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学
搜索
国际汉学
2019年1期
浏览往期
订阅
目录
汉学访谈录
打破边界的人文研究
——白若思先生访谈录*
汉学家专页
论孙康宜的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
文史研究
从青铜器铭文、《诗经》及《尚书》看西周祖先祭祀的演变*
从文学角度谈欧美汉学界的欧阳修研究
日本学界的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刍议(2010—2015)*
早期西方汉学
圣经纪年与六个“世界年代”理论透过《格致奥略》传入的过程
明清之际圣人传记的译述
华南及南洋地区所刊西人早期汉文小说初探*
汉学一家言
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模式探究*
中国经典在海外
《聊斋志异》西传研究中的两个问题再探*
《聊斋志异》英俄译本注释中的形象建构*
霍克思《〈红楼梦〉英译笔记》研究*
中外文化交流
英华书院与晚清女子教育*
火绳枪东来:明代鸟铳的传入路径*
第一任美国驻华大使蒲安臣与其参与的中西翻译活动
“他塑形象”与“自塑形象”:晚清域外游记中的“华物”*
近代来华西人在江南的科学实践(1842—1953)*
文献研究
日藏陆心源手稿《吴兴文献志》考*
德国巴伐利亚公立图书馆藏《汉语札记》抄本述略*
书评与书介
《哥伦比亚元杂剧选集》评析及对中国文化外译的启示*
往者可鉴
——读张西平先生著《儒学西传欧洲研究导论:16—18世纪中学西传的轨迹与影响》*
学术动态
“全国首届海外汉学研究博士论坛”综述
编后记:海外汉学研究者需具备“兼擅”素养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明钦一堂刻本《七克》
关于人文学术研究中的外文素养问题
20世纪初的英国旅华游记与民族志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美国的传播编年》出版
《国际汉学》编委座谈会顺利召开
《交错的文化史
——早期传教士汉学研究史稿》出版
中国形象演变史的研究成果
《李之藻集》简介
道格拉斯与《中国社会》
《文献与学术:宋代典籍海外流传与欧美学界宋史研究》出版
《沿承与新变:拉丁语与罗马尼亚语渊源考论》出版
Contents
Select Abstr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