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草药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6-12-19李松涛曹宏伟车勇高立霞孔
李松涛++曹宏伟++车勇++高立霞++孔青
[摘要]山东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蕴藏着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发展中药材种植有利于山东省的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山东省把中药材种植产业确定为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文章综合概述了山东省中草药种植现状、中草药种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和意见。
[关键词]中药现代化;种草药种植;产业现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1.110
随着我国对中药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中草药种植已被各界关注,而现代中药的兴起无疑给我国中药材种植业带来新的发展,目前各地政府相继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种植中药材,大力支持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近几年来,各地抓住退耕还林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机遇,加大中药材生产布局调整的力度。[1]作为中药材主产区的山东省相继出台了大力支持中草药种植的政策,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中草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重点,逐步形成了一批大的中药材优势和特色产区。
1山东省中草药种植现状
1.1山东省中草药资源和品种现状
山东省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地处中国东部、黄河下游;鲁中南山地丘陵区、鲁东波状丘陵区、鲁西北平原区;水系发达,气候温和,降水量集中,四季分明,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优越的地理环境,使之成为我国中草药资源大省之一。省内中药资源丰富,有天然药材资源1470种,占全国中药资源种类的10%以上,其中植物类药材达1299种。大量收购的中药材390多种,地产药材200多种。许多中药品种在国内享有盛誉甚至闻名于世界,有的品种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我国的“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就记载了山东产金银花、北沙参、丹参、瓜蒌等地道药材,其种植和加工历史也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5年以后,山东省中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成为拉动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省内中药材种植面积由20世纪初的30万亩左右,发展到目前的180万亩以上,约占全国中药材种植总面积的10%,产值近90亿元。全省中药材种植品种70余个,其中实现规模化种植的20多个,金银花、丹参、桔梗、黄芩、西洋参、丹皮、徐长卿、栝楼、山楂、银杏叶等主要道地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1.2中草药种植生产区域和规模情况
中药材种植栽培已成为促进山东农业发展的优质项目,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前景广阔。种植区域由上世纪末的沂蒙山区、胶东半岛的文登、鲁西南的菏泽为主的传统产区,扩展至全省各市。省内除聊城、德州、滨州未有中草药基地外,其他14个地市均有不同规模种植,并逐步形成临-日-潍-淄、济-泰-莱、威-烟-青、菏-济、东营5个大的中草药种植分布区域。其中临-日-潍-淄药材种植面积最大,约占全省面积的90%,区内群山连绵、丘陵纵横,盛产金银花、山楂、丹参、黄芪、桔梗、徐长卿等优势特色药材品种;另外,文登西洋参、菏泽丹皮、平邑金银花、郯城银杏叶、莒县黄芩等品种,当地的种植面积分别占全省同品种种植面积的95%、85%、75%、70%、60%。山东省产区的金银花、丹参、桔梗、西洋参等中药材年交易量分别占全国同期同品种交易量的60%、50%、50%、30%以上。[2]
《山东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4— 2020年)》中确定重点建设鲁中南山区、胶东半岛、鲁西南、黄河三角洲、微山湖与东平湖五大中药材生产区,重点培育金银花、丹参、桔梗、黄芪等中药材优良品种20个以上。
“公司+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基地+农户”正在成为省内中草药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省内现有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200余家,中药材销售专业合作社(公司)约300家;现有以中药材种植、提取、销售为主业的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0多家。建立万亩以上规模的中药材种植基地10处以上,通过中药材GAP(良好农业规范)现场认证的有6处。
2中草药种植产业化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2.1中草药种植技术人才缺乏,缺少专门技术指导,生产科技含量较低
中草药种植只要有土地和人力就可以种植,但中草药种植有特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管理规范,只有规范的生产,才能得到质量稳定、均一可控的药材。而我省不少中草药主产区缺少中草药种植技术人才,缺少对种植户的技术指导,药农在田间管理上比较粗放,使用化肥、农药没有标准,造成中草药出现农残、药残、重金属超标,与GAP技术规范存在不小差距。
目前由于普通药农缺乏科学的种植知识和技能,省内优势中药材已出现较为严重的品种退化、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致使出口的药材被外商退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缺乏指导农民种植药材的科技人才、市场缺乏熟悉中药材鉴定的高层次人员,致使中药材的优劣真伪难辨,从而使原本得天独厚的资源不能体现出其优势,也就无法转化为财富,因而严重制约着中药的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指导农民科学规范地种植和鉴别中药材的高层次人才奇缺,以致中药材产品质量不稳定、产业开发滞后,产业效益较低。[3]
2.2中草药种植产业信息不对称、缺乏统筹规划
市场宏观调控不足,产供销信息不畅。全省尚未建立规范统一的中药材市场供求信息平台,药农的种植、销售等存在很大盲目性。药材属于特殊农产品,主要应用在医学领域,不像水果蔬菜是生活必须品,药农对外界市场信息不够了解,种植中药材主要受药材行情利好影响,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少有人会对药材未来的走势考虑。常言道“药少了是宝,多了是草”,药贱伤农、血本无归的情况时有发生。
企业不了解最新科研成果,中草药的种植方法相对滞后,导致中成药的科技含量过低,中草药种植企业在技术、人才、信息等创新资源的拥有量严重不足,创新能力提升较慢,而科研机构偏重基础研究,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低。新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缺乏规范、可靠的科学数据,从原材料到成品缺少可控的质量标准,在中草药的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应用理论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等方面研究不够深入,未能全面利用现代化农业的手段实现技术创新。
2.3中草药种植产业化水平较低,产业链条较短
中草药种植产业链按龙头企业和参与者不同,分为龙头企业带动型(企业+基地+农户)、中介组织带动(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专业市场带动型(生产者与市场经营者通过合同构成稳定的购销关系)以及其他类型。目前省内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少龙头企业带动,对当地农村经济和药农增收的引导、带动作用小,还未真正形成中草药种植产业特色;且龙头企业本身发展处于摸索阶段,也存在管理水平低、产品成本高、创新能力弱、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问题;中草药种植模式仍保留着分散、粗放的小农经济模式,多以农户和小型种植企业为主,受限于其获得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或错误性,决策结果不能达到最优,使其对市场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市场竞争力较低。
大部分药材产业链较短,产业链一般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部分,只有当中游和下游通畅时,上游之水才能顺流而下。而省内的中药行业主要以原料和初级产品出售,精深加工程度较低,对中草药的需求有限,企业竞争力不强,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企业不足20家,还未产生强大的经济拉动力。
3产业化发展措施
3.1健全产业链建设,推动中药材的深加工与综合开发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关产业大拉动,在推进上游产业的发展的同时,加快发展中、下游产业发展。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是重点,推动中药材的深加工与综合开发是关键。继续推行“企业+基地+农户”“ 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推进中药生产和中药材加工企业在中药材产区建设稳定、可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促进道地和优势中药材向最佳种植区域集中。
中药材加工企业应积极引进先进设备,改进加工工艺,提高收率,提高药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并在规范化生产中药饮片、中成药等传统产品外,以金银花、丹参、桔梗、牡丹、栝楼、北沙参、西洋参等药材为重点,积极开展功能饮料为主的饮料、茶叶、功能性食品等延伸性产品研发;探索中药材非药用部位综合利用途径,加强中药材在中兽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化妆品等方面开发利用,将中草药制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创造更大的价值,培育几家过亿元的中药材精深加工龙头企业。
3.2大力推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实施品牌培育战略
中药材的种植是中药药品研制、生产、开发和应用整个过程的源头,只有首先抓住源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药质量和中药标准化以及中药现代化问题,因此,中草药的规范化种植对于推动我国中医药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自2003年开始建设中药材GAP基地已来,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在较短的时间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药材生产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要想取得中药现代化建设的突破性进展,就必须大力推行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这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基础保障。只有规范化种植才能保证中药材质量稳定均一,因此,中药材种植中要树立品牌意识,突出规范化种植药材的质量优势,让消费者认识到品牌中药材的重要性,即“好药材才能制造好中药”。此外,应立足道地及优势中药材资源,建立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基地,发挥道地药材在临床上特有的疗效,以便增强中药材的品牌效益,提高中药材价格竞争优势,使患者和基地利益最大化。
3.3推进中药材市场体系建设,健全产业发展体系
立足现代化、规模化、信息化的功能定位,加强中药材交易市场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市场的信息、包装、仓储、冷藏、运输等功能,提高辐射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加大科技推广力度,采用专业培训、科技下乡等方法,培养一支用用现代科技知识管理的产业发展主力军。加强中草药种植宣传,带动周边群众参与到中草药种植,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完善“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发挥种植基地和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作用,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推动中草药种植产业稳定发展。提升中药材产业在农业公共服务中的地位,强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生产企业与广大药农的紧密合作关系,增加中草药产业化的科技投入,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4,5]
4结论
随着中医的不断普及,中草药种植产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规范种植中草药是对于中草药种植产业的最基本要求。良好的基地环境,有效的基地运行模式、质量溯源的安全意识,不断建全的中药材的产业链、战略品牌的培育等均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中草药种植业的成功大厦,基本达到了中草药种植产业的要求,同时也在某些方面提示着中草药种植业应该关注的重点。因此通过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中草药种植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寻求有效措施,把握其发展脉搏,进而保障中草药种植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成明,靳光乾,付建国,等.对中药材产业现状和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中医药发展论坛,2004,8(8):659-663.
[2]王志芬,刘喜民.山东中药材种植的现状及其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09(11):5-6.
[3]李祺,刘盈.我国中药产业链问题与成因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0,8(35):2214-2217.
[4]刘树震,赵红艳,刘孟建,等.济南市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探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4):123-125.
[5]候丽娟,刘连成,胡静,等.威海市中草药种植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农业科技通讯,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