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辽河流域夏家店下层文化房址结构的分形分式与分期

2024-04-20王馨悦孙国军

关键词:分期

王馨悦 孙国军

摘 要:在史前考古中,房址作为一个可以长期保存的建筑,分为居住址、窑址、窖穴等。房址的研究对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环境、生存条件、社会发展程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针对西辽河流域夏家店下层文化居住址进行详细研究,以探寻在房屋建造与居住过程中房址结构的变化,并对其进行分形分式与分期。

关键词:西辽河流域;夏家店下层文化;居住址;分期;分形分式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4)02-0025-06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分布在西拉木伦河以南,渤海以北,壶流河以东,医巫闾山以西的青铜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其中以赤峰市二道井子遗址、辽宁建平县喀喇沁河东遗址、辽宁凌海大刘台山遗址保存相对完好。目前针对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化分期、器物类型研究、动植物考古研究等,缺少对房址内出现的遗迹位置以及结构的分析与探究。房址内灶坑、墙壁和地面的加工处理,以及门道结构、建造房屋所选择的地形都是对当时居住环境情况的反映。

一、夏家店下层文化房址分形分式与典型遗址

夏家店下层文化在时间上与中原地区的夏、商相近。夏家店下层文化中对铜的使用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在出土的文物中,有大量的铜牌、耳环、饰件等。在陶器使用上也出现了簋、鬲、斝等多种器型。结合已有的发掘报告与发掘简报可以将夏家店下层文化房址分为A到I九形:

A形房址。墙壁为未经处理的黄色生土,墙壁一侧设置有壁龛,壁龛周围普遍存在烟道。屋内有一处地面灶,地面大多未经处理。其中以赤峰四分地东山咀遗址最为典型。内蒙古赤峰县(今赤峰市)四分地东山咀遗址F6房址(图1),位于遗址北部,是一座具有双室结构的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该房址全长4.4m、宽1.8m到2m,墙高1.2m,前室长2.25m、后室长2.15m。后室西北角有一片长0.5m、宽0.6m的红烧土,证明房屋主人经常在室内生火,此处可以做饭也可以做取暖之用。并且在靠近红烧土的壁上有通向地面的烟道。此房屋为半地穴式建筑,根据时间可以推测出,其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早期。由于环境湿润,导致室内环境较为潮湿,冬天房间内属于湿冷环境,而且在墙壁和地面未做硬化情况下,环境温湿度变化会对室内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壁龛的存在对室内取暖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烟道的存在可以将热量辐射到整个房间内,既可以向屋内提供热量,也可以将室内的湿气排出一部分[1]。

B形房址。房址壁面是黄色生土,屋内一侧有生火位置,旁边有烟道,地面未经处理。其中以赤峰大甸子遗址最为典型。赤峰大甸子遗址位于敖汉旗大凌河的牤牛河上游,旁边无古河道,其中保存完好的居住址占比很少,从仅存的F3房址来看可以看出,房址壁面是黄色的生土,表面并未经过处理。在南侧坑壁壁面有一处在室内持续点火的位置,并且在其附近设置了烟道,以保证排烟问题的解决。根据其形式可见其与东山咀遗址形制有相似之处[2]。

C形房址。墙壁采用夯实技术,地面与墙壁都涂抹草拌泥,屋内的中间处有篝火或者灶坑。其中以宁城小榆树林子遗址最为典型。赤峰市宁城小榆树林子遗址,位于小榆树林子村南一座圆形的山丘上。其中F2为单层圆形半地穴式房址,墙壁由草拌泥所制成的土坯来砌筑,经过了部分处理,同时地面也经过垫层[3]。

D形房址。房址有垫土地基,单层墙,墙壁地面经过处理,墙壁是由土坯堆叠而成,采用“二分之一”错缝法,土坯中间涂抹草拌泥,使得墙壁内疏松多孔,外层涂抹草拌泥或石灰,地面经过处理,也涂抹草拌泥或者石灰。其中以内蒙古喀喇沁旗大山前遗址最为典型。内蒙古喀喇沁旗大山前遗址的F28房址(图2),为圆形地面式建筑。筑墙前普遍先垫一层棕色土,在此垫土的基础上挖出一圈浅槽,然后再砌筑土坯墙。房屋墙壁多为单墙,所用土坯大多为长方体,同一层的两块土坯短边相接,上下两层土坯进行错缝叠压。从此可以推测出此时已有了“二分之一”错缝法的雏形。同时土坯中间用草拌灰涂抹,令墙壁呈现疏松多孔结构,并且草拌灰的涂抹也使得墙壁厚度增加,可以提高墙壁的保温性能,也使墙壁更加美观。地面在垫层的情况下再次涂抹草拌泥,在局部再次进行烧烤硬化,使得地面保温效果更佳。在门槛西侧有一处经过长时间的烘烤的地面,此位置存在于灶边,虽然在晚上大多数情况下灶会被熄灭以保证室内不会失火,但灶内的余温可以保证一部分取暖需求。由于硬化地面导热效果很差,同时也可以保证舒适性,因此门槛西侧的硬化地面推测为屋主人居住处。可见相较于早期,虽然此处遗址为地面式,但当时的人们对房屋保暖的需求却大幅度升高[4]。

E形房址。墙壁为双层土坯墙,墙壁缝隙进行了填充处理,地面有硬化处理且涂抹草拌泥或白灰。其中以辽宁建平县喀喇沁河东遗址最为典型。辽宁建平县喀喇沁河东遗址F1房址(图3),为圆形半地穴式房址,可推测房间内径约3.7m,墙壁为内外两层土坯砌筑而成,同时在土坯之间加以细沙或白灰勾缝,土坯厚度最多可达2cm,房屋内壁涂抹有2cm厚的草拌泥,并且在此基础上再涂一层白灰面。由此可见,房址为半地穴式建筑,但是在外侧增加一层土坯,演变为两层土坯,直接增加墙壁厚度。地面的加工亦是为了保暖。同一遗址的F4方形房址,在初建时并未将墙壁加工处理,在后来每次修整时,都要增加墙壁厚度并且对地面进行加厚处理,可见当时环境温度存在变化[5]。

F形房址由主房、侧房和外墙构成,双层墙壁,外墙为土墙或者石墙,硬化地面,内墙墙壁土坯也采用“二分之一”错缝法进行堆砌,墙壁和地面均涂抹草拌泥,主房墙壁设有暖墙。其中以赤峰红山区文钟镇二道井子遗址最为典型。赤峰红山区文钟镇二道井子遗址,其房址多为圆形地面式建筑,以F54为例(图4),其由主房、侧房和外墙三部分组成,这几部分并非一次性建成。主房平面呈圆形,直径约5m,墙体宽约0.8m、残留墙高0.9~1m,墙面内外壁均抹有3层草拌泥,厚约2cm,墙壁在逐渐加固的同时,局部有火烧痕迹,墙壁硬化也注意到了保暖问题。居住面中间有一处圆角方形地面灶,边长约0.75m,可看出其为长期生火做饭的部位。侧房位于主房西侧,墙体与主房墙体相连,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4m、南北宽2.2m,墙体宽0.4m、残高约0.8~1m,其中一个面有明显的烟熏痕迹,推测此房间为生火房间,与主房相连部分作为暖墙。外墙分为五次修筑,主房、侧房和外墙内部堆积以破碎土坯为主,夹杂少量较松散的灰土和黄土,近踩踏面处存有一层很薄的黄土堆积,推测是从一层层墙壁逐渐发展成院落,墙壁推倒往内堆积既节省了人力,也可以加強室内保暖[6]。

G形房址。外侧为石墙,内侧为“三七错缝法”建造的土坯墙,墙壁和地面都经过处理,并涂抹草拌泥,部分屋内一侧有一土台。其中以辽宁北票县(今北票市)丰下遗址最为典型。辽宁北票县丰下遗址大多为半地穴式建筑,其中圆形单间式房址12座、长方形单间式房址5座、方形双间式房址1座。圆形房址的内径一般在2m左右,最大可达4m。长方形房址的规模与圆形房址大体相当。房址结构大多外墙为石墙,内墙为土坯墙,少数内墙为夯筑土墙或者泥土墙,也有少数内墙为石墙,其中土坯为黄土或灰土的草拌泥制成,规格大多较为一致,长约40cm、宽约20cm、厚约8cm,砌墙的土坯也进行了加工,使保暖效果更佳。砌法多采用“三七错缝”砌法。墙壁砌成后,室内外墙壁都加抹一层或多层草泥土,使墙壁更加保暖。房址中心大多有圆形红烧土面。紧贴墙壁内侧砌有土台,土台多经烘烧,这可能是室内固定烧火的地方。从取暖角度看,中间篝火和土台均为取暖保温的地方。外墙为石砌墙,在让房子更坚固的同时,同时也增加了防风保暖效果[7]。

H形房址可分为两个亚形:

Ha形房址:由主房、侧房和外墙构成,具有双层墙壁,内、外层墙壁均为石块堆砌,地面、墙壁内层经过涂抹处理,房屋中间设有灶坑。其中以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三座店遗址最为典型。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三座店遗址,其位于山顶及南坡,最高处海拔360米,西侧是临河断崖,北侧与阴河东岸的山岗相连接,南侧和东侧为沟谷冲积的平川地,所建地势险要,房址的墙体大多用石块砌筑,其中大量是直接从地面起建,不设基槽。石块之间有的用草拌泥进行黏合,有的则似乎是直接进行垒砌,也有的墙体为土石混筑,并发现少许壁面上出现抹泥的现象。其中以F11(图5)为例,它是由内墙、外墙、主室、回廊、台阶和侧间组合而成。内墙的墙体由小石块垒砌而成,石块之间用黄土进行粘连,内外壁均涂抹有一层泥,部分墙体采用土石混筑。外墙墙壁墙体则采用较大石块进行垒砌,在南侧贴附一段附墙,呈弧形,西侧贴附于外墙外侧,东侧逐渐与外墙分离呈东西向分布与阶相连。主室为圆形,居住面使用黄土抹泥并且整理平整,室内北侧发现地面灶,烘烧面呈圆形。内墙与外墙之间是回廊,在东北侧则有一道石砌的隔墙。侧间位于主室东侧,其平面呈现半圆形。根据房址结构和分布可以看出,外墙是逐渐扩建发展成院落。F11房址内堆积分主室堆积和廊内堆积。主室堆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土色黑褐色夹杂有些许土坯残块,土质较硬,里边有极少量陶片;第二层为土色灰黑色,内部土质松软,土里包含有一些陶片、烧土块、炭粒等;第三层为居住面,分为两层:第一层居住面为黄色垫土经过夯实,厚25cm;第二层再居住面涂抹黑色泥层,厚10-20cm。可以看出房址内所有堆积均为居住面,只是堆积时间不同。再看廊内堆积,西部廊内堆积为两层:第一层为灰黑色,局部地方有用火的痕迹,土质较松软,厚20cm,其中包含有大量陶片、兽骨、炭粒等。第二层堆积为最底层,下层为基岩,土色为浅灰褐色,土质较硬,其中包含有石器、陶片、兽骨、烧土块、草拌泥土块、木炭和烧灰等。廊内北侧发现一层土坯铺垫而成的地面,用两层土坯铺垫而成,在土坯层下有一层厚10cm的垫土,土质较软,包含有兽骨、烧土块和陶片。从廊内堆积物中可见,有点火取暖痕迹,可见外廊与内墙中间的相接部分被当作当时的暖墙[8]。

Hb形房址:由护坡墙、房墙、门道、居住面及灶址等组成,墙壁采用土石结构,地面铺垫石块,灶坑位于房屋中间。其中以辽宁凌海大刘台山遗址最为典型。辽宁凌海大刘台山遗址位于小凌河的一处平缓的坡地上,房址多为地面式建筑,保存状况较好。F5房址整体由护坡墙、房墙、门道、居住面及灶址等组成(图6)。四面墙壁都采用石块堆砌,墙壁由掺杂大量料礓石的黄土垒筑而成,接近门址处的黄土内料礓石数量较多,土石结构墙壁对室内保暖有部分作用,同時也增加了墙壁的坚硬度。居住面近似圆形,铺垫夹杂料礓石的黄土,地面未经处理。灶址发现1处,位于居住面中部。房址内除了出土有陶器及石器外,也见有少量的兽骨,可见在室内生火做饭[9]。

I形房址:由院墙、窖穴、多个房址组成。院落平面多为圆角长方形,窖穴多位于院落以内,院落内的房址皆为单层墙,院墙多为夯筑,部分院墙转角处有石块包砌。其中以赤峰红山区文钟镇二道井子遗址最为典型。以三号院落(图7)为例,三号院落多为地面式建筑,整体平面为近长方形,东西长9m左右、南北宽6.5m左右。由院墙、踩踏面、院门、F69、F61和H153组成。院墙分为Q1、Q2、Q3三个部分,其中Q1东部与一号院落西墙相接,西、南、北三侧为一次夯筑而成,墙体上部多加以土坯或石块修砌,拐角处以石块包砌加固,其南墙被H152打破。Q2依Q1西墙内侧而建,南北两端分别与Q1南墙及F61相接,对Q1西墙起到加固作用。Q3位于院落西部与Q2平行,南北两端也分别与Q1南墙及F61相接,推测是F61废弃后新建的院落西墙。踩踏面呈东高西低之势,较平整。院墙院门位于Q1南墙东部宽0.5m、残高0.8m。F69为圆形地面式建筑,是三号院落主要建筑。位于院落中部。直径4m左右。房屋墙体为土坯垒筑,宽0.4m、残高0.6m左右,土坯间以草拌泥粘合。墙壁保存较好,墙壁内外皆抹有两层约2cm厚的草拌泥,且局部有烧结面。房址内居住面高出院内踩踏面约12cm。居住面中部设有地面灶,灶周围有小范围烧土。门道朝西南,宽0.5m,门槛处的踩踏面保存完好。F61也为圆形地面式建筑,位于院落西北角,与F69为同期建筑但早于F69废弃。直径为3m左右。房屋墙体也为夯筑,宽约0.3m左右、残高约0.6m左右。墙壁内外皆抹有两层约1cm厚的草拌泥。房址内居住面经过烘烤,高出院内踩踏面约10cm。居住面东侧存有一圆形地面灶。门道朝向东南,宽约0.5m,门槛处踩踏面保存略好。H153也为地面式建筑,位于院落的西南角。平面近方形,边长约1.6m左右。四周保存有宽约0.3m左右、残高0.6m左右的夯筑土墙。窖穴内外壁及底部均抹有厚约1cm的草拌泥,部分内壁有烘烤痕迹。

二、夏家店下层文化房址分期与演化过程分析

(一)夏家店下层文化房址演化过程分析

由于夏家店下层文化恰好处在全新世大暖期结束时期,因此在对夏家店下层文化房址进行分期与分析时一定要考虑到房屋的采暖对于房屋结构的影响。

四分地东山咀遗址为代表的A形房址是目前已发现最早的夏家店下层房址,此时人们对房址内部要求不是很高,再加上此时处于全新世大暖期晚期,壁龛存在于房屋一侧,烟道在壁龛上方,此时产生的热量就可以满足房屋内维持一定温度所需的热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全新世大暖期结束,温度变冷,屋内的点火部分从墙壁上转移到地面,此时房址内温度还可以维持,所以地面灶存在于房屋一侧,墙壁未经处理。此时房屋结构除了点火位置未发生明显变化,推测房址从A形发展到B形。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当时人们对墙壁的处理逐渐变得丰富,人们采用夯筑技术,在墙上涂抹多层草拌泥,这些有可能是不同居住时期一层一层地涂抹上去,证明房址可能保存了多代。涂抹草拌泥一是为了美观问题,二是为了增加房屋内保暖问题。人们为了环境问题或者舒适性等其他原因,将地面进行夯实,其与稍早时候的房屋加工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房址从A形或者B形变化到C形。

可能是环境或者其他外来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房址墙壁的处理进一步进行发展。房址墙壁依旧为单层墙壁,人们在当地取土,做成土坯,采用二分之一法,使土坯错缝堆叠,中间增加一些草拌泥处理,使得墙壁变得疏松多孔,这让房址保温效果变得更好。人在居住面的地方硬化,保证舒适性,地面灶位置还是存在于房屋中间,房址由C形发展为D形。

为了对抗环境变化,草拌泥处理的墙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保暖的需求,使得这一时期房址拥有了双层土坯墙结构,以便更好地阻止热量的流失。同时人们对房址进行加固,并且地面灶存移动到了房址中间部分,这一变化在未来的演变中也未发生改变,房址由D形发展为E形。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赤峰市宁城小榆树林子遗址F1就显示房址由D形发展为E形是在D形房址的基础上加筑外墙而成的。

随着一层一层向外扩建外墙,每层中间都残留有断墙。从每层断墙中间的残留可以推测此处房址使用时间很长。侧房与主房相连部分出现持续燃烧痕迹,此处为一段暖墙,晚上休息时人可能居住于此,这是除了屋内灶以外另一种采暖方式。外墙多为石块,此时墙壁建造已经受环境影响不大,推测为其他因素影响而出现的。房址由E形发展为F形。

由于温度对房址演变的影响逐渐减小,但战争对夏家店下层文化房址的影响逐步扩大。

因此外墙中石块的占比逐步扩大为100%。部分遗址由于地区性原因在房址内设有土台。房址内墙大多为土坯砌筑,少数为夯筑土墙或者泥土墙。虽然这一阶段并未发现马面、角楼等防御工事,但石砌的外墙已经说明了当时人们对安全的重视。房址由F形发展为G形。

随着战争对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影响逐步扩大,这一阶段逐渐出现了石包土城墙,在一些城址内出现了护城坡、马面等防御设施。在这些石城中的房址大多内墙外墙皆为石砌,同时常常配有用石块加固四壁的窖穴,这一现象证明当时的战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这一时期的房址又分为了两个亚形,其区别主要集中在房址内对于墙壁的处理。这反映了当时不同石城间存在的战争烈度的区别。房址由G形发展为H形。

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夏家店下层遗址并不直接接触战争。这些夏家店下层遗址房址外墙中石块的含量依旧保持在与F形相等,由于I形房址是由F形房址演化而来,因此在房址内部形制与内层墙壁上I形房址与F形房址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但由于私有制的不断深化,房址的外层墙壁不断扩建,逐渐失去了保温与暖墙的功能,而成了院墙。同时窖穴也逐渐被安置在了院墙以内形成了院落。院落的出现标志着私有制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甚至已经有了私人空间的概念。房址由H形发展为I形。

(二)夏家店下層文化房址分期

根据分形分式与房址的演变,可以将夏家店下层文化房址分为四期八段(表1)。

一期房址主要为A形、B形两种。由于A形与B形房址的灶还存在于壁龛内或靠近墙壁处,因此将二者归为同一期。但A形、B形明显是有演化关系的,因此将A形所集中的时期定为一段,将B形所集中的时期定为二段。

二期房址主要为C形、D形、E形三种。由于C形与D形房址的灶已经移动至房址的中间部分,同时C形与D形房址又都在墙壁的建造过程中考虑到了保暖的需求,但二者又都是单层墙壁,因此将二者归为同一期。虽然C形与D形存在长期的共存,但C形作为半地穴式建筑,相较于D形更接近于一期房址,因此可以推断D形是由C形演化而来的。由于D形是由C形演化而来的,所以将C形所集中的时期定为三段,将D形所集中的时期定为四段。E形虽然采用了双层土坯,但并没有真正形成双层墙,因此将E形所集中的时期定为五段。

三期房址主要为F形、G形房址。由于F形与G形房址的都已经出现了双层墙壁,而且双层墙壁都是为了保暖而建设,因此将二者归为同一期。但由于从F形房址到G形房址变化过程是外墙中石块或包石的比例是不断增加,因此认为从F形房址到G形房址是在不断演变的,故此将F形所集中的时期定为六段。由于G形房址大量出现之后便始终与F形房址共存,因此将G形房址大量出现的时期定为七段。

四期房址主要为H形、I形房址。H形房址与I形房址在形制上并无过多的相似之处,但二者皆是由F形房址演变而来。F形房址向H形房址与I形房址两个不同方向演化的原因是战争等不可抗力因素。其中H形房址主要体现了这一时期夏家店下层文化对于战争的应对,对于单个的房址,只是因地制宜地将内层墙壁也改为了石砌,特别是Hb形房址内部建设的粗糙,体现了H形房址并不重视房址居住的舒适性,而更像一个军事据点;I形房址则主要体现了这一时期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私有制与阶级分化,这一阶段I形房址已经出现了配套的院落,并将多个房址与窖穴纳入了院落之内,由此可知I形房址很重视房址的舒适性,应是人们真正生产生活的地方。由于以战争防御为主要功能的H形房址与以生产生活为主要功能的I形房址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将二者归为同一期同一段。

综上所述,一期房址分为两段,其中第一段以A形为主,第二段以B形为主。二期房址分为三段,其中第三段以C形为主,第四段以D形为主,第五段以E形为主。三期房址分为两段,其中第六段以F形为主,第七段以G形为主。但G形与F形长期共存。四期房址只分为一段,第八段的典型房址为H形与I形两种。

三、结语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我国辽西地区重要的青铜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房址反映了夏家店下层文化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主要社会矛盾,并展示了夏家店下层文化先民应对这些主要矛盾时所作出的努力。对夏家店下层文化房址的分形分式分期是了解我国北方地区青铜时代早期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了解辽西地区先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佐证资料。

参考文献:

〔1〕李恭笃,高美骏,冯永谦.内蒙古赤峰县四分地东山咀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83,(05):420-429.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大甸子 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3〕刘廷善.内蒙古宁城县小榆树林子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65(12):619-621.

〔4〕朱延平,郭治中,王立新.内蒙古喀喇沁旗大山前遗址1996年发掘简报[J].考古,1998(09):43-49.

〔5〕姿念恩.辽宁建平县喀喇沁河东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83(11):973-981.

〔6〕曹建恩,孙金松,党郁.内蒙古赤峰市二道井子遗址的发掘[J].考古,2010(08):13-26.

〔7〕辽宁省文物干部培训班.辽宁北票县丰下遗址1972年春发掘简报[J].考古,1976(03):197-210.

〔8〕张亚强,郭治中.赤峰市松山区三座店遗址2005年度发掘简报[J].内蒙古文物考古,2006(01):1-8.

〔9〕徐政,图旭刚,姚志勇,等.辽宁凌海大刘台山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存发掘简报[J].文物,2020(07):4-24.  (责任编辑 王大奎)

Fractal and Staging of the House Site Structure of the Lower Culture of Xiajiadian in the West Liaohe River Basin

WANG Xin-yue, SUN Guo-jun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In prehistoric archaeology, as a building that can be preserved for a long time, house site is divided into residence site, kiln site, pit and so on. The study of house sit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living condition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Neolithic Age. This paper will make a detailed study on the lower cultural residence site of Xiajiadian in the West Liaohe River Basi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the site structure in the process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and housing, and carry out fractal fractions and stages.

Keywords: West Liaohe River Basin; Xiajiadian Lower Culture; Residence; Staging; Fractal Fraction

收稿日期:2023-11-15

作者簡介:王馨悦(1997-),女,内蒙古赤峰人,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文化遗产;孙国军(1963-),男,内蒙古赤峰人,赤峰学院报刊社主编,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北方民族史。

猜你喜欢

分期
四段分期与四种方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索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浅析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
多排螺旋CT对宫颈癌影像诊断的价值
中小学微课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骨病活动型脊柱结核合并截瘫的分期及临床意义
经阴道超声血管定量检测对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效果观察
84例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手术治疗体会
超声内镜在食管癌术前TN分期中的价值
青少年卵巢胚胎性癌1例临床和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