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恩施特色硒产品产业发展现状

2024-12-31王耀李若瑜韦吉吉石会欣刘秀兰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22期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产业现状乡村振兴

摘 "要:乡村振兴是以产业振兴为首的全面振兴,扶贫产业的推进落实,能有效衔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该文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农村地区为例,针对当地特色的硒产品产业发展问题,如劳动力素质较低、品质较差、产业链短和当地生态资源未完全充分挖掘等限制性问题,依托恩施的优秀资源,分析当地市场、产业现状,分析发展前景,提供合理建议,助力当地特色硒产品产业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特色农产品;硒产品产业;产业现状;产业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7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22-0082-04

Abstract: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a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 led by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The promo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dustries can effectively connect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rural area of Lichuan City, Enshi Tujia-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as an example to address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lenium products industry development problems, such as low quality, poor quality, short industrial chain, and insufficient exploration of local ecological resources, rely on Enshi's fine resource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local market and industry,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and provid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specialty selenium producst industries.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pecialty agricultural product; selenium products industry; industry status; industry analysis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点提出了开发乡村特色产品,以拓展村民增收致富的途径,并加大对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的支持力度。特色农业产业作为脱贫地区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为脱贫地区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力以赴推进农村发展,构筑农业强国的宏伟蓝图,而“土特产”则成为了实现该目标的关键所指。因此,各地应当认真落实“土特产”[1],深化农村发展,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独具特色的产业方面,必须把握机会,充分利用农业和农村的独特优势,实现农业的多种用途,挖掘当地的多种潜在价值,促进产业的整体协同,加快建设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提高行业水平,打造知名企业的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2],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1 "恩施当地现状

1.1 "当地自然环境提供了良好农业资源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恩施州”)坐落在湖北省的西南边缘,处在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区域。由于独特的地形,这里的光、热、水等自然要素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形成了一个多样化的自然环境。数据显示,恩施州的年平均气温约为16 ℃,相对湿度高达82%,年降雨量约为1 400~1 500 mm,每年有超过300 d的晴朗天气。恩施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包括茶叶、药材和水果等。此外,恩施州的土壤富含硒元素,为发展富硒农产品提供了天然优势。

恩施州拥有独特的地貌、完善的自然条件、繁荣的动植物种类、绚丽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宝贵的矿产资源,这些都为恩施州赢得“世界硒都”“鄂西林海”“华中药库”“烟草王国”“天然氧吧”的美誉,也为恩施州在“密码”[3]中取得成功提供了极大的可能。

1.2 "当地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恩施州耕地面积500.16万亩(1亩约等于667 m2,下同) ,林地面积2 700万亩。恩施州农业生产在湖北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恩施州农业总产值逐年增长,2022年达到了465.33亿元。茶叶作为恩施州的特色农产品,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此外,恩施州还大力发展其他富硒农产品,如魔芋、中药材、烟叶等,形成了以“1硒、8主、多品”为特色的农业产业结构。

“土特产”和“1硒、8主、多品”都属于恩施的当地特色农产品和加工产品,其中“1硒”指的是富含硒元素的食物;“8主”指的是以茶、烟、菜、药、果、畜、粮和蜂八大农业主导产业为主;“多品”指的是种类多样、具有鲜明特征且质量优良的食物,细分之下,又可分为鲜品、补品、菜品和稀品等类别。“土特产”和“1硒、8主、多品”还包括具备较强市场影响力的拳头产品,如“土特产”硒茶、玉露、利川红薯、土豆、黄牛和黑猪等[4]。恩施当地这样极具特色的农产品为本地发展农业及推广特色农产品,扩大国内的销售市场,提供了本地的特色优势及产品品牌的保障。

根据最新的数据,恩施州的农牧业发展迅速,目前的农牧业总面积超过700万亩,每个农民平均占有2.2亩。恩施州以其出众的农作物品质而闻名,包括优质的茶、高山蔬菜、中药材和马铃薯。茶叶的种植面积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4位。

“十三五”规划时期,恩施州政府为支持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以四大产业集群为重点,使财政投入更有精度。围绕“4+N”产业集群,通过争取中央及省支持、贷款贴息、激励奖补和政府引导基金撬动等方式,集中资金聚焦重点领域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2 "恩施硒产品产业发展现状

2.1 "乡村振兴战略对恩施富硒产品的影响

乡村振兴战略为湖北省恩施州富硒农产品品牌发展提供了制度优势,便于产品发展和涵养其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自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恩施州利用“世界硒都”的金字招牌,着力整合硒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硒产品产业,推进硒产品品牌高质量发展,提升品牌影响力,逐年扩大富硒农产品的市场份额。数据显示,恩施州硒产品产业总产值从2017年的447.48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637.17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1 000亿元。恩施州积极推动硒产品的初加工和深加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硒产品产业建设是恩施州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是恩施州实现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柱,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当地硒产品产业振兴,推动恩施州全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硒产业链的建设过程中,部分硒产品如富硒茶叶、富硒土豆等通过初加工和深加工后面向市场销售,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并且2020年,恩施州部分硒产品产业总产值达到370.59亿元,年均增速为12.59%,硒产品产业总产值占比达到58.16%。随着恩施徕福硒业有限公司、恩施食达好现代农业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这些领军企业的不断壮大,硒食品加工业的规模也日趋扩大,这一行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推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2020年,恩施州硒绿色食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54.41亿元,占比达到24.23%,2025年将达到300亿元以上。硒产品产业发展已上接富硒农业产业园建设,下接富硒农副食品加工,初步实现了富硒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当地硒产品产业振兴,推动恩施州全域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1]。

2.2 "恩施硒产品品牌发展现状

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恩施富硒农产品品牌不断发展壮大,品牌类别丰富。立足于恩施农业发展的自然环境和区域位置优势,众多富硒农产品品牌应运而生。2018年,恩施玉露、利川红、来凤藤茶、伍家台贡茶和鹤峰茶等十多种茶叶子名牌在东湖国事活动茶叙上大受欢迎,“一红一绿”成为恩施市场上最具影响力的茶饮名牌,为当地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健康福利。2022年,恩施玉露、恩施硒茶及鹤峰茶的企业市场价值均达到了27.01亿,这些茶类的企业在中国茶叶地区的地位越来越高,其中恩施硒茶的企业市场价值达到了23亿,而鹤峰茶的企业市场价值则达到了16.14亿,这表明,恩施硒茶的企业正在迅速成长。品牌推广成为恩施富硒农产品发展的关键。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通过参加全国性展会、举办品牌推介会等方式,不断提升恩施富硒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数据显示,2022年,恩施玉露、恩施硒茶等品牌的市场价值均超过20亿元,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此外,恩施州还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发展。

此外,品牌推广对恩施富硒农产品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品牌传播的基础上,现已形成政府引领、企业主导的推广方式。另外,地方各级政府积极抓住东西部协作杭州对口帮扶政策的机遇,积极推进“硒品入杭”,使得恩施富硒农产品成功进驻杭州世纪联华、华润万家等大型商超,极大地拓宽了品牌传播渠道。恩施州已累计建成包括恩施市、建始县、巴东县和来凤县等线上线下消费扶贫专馆,其中已有恩施州本地803家供应商、3 231个产品进入全国扶贫产品目录,共有1 687家供应商和8 527个产品进驻大型“扶贫832”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助推恩施富硒农产品品牌推广。在湖北省内,恩施州借助“凉交会”等活动到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洪山区推介富硒茶、富硒土豆等特色农产品,提升了恩施富硒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

3 "恩施硒产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生产者素质能力较低

恩施县特色农业产业的一类主要经营者是农户和企业,其素质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特色农业产业的竞争力。从农户来看,多数都缺乏专业种植技术培训,并且相当一部分是种植粮食作物的农民转行而来,缺乏专业生产技术和能力,整体技术素质较低。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许多农村的家庭农业活动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其中大部分农户以个人户为主,农产品生产条件较为落后,技术水平较低,而且产量和质量也较为波动。为了提升生产者的素质和能力,恩施州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项目,包括技术培训、管理培训等。数据显示,参与培训的农户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的产品质量显著提高。此外,政府还引入了农业专家和科研机构,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提高整体生产水平。

对于特色农产品的加工过程而言,以水果为例,水果产品加工主要是果品分选和分级包装,对果品本身加工不够。一些小型橘子加工企业的酿造技术、生产水平、管理手段等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影响产品价值的深度挖掘与获取。

相比之下,特色农业更注重技术创新,并且更加关注如何提高产品的品质。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一支具有良好技术水平、丰富实践经验的新兴职业农民团队是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技术和生产者素质的关键。

3.2 "产品品质难以提高

从特色农业种植产品来看,主要问题是产品标准化不高、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产品品质的原因既有科技方面的因素,例如,对水果的分类分级主要停留在依靠人工肉眼识别个体大小规格及坏果、次果情况,自动识别规格大小、糖度、果皮外观的分级分选设备不足;也有制度供给方面的因素,例如,一些特色产业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管理由于技术认证标准不成体系而缺位,影响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原料产地认证、加工生产经营资格认证、产品质量认证等。 恩施州目前正在积极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通过引入先进的分级分选设备和技术,提高产品的标准化水平。数据显示,标准化生产的推行使得农产品的品质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此外,政府还制定了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可以得到控制,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农产品。

3.3 "产业链短,一般是低端锁定

当地特色种植产业的生产活动主要集中在特色种植与加工销售环节。但是这2个环节的利润较低,价值增值的绝大部分没有在产业地区实现。尽管“企业+农户”和“从农户直接收购”的联系模式已经被采用,但是由于缺乏稳定、协调的利益关系,以及企业和农户之间责任和权力的分配不清,使得产品原料供应的安全性无法满足产业链延伸的内在要求,从而导致原料市场的不稳定,进而影响了整个供应链的可靠性。由于一些水果种植加工型企业缺乏种植培养基地,企业无法有效控制原料,并且无法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和完善的利益机制,从而导致“风雨来时各自飞”问题无法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基地管理体系,并且建立有效的收购合同,以确保“风雨来时各自飞”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尤其要注意在水果产量、价格波动大的年份,企业与农户双方的利益应当得到平衡。恩施州目前正在探索延伸产业链的多种途径,包括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拓展销售市场等。通过建立农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恩施州有效整合资源,实现了从生产到销售的一体化管理。数据显示,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4 "深厚的生态资源潜力价值未被充分挖掘

根据资料文献显示,恩施当地现有的绿水青山的价值未被充分开发,更多农产品的价值也尚待挖掘。当前众多学者尽管对恩施州的相关生态资源研究进行了深入分析,但大多只考虑了生态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价值,关于生态资源多维度开发过程中对恩施州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还考虑欠佳。恩施州正积极探索生态资源的综合利用,发展生态旅游、绿色农业等多元化产业。数据显示,生态资源的综合开发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此外,恩施州还注重生态保护,通过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确保在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恩施州既有的乡村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效率有待提升。随着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如何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以及如何有效地提升农业的可持续性,已成为目前的重要任务。然而,当前生态资源的价值转化效率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部分农民对乡村生态资源的价值和潜力认知不足,缺乏对资源的准确评估和定价,导致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另一方面,由于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的不足,乡村居民对于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尚缺乏系统性的技术和方法。因此,提高乡村生态资源价值转化的效率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二,恩施州生态资源价值转化路径存在优化空间。当前恩施州生态资源的价值转化路径相对单一:以生态资源资本化运营为价值转化路径,缺乏多元的价值化利用方式,这导致资源利用出现单一性和重复性,这种单一的转化路径限制了乡村生态资源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优化生态资源的转化路径,实现更加综合和多元化的发展。

4 "建议与结论

4.1 "建议

1)注重打造要素深化、需求场景、产业迭代“三元一体”核心主干。要素深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恩施禀赋的各要素进行深度挖掘和利用,包括更高质量、更大规模的可利用资源的创新利用、挖掘和有效配置。例如,深化恩施特色农产品产业劳动要素,提升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将简单劳动升级为复杂劳动乃至升为通用性的劳动技能。

2)进行储备、转换互相延展的演化回路。储备是指为恩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开发和积累必要的特色资源和优势条件。包括而不仅限于储备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储备丰富的原材料和市场资源等,以及丰富的原材料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拓展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络的可靠性,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占有率的可持续性。转换是指将恩施经过储备后形成的特色资源条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关键通道,意在实现储备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生产力的整体效益。转换不仅涉及到产业管理、生产流程优化,还关乎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的提升。

3)加强当地政府政策支持与建设性工作力度。当地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富硒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包括提供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低息贷款等,激励农户和企业积极参与硒产品的生产和开发。同时,政府也要积极作为,带动当地农户、生产社进行精加工生产,并牵头合作企业,吸引企业入驻合作,为当地特色硒产品发展提供优秀平台。另外,政府还需针对性建立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促进生产者与市场的有效衔接。政府应积极搭建农产品流通网络,推动农超对接、农企对接,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确保农民收益。

4)强化当地硒产品的宣传和推广。目前本地硒产品仍存在宣传渠道上的阻碍,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以及市场规模,当地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提高消费者对富硒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同时,政府和企业应积极利用新媒体、自媒体等平台,开展富硒产品的科普宣传和营销推广,扩大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4.2 "结论

综上所述,湖北恩施州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为特色硒产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富硒农业的快速发展,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是其重要动力。然而,尽管恩施州富硒农产品品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但在生产者素质、产品品质、产业链延伸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为了解决目前当地硒产品产业发展难题,首先要提升农民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此外,恩施州应充分挖掘生态资源的潜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绿色农业,形成多元化产业格局。长远来看,要实现恩施硒产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还需进一步注重打造要素深化、需求场景、产业迭代“三元一体”核心主干,进行储备、转换互相延展的演化回路等方面的工作,依靠科技创新和市场开拓,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展望未来,恩施州的特色硒产品产业必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曾春娥.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恩施富硒农产品的品牌传播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23.

[2] 何菲.恩施州富硒产业发展研究[D].恩施:湖北民族学院,2017.

[3] 张永红.湖北省多级支撑格局下特色产业增长极培育研究[D].武汉: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9.

[4] 谭德婷.产业融合视角下恩施州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21.

猜你喜欢

特色农产品产业现状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电商冷链标准化研究
山东省中草药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如何拓展国际市场
基于电商平台的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探究
浅谈生态旅游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新余蜜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就中国电影市场论艺术电影生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