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研究

2022-05-18高鹏军王悦

民族文汇 2022年16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初中

高鹏军 王悦

摘 要:初中階段的数学学习难度增加,很多学生会因自身的基础较差而出现理解较慢的问题,从而导致他们很难在初中数学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受升学压力误导,希望能够通过增加日常的数学作业量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双减政策实施后,为了给予学生更多的课余时间,数学教师需要优化数学作业结构。本文主要是从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具体策略等多方面进行论述的。

关键词:双减;初中;数学;作业设计

引言

中考的升学压力往往会对初中数学教师产生一定的误导,让他们过度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从而错误的采用“题海战术”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许多教师和家长都坚信勤能补拙,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性格的培养,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也无法较好的放松休息。双减政策实施后,数学教师需要优化数学作业的结构,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们能更好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一、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和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不同,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既要求学生拥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也要求学生拥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时都会出现学习效率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问题。然而很多教师并未深入考虑学生学习问题的形成原因,只单纯地认为学生可以通过多刷题提升自身的数学成绩,从而给学生们布置了较多的数学作业。这样的情况导致不少初中生都没有足够的课余时间休息、调整自我的状态。特别是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他们根本无法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对新课知识的理解,只能在反复的数学练习之中,积累越来越多的学习问题。长此以往不管是基础好的学生还是基础较薄弱的学生都可能会因学习压力过大而出现学习积极性较低,甚至产生心理焦虑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双减背景下优化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重要性

双减政策实施后,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优化数学作业结构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们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更好锻炼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学生的数学作业类型也能呈现多元化发展,从而能够让学生们通过数学作业理解数学学科的实际意义,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实践化的数学作业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利用作业练习更好的学会如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数学作业会更具趣味性,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们也会喜欢上数学作业,并能以较高的质量完成数学练习,提升数学作业的效率。当学生的学习负担减少后,学生也能利用课余时间更好的温习理解数学课堂的新知识,从而能够让学生拥有较好的缓冲时间,既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也能让学生形成较好的数学学习复习方法。

三、优化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具体策略

(一)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实践作业

为了更好地响应双减政策,数学教师可以拓展数学作业的形式,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数学实践作业,让学生们明白数学学科的学习意义。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很多学生都错误地认为学习数学是为了考试得高分,从而不够重视自身的数学学习活动。利用实践作业,数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学习的意义,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如学习数据的整理与收集部分知识点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利用这部分所学的统计知识帮助父母收集家庭一个月的支出和收入情况。通过对家庭各项收入支出的统计,学生们将能更好地更好地理解课堂所学的知识点,也能较好地理解不同统计图之间的区别和特点,从而能够帮助父母更好的理清家庭收支数据。这样一来,学生们也会因帮助父母解决了实际问题而获得较强的成就感,从而能够更客观认识到数学学科的学习活动。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利用电脑制作统计图,既锻炼学生的数学知识运用能力,也能检验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使学生们能够综合化运用自身所掌握的各科知识。

(二)结合学生差异,设计分层作业练习

学生的个性差异往往会导致他们的理解能力也有着较大的差距,因而在学习新课时也会呈现不同的学习结果[1]。当一部分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数学课堂的新知识后,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才刚理解基础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需要结合学生差异性,设计分层作业练习。分层作业练习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需要,从而提升数学作业效率,更好地贯彻双减政策。如在学习因式分解时,教师可以让基础较薄弱的学生练习X2-Y2、(X+Y)2、(X-Y)2等基础因式分解练习,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完成X2-Y2+(X-Y)2这类综合化因式分解练习,如此一来,学生们也可以利用适合自己的练习更好地理解因式分解部分内容,从而提升其学习效率,并能够较好地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分层作业练习既能帮助基础好的学生更好地开展拓展练习提升思维能力,也能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充分理解学习内容,巩固数学基础。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设计探索作业

数学教师在贯彻双减政策,优化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也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设计探索作业鼓励学生探索数学规律[2]。这样的探索作业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较多的学习乐趣。如在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三角形内角和研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由来,用自己的方式证明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正确性。为了降低学生的研究难度,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先将多边形全部拆解为三角形,这样一来学生们也能快速地快速地找到思路,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数学探索作业。在完成探索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们也能较好的锻炼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在数学作业练习中提升自身的数学理解力。

结论

教师设计数学作业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巩固数学知识,但过多的数学作业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无法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双减政策实施后,教师可以优化数学作业结构,利用实践作业、分层作业、探索作业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数学思维学习能力,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如此一来数学作业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本质作用,既能达到帮助学生学习的目的,也不会给学生增加较多的学习负担。

参考文献

[1]许伟.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索[J].数据,2021(03):161-163.

[2]刘君.初中数学特色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06):221.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双减初中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