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对宫颈癌影像诊断的价值
2016-08-05倪良军
倪良军
【摘要】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对宫颈癌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53例经手术及活检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 对比分析其临床分期及多排螺旋CT表现。结果 53例患者中Ⅱb期以下41例, 螺旋CT扫描未见异常9例, 提示宫颈癌32例, 临床符合率为78%;Ⅱb期及以上12例, 螺旋CT均能提示诊断并清楚显示癌组织周围侵犯情况。结论 多排螺旋CT应用于宫颈癌的检查, 不但能清楚地显示病变的形态及生长特征, 而且能清楚显示癌组织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及周围器官的浸润情况, 能兼顾宫颈癌的诊断及临床分期。
【关键词】 宫颈癌;多排螺旋CT;分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9.040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较高, 对肿瘤进行分期及明确宫旁组织侵犯情况对确定治疗方案、疗效对比和估计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多排螺旋CT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 能获得连续的薄层图像, 能从多方位、多角度显示宫颈及其周围组织影像, 对评估肿瘤分期、阴道旁组织受侵犯程度等的价值已日益被瞩目[2]。为探讨多排螺旋CT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将53例经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2012~2015年经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宫颈癌患者资料, 均进行盆腔螺旋CT检查。年龄31~66岁, 平均年龄41岁, 临床主要表现为接触性阴道流血、不规则阴道流血及阴道分泌物增加、流液等, 病程1个月~1.5年;妇科检查见宫颈增大、膨窿, 表面见糜烂及火山口样溃疡, 宫颈上、下唇见菜花状肿物突出, 表面充血、糜烂, 质脆、触及易出血。活检病理鳞癌45例, 腺癌8例。
1. 2 检查方法 应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 扫描范围由耻骨联合向上至髂骨嵴, 扫描条件:120 kV, 200 mA, 层厚3~5 mm, 进床速度为40 mm/s。平扫后行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应用非离子造影剂优维显90~100 ml, 经肘正中静脉团注注射, 注射速度3.5~4.0 ml/s, 行双期扫描, 团注延迟28 s扫描为动脉期增强, 延迟60 s扫描为静脉期增强。将原始图像以1 mm层厚重建图像并传至后处理工作站;在工作站利用后处理软件获取薄层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及任意旋转位图像, 进行观察分析。
2 结果
根据国际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FIGO)对宫颈癌的分期标准, 本组53例宫颈癌患者, Ⅱb期以下41例, 其中Ⅰa 1期3例、Ⅰa 2期4例、Ⅰb 1期11例、Ⅰb 2期8例、Ⅱa期16例;Ⅱb期及以上12例, 其中Ⅱb期8例, Ⅲa期3例, Ⅲb期1例。Ⅱb期以下病例例, 螺旋CT扫描未见异常9例, 提示宫颈癌32例, 临床符合率为78%;Ⅱb期及以上病例, 螺旋CT均能提示诊断并清楚显示癌组织周围侵犯情况。
3 讨论
宫颈癌的发病原因被认为与早婚、早育、孕产频、宫颈裂伤、宫颈糜烂、包皮垢及性激素失调、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3]。针对宫颈癌的治疗要符合患者的生理、心理特征并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般对于确诊早于Ⅱb期的病变, 常采用手术治疗, 对于确诊的Ⅱb期及以上的病变, 一般采取放疗、化疗或者两者综合治疗, 因此, 尽早确诊和进行明确的临床分期对于宫颈癌患者显得尤为重要。临床诊断宫颈癌主要依靠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和活检病理学, 随着对宫颈癌认识的不断深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 对宫颈癌的分期诊断已经能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全面的分析[4], 包括触诊、视诊、阴道镜、宫颈管搔刮术、宫腔镜、膀胱镜、直肠镜及肺部、骨盆X线检查等。多排螺旋CT应用于宫颈癌的检查, 不但能清楚地显示病变的形态及生长特征, 而且能通过后处理多平面重建技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清楚显示癌组织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及周围器官的浸润情况, 能兼顾宫颈癌的诊断及临床分期。
正常子宫颈CT表现为阴道上方的呈圆形的软组织影, 密度均匀, 外缘光滑, 与阴道周围脂肪间隙分界锐利, 横径约3.0 cm, CT值为40~80 HU[5]。宫颈癌的螺旋CT表现为:当肿瘤局限于子宫颈内时, 子宫颈直径>3.5 cm, 边缘光滑, 增强扫描宫颈内可有结节状、片状及带状强化, 但密度低于正常宫颈组织, 子宫颈旁无异常软组织肿块。此期的宫颈癌临床分期相当于Ⅱb期以下, 对于Ⅱb期以下的宫颈癌, 部分病例多层螺旋CT可表现为正常。本组Ⅱb期以下41例, 有9例螺旋CT扫描未见异常改变, 32例提示宫颈癌, 螺旋CT与临床符合率为78%。当肿瘤组织向宫颈周围侵犯时, 相当于临床分期的Ⅱb期及以上, 多排螺旋CT均能进行良好的显示, 本组Ⅱb期8例, Ⅲa期3例, Ⅲb期1例, 螺旋CT均清楚显示癌组织侵犯范围, 主要表现为子宫颈外侧缘不整或模糊, 子宫旁见软组织肿块或不规则增粗条索影, 未侵犯盆壁时宫颈与盆壁间的脂肪间隙存在且厚度>3~4 mm;盆壁受侵犯时, 宫颈与盆壁间的脂肪间隙<3 mm并见有粗条索影与盆壁肌肉相连或盆壁见块状软组织影;宫颈癌侵犯膀胱或直肠时, 直肠、膀胱壁不规则增厚呈锯齿状、结节状向直肠或膀胱内突出, 直肠或膀胱周围脂肪间隙消失或两侧壁不对称增厚, 当输尿管下端周围脂肪间隙模糊时, 应高度怀疑输尿管下端受侵;当有盆腔淋巴结>1.5 cm,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1.0 cm, 则提示有淋巴结转移。
参考文献
[1] 戴景蕊, 张洵, 蒋玲霞, 等. CT扫描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中华肿瘤杂志, 2006, 28(2):151-154.
[2] 李松年.中华影像医学泌尿生殖系统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37.
[3] 谭秀钟, 蓝博文, 刘国荣, 等.宫颈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实用医技杂志, 2005, 12(5B):1246-1248.
[4] 卞文伟, 黄海萍.螺旋CT在宫颈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2003, 14(5):561.
[5] 周康荣.腹部CT诊断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3:312.
[收稿日期:2016-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