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论视角下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路径选择

2024-04-20罗朝远

关键词:人性个体时代

罗朝远

摘 要:美好生活作为人所达到的幸福状态,必然是促进人性发展的。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选择了“社会人”路径,个体被淹没于“单位”和“集体”中,人的社会性被突显而自然属性被压抑,美好生活成了一个抽象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人民选择了“经济人”路径,个体被突显出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多地是基于物质的富裕生活,人的自然属性得以復归;十八大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着更为多元的需要,并在党的领导下,努力探寻促进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更好结合的路径。

关键词:美好生活;人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4)02-0034-05

一、问题与现状

实现美好生活,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当前学术界对美好生活的内涵、理论基础、价值及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张三元[1](2018)指出,美好生活包含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及生态生活,人民性、理想性、现实性和实践性是其时代特征。张卫伟、王建新[2](2018)对美好生活的价值内涵及其现实构建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美好生活是主体的幸福感受,是人民对“当下”的体验和对“未来”的信念。马纯红[3](2019)从理论基础、价值意蕴、实践向度三个方面对美好生活进行了探讨。顾训宝、王爱玲[4](2020)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个方面对新时代美好生活内涵进行了阐释,并探讨了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魏传光[5](2018)则探讨了不同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观念认识和理解变化。

就目前而言,学术界还鲜有学者从人性论的视角对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进行探讨。基于此,本文从人性论视角,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路径演进。

二、理论基础: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

美好生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指向,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就其本质而言,是指人所达到的幸福状态,这种状态必然是促进人性发展的。也就是说,美好生活研究的对象是“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探讨“‘什么样的人的什么样的状态和‘如何达到这种状态”[6]。由此可见,对这一主题进行研究的理论前提是人性理论。

西方非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各种假设的“抽象人”。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将人理解为“自然人”,认为人的幸福源自为生存而产生的最原始、最真实的需要的满足。根据这种人性假设,“人”为了追求自身的“美好生活”,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必然以挤压他人的生存空间为代价。“经济人”假设则认为:一方面,人的本性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人在满足自己的最大利益时,也促进了他人利益的满足。亚当·斯密指出:“无论人如何被视为自私自利,但在其本性中显然还存有某些倾向,使他能关心别人的命运,并以他人之幸福为自己生活所必须”[7]。梅奥等人的“社会人”假设认为人的幸福追求应该置于社会之中,他们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但个人却在道德绑架中异化了。“社会人”假设只见“群体”不见“个人”。马斯洛从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出发,提出了“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马斯洛指出,自我实现者“坦率、自然,很少做作和故意地掩饰”[8],是“最有道德的人”。“复杂人”假设对“自我实现人”假设进行了修正。沙因认为人是复杂的,不同个体之间的能力和需求是有差异的,即便是同一个体,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场合,其需求也是不同的[9]。“复杂人”假设没有从人的社会实践本质出发理解人,因此,仍旧是一种抽象的人性假设。

中国传统的人性理论主要集中于善恶的争论中。孔子认为,人之本性在于“仁”,“仁者人也”。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指出“仁也者,人也”,并认为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性善论注意到了人的社会性,但在关乎个人美好生活时,与西方“社会人”假设一样,陷入道德绑架的困境。告子则提出了性无善恶论。他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10]这种观点看到了外在环境对人的影响。因此,他们认为,要使人性向善,必须使人处于“善”的社会环境中,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只是被动地依赖于外部环境。荀子则是性恶论的代表。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11]。性恶论者认为,人天生就是好索取的,好利疾恶是人之天性。这种观点与西方的“自然人”假设十分相似。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性亦善亦恶,董仲舒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他融合了性善与性恶的思想,一方面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另一方面又认为“性待教而为善”[12]。总起而论,中国的人性论倾向于“道德人”假设,同时,兼具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特征,但仍然是“抽象人”。

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社会属性有机统一起来,对人性的把握从“抽象的人”转向“现实的人”。马克思指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13]。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进一步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14]。也就是说,作为自然存在物,人性首先表现出来的是自然属性,这一属性与其他种类的生物是一致的,“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5]。但是,人毕竟不仅仅是动物,而是作为人的自然存在物,有着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内在规定性,即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6]。由此可知,马克思、恩格斯人性理论既看到了人的动物性本能,又揭示了人的社会性本质,即不回避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也没有“社会人”的道德绑架。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三十年:以实现整体利益为目标的“社会人”路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了高度集权的国家计划经济体制。1956年,党的“八大”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7]。也就是说,实现美好生活的路径,就是通过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就是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丰富物质生活,充实精神生活。那么,提升人民物質生活与个人私有财产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否允许私有财产和私有制的存在?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也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从后来的实践看,这些问题显然没完全弄清楚。“大跃进”直至后来的“文化大革命”,都违背了党的实事求是原则,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在改革开放之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终究没能走上“通过发展生产力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路径。这一时期,人民以革命热情投入到整体的政治运动之中,对于自身作为现实的个体而存在的意识并不太强。因此,个人只是融于群体中的存在,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单位和‘集体瓦解了个人和自我……个体只能从宏大的叙事中为自己定位……根本没有个人生活的独立位置”[18]。这期间,“个人不断被政治化,成为政治总体化结构的构件的历史结果”[19],其社会属性被不断发展,而人的自然属性却被打压,“现实的人”缺席了,个人被绑架于政治道德之中。

在消灭私有制理论及由此建立的几乎单一的公有制体制下,人民对个体合理的利益诉求被压抑了,取而代之的是“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而奋斗”,强调整个国家和集体利益,强调阶级利益。当个体仅仅把自身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置于整体之中,而个体却被忽视的时候,看似发展了人的社会属性,事实恰恰导致了人本身的异化。人民的个人利益被当成资本主义的东西受到压制,其结果必然是所有的参与者都感受不到获得感。当所有的个体都没有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时候,作为整体的阶级或人类利益又在哪里呢?显然,消灭私有制被演化成了剥夺个体对社会产品的占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到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时间里,压抑个体的“社会人”运动模式,尽管起初激起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极大热情,但当热情退去,这种忽视个体差别、否认个人利益的“抽象人”模式最终必然挫伤人民的积极性。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心理影响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路径偏离了社会现实,需要重新探寻一条符合人性发展的现实路径。

四、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承认个体利益的“经济人”路径

如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指出: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也只是剥夺资产阶级利用手中的私有财产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而不是剥夺任何人对社会产品占有的权力。邓小平指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20]。这就是说,作为整体的“人民”的美好生活的实现,是要以作为个体的“个人”的美好生活的实现为前提的,而压制“个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必然地导致“人民”无法获得实现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也不符合人性发展的要求,因此,也必然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那么,社会主义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邓小平对此有过许多表述: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不能有穷的社会主义;致富不是罪过。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讲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1]。

随着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也发生着同步的改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定。之后,为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国家开始认可个体对物质利益的追求。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立了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方向。而劳动产品分属于不同所有者,并能被自由交换,这是劳动产品成为商品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决定》的出台,从党的文件上承认了“个体”对劳动产品的“占有”。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个体”对财富的“私人占有”被进一步得到认可。2004年《宪法》第13条明确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容侵犯。2007年《物权法》规定:法律对国家、集体、个人的物权实施平等保护。长期受到压抑的个体利益被重新认可,推动了人的自然属性的发展,使人性得以复归。人民对物质利益的诉求在各种不同的场合被公开地表达而不再受到来自政治的压力,或是道德的绑架。人民开始从作为动物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出发,寻求实现美好生活的路径,生活的热情被重新激发出来。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由此带来的人民生活水平的飞速提升这一事实证明,党带领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这一条路径是正确的。

个体利益的被承认推动了人的自然属性的发展,促进了人性在一定程度上的复归。但是,由于建国之初人的自然属性受到将近三十年的压抑,因此,当这种长期的压抑被释放后,也必然地导致过度彰显。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被不断地突显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集体”的意义。这种自我中心主义不断强调“自我”作为“个体”的自然存在,却渐渐地忽视了自身其实也是社会的存在。也就是说,在解除“社会人”道德绑架的过程中,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并未实现有机统一。幸福这一实现美好生活的应然状态并未随着物质的满足而成为一种实然。“经济人”路径需要被重新审视。

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实现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有机统一的路径

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路径选择是基于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人”路径的反思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人”路径的纠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初三十年,个体的人只有在集体中存在,没有个人独立的位置,个体的物质利益诉求被长时期压制,因而人民的美好生活在“社会人”的道德绑架中,成为一种抽象的概念和存在于人民心中的理想。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的物质利益诉求被认可,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这一自然属性得以复归。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自我中心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一方面,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是具体的、现实的每个人的生活,因而,是指向社会成员中每个真实的“个体”的。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2年所指出的那样,是每个现实的人都能享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是每个孩子都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22]。由此可见,新时代美好生活,是对每个现实的个体合理的自我需要的充分肯定和尊重。另一方面,新时代美好生活在尊重个体的物质追求和高质量生活享受的同时,更多的是寻求个体利益与社会价值的结合,将个体的人融入其所处的一切社会关系中,进而体现其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人之为人的社会属性。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23]。因此,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不仅仅是物质条件在更高程度的满足,而是在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各方面的文明都实现了更高质量的提升,是置身于“整体”之中的“个体”的美好生活,因而,也是基于每个“个体”的“整体”的美好生活。换句话说,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是作为社会中“个体”的生活,同时也是以“个体”为基础的整个“社会”的美好生活,是作为动物的人的物质生活的满足,又是作为社会的人的本质的彰显,因此,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

具体而言,新时代美好生活内涵中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其一,新时代美好生活,是作为“动物”的人对物质需求的满足,同时又是作为“人”的人对精神需求的满足,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有机统一。其二,新时代美好生活,是作为“个体”的人与作为“社会”的人的有机统一,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其三,新时代美好生活是作为“社会”的人与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自然”的人的有机统一,因而也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任何生物都需求其适合生存的空间。人作为有意识的高级动物,同样也必须在其适合的空间中生存。但是,人与动物不同,动物在自然环境中,只是“受动”的生存,即被动地受制于自然规律和自然环境,并且只是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则是“能动”的生活,一方面,人作为动物之一,与动物一样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是人的生活、人的活动的一部分[24]。另一方面,人又是能动地改造着自然界,不断推进自然的人化,使自然不断按照人的需要进行变化,并在自然的人化过程逐步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有机统一。马克思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换言之,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必然要求自然在人化的过程中,逐渐变成更加适于人生存的美好环境。因此,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内含着美好的生存环境,即人与自然的统一。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仍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选择也呈现出多重矛盾。张彦、郗凤芹指出,“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选择呈现出包括选择丰富与选择贫困在内的多重悖论”[25]。比如,就美好生活的选择主体而言,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选择机会不断增多,选择自主性得到越来越多地彰显,人民逐步从过去“被动选择生活”向“主动选择美好生活”转变,这体现了选择主体的丰富性。但是,对于弱势群体来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又削弱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选择权,导致主体剩余现象加剧,即导致主体的“独立性及生命价值的受限乃至于受奴役”[26]的状况加剧。这样,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选择就呈现出选择主体的丰富性与选择主体的剩余之间的矛盾。就选择客体即选择对象而言,可供选择的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人民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在公共物品供应及创新资源供给方面仍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即选择对象的充裕性与选择资源的不足成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选择的又一对矛盾。这些矛盾的化解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这些矛盾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化解,都会使人民对美好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指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会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每一次更高层次的满足又推动了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更进一步的统一,即人性得到更好的彰显。因此,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路径必然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六、结语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构建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7]。在这样的未来社会中,人民的生活状态必然是美好生活。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仍旧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不可能达到未来共产主义那样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但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张三元.论美好生活的价值逻辑与实践指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05):83-92.

〔2〕张卫伟,王建新.美好生活的多重价值内涵及其现实构建[J].思想理论研究,2018(04):37-42.

〔3〕马纯红.“美好生活”的理论基础、价值意蕴及其实践向度[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1):150-153+185.

〔4〕顾训宝,王爱玲.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时代内涵及实现路径[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20(01):59-63.

〔5〕魏传光.“美好生活”观念演进之40年[J].云南社会科学,2018(06):1-7+187.

〔6〕俞光华,黄瑞雄.论新时代人民幸福思想的内在逻辑[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03):95-102.

〔7〕[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余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美]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成明,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9〕[美]埃德加·沙因.沙因组织心理学[M].马红宇,王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0〕李学勤.孟子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1〕张觉.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2〕董仲舒.春秋繁露[M].北京:中华书局,1991.

〔13〕〔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4〕〔16〕〔2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7〕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8〕闫方洁.“中国梦”与“美好生活”:现代性语境下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创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8(03):184-189.

〔19〕童世骏,等.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2〕中央文献出版社.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5〕张彦,郗凤芹.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选择悖论及其超越[J].思想理论教育,2018(06):24-30.

〔26〕邹诗鹏.现代性与剩余[J].学术月刊,2016(08):40-51.

(责任编辑 王大奎)

The Evolution of People's Pursuit of Good Life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Nature

LUO Chao-yuan

(1.Guangzhou Huashang College, Guangzhou 511300,China;

2.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1, China)

Abstract: A good life, as a state of happiness, is bou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nature.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people's pursuit of good life has been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from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to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people's pursuit of good life has chosen the path of "social people", the individual has been submerged in the "unit" and "collective", the social nature of people has been highlighted and the natural attribute has been suppressed, and good life has become an abstract concep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eople have chosen After choosing the path of "economic people", the individual is highlighted, and the pursuit of good life is more based on the material rich life, and the natural attributes of people can be restored.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eople hav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good life, with more diversified needs, and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strive to explore the path to promote the better combination of human natural attributes and social attributes.

Keywords: Good Life; Human Natural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2023-09-19

作者簡介:罗朝远(1978-),男,广东乐昌人,广州华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公共政策。

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及其在广州的实践研究”(2022GZGJ125);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关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重要论述及其在广东的实践研究”(GD23XXY10)

猜你喜欢

人性个体时代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功能与人性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