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美工区创意活动中教师观察与指导策略
2022-05-18许喆
许喆
摘 要:美工区是幼儿美术活动的重要场所,美工区为幼儿提供了创作的空间。我园基于教科研究的基础之上,开设班级特色美工区,即以一种材料为主材,其他材料为辅材,幼儿通过与主材、辅材的互动,激发他们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在特色美工区的实践过程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策略尤为重要,如何激发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进行创作,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适当的观察及巧妙的引导,实现特色美工区创意活动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美工区创意活动;教师观察与指导
幼儿教师要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美术环境,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美术创作。教师要不断丰富美工区的材料种类,提升幼儿参与美工活动的积极性。我园的特色美工区通过投放一种主材,以及多种辅材,引导幼儿通过多种创意美术的形式提升他们的创造的热情。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美术创作的过程,及时给予幼儿进行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遇到的困难。
一、幼儿园美工区教师观察与指导的意义
幼儿园美工区教师进行观察与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提升幼儿的创新意识,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美工活动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有助于幼儿通过自己的创造来表现美、感知美。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涂鸦、撕贴、拓印、粘贴等活动,运用笔、纸、颜料进行美工创作,有助于激发幼儿的主体能动性。
二、幼儿园美工区教师观察与指导的策略
(一)创设适宜的美术环境,体验创造的乐趣
幼儿教师要重视创设适宜的美术环境,引导幼儿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可以指导幼儿借助身边的物品、材料来进行美术创作,感受创造的乐趣。教师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美术环境,幼儿在美术创意活动中进行发现和探索。
例如,我注重美工区墙面的设计,根据幼儿们的兴趣以及每月的主题,引导幼儿参与到墙饰的制作中,绘画能力强的孩子符合制作图片,其他幼儿负责剪花、印花等美工制作。幼兒们通过参与到美工区环境的布置,体验到了美工活动的乐趣。
(二)提供丰富的美工材料,创作多样的作品
幼儿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美工材料,将彩色的手工纸、皱纹纸、餐巾纸、绘画的水彩笔、蜡笔以及毛笔、拓印材料、粘贴材料等美工材料提供给幼儿,借助不同的美术材料,使幼儿能够掌握多种美工技巧,引导幼儿进行粘贴画、印画、剪纸、折纸等美工活动。
例如,在特色美工区,幼儿在已有主材的基础上,还能选择多样的辅材,比如:各种橡皮泥、各种类型的纸、不同的颜料等, 我鼓励幼儿借助多样的材料开展美术活动,为幼儿提供一个和谐的创作环境。我指导幼儿有序地取放这些材料,幼儿在美工区进行操作、模仿,在学习折小兔时,幼儿观看纸兔的成品,选择彩纸按照折叠的步骤折叠,我引导幼儿相互之间讨论折叠的方法。在幼儿折叠的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幼儿的折叠过程,并适时给予折纸的指导。
(三)适时观察幼儿的需要,激发活动的兴趣
幼儿教师在幼儿进行美术创造的时候要多观察幼儿,在幼儿遇到操作困难的时候要及时给予指导和解惑,鼓励幼儿之间的分享和交流。幼儿教师要用欣赏的目光来看待幼儿的美工创造活动,通过简单的姿势和语言来增强幼儿创造的积极性。教师要对幼儿的情绪状态、操作的内容、幼儿的专注情况、幼儿与同伴的合作情况、幼儿的规则意识等方面进行观察,借助观察来了解幼儿的特点,记录幼儿的行为。
例如,在一次运用彩纸作为主材的活动中,圆圆、糖糖、晨晨来到桌子面前,他们分别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彩纸,圆圆提议想做一个手提包,可以先折一个空白手提包,再在手提包上粘上花或者画上图案。圆圆、糖糖已经开始做了,晨晨拿着彩纸,还没有动手折纸,他发现我在观察他,马上说:“老师,我不会。”我走过去说:“你不试一试怎么知道不会呢?老师相信你会叠出漂亮的手提包的,等会我来欣赏你的作品。”晨晨立马来了精神,他仔细地看其他幼儿怎么折叠,在询问后也试着折叠起来。不一会,他的手提包就折叠好了。
(四)巧妙进行引导和点拨,提供适宜的指导
在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时,教师要给予幼儿引导和点拨。教师要做幼儿活动的参与者和指导者,给予幼儿适当的帮助,教师要重视幼儿作品的展示环节,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并欣赏其他幼儿的美术作品。教师要把握住幼儿美工活动的指导时机,借助语言、动作进行指导,为幼儿的美术创作提供帮助。
例如,在进行《可爱的毛毛虫》撕纸美工活动时,准备的材料有毛毛虫的示范图、以及画有圆形的红色纸和黄色纸。我先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外形,并提问:毛毛虫是怎样的?幼儿回答:有两只眼睛,两个触角,身体上还有很多小脚。我总结:毛毛虫的身体由6片圆片纸来拼接,我们用红色和黄色间隔。不要忘记画上毛毛虫的眼睛、嘴巴和触角,以及身体上的脚。幼儿尝试撕纸并粘贴。我示范撕圆形,幼儿观察并进行操作。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我提醒幼儿不要乱扔纸屑,要将撕下的纸屑放好。在粘贴的过程中要将红色圆片和黄色圆片间隔进行粘贴。
综上所述,教师要尊重幼儿的美工创作,引导幼儿自己探索美工创作的方法,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做出有创意的美工作品,教师还要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幼儿指导,在指导美工活动时,要给幼儿留有一定的动手空间,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和发现,增加幼儿与美工材料的互动,教师还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并重视对幼儿行为的记录,通过记录来标记需要特殊关注的幼儿。在美术创作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幼儿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参考文献
[1]徐铭泽. 美工区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记录[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1):27-28.
[2]施梦瑶. 让美工区“玩”样百出——中班美工区教师指导策略探微[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