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重构策略

2022-05-30傅登顺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2年8期
关键词:子目标双减要素

傅登顺

“双减”政策的出台向语文教学提出了“减负提质”的要求。要想达到这一目标,重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关键。

一、分段布置作业,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

针对课前、课中、课尾以及课后,分段布置作业,可使教学向两头延伸,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1)分类使用作业。识字写字、理解词义等基础性作业可放在课前预习时完成。品析词语、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阅读课文重点段落等随堂作业可放在课中完成。小练笔等综合运用性作业适宜放在课尾或课后完成。(2)做好反馈评价。作业反馈要及时,反馈前教师要尽量做好统计、分析等工作,发现作业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课堂上,可采用学生自审、同桌互审、小组共审、组际换审等方式,引导学生交流作业内容,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其中,课前作业以学生间互动交流为主;课中、课尾或课后作业以教师集中反馈为主。另外,对于答案不是唯一的作业,交流时还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保留学生合理的、个性化的解读。(3)适当调整补充。从学情出发,对作业作相应的调整和补充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学习基础扎实的学生可以有选择性地完成作业。

二、关注单元整体,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

(一)确定总目标与子目标

单元教学要进行整体设计。一要确定总目标。二要厘清子目标,即明确单元课文、口语交际、单元习作、语文园地各自的教学目标,尤其要体现各篇课文目标的差异性。教师要建立单元总目标与子目标之间、子目标与子目标之间的横向联系,处理好板块之间以及板块内部的关系,使其形成合力。

(二)分阶段上好三类课

明确了教学目标后,如何在课型安排上体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教师要上好以下三类课。

1.用好单元导语,上好单元导读课

統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在每个单元的篇章页中都编排了明晰的单元导语,明确了人文主题与单元语文要素。如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单元阅读要素为“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教学时,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阅读要素为“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使两者相互勾连,明确教学起点。教师还可以从该单元中挑选一篇学生喜欢的课文,让学生读一读,唤醒学习记忆。其次,引导学生对两个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作比较,知道两者的差异在哪里,新的教学要求是什么。对于单元导读课,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教学之前,教师可要求学生浏览教材,师生共同制订单元教学计划。二是单元导读课可长可短,根据需要而定。教师甚至可以把单元教学必要的准备工作也放在单元导读课内完成,如查找资料,进行相关课外阅读,使学生有准备、有信心投入单元学习。

2.用好单元课文,上好主题学习课

教师要根据单元各个板块的内容和彼此之间的联系,有序推进整个单元的教学。首先,要以单元语文要素为核心,从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疑惑点、生长点出发,展开单元课文教学,带动口语交际、单元习作和语文园地的学习。其次,一个单元是一个整体,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一个板块也是一个整体。大整体要观照小整体,小整体要回应大整体。

3.用好语文园地,上好回顾拓展课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对单元语文要素进行了有效提炼,“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等栏目则对单元语文知识进行了回顾、强化和拓展。教师要重视语文园地,引导学生在交流回顾单元学习收获时做好记录,强化单元语文要素的实践运用,并通过综合性练习来检测与评估学生学习的整体效果,针对不足之处进行及时补救,还要给学生布置拓展性练习和课外阅读任务等。

上好单元导读课、主题学习课、回顾拓展课,意味着打造了一条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路径,形成了立体的教学结构,融语文知识、能力于一体,加强了教与学的联系。

三、实施主题化教学,实现知识的纵向联系

“主题化教学”让学生在围绕特定主题设计的情境中,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开展融合学科内相关领域甚至跨学科界限的系列活动,实现知识的纵向联系。

(一)集中型主题化教学

“集中型主题化教学”是指针对某一知识点分类型展开专题教学。如,“快乐读书吧”的阅读主题往往与它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一致的。以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为例,其所在单元是寓言单元。该单元编排了各类中外寓言故事,而且选择了不同文体。通过学习课文,学生了解了寓言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掌握了阅读寓言的多种方法。如果视单元语文课为课外阅读指导课,那么还要围绕“快乐读书吧”,上好课外阅读推荐课、交流课和分享课,形成互勉互助的阅读气氛,让学生有方法、有兴趣、有交流、有分享。

(二)长效型主题化教学

“长效型主题化教学”是指围绕某一知识点分层次组织专题教学。如,“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一单元语文要素就适宜进行长效型主题化教学。

1.厘清要素序列

教材是分层次安排“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一语文要素的。如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景阳冈》《跳水》的课后习题,以及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交流平台”都与此相关。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具有很强的文本依赖性,教学时需要以“概念+文本”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理解和内化,同时还需要语文要素与“交流平台”呼应与联手。

2.借助方法落地

教师不能依据教材按部就班地教学。一方面,要全程渗透,如教学每篇课文都要求把握主要内容,并把方法逐步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第一学段尽管没有相关要求,但通过“同学们,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类似的提问也可以进行渗透。另一方面,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概念、方法化整为零地分散到关键单元的前后单元中,做到重点训练往两头延伸。同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不局限于教材中提到的那几种,教师可以把平时积累的好方法补充进来。

3.制订目标要求

教师需要按照教材要求有序展开重点训练,要在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要求他们逐步尝试用简洁、连贯的言语将其写下来,使这一语文要素真正落地。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重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关注以上几个方面显然是不够的。而且,这几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是杂糅在一起,相互渗透的。实施课堂教学重构,还有很多探索和研究的空间。

(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   311600)

猜你喜欢

子目标双减要素
稀疏奖励环境中的分层强化学习①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雷达群目标跟踪条件下的弹道预报方法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基于子目标进化算法的要地防空武器系统优化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