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性教育渗透作用

2022-05-18黄世平

民族文汇 2022年16期
关键词:渗透教学性教育生物学

黄世平

摘 要:初中生往往刚步入青春期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自身的发育和身体的变化都产生强烈的好奇和诸多困惑。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家庭和学校都缺乏对学生的性健康教育,使得学生在面对生理变化时产生消极的情绪甚至做出错误的行为。文章在探讨初中生性困惑的问题上提出在生物教学中进行性教育渗透式教学的策略,旨在为一线初中生物教师提供相关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性教育;生物学;渗透教学

1.引言

中国人传统内敛的性格让大部分人谈“性”色变。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避”而不谈,认为学校里老师会讲授告知,或者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明白”,这种“不作为”的作为使得孩子错过了在家庭中获得正确性知识的机会。随着国民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越来越呈现“早熟”现象。处于青春期的少年由于短期内急速的激素刺激使其心理发展发生急剧变化,青少年的早熟与其所受到的健康教育严重脱节,令其做出一些错误甚至犯罪行为。据公安部数据显示,青少年犯罪人数占我国侦破的刑侦案件中总犯罪人数的八成以上,而这里面涉及性犯罪的案件占比较大。在这个青少年从童年向成年过度的特殊时期,如何陪伴和引导学生突破青春期中的生理和心理困惑,绽放健康积极的少年光彩,对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减少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初中生物课因其课程内容的特殊性,可以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健康教育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2.初中生的主要性困惑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初中生性启蒙教育十分滞后,在传统教育课堂上,教师避谈新知识,相关的课堂上对涉及生理健康方面的内容一笔带过或者作为学生自学的内容,这些无法满足学生对相关知识的需求[1]。“性生理”和“性心理”两者之间落差导致学生出现困惑不敢讲、无处讲,久而久之心理问题就会不期而至。

2.1身体体征变化引发困扰

生活质量的提高使青少年的生理发育水平加速,身高、体重发育水平快速上升,生理成熟提前。初中生受到主要的性生理困惑来自对身高的焦虑,“他都长那么高了,我怎么还这么矮?”。学生将身高视为具有魅力的象征,身材高大的男生,“大长腿”、“花美男”等往往会受到异性的青睐,而青春痘、体毛以及发育早晚等也成为不同学生各自的烦恼。在激素的作用下,青春期的重要特征就是第二性征的发育。男生由此出现遗精现象,女生则会出现月经。尤其是月经对女生的困扰比较大,包括月经紊乱、痛经等,由于绝大部分女生缺乏必要的生理知识而引起焦虑和紧张。

2.2新人际关系带来交往困惑

由于异性吸引的产生,青少年逐渐经历新的人际关系,他们会倾慕别人,也会因某些特质而被他人倾慕。这样的情况在学校和家庭中都是被禁止出现的,学生的这种感情在教师、家长的管束下不敢表达,易形成自我压抑和过度敏感。也会有些学生因为错误的引起异性注意的方式而给他人带来压力困扰。对于青少年而言,如何正确处理基于异性吸引而产生的复杂人际关系关系,对于培养建设正确健康的婚恋关系、获得幸福能力至关重要。

2.3对性行为产生强烈好奇

与青春期学生身体结构和形态迅速发育相对的是,青少年的性心理发展并不成熟[2]。一些研究表明,早熟的学生更容易发生情绪困扰,产生自卑或抑郁倾向。由于身体的变化和激素水平的影响,初中生对性性知识有了探求的欲望和兴趣并充满好奇,可能会通过自慰释放性能量,伴随着性梦、性冲动等正常生理现象的出现,在主流思想以及初中生对性生理的认知不明的影响下,青少年在自慰后产生强烈心理不安、焦虑、羞愧、自责等大量消极情绪,严重危害学生健康。

2.4 网络信息难以分辨

近年来,自媒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上网已成为青少年主要的娱乐方式。中学生能够随时在电脑、手机上浏览复杂多样的信息,但网络信息资源良莠不齐,学生是非分辨能力明显不足。一旦学生仅凭好恶吸收网络信息内容,会使一些不良信息趁虚而入,诱导学生效仿而形成不良观念甚至做出违反道德或法制的错误行为。

3.初中生物教学性教育的渗透教学策略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方法,学科渗透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讲授本学科知识,还要注意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生活中问题的密切联系,使学生不仅构建了知识体系还可以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关问题,对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初中生物学由于与生命、生理的密切联系,在教材的许多内容中都与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相关,教师可以借助生物学知识渗透性健康知識,进行性健康、性道德教育。

3.1增加性健康知识积累,确保教学的时效性

教师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学识。由于教师所受教育和继续教育(培训)限制,再加上工作任务重使得自身学习时间少,性健康知识储备不足或教学方式不系统不科学。性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仅涉及到与生物学相关的生理知识还包含有心理、伦理、法制等领域的知识。为了将性健康教育与所授生物课程有效的融合,保证性健康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效果和时效性,老师要广泛学习其它领域知识,不断增加性健康方面知识积累,适时给自己充电。比如关注社会相关新闻时事、检索翻阅有关书籍文献、收看主题类视频直播,并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和打磨,将典型案例进行创新设计,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行动。同时学校要重视性教育不足的问题,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或邀请专家指导来提高教师渗透教学的力度和时效性。

3.2分析教材材料,找准教学的渗透点

生物学教材是课程教学的根本和依据,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将性健康教育有效的渗透到生物学课堂上就需要认真梳理和系统分析教材内容,在具备各类知识的基础上找准教学时的切入点,做到教学上的张弛有度。教师围绕教材展开教学,可以运用教材的某些章节或专栏作为渗透点,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来引发学生多方位、多层次的思考和审视相关问题,并结合实际来理解性健康知识,从而达到渗透性教学的目的[3]。如在讲解华师大版教材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章节时,在遗传上讲述男女生的性别是由人体的性染色体决定的,且男女出生的概率一样,以此来引导学生构建男女平等的思想,认同社会男女平权。

3.3 丰富教学方式,把握教学的尺度

纯粹以知识为主的传授传统生物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背景下现代教学的需要,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个性品质和心理需求通过多情境教學的方式来渗透性健康教育[4]。如在人的生殖章节中创设问题情境,比如问学生是从哪里来的?在轻松愉悦的问答氛围中引导学生和教师一起探索和揭示生命的本质。也可以设置故事情境或生活情境甚至游戏情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性,将课堂教学与情境教学有机整合,拉动学生与知识的之间的距离,化解学生对性健康学习的尴尬情绪,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积极情态,实现性健康知识在生物课堂上的有效渗透。在丰富教学方式的同时,应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适时、适度的开展性健康教育。笔者曾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师带到教室两棵形态差异的油菜,其中一棵粗壮茂盛无花果,另一棵虽开花结果但瘦小枯黄,这位老师将两棵植物进行展示,并告诉学生叶茂的这棵虽然没有开花,但可以熬过寒冬,而开花的那棵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冻死。老师以此来询问学生愿意做哪棵油菜?大家都选择粗壮的。这时老师提到了班级上早恋的问题,强调学生们现在应该扎根吸收营养,茁壮成长,等合适的时机在开出灿烂的花,而不应该像另一棵提前开花。教师把握好教学的尺度,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适当的进行渗透性健康教育才会避免刺激到学生的性觉醒,帮助学生树立健康、阳光的性观念。

4.结束语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以青少年、育龄妇女及流动人群为重点,开展性道德、性健康和性安全宣传教育和干预,用以帮助指导青春期青少年获得科学健康的性知识,从而在青春期健康幸福成长。在学校未专门开设青春期健康教育课程的情况下,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立足于学生现有的性知识水平,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渗透性性健康教育,既符合生物学的课程标准,也对学生提高性认识,建立性道德观,健康度过青春期具有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宁霞.初中生物教学与青春期性教育的整合[J].新课程导学,2020(01):31.

[2]郭昫澄.青年的生理心理状况:40年的变化轨迹[J].青年探索,2018(01):20-35.

[3]曹建霞.青春期健康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路径探讨[J].考试周刊,2021(31):121-122.

[4]杨华山.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情境教学研究[J].学周刊,2022(06):69-70.

猜你喜欢

渗透教学性教育生物学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探究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渗透应用
让性教育走近中学生
论大学生性伦理与高校性教育
浅谈青春期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处理“棘手事件”的“一箭双雕”
浅析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