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哲理类古诗文的教学路径探析
2022-05-30阎晶晶
阎晶晶
【摘 要】统编教材中有很多富有哲理的古诗文。对于这类文本,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入“格物致知”理论,创设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掌握古诗文中蕴含的道理,做到“知行合一”, 让古老的理论以新的样态被理解、传承、弘扬。
【关键词】格物致知;哲理类古诗文;教学路径
哲理类古诗文探幽发微,寓理于形,借助司空见惯的景、物、人、事,阐释真知和哲思。很多教师对于哲理类古诗文的教学与其他诗文几乎无异:读诗文、解诗意、品诗情、作表达。细细琢磨,其路径并不符合哲理类古诗文的特点——“形象”不感,“理趣”索然,少了那么些“穷理”“行知”的味儿。
学“理”,不得不谈到朱子发展的“格物致知”思想。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有“理”,通过“格物”,就可以洞悉“所当然而不容己”与“所以然而不可易”的“理”。人做学问的过程,就是“格物致知”的过程,即通过“格物—穷理—致知—反省行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1]同样,教学哲理类诗文也应贯彻“格物致知”的精神:创设实践活动,对诗文中的“物”进行外在的“格”(推究),认识客观规律,进而“致”诗文表达的“理”,转化成“知行合一”,展开合乎哲理类古诗文特点的阅读过程——形成方法,形成思维,形成素养,形成文化传承,形成独特又科学的基本教学路径。下面笔者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二)》《观书有感》为例,展开具体论述。
一、“推类以尽其余”——选篇联读,解决“读什么”的问题
传承和理解哲理类古诗文中蕴含的优秀文化,单单靠教材是不够的。教师可采取“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
朱子的“格物致知观”中非常重要的理念是“推类以尽其余”。其指导下的“选篇”可以分成两个层次来落实——以“理”为条件的“类”,以“人”为中心的“推”,使学生亲其“篇”,感其“意”,信其“道”。
首先是“类”。第一步,要“格”课文“1”的主题和表现。《古人谈读书(二)》与《观书有感》都被编排在五年级上册“读书”主题单元中。前者作为精读文言文,告诉世人读书的方法;后者是本单元语文园地“日积月累”的内容,蕴含“不断读书,常读常新,灵感迸发”的道理。两者从不同角度谈“读书”,旨在从一般规律中发现读书的智慧。第二步,选择与课文之“理”相关的“X”,要求主题一致、表现相似、难易适中,使“理”更透彻,使“致知”更深入。笔者选择朱子晚年所作《劝学诗》为拓展篇目。其文学表现同样是“借物喻理”,喻的是读书立志。这样,“践行”成为“方法”和“感受”的有益补充。如此,就形成了“朱子谈读书”主题阅读群组。
其次是“推”。朱子认为,“格”的对象包括“身心性情之德、人伦日用之常,以至天地鬼神之变、鸟兽草木之宜”。[2]可见,首要在人。因此,“1+X”的建构不能简单地由易到难,也不能完全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来进行。教师应该按照“人”的认知规律来编排教学顺序,搭建教学框架。因此,“朱子谈读书”主题阅读群组的排序为:《观书有感》《古人谈读书(二)》《劝学诗》。即先在形象的《观书有感》中,发现读书的好处,进而生发了解读书方法的意愿,最后“劝学”水到渠成——从当下开始用上朱子的方法读书,从当下开始感受这样读书的好处。
如此,材料选择对了、整合对了、排序对了,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有可能实现情感和知能协同“致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格物致知”——注重实践,解决“怎么读”的问题
《礼记·大学》有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可见,“格物”是“致知”的前提,“致知”建立在“格物”之上。因此,哲理类古诗文教学应把“格什么”“怎么格”“怎么达到探幽发微的目的”作为教学设计的重点。明确了这几点,“致知”就水到渠成了。而这个过程要放置在“实践”的教学情境中。朱子特别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和方法——或考之事为之著,或察之念虑之微,或求之文字之中,或索之讲论之际[3],其前提是身体力行。依据哲理类古诗文的特点,教师可匹配相应的实践活动——朗读中致“境趣”,体察中致“理趣”,运用中致“智趣”。三者分别指向诗文特有的文学表现样式、诗文中的事物形象及原型、诗文反映的一般规律及方法。
(一)朗读中致“境趣”
学习古诗文,首先要读懂大意。教师常以解释诗文作为“读懂”的教学路径。比如,教学《观书有感(其一)》的前两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逐字释义为:半亩大的方塘像镜子一样打开了,天光和云影在水面上游荡。这样平如白话的翻译,是不是诗味全无、神采尽失?最好的方式是朗读——亲近诗文的韵律,在感性的朗读中感受形象,又在感受形象中朗读表现,致“境趣”,达“理趣”。
在《观书有感(其一)》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比较自己的朗读和教师的范读的不同之处。学生发现教师的朗读除了体现“二二三”的节奏外,还有停顿、轻重、高低的变化,情感饱满,于是他们产生读好古诗的愿望。先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为仄声,方塘不大;“一鉴开”先仄后平,读时体会喜悦的心情,自然抬高音调,好似突然发现池塘如镜子般展现在眼前,心胸随之也广阔起来;“共徘徊”亦是先仄后平,“共”读得温柔、悠然,让人畅想万物融合的美好境界。再把小方塘和大天地联系在一起,不免想起舒婷的诗:心也许很小很小,世界却很大很大;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很大很大。这何曾不是朱子文化的精髓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读“清如许”时稍许停顿,去疑惑、去追问;读“活水”时,读出水的滚滚而来,豁然开朗。因为读书,所以清明;因为清明,所以有了源源不断的趣味。就这样,学生抓住每句诗的诗眼,在朗读中感受语音、语调、语气的变化,物我相融、物我兩忘,和诗人的所思所感融为一体:正是因为有“活水来”,才有“清如许”,才会“一鉴开”“共徘徊”。
(二)体察中致“理趣”
朱子曾言:“看文字须是切己,则自体认得出。”[4]教学哲理类古诗文,要“格”语言、入诗境,更要“切己体察”。对于诗理,不能随心臆断,而要还原诗境,使其与已有的知识经验产生关联。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致“理趣”,也有利于学生将诗理迁移运用至学习、生活中,形成“探幽发微”的思维方式和态度。
比如,教学《观书有感》时,在感知诗境后,不能让学生凭空臆断“源头活水”和“读书”之间的关系。两者本没有必然的联系,学生在完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去想象、关联,并不能获得今后读诗的方法、路径。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的:(1)发现诗题和诗句之间似乎相悖,进而产生质疑:题目写的是“观书”,为何诗中却写景?(2)讲解“格物致知”的智慧。(3)学生从学习的角度谈习作的成功经验,从生活的角度谈如何“煮面条”“学游泳”……教师相机点拨。(4)交流:这首诗是写景诗吗?得到结论:不是写景诗,朱子以“源头活水”让我们明白多读书、多学习的好处。(5)小组讨论《观书有感(其二)》,说说学习中遇见的困难并释疑。(6)把两首诗搁在一起,进而发现相同之处:都在格物致知,通过“源头活水”“春水生”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读书能帮助我们解决困难,不断进步。如此,教师带着学生,从“理”出发,切己体察,再回到“理”中——格物致知,走出书本,走进生活。
(三)运用中致“智趣”
哲理类古诗文中,不乏有用的学习方法。如朱子的“读书三到”讲的就是读书的方法,属于程序性知识。了解其内容后,还要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方法没有在课堂上用起来,并证明其是有用的,那学生在之后的阅读中必然不会去使用,它们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朱子曰:“读书先看大指,却就诸说一一就自己分上体当出来,庶几得力耳。”他强调,书中所得都在自己身上试一试,才会有所收获。《古人谈读书(二)》的历史背景是宋朝,当时的读书方式主要为出声诵读,这也就是朱子为何强调“口到”。为了实现“古为今用”,教师要让学生在课上试一试——实践朱子的“读书三到”。
教学时,教师将“试一试”分为两步走:先领着学生用“三到”法,把“心到最急”的理由说清楚,验证“心和眼睛一起关注文言文,口就能把道理表达完整”。再用“三到”法读背本文两遍,进一步验证“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读懂并运用“三到”法,进而认同它。朱子的读书之法化为学生的读书之道。如此,学生每每读得祖先智慧时,会“一一就自己分上体当出来”。经年累月,聚沙成塔,怎能不增“智”生“慧”?
上述三“格”之道(朗读、体察、运用),都指向哲理类古诗文的基本特点和儿童认知规律,能切中“用力之方”,逐步培养学生“探幽发微”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态度。
三、“知行合一”——展开内省,解决“为什么读”的问题
在解决了“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后,教师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读”,从而切切实实地将“理”融入“行”,对“知”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要格“诗人”“背景”。不一样的朝代、不一样的境遇、不一样的诗人、不一样的哲理文化……教师有意识地整理了朱子读书、教书、著书的资料,引发学生产生“我也可以这样做”的诉求:(1)朱子在武夷山成长、著书几十年,成为大教育家、大学问家(在身边读);(2)朱子一直读四书、疑四书、编四书、出版修订四书(一生有方法地读书);(3)朱子作为帝师,劝皇帝“正心诚意”,并修建多所学堂(劝天下人读书)。学生发现,朱子凭借着正心诚意的读书观,成为继孔孟之后的大儒,自觉地唤醒作为朱子后人传承“朱子读书”法的意识。这样,对诗人背景的补充不是将资料简单地堆砌在一起,而是推着情感体验,带着理性,往前走。
其次,“推类以尽其余”而“穷理”。朱子强调:“格,至也……穷至事物之理……”“穷得到后,遇事触物皆撞着这道理……无往而不见这个道理。若穷不至,则所见不真……”可见,“穷”达“知行”。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课堂学习中碎片化的所得进行整合、比较、分析,让“致知”更全面、清晰、深刻,以自己的视角去辩证地“穷理”。(1)思考:今后要怎么读书,才能做到“一寸光阴不可轻”?(2)以“书为我用”的视角对话:读书要做到“三到”,要践行,要探索,要思考。(3)如何在学习生活中格物致知:让书和生活成为“源头活水”,打开前方之路!这样,在“推类”的思维活动中,学生体会朱子的读书心得,比较多首诗文,找到自己读书的路径。
最后,“知行合一”,致“传承”。读书的意义,不但在于“书为我用”,还在于贯彻“格物致知”的精神,种下一颗知行合一、读书报国的种子。教师要结合当下形式,引领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逐步建立文化自信。執教此课,教师可联系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自然而然地联系当下,让学生明志向,开胸襟。之后他们再读《劝学诗》,既是诵读,又是宣言,使哲理类古诗文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
“格物致知”理论经过历朝历代诸多学子的研究阐释,越发科学、系统、完善。“格物”“穷理”“致知”,既是科学求真的目标,也是展开实践活动的具体方法。将其运用于哲理类古诗文的教学中,可让古老的理论以新的样态被理解、传承、弘扬。
参考文献:
[1]乐爱国.朱子格物致知论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10:129-130.
[2]朱熹.朱子全书:第6册:四书或问[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527.
[3]朱熹.朱子读书法[M].北京:线装书局,2019:59.
[4]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6:287.
(福建省建阳师范附属小学 35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