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题导学,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2022-05-30张盛通
张盛通
統编教材的课后习题类型丰富,功能强大。如何充分发挥每道课后习题的作用?教师应该根据不同习题的不同功能,先充分解读,明确编者的编排意图,再分类别择用,以题导学。
一、聚焦通读型习题,梳理文脉
统编教材非常重视读的训练,往往在读的训练后面紧跟着安排梳理文脉的学习任务。如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课后第一题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读完课文,学生知道整篇文章都是围绕桂花香、摇花乐来写的,这也是桂花给“我”带来的美好回忆。又如三年级下册《蜜蜂》课后第一题为:“默读课文,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它要求学生通过完成相关图式,梳理出文本的脉络。笔者在执教的过程中,将这些课后习题转化成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循题感知,理清文章思路。如此教学,有抓手,有支架,提纲挈领,化难为易。
二、聚焦理解型习题,领悟写法
统编教材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编排了很多理解型习题。如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课后第一题要求学生说说“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读懂了这道课后习题,对整篇文章的内容也就了然于胸了,同时也明白了文章结构和隐性线索。笔者执教时,利用这一习题进行教学设计,把习题当作文本的“入口”,让学生在带着问题默读的过程中,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体会了写作特色,感受了课文独特的表达方式。又如三年级下册《火烧云》课后第二题为:“说说课文写了火烧云的哪些特点,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了解到的。”学生围绕此题,阅读课文,找出很多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词句,进而理解本文的表达特点,积累了相关语言。
三、聚焦拓展型习题,拓展认知
拓展型习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满足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使课堂教学资源与课外学习资源相结合。教师可通过此类习题,把学生的学习视角导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如三年级下册《赵州桥》课后有一道选做题:“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同学交流。”笔者利用这道课后习题,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并用各种渠道收集资料,最后组织大家分小组对查询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梳理,做成“资料袋”。这样的“依题探究”把学生的视界从课内引向了课外。学生兴味盎然,主动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课后习题已经画好了教学设计的蓝图。教师只要用心解读、灵活运用,就能够使课后习题在课堂上发挥巨大的威力。依托课后习题,变“线型设计”为“板块设计”,可以有效简化教学头绪,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使教学目标精准、教学路径清晰、教学效果凸显。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2]温儒敏.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七个创新点[J].小学语文,2016(9).
[3]韦健.“宽阅读”:夯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秘钥[J].语文教学通讯,2021(3).
[4]赵敏芳.基于学习者视角的“支架建构”:以复述教学为例[J].小学语文教学,2020(34).
(浙江省湖州市月河小学教育集团 3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