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2018—2021 年心肌能量代谢药物临床应用调查及用药合理性评价

2022-01-05周静刘复兴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左卡尼磷酸肌酸用药量

周静,刘复兴

(钟祥市人民医院内科,湖北 钟祥 431900)

心肌细胞能对葡萄糖和脂肪酸代谢之间平衡提供能量,在人体缺血缺氧状态下,氧化代谢加速和局部游离脂肪生成,容易导致循环脂肪酸浓度增加,对葡萄糖氧化进行抑制,导致心肌缺血情况加重,发生室性心律失常[1]。研究显示[2],不管是联合使用或者单独使用血流动力学药物,均无法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心肌能量代谢药物在不改变冠状动脉血流、血压、心率情况下,能改善患者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利于患者心肌细胞获得能量物质,保持细胞完整,主要用于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常见药物包括磷酸肌酸、左卡尼汀等[3-4]。但药物不耐受、滥用是当前临床存在的严重问题。在2011 年,卫生部将心肌能量代谢药物作为特殊使用药物,提出对其进行严格管理,确保药品使用经济、安全、有效[5]。而通过分析心肌能量代谢药物临床应用调查,了解不合理应用情况,制定相关措施,能促进药物合理使用,改善预后。本研究旨在探索心肌能量代谢药物临床应用调查及用药合理性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 年3 月—2021 年4 月我院使用心肌能量代谢支持药物治疗的426 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齐全;②均为接受心肌能量代谢药物治疗;③无药物过敏史。排除标准:①因中途转院、死亡导致资料不齐全者;②生存时间≤6 个月;③存在休克迹象者。其中男性216 例,女性210 例;年龄41~68 岁,平均年龄(54.65±5.42)岁;体重48~66 kg,平均体重(57.59±4.25)kg;疾病类型:高血压7 例,心律失常25 例,心力衰竭9 例,冠心病9 例,缺血性心肌病9 例,心肌梗死211 例,心绞痛156。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伦理审查。

1.2 评估方法

参照《特殊管理药品的应用与管理》[6]《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临床安全用药年度报告(2018)》[7]以及代谢性药物使用说明书、疾病治疗指南对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估。选择评估指标:①根据心肌能量代谢药物的实际使用情况,统计药物利用指数(DUI)、用药频度(DDDs);DDDs 越高,表明药物使用频率越高,计算方法= 某药的总量(mg 或g)/该药的限定日剂量;DUI=DDDs/实际用药时间(d),若DUI<1 代表用药合理;DUI>1 表示用药不合理;②评价心肌能量代谢药物的应用合理性,主要包括用药疗程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药物配伍不适宜、药物选择不适宜等情况。

2 结果

2.1 药物类型和病种分布分析

426 例使用心肌能量代谢支持药物治疗患者,均为单用药,其中10 例注射用心肌肽,8 例左卡尼丁口服溶液,26 例辅酶Q10片,56 例盐酸曲美他嗪片,150 例左卡尼汀注射液,176 例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不同患者用药情况见表1。

表1 心肌能量代谢支持药物的类型和病种分布情况[n(%)]

2.2 各类药物用量、用药人数情况分析

注射用心肌肽人均每日用药量100 mg,总用药量4.60 g;左卡尼丁口服溶液人均每日用药量10 ml,总用药量720 ml;辅酶Q10片人均每日用药量30 mg,总用药量8.59 g;盐酸曲美他嗪片人均每日用药量60 mg,总用药量40.64 g;左卡尼汀注射液人均每日用药量3.50 g,总用药量1 252 g;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人均每日用药量3 g,总用药量1 485 g,见表2。

表2 心肌能量代谢支持药物用量、用药人数情况(n,%)

2.3 分析药物单次用药量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单次用药量以4 g 为主,左卡尼汀注射液以4 g 为主,辅酶Q10片以10 mg 为主,盐酸曲美他嗪片以20 mg 为主,左卡尼丁口服溶液以10 ml为主,注射用心肌肽以100 mg 为主,见表3。

表3 心肌能量代谢支持药物单次用药量分析(n,%)

2.4 用药不适宜问题分类分析

426 例患者中出现用药不合理的118 例,占比27.70%,具体类型分布见表4。

表4 用药不适宜问题分类[n(%)]

3 讨论

心肌能量代谢主要方式为有氧代谢,代谢底物包括游离脂肪酸、乳酸、葡萄糖等。随着对心肌保护不断深入,发现心肌缺血具有心肌能量代谢多种改变,心肌细胞内FFA 减少,容易导致细胞膜受到破坏,最终导致心肌细胞损伤[8],因此对FFA 摄取和氧化代谢进行抑制,增加人体心肌细胞对葡萄糖利用率,为缺血性心肌疾病支持治疗的主要目标[9]。心肌能量代谢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影响[10]。

3.1 心肌能量代谢药物类型和病种分布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心血管内科药物以磷酸肌酸钠注射液、左卡尼汀注射液、曲美他嗪较为常见,分别占比41.31%、35.21%、13.14%,而使用患者多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者。其中曲美他嗪可对脂肪酸氧化进行抑制,促进葡萄糖氧化[11];左卡尼汀能促进人体脂肪酸β 氧化,经过脂酵解供能量,改善心肌能量“饥饿”状态,对多种心脏疾病具有治疗相关作用[12]。故,上述药物多被用于治疗心功能不全者,针对此类人群,可优先考虑予以上述药物治疗。

3.2 心肌能量代谢药物用量、用药人数情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发现,常见的心肌能量代谢支持药物中左卡尼汀注射液和磷酸肌酸钠较为常见,分别占比35.21%(人均每日用药量3.50 g)、41.31%(人均每日用药量3 g),其中磷酸肌酸是人体心肌细胞内ATP能量储备,能对缺血心肌能量代谢进行改善,缓解心绞痛,减少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心肌面积,促进缺血心肌再灌注后收缩力早期恢复,预防心律失常情况发生[13];左卡尼汀是心肌细胞主要能量来源,通过应用左卡尼汀对心源性休克、慢性循环衰竭、急性心肌缺血均具有显著效果,提示左卡尼汀、磷酸肌酸钠可作为心肌能量代谢治疗药物在临床安全应用。而在研究过程中,盐酸曲美他嗪片临床使用率仅仅低于左卡尼汀、磷酸肌酸钠临床使用率,由此可见,上述三种药物已经广泛应用在缺血性心脏疾病患者中,取得一定效果[14]。

3.3 心肌能量代谢药物单次用药量分析

本研究中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大多以4 g 个人单次用药量常用;左卡尼汀注射液以4 g 常用;磷酸肌酸钠最高单次用药剂量可高达5 g。但临床说明书中明确指出,磷酸肌酸钠每日1~2 次,每次1 g;左卡尼汀注射液明书中推荐剂量为10 mg/(kg·d)[15],从而证明左卡尼汀、磷酸肌酸钠应用具有超剂量使用情况,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因此需要对药物剂量严格把握。

3.4 心肌能量代谢药物用药合理性调查

在调查心肌能量代谢药物用药合理性时,结果显示其存在较多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是由于左卡尼汀、磷酸肌酸钠存在用药不适宜情况,对于上述情况,医者需要对药物的用量用法严格掌握,促进药物合理使用,避免不合理用药情况[16]。

综上所述,心肌能量代谢药物的临床应用评价应持续、长期开展,需要对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评估,再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从而利于临床合理使用药物。采用PDCA 循环方式,包括计划-实施-检查-行动,最终达到合理用药相关目标,尤其用于心血管病变人群中,需要精准用药,加强检验、临床、医务、药学等多学科多部门协作,促进药物合理应用,预防不良情况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不足以诠释,故关于心肌能量代谢药物不合理现象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左卡尼磷酸肌酸用药量
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活血化瘀中成药增强左卡尼丁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棉花催熟技术要点
左卡尼汀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分析
半夏泻心汤临床案例用药量的聚类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丙酰左卡尼汀片中盐酸丙酰左卡尼汀的含量
磷酸肌酸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用药量的影响
磷酸肌酸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