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及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启示

2021-01-13何雄浪李俊毅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城乡融合乡村振兴

何雄浪 李俊毅

〔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基点,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城乡分离与对立的必然性,进而提出了未来社会城乡融合发展的构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对立是社会生产力有所发展而又不充分不发达的产物,城乡融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系统回顾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深刻认识城乡关系变化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创农村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新发展阶段城乡融合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大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明确乡村功能定位,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而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09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1)03-0053-07

城市与乡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马克思曾说“城乡关系一改变,整个社会也跟着改变” 〔1 〕157,这彰显出城乡关系在整个社会中的重要性。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历史上城乡关系的发展要依次经历“城乡一体”“城乡对立”“城乡融合”三个阶段。城乡融合是城乡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指“把城市、农村生活方式中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点” 〔1 〕240。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實现,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紧迫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 〔2 〕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要实现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没有现成的、可照搬的经验。因此,系统回顾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深刻认识城乡关系变化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对于2020年后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从全面小康迈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一、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生成

空想社会主义者、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以及德国农业化学创始人李比希等关于城乡发展的理论和观点,为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启示。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吸收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城乡结合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城乡分工和交换理论、李比希的农业化学学说等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当时资本主义城乡尖锐对立的实际情况,着眼未来,提出了关于城乡发展的系统观点。

16世纪初期,英国正值圈地运动时期,作为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的托马斯·莫尔在《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中描述了一个城乡融合的社会,即人人平等、财产公有、共同劳动、按需分配的城乡一体化社会。19世纪中期,法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克劳德·昂利·圣西门在《寓言》一书中构想出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即“实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人们全员劳动,没有任何特权,不存在阶级统治与压迫,经济是按计划发展。沙利·傅立叶在《经济的和协作的新世界》一书中将其设想的和谐社会称作“法郎吉”,该书描述了一个共同劳动、人人平等、城乡差别消失及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在这里,没有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异,人人劳作,男女平等,而且重视教育,实行免费教育等。19世纪最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在其著作《新社会观》《新道德世界书》里设计了一种“劳动公社”,在这个公社里,城乡浑然一体,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贯彻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30年代初的180多年间,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从英国的威廉·配第到李嘉图,从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到西斯蒙弟,他们的观点形成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第一次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在研究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内部联系的基础上认为:社会分工,包括城乡分工是最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办法,是劳动生产率增进的源泉。李比希在其最具盛名的代表作《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中,从农业灰分元素的角度提出“归还原理”,即人应当把取自土地的东西还给土地,并证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存在只能阻碍这一点的实现。以上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以及李比希关于城乡结合的观点拓宽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问题的思路和视野。

要探究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还要了解其诞生的时代背景。毫无疑问,工业革命是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最显著的时代特征。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使“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3 〕277。同时,工业革命也推动了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城市的日益繁荣与农村的迅速衰落。生活在19世纪欧洲各国大城市里的马克思恩格斯,亲眼目睹和感受到了资本主义城市化的产生、发展及崛起的全过程,也深深观察和体会到了资本主义城市化过程导致城乡关系由分离与对立走向分裂与对抗的矛盾激化演进,并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不能消灭这种对立,相反,它必然使这种对立日益尖锐化” 〔4 〕174。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正是扎根于工业革命和当时资本主义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城乡对立日益尖锐的现实。他们以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视角,深刻分析城乡问题的表现形式和对立根源,提出了重要的城乡融合思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城乡融合就是“公民公社将从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将结合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而避免二者的偏颇和缺点” 〔3 〕368。他们认为:从混沌的初级状态到对立的中级状态再到融合的高级发展状态的城乡关系,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城乡对立是社会生产力有所发展而又不够充分发达的产物;城乡融合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而必然出现的趋势与结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只有实现城乡融合,才能使人得到全面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主要蕴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反杜林论》《神圣家族》《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中。

(一)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实现城乡融合的先决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对立是私有制社会的必然产物。他们指出,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阶级社会特有的产物,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 〔4 〕105。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与发展,“资本主义使乡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乡村生活的愚昧状态” 〔3 〕276。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城乡之间的分离与对立愈加尖锐。一方面,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存在差别与对立,即少数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从事精神文化生产活动,而广大体力劳动者主要集中在乡村,从事繁琐而劳累的物质生产活动;另一方面,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发展的差异也愈加明显,大规模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城市,传统农业生产和落后的小规模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乡村,这就导致了城市剥削压迫乡村、乡村严重依赖于城市的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不仅不能消除城乡对立,相反,它必然使这种对立日益尖锐化 〔5 〕。这是因为,私有制是阶级分化和阶级对立的经济基础,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生产关系,是导致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和广大劳动者贫困的根源。所以,要想消除城乡不平等的二元结构,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而要想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就必须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雄厚的物质基础作为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当私有制不复存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时,城乡融合必然会实现。到那时,城乡对立将彻底消失,城乡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衔接、和谐发展,“从事农业和工业的将是同一些人,而不再是两个不同的阶级” 〔3 〕243,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是全面发展的自由人。

(二)生产力充分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的物质基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协作方式,其发展水平是影响城乡融合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要想缩小城乡差距、消除城乡之间的对立,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城乡融合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将极大拓展人们的生产生活空间,促使人们更加自由地生产与生活,获得更多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从而为城乡往来与交流创造更多的机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实现城乡融合,就必须协调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布局,打破工农业生产之间的天然屏障。工业并不一定只集中在城市,农民也不一定只限于乡村从事单一、孤立的农业生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就明确指出:“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均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分离的条件。” 〔6 〕647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和农村人口的过度分散是生产力欠发达的具体表现。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大批乡村人口从依附于土地的農业生产中解放出来,转变为从事工业生产,在此过程中,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使城乡融合达到贯通融合。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在处理城乡分离、对立及矛盾关系时,仍然坚持生产力的标准,认为生产力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人们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产生和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

(三)以城带乡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

自古以来,城市就集中体现着人类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与文化的中心,而且是各种社会生产要素集聚和扩散的核心区域。城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对城市的作用认识深刻,他指出:“城市越大,搬到里面来就愈有利,因为这里有铁路,有运河,有公路;可以挑选的熟练工人越来越多……这里有顾客云集的市场和交易所,这里跟原料市场和成品销售市场有直接的联系。” 〔7 〕马克思看到了城市对农业发展的带动,他说,“城市的繁荣也使农业摆脱了中世纪的最初的粗陋状态。不仅大片的荒地被开垦出来了……使农业普遍地受到了良好的影响” 〔8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要充分发挥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主导作用,重视城市发展对乡村面貌改观、乡村劳动力素质提高、农村文化熏陶的带动、影响和辐射作用。“在再生产的行为本身中,不但客观条件改变着,例如乡村变为城市,荒野变为消除了林木的耕地等等;而且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变着自身,造就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  〔9 〕综上可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实现城乡融合,要注重以城带乡,发挥城市中心作用:在经济上,要为农业提供现代科技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率;在政治上,要提高农民思想觉悟;在文化上,要促进城市文明与乡村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只有通过城乡联动、资源协调、优势互补,才能最终实现城乡间相互融通的综合发展。

(四)工农业融合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客观要求

“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3 〕104旧式社会分工是造成城乡二元产业结构产生的主要原因。由于城市与乡村分别承载着不同的人口与不同的产业,乡村落后的传统小规模农业生产与大城市的机械化大规模工业生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城乡的分离与各自的独立发展使二者的差距日益拉大,进而加深了城乡二元产业结构的分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要想实现城乡融合,就必须“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 〔3 〕294。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眼中,工农业融合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客观要求,要重视工业与农业的均衡发展,实现工农互补、相互借鉴,工业以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带动农业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又为工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工农业产业融合,进而实现城乡融合。

(五)科技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的重要推动力

人类科技的发展,是加速城乡融合的关键。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每一次的科技革命都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重大的调整与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城乡关系从分离、对立到最终走向融合。19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马克思视其为资本主义时代到来的物质标志。第一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现代棉纺工业率先蓬勃发展,钢铁、机械和矿业紧跟其后,还促进了当时西欧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原来城乡之间的隔阂与孤立逐渐被交往与互动所取代。19世纪下半叶,人类开始了以电力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电的大规模运用不仅促成了许多新兴产业的产生,而且深刻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马克思恩格斯敏锐地观察到,电的发明和使用“使得工业彻底摆脱几乎所有的地方条件的限制,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如果说在最初它只是对城市有利,那么到最后它必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 〔10 〕654,其为打破城乡分割界限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指出,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源于城市的科学技术在乡村不断得到应用与扩散,从而带动乡村农业发展,使工农、城乡差距不断缩小,进而推动城乡融合进一步加强。

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实现城乡融合路径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分析了城乡分离与对立的根源以及二者的矛盾运动过程,认为解决问题的思路就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是把城乡当作一个有机整体,让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对流渠道通畅,促进城乡各产业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协作关系,使城乡的功能实现互补互促,从而推动城乡间的生产生活方式向高级一体化方向发展,最终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通过剖析马克思恩格斯融合思想的主要观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条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在城乡之间合理布局生产力

资本天然就具有逐利性,资本家通过榨取工人在劳动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来获得利润,因此可以说利润的本质就是剩余价值。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狂热追求,企业对于工人的需求急剧增加,这就使得大批原本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涌向城市中的工厂与企业,城市规模因而急剧膨胀。“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越来越占优势” 〔11 〕,但同时也造成了生产力要素在大城市的过度集中,“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 〔3 〕56。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均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的条件” 〔12 〕215,为了使大工业生产摆脱地方性的局限,协调城乡的统筹发展,必须“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 〔12 〕215,“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或发展” 〔12 〕637,才能解决城市病问题和城乡矛盾,实现城乡互补、共同发展。

(二)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工农业新发展

城市的出现是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工业文明的象征。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也使得大量的劳动力、丰富的生产资料与多如牛毛的农村初级加工产品等生产要素由乡村向城市聚集,加速了城乡的对立与分离,城市的力量在逐步增强,而农村由于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与城市的差距愈加扩大。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业和工业的产业联合是解决城乡间对立与分离的“物质前提”,“只有使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发生密切的内部联系,并使交通工具随着由此产生的需要扩充起来,当然是以廢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前提,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栖息在里面的那种孤立和愚昧的状态中挣脱出来” 〔6 〕43。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要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让工业文明的曙光照进农村,以工业反哺农业,将一切现代工具、机器应用到农业生产之中,彻底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大机器不仅可以应用于城市工业,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农村农业生产,从而大大提高农村农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城乡工农业的有机结合,走城乡融合的发展道路。

(三)促进城乡人口均衡分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出现之前,人类还处于农业文明阶段,其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界的各种资源与条件。在这个阶段,人类以原始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生活,与自然界保持着相对和谐的关系。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城市中的机器大工厂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剧增,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市,形成了巨大的人口集聚效应,在促进社会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的破坏。恩格斯对此曾指出:“蒸汽机的第一需要和大工业中差不多一切生产部门的主要需要,就是比较干净的水。但是工厂城市把所有的水都变成臭气熏天的污水。” 〔13 〕646资本主义的工业生产除了把工人变成机器或机器的附属物之外,还严重地破坏了工人的生存环境。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这种状态是一切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4 〕243。因此,虽然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类从依附自然的阶段进入到了大规模征服自然的阶段,但与此同时也使生态危机成为人类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14 〕而为了避免自然界的报复,人类就要在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要求避免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保持城市合理发展,调整人口在城乡之间均匀分布。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使人口尽可能地平均分布于全国……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在其中受煎熬的那种与世隔绝的和愚昧无知的状态中挣脱出来” 〔13 〕215,“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毒才能排除” 〔15 〕。

四、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深刻揭示了城乡社会发展的本质与规律,即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发展依次要经历城乡浑然一体→城乡分离与对立→城乡融合三个过程。这一发展过程不仅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三大定律之一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也符合历史唯物主义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13 〕467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因其科学性对新时代实现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恩格斯曾深刻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10 〕743深刻分析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主要观点和实现路径,可以为统筹我国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启示,并为我国的城市化、城镇化建设设立良好标杆,起到风向标的作用。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完成,中国整体已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正朝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勇往直前。征途漫漫,惟有奋斗。面对当前城乡融合发展的紧迫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6 〕。这也为今后怎样做好“三农”工作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在人。马克思主义认为,不论是个体还是整个人类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过程。人是社会中的人,城乡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城乡关系,提出了城鄉发展最终融合的思想,是出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关注,也体现了他们以人为本的立场。现实是最大的试卷,发展是最大的考题,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的基本原理,反映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将人民放在发展的中心是我们制定城乡发展政策、处理城乡相关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2月25日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我们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遵循乡村建设规律,着眼长远谋定而后动,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线,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发展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对立的表现形式就是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当前,我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核心任务就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缓解相对贫困。目前,我国正处于“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大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最终达到城乡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已成为今后扶贫工作的重心。我们要牢牢把握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主线,时刻对标乡村振兴总目标,适应形势变化,通过抓重点、强基础、补短板,着力破解“三农”发展的难题,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这个新生活、新起点就是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巩固、深化与延续,是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只有脱贫攻坚基础打得牢、打得实才能顺利实现乡村振兴,只有实现乡村振兴才能进一步巩固拓展扶贫攻坚成果。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 〔17 〕为此,要抓紧出台各项政策完善优化的具体实施办法,持续巩固拓展扶贫攻坚成果,充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为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进一步夯实基础。

(三)明确乡村功能定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由城乡分离走向城乡融合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最终目标。但这一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并伴随着人类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推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有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才有更多的资源去治理乡村的穷山恶水,改变乡村的生活设施、交通条件、教育条件、通讯条件等,进而实现城乡互助互通,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同时缩小城乡文化差异,使乡村劳动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与城市居民一样各展其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并共享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成果。因此,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就要根据我国的国情与国力,统筹考虑城乡发展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逐步还清乡村延迟发展的“历史欠账”,在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方面补齐短板,谨防“运动式”的没有重点、“全面开花”的乡村振兴,防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走调变形”。为此,我们要明确乡村功能定位,该开发的就开发,该保持原生态的就保持原生态,科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坚持规划先行、注重特色、分类实施、有序推进的方针,规划建设一批重点镇,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对立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存在,它使得适应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需要的城市不断膨胀,挤压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空间,产生城市和乡村的对立。就我国的具体国情来说,由于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还不充分,必然还存在城乡之间的差距和矛盾。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凸显,这不仅影响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互联互通,制约了乡村的发展,拉大了城乡间的差距,而且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乡村不是孤立的乡村,而是我国城乡融合体系中的乡村,因此,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障碍,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更是时代的要求。要以全国一盘棋的大局意识推进全面深化城乡改革,破除阻碍城乡之间各要素流动的体制梗阻,构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实现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与平等交换。这既是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激活乡村发展活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为此,首先,要深入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使进城务工的农民有机会在城镇中落户,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权利,从而能为我国城市发展提供更充分的劳动力供给,更高效地配置劳动力资源。其次,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社会保障制度。如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等。最后,要加速推动城乡之间各类要素的双向流动。当前,尤其要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城市资金、人才与人力资源、技术向农村流动,促进我国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0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57.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01.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46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 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94.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2.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83.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21.

〔16〕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 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0-10-30(01).

〔1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02-22(01).

责任编辑 徐 芳

猜你喜欢

城乡融合乡村振兴
城乡关系视域下撤村并居社区的融合性治理
关于乡村振兴几个核心问题的判断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从分工理论出发解读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及其现代应用
城乡融合视野下的农村经营体制创新
城乡分割会走向城乡融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