乐与教育并存:文化遗产类VR设计①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禾晾架造型艺术与应用研究①
美术创作与实践
大卫·霍克尼在绘画中的破与立
黄金时代的挽留
——丰子恺儿童相漫画缘起
数字舞台美术的艺术特征研究①
浅述巴尔蒂斯对我绘画创作的启示
设计创作与实践
健康设计中的动态平衡调节模式研究
无锡近代住宅缪公馆建筑外观装饰的特异性①
浅议图形符号在人机交互界面中的应用
老年人行为辅助产品设计的动态化思考①
儿童游戏设施在城市景观中的艺术化构建①
视觉空间注意对标识系统设计的影响研究①
从硕士学位论文看卡耐基·梅隆大学交互设计的研究特色①
城市性格涵养视角下的公共交通视觉设计创新
江苏非遗文化微平台交互体验设计研究①
中西文化融合影响下的鼓浪屿近代门楼建筑造型特征研究①
书评
设计的人本主义阐释
——汉译系列丛书《设计问题》评介①
本期名家
现实、梦幻世界的理想交织
——杨立奇花鸟画艺术略论
工笔花鸟画的“当代性”
彩色图版
本期名家 |杨晓奇作品
启 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