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角下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家校共育策略
2024-06-30杨根红
杨根红
摘要:科学的家校共育是开展好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下班级管理基本上以教师管理为主,对于家校共育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并没有足够的关注,因此班级管理体系相对缺失,效果也没有达到预期。立德树人视角下,小学班级管理中要积极落实家校共育,通过组织主题班会、成立家长委员会、组织班级家校活动、定时家访等方式,从不同维度入手,提升立德树人理念下班级管理质量,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更和谐、完美的家庭、学校环境。
关键词:立德树人;家校共育;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4-0111-03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因此立德树人视角下的小学班级管理要重视家校共育,通过多样化活动的组织,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从而达到完善班级管理体系、促进班级管理质量提升的目标。
一、落实立德树人,明确家校共育思路
“双减”政策落地后,家庭教育再次成为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家校共育也成为学校教育管理、发展的重要思路。以往应试教育理念下,班级管理的方向基本以教师管理学生为主,大部分家长并没有参与到学校班级管理中。部分家长认为班级管理与家长并没有直接关系,孩子到校之后任何问题都应由学校负责,由此萌生没有主动参与、配台班主任工作的意识。不仅如此,以往班级管理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对于家校共育括动的组织也没有足够的关注,认为班主任老师才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学生自主管理、家校共同管理等并没有与教师管理协同起来,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受限。因此,基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在班级管理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家校共育优势,明确家校共育的具体思路。
首先,教师需要从理念上转变班级管理理念,将立德树人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理念、行动指南,在班级管理中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将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落到细节之处,避免班级管理中家校共育措施过空过大成为口号。其次,教师需要从班级管理思路上进行综合转变,比如将传统教师为主的班级管理方式逐渐转变为学生自主管理、家校共同管理,充分抓住班级活动、实践括动等机会,组织家校活动,让家长、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中,从而实现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二、创新班级活动,拓展家校共育路径
立德树人视角下,班级管理中如何落实家校共育是当前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可从以往班级管理家校共育活动落实问题入手,多维度拓展班级管理中家校共育路径。
(一)组织主题班会,落实家校共育
主题班会是班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方案之一,也是解决当前班级管理问题的主要举措之一。每局主题班会的组织要结合当前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选择适当的议题展开主题班会活动,从而真正发挥主题班会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主题班会的组织与实施,也能充分落实家校共育,从而形成系统的家校共育助力班级管理方案。
比如针对当前不少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喜欢刷小视频等问题,主题班会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出主题班会的主要方向,明确整节班会课的主要思路。比方说,结合当前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现状,以及当前小学生对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差等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合理网络,自我掌控”家校共育主题班会,从当前小学生沉迷手机、平板等现状入手,分析手机等电子产品使用的利与弊,还可以增加小学生如何合理利用网络等内容。在具体活动中,教师可以先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向家长了解当前学生在家庭生活中使用手机等电子工具的现状,重点将网络游戏等内容融入其中;随后,可以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到主题班会中,组成家长方队和学生方队,然后在主题班会上进行“辩论”以正反双方的角色投入到辩论会中,比如一方的论点是沉迷手机会影响学习、危害身心、造成人身伤害、影响人际关系等问题,甚至影响大脑结构,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而另一方的论点则是合理利用网络也可以带来很多益处,比如可以丰富学习资源,网络上有很多书本上没有的学习资源,通过网络还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所有知识,而且非常精准等等。在家长和学生展开辩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总结和分析,记录家长、学生双方各自的观点,最后进行综台,总结出“网络确实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但是网络信息多面且杂,小学生本身的生活阅历等非常有限,因此并不能辨别网络信息的好坏,很容易被一些不健康网络信息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等观点。在家长、学生进行辩论,以及教师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最后的讨论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学生、家长三方都可以针对小学生的网络活动给出自己的计划,然后三方将自己的建议分享出来,最后台作制定一个比较完美的上网方案。
家校合作主题班会,既是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机会,也是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机会。作为班主任老师,在班会主题的选择时要重点关注当前班级管理中学生呈现出来的问题,同时了解学生在家庭、学校生活中的表现,对此类问题产生的原因等进行深入研讨,最终与学生、家长一同制订科学、合理的问题改善计划,借助主题班会实现家校共育目标。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成立家长委员会,拉近家校距离
家长委员会是家长与班级、学校沟通的桥梁,也是班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角色”。“合格”的家委会是帮助班主任更加高效管理班级的重要支持力量,立德树人理念下班级管理中家校共育活动的组织更是离不开家委会的重要作用。
首先,在学期之初,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对班级学生的家长进行全面了解,通过调查问卷等高效率的方式对班级家长加入家委会的意愿进行了解,并主动联系一些意愿较强的家长,人数可以控制在五六人左右,切忌过多。其次,合理分配家委会成员的职责,比如采购、出纳、活动策划等等,确保班级每个环节的工作都能够顺利进行。家委会组成之后,要向全班家长介绍家委会的成员以及分工职责,方使家长之间进行更好地沟通与联系,更好地为班级服务。
班主任与家委会之间要做好充分沟通与联系,让家委会能够及时了解班级的教育管理动向,除了日常教学进度的及时沟通之外,班主任还可以在学期之初将本学期的活动计划告知家长委员会,共同设计学期的活动计划,比如班级德育活动的组织,家长委员会可以与全体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充分借助家长资源开展班级德育活动,如开展“家长进课堂”组织各种德育课程,实践课程等,为学生提供更多校内、课本中接触不到的课程资源,有效弥补校内教学、教育活动的一些短板,一方面协助班主任老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家长资源融入班级管理,也能够让更多的家长与班主任老师达成教育共识,形成家校共育班级管理新体系。
(三)班级家校活动,同筑沟通桥梁
家长认可班级是家校共育活动开展的机会,家长是班级管理的重要角色之一,家庭教育也是决定学生发展的关键。班级家校活动的组织思路是丰富多样的,以往家校活动基本上以家长会的形式出现,而且大部分教师习惯将家长会安排在考试前后,非常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和压力,让学生觉得家长、老师只关心他们的成绩,还会产生老师要与家长“联合起来共同监管学习”的错误想法,因此家长会往往起不到良好的作用,甚至还会导致学生与家长、老师之间形成对立,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也不利于班级的团结,影响班级管理的综合质量。不仅如此,家长对于家长会也有一些“畏惧”心理,部分家长认为家长会就是好学生的表彰会,自己家孩子成绩差,在家长会上没什么发言权,因此这部分家长对班级管理工作更是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基于上述问题班级家校活动的组织可以从新方向入手,逐渐改变学生、家长的片面认知,通过多样化家校活动,增强家校凝聚力。
首先,组织“家校联系本”活动,家校联系本是家长、学生、老师三者之间定期沟通交流的平台,学生在家校联系本上可以每天记录自己在校发生的有趣故事,或者是自己日常学习收获也可以是与同学之间的美好瞬间等等,记录方式不限,可以文字记录也可以图文结台的方式呈现;每周末学生可以将家校本带回家中,家长可以通过家校本了解学生一周在学校的生活、学习状态,写一写家长寄语等等。其次,组织“爸爸妈妈,请听我说”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学生与父母之间形成了“代沟”,他们不愿意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甚至还会与父母产生冲突,通过组织“爸爸妈妈,请听我说”活动,学生可以讲自己想说的话借助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说一说自己生活中、学习中的困惑,说一说自己内心的想法,比如想要父母怎样进行沟通交流、对于自己日常的生活学习有哪些想法等等。另外,组织“夸夸信”活动,与“听我说”活动对应,父母的“夸夸信”活动也是缓和学生与父母关系的有效举措:在日常交流中发现,很多家长都表示自己很难“夸”自己的孩子,有时候表扬的话到嘴边但是说出来味道就变了,甚至还会引发一场“亲予犬战”。通过组织“夸夸信”活动,家长可以将自己对孩子的夸奖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说一说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值得被表扬的事件,然后在班会课上将自己父母写的信交给孩子,让孩子们懂得在父母眼中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同时通过父母毫无保留的夸奖,也能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优点。
家校共育视角下,通过多元化班级管理活动的组织,让家长、学生改变对班级管理的认知,通过一件件小事将班级管理活动细化,让家长、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也是班级建设的一份子,同时通过上述活动的组织也能够拉近家长、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让班主任教师真正成为家长、学生关系的调和剂,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家庭关系,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共筑家校沟通桥梁,同时助力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四)组织家访插动,助力班级管理
家访活动是班级管理活动中非常重要的方式之一,也是提升班级管理质量的关键举措。家访一是让老师快速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在家表现,为后续教师在因材施教上馓好铺垫,二是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并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最终目的就是与家长之间形成顺利的沟通交流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加有利的成长环境。
首先,家访活动之初教师可以设计“家访预约卡”,每个学期开学时可以提前设计好家访计划,在家访前一个月,将预约卡发放给学生,并在卡上写出此次家访时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清单”:任务清单的制定根据近期学校、班级活动的主题,比如本阶段班级活动的主题是“21天阅读好习惯”,那么任务清单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1.准备好阅读活动要求读的书籍,以及自己自主阅读的书籍。
2.阅读记录表、阅读感受与老师分享。
3.制订自己的下一个阶段的阅读计划。
4.与父母分享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
通过预约卡的设计,将家访活动的计划以及目的充分呈现出来,让学生在预约卡时及时与父母沟通;一方面让父母了解班级近期的活动动向,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根据预约卡完成自己每日活动,坚持21天养成良好的习惯。
家访活动的组织要避免传统的形式化、模式化,家长、教师之间要做到家访当日直面矛盾,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然后针对家庭情况、学生情况制定相应的疏导、引导计划。比如针对部分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成绩下滑的学生,教师家访的重点就是要了解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寻找学生之所以沉迷网络的根本原因,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与家长形成台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戒除网络游戏。
家访是家校共育最为直接的方式之一,也是教师与家长、学生之间的零距离接触,通过科学合理的家访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而且也能解决班级管理中的老大难问题,对于提升班级管理质量也非常有利。
三、结语
总而言之,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班级管理中必须要关注家校共育的作用,改变传统班主任单方面管理班级的问题,明确家校共育班级管理的思路,拓展家校共育管理班级的路径,通过组织主题班会、成立家委会、组织家校活动以及开展家访等活动,将家长、学生与班级管理密切联系起来,借助多样化的班级活动组织增强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括动的积极性,同时通过系统活动的组织,完善班级管理体系,促进班级管理质量提升。
(责任编辑:黄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