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增值性评价的班级育人创新实践

2024-12-11李根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4年11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

摘要:增值性评价是以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增值变化来评判其进步的一种教育评价方式,是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的一种育人实践。增值性评价在班级育人中的有效实施,既让评价找到了归宿,也让育人找到了抓手,是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班级育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支柱,增值性评价让评价手段更丰富、育人价值更显著。基于对学生增值性评价的育人认识、对班级育人的实践研究开展的探索与思考,旨在以多元的评价方式、丰富的评价内容,引领班级育人实践工作,以全新的育人样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关键词:增值性评价;班级育人;个性成长;协同共育;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李根,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一级教师。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在“总体要求”中指出,要坚持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方式,“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增值性评价以全新的面貌进入了教育视野。特别是在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育背景下,对学生实施增值性评价更富有育人价值和时代意义。尤其在班级育人层面,增值性评价既可以成为班主任有效实施班级管理的有力抓手,也可以成为建立家校协同共育的重要纽带,还可以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强大动力。基于此,笔者尝试以增值性评价为手段,以班级育人为着眼点,探索基于学生增值性评价的班级育人的内涵、价值意蕴和实施路径,以科学的评价引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增值性评价的内涵

《方案》中将学生增值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放在并举并重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既是国家层面对增值性评价的肯定,也是从育人行动上对增值性评价的推广。那么,增值性评价究竟植根于哪里?它的时代内涵是什么?增值性评价与班级育人又有何内在关联?教育工作者只有明确这些,才能真正挖掘增值性评价的育人内核,发挥评价应有的育人价值。

(一)增值性评价的概念溯源

“增值”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中的解释是“资产价值增加”。例如,增值税,就是以企业的增值额为征税依据的税种。“增值”在经济领域中运用较多,侧重于经济效益的增长或者升值。经济学中的增值性评价意味着用投入与产出的比较结果衡量经济活动的效益。教育领域中的增值性评价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不过,并不是用投入与产出的比较结果来衡量教育的效益,而是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正向发展变化来判定教育的成效。泰勒、迈克柯兰于1985年最早提出了教育增值评价,指出它是通过对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或某个阶段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分析,来描述学生在学习上进步或发展的增量。这一评价方式最先产生和流行于国外,一度成为国外主流的评价方式。后来,增值性评价引入我国。新世纪以来,这一教育评价理念才受到国内学者的较多关注,逐渐对我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影响。时至今日,《方案》明确提出“探索增值评价”的指导意见,说明国家层面开始重视这一评价方式的育人价值,并将其从理论研究阶段上升到实践探索层面。

(二)增值性评价的时代内涵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增值性评价主要聚焦在“增值”二字。无论是学生品格的增值,还是学业成绩的增值,抑或是身体素质的增值、艺术素养的增值、劳动能力的增值等,只要是从学生成长的当下出发,经过一段时间来考察变化后的结果,产生正向的增值量,都可以说明该学生取得了进步或者收获了成长。

增值性评价不同于结果性评价的只注重结果,也有别于过程性评价的关注全过程,它更为看重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变化。每一次正向的变化都是学生成长中一次不可忽视的增值。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成长中的每一次增值,这能给予学生强大的成长动力。因此,增值性评价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为自我发展赋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也正是因为具有这样的独特价值,增值性评价才更需要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增值”,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助力,为实现这样的独特价值筑基。新时代呼吁新变化,增值性评价的育人内涵刚好为这个崭新的时代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探索增值性评价正是全面深化和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

(三)增值性评价与班级育人的内在关联

班级育人是在班级范围内实施的一种育人行动。班级育人不只是通过班务管理和狭义的班级德育活动来育人,而是将所有教育教学行为都放在班级育人范围内,是广义的班级育人。这就决定了班级育人是一种系统性和整体化的教育实践活动。这样的班级育人离不开增值性评价的助力。学生是以班级为单位接受学校教育的。班级育人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自然也就构成了学校教育中至关重要的育人链条。每一个班级育人的螺旋交织和累积叠加,汇聚成学校教育的强大育人力量,增值性评价可以成为这股强大育人力量的重要推手。增值性评价在班级育人中能充分发挥其增值效益,以自身发展理念助力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发展自己、成就自己,为班级育人提供实践育人的抓手;而班级育人为增值性评价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育人环境和可供实施的育人空间,既便于学生在其中接受增值性评价,也易于教师考量增值性评价的实施效果。如此看来,增值性评价与班级育人是携手共进的关系,也将走向合作共赢的育人归宿。

二、基于学生增值性评价的班级育人价值意蕴

增值性评价能引领教育评价跳出长久以来的桎梏,以更多元的视角、更丰富的内容、更有意义的方式来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班级作为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教师的育人阵地。增值性评价在班级中的育人实践,既能彰显评价的育人价值,也能建立家校共育纽带,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助推班级育人有效实施。

(一)彰显评价的班级育人价值

《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而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这就更能体现出教育评价的重要价值。在学生层面,《方案》专门对“改革学生评价”提出了指导性要求,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可见,改革既有评价方式至关重要。探索增值性评价,就是试图打破既有评价方式的束缚,实践多元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重要举措,其指向的正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于学生而言,增值性评价不仅是一种新的评价表述方式,更是一种聚焦学生多元发展的评价尝试。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为班主任开拓了一条新的评价思路,更为班级育人提供了一套可借鉴的育人手段,充分彰显了评价导向下的班级育人价值,是一种全新的育人样态。

(二)建立家校的协同共育纽带

增值性评价的育人意义不光在于评价本身,还在于能够凭借育人优势构建稳固的育人共同体。家校之间的协同共育就是这种育人共同体的重要体现。在增值性评价机制之下,学生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发展变化都将作为考量的过程,班主任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评价主体,甚至还要在评价中扮演关键角色;科任教师也不能缺席这样的评价机制,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增值”需要教师即时的记录和理性的分析;家长的参与更是评价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毕竟学生“增值”的根在家庭,“营养”的输送离不开家长。因此,以增值性评价为手段的班级育人实践将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牢牢地拴在了一起,建立了家校协同共育纽带。在这条育人纽带的维系下,家校相互合作,彼此取长补短,共同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评价的目的是育人。增值性评价更为关注班级中学生成长过程的每一次增值,聚焦于在“各美其美”中成就学生,最终实现“美美与共”,这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和教育意蕴。这一点与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达成共识。多元智能理论给教育工作者的启示是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要多维度地看待智能问题,优先唤醒、挖掘和发展学生的积极智能,以积极智能影响其他智能,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增值性评价要做的就是聚焦班级育人的方方面面,从每一个过程和每一处细节中寻找学生的积极智能,记录它们的每一次增值,放大每一次增值背后的价值,点亮学生成长的“心灯”。一次次的增值和一盏盏“心灯”,让学生的价值被看见。

三、基于学生增值性评价的班级育人实施路径

增值性评价强调以学生变化的增值为评价的客观依据,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进步或成长,充分体现了教育评价的公平性。增值性评价在班级管理中的实施就是要将这份公平性付诸实践,并放大其价值,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成长体验。这就是增值性评价引领下的班级育人价值追求。那么,基于学生增值性评价的班级育人又该何去何从?笔者认为,应立足班本实践、依托家校合作、聚焦“五育并举”,并将这三个点连成一条线。

(一)立足班本实践,探索学生个性成长的“增值空间”

班本实践是班级育人的重要途径。班级育人价值的彰显与班本实践的效果息息相关。增值性评价恰好为班本实践指明了实施方向。“个性化评优激励体系”正是班级基于增值性评价探索出的班本实践形式。所谓“个性化”,是针对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以“各美其美,成就最美”的视角来看待每一名学生,给予恰当的班级荣誉激励评价。在学习方面,班级可以组织“学习之星”和“进步之星”评选,聚焦一个月内学生学习上的增值变化,具体可细化为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发言,课下作业完成质量高、书写工整等与学习相关的方面;在习惯方面,组织“习惯之星”评选,关注一个月内学生常规习惯上的增值变化,具体可细化为两操路队、劳动卫生、课堂纪律、课间文明、饮食就餐等与习惯相关的方面;在班级管理方面,组织“班级管理先进个人”评选,结合一个月内班级管理团队参与班级管理上的增值变化,凡涉及班级管理事宜皆可归入其中。以上三方面评选连线成面,编织成一张班级育人大网,将每一名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包罗其中,为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增值空间”。这样基于增值性评价的班本实践,其指向的必定是班级的全面育人。

(二)依托家校合作,打造班级协同共育的“增值团队”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这里清楚地告诉教育工作者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那么,在增值性评价中如何用好家校合作为班级育人增值呢?其实,打造班级协同共育的“增值团队”尤为重要。班主任是增值团队中的主导者。一方面,班主任需要协调科任教师、家长和学生三方之间的联系,让三方始终在增值性评价这条育人道路上同频共振;另一方面,班主任需要从科任教师那里及时获取每一名学生的增值点,从家长那里了解学生居家学习和表现的增值情况,从学生那里关注其在校的其他增值内容。科任教师是增值团队中的实干家,对学生每一次增值变化进行悉心关注和用心记录,是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成就多元自我的关键。家长是增值团队中的推进者。教师教育需要家庭力量的支持与推动。家长是最关心孩子成长的人,他们也最期待孩子的每一次增值。孩子在家庭中的每一次增值都将给学校教育带来积极动力。学生是增值团队中的成员,也是团队效益的最终受益者。学校组建团队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关注学生的增值情况以及维系增值的整个过程,是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的共同使命,正是这个使命构成了班级育人中的家校协同共育格局。

(三)聚焦“五育并举”,构建学生全面发展的“增值模式”

“五育并举”教育理念聚焦德智体美劳,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增值性评价正是有效落实德智体美劳的重要举措,也是彰显“五育并举”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增值模式”。增值性评价中的“五育并举”主要表现为:在德育上,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品格培养,放大过程性的增值,肯定学生德性的成长;在智育上,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和学业质量的提升,将学生每一次的进步都当作一次宝贵的增值机会,在积少成多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内驱力;在体育上,注重对学生体质健康和体魄强健的培育,每一次运动项目的增值都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基石;在美育上,尊重学生对艺术的追求,依托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对学生进行艺术素养的熏陶和感染,学生对艺术的增值就是他们对美的执着追寻;在劳动教育上,强化对学生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教育和实践,创造性地为学生参与劳动和接受劳动教育提供契机,让学生的能力和品质在每一次劳动中得到增值。这样的增值模式因“五育并举”而打上了独特的育人烙印,也为班级育人指明了崭新的实践思路。学生在这样的评价方式和育人模式的双重作用下,向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向迈进。

在班级育人中实施增值性评价,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增值性评价引领下的班级育人,使育人样态为之变化,育人价值也显著提升。可以说,增值性评价为班级育人开辟了崭新的育人天地,班级育人也为增值性评价的有效贯彻落实提供了广阔的实践阵地,二者在相辅相成中为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注入了生机,也擘画了班级育人的新蓝图。相信这一评价方式必将开创教育评价改革的新局面,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西胜.班主任实施学生增值性评价的价值意蕴及实践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21(4).

[2]刘尧.教育增值评价的教育公平追求:从《科尔曼报告》谈起[J].江苏教育,2012(35).

[3]李根.个性化评优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尝试和价值探索[J].生活教育,2020(10).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5]沈磊.构建班本系统,推动班主任课程领导现代化[J].中小学班主任,2024(7).

[6]黄欢,朱梦华.基于实践共同体的班主任培训创新路径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24(14).

[7]吴茵荷.教师增值性评价探索:现实隐忧与可为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28).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
体育课堂中跑步教学的实施策略探讨
关于高职高专文科(政法类)学生公共基础知识和能力构成的分析报告
敢拼才会赢
论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幼儿科学教育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将素质教育渗透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简析体育教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