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性传播的实践与思考

2021-01-13李雅洁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传播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李雅洁

〔摘要〕 感性传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通道。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传播实践以图像化呈现、感性话语表达和仪式化传播等方式展开,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具体化、生动化和形象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性传播实践中,应深刻关切大众的内在需求和现实世界,将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并努力创新传播方式,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和凝聚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性传播;传播方式;實践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1)03-0023-0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传播是指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理论性文字灌输转变为具象化情感认同,摆脱抽象、生硬、强制的说教方式,实现感性形象转化并融入大众日常生活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科学、包容和实践的理论品质,在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传播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价值引领作用,并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被写入宪法。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感性传播目前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大众日常生活的重要通道,逐步渗透、浸润到大众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价值共识和行为准则,进而为整个社会凝聚起强大的价值共识和精神力量。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像化呈现

自人类诞生以来,图像就是人们认识世界、记录生活和表达情感的基本方式。与文字不同的是,人类不必掌握特定知识,可以“无门槛”地通过感性直观的图像认知事物、彼此交流。进入阶级社会后,阶级意识的不断赋予使得图像发展成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具象化、感性化、艺术化的呈现工具,“取诸经史”“尧禅舜让”“孔门弟子”及“蔺相如完璧归赵”等图像作品便是典型代表。“在封建社会时期,以汉代为标志,是中国古代核心价值观图像化表达从自发转为自觉的重要时期。” 〔2 〕进入新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如海德格尔所认为的“世界图像时代” 〔3 〕已经到来,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图像不仅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交往的重要载体,而且带来主流意识形态表现和传播方式的深刻改变。

图像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也是对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常被用作语言表达的强化补充,在传播观点、解读内涵方面可以有效弥补语言文字在感性表达上的乏力与不足。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壁画、墙画、绘画、海报、摄影等静态图像和纪录片、电视剧、电影、微视频、动画片等动态影像,以多模态意义空间巧妙彰显了意识形态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观众丰富美好的感官体验之中,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浸润和熏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符号的图像艺术化表达。

一是象征符号运用。所谓象征,是指用具体的形象表现抽象的人或事。这种具体的形象既可以用部分事物代表全体的本体,也可以表述抽象的本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并不意味着其可以直接被大众理解和认同,通过具体形象来表述抽象概念,能够“把抽象的思想变为感性的材料,使概念动人心弦,令原则生机勃勃” 〔4 〕。例如,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海报中,常常用长城、天安门、华表、石狮子、人民大会堂以及五星红旗等作为国家象征的具象化形象,这是在国家层面为观众所认同的典型象征符号;用雄鹰、天空、公平秤、玉玺、警徽等作为社会象征的具象化形象,这是观众在社会层面价值诉求的典型象征符号;用农民、学生、老人、医生、辣椒、灯笼、梯子、牛、鸡、羊、马、鱼等作为个人价值的具象化形象,这是观众在个人层面价值认同的典型象征符号。象征形式能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抽象价值目标本体化为“看得见”的具象表达,这样的视觉“还原”具有强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呈现的重要形式。

二是日常化情景再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无不是通过日常生活来实现的,社会发展的本质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  〔5 〕。各种社会关系和思想价值也是在日常生活中孕育和成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日常生活,却又高于日常生活,是对日常生活的抽象和提炼,只有回归于日常生活,深刻关切与回应人的日常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被大众所接受并遵循。如纪录片《辉煌中国》,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变化,围绕群众的日常生活与体验,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深入高铁车厢、农贸市场、医院、农村等现实感性生活的“第一现场”,通过日常化叙事和艺术化处理,使国家精神、价值理念融入“我在现场”的个人叙事和生活场景之中,唤起观众的熟悉感和认同感,触动了观众的情感心理。

三是隐喻化移植。隐喻是指以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将抽象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喻为观众熟悉的情景,调动观众的情感并进行自我解释与内化,这种“移情唤醒”能够有效激活个体内心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和动机。隐喻被主体所理解,需要主体具有相似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因此,充分尊重社会群体的层次性,针对不同群体设置和描绘不同的“情景”,能够提升观众的感知度。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的传播,往往通过描绘校园文明等方面的“情景”,将学生熟悉的课堂、操场、食堂等作为叙事场景来隐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在社区则通过设置菜市场、医院、邻居、老人、法庭等生活场景,来隐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而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话语表达

在马克思看来,“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6 〕。话语承载着人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是语言符号和价值观念的统一。任何思想和价值都需要借助话语来描述和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必须借助有效的话语表达来传播价值观念,影响和动员群众。意识形态的主体是日常现实生活中的人,现实生活中的人时刻伴随着情感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就要注重以通俗化、生动化的感性话语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不仅仅是一个认知信息的传递过程,更是一个情感信息的感染过程” 〔7 〕。

一是以通俗易懂的话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凝练和集中表达,要使其被群众所掌握并用以凝聚人心,必须通过大众从内心接受转换为价值认同和信仰追求方能实现。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语中,“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汗水浇开幸福花,劳动铸就中国梦”,“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每个公民都应树立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文明从细微处做起”,“我排队、我文明,我礼让、我快乐”,“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等,都是以通俗易懂的話语回应着人们对自然、社会,个体、公共和现实、长远等内在需求,积极发挥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二是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凝聚人们的价值共识。我国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在传承民族精神、表达意识形态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独特作用  〔8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文化资源获得现代化发展的内生力量,其通过形式和内容的重构与现代价值理念融为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通过“国家危难,匹夫有责”,“圆梦中华,志存高远”,“有德人岁岁吉祥”,“勤劳人家,生活甜美”,“日子过好,唯有勤劳”,“人心和美,日子火红”,“肩挑勤与善,日子好如歌”等富于情感的话语,并融入剪纸、国画、民宿、粽子、龙舟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人们生活中面临的“幸福”“善良”“诚信”等重大现实命题加以阐释,以小切口烘托大主题,引发人们深深的理性思考。又如央视公益广告《我们的节日,我们的故事》中,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来“唤醒”观众人生路上的成长记忆和温暖回忆,借“饺子”“灯笼”“元宵”“粽子”等典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传递真、善、美的博大精神,呼唤“友善”“孝顺”“爱家”的温暖情怀。传统节日是全球华人同根同族血脉相承的文化记忆,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文精神的巧妙结合,赋予了传统文化以现代价值意蕴,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价值。

三是以生动亲和的话语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共振。生动亲和的话语是公众表达日常生活与情感的重要载体,在唤醒公众情感共鸣和促进价值认同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意识形态的高度提炼和概括,生动亲和的话语表达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亲切和饱满,推动理论话语向日常话语融合过渡,能更有效地打动和鼓舞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有面有点,将传播目标具象化为可辨识性强的个体,以生动亲和的语言接拉近与公众的距离,“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9 〕。如“我们青少年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我们青少年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宣传口号,生动亲和的话语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化传播风格,使他们始终在共性和个性之间实现统一,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共振和价值认同。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仪式化传播

所谓仪式,即典礼的秩序与形式,“通常被界定为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 〔10 〕。质言之,仪式是一种表达共同价值、意义和信念的象征性活动。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社会文化现象,仪式与人们的情感相联结,是传承文化和精神信仰的基本方式。仪式不仅可以直接指向某种信仰和价值,同时能唤起和激发参与者接受其指向的信仰和意义,这就决定了仪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仪式“铸魂”,是仪式的价值支撑和信仰之源;另一方面,仪式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形”,是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体验、价值认同的重要载体。

所谓仪式化传播,实为传播的仪式观的一种实践运用和发展 〔11 〕。与传播的传递观中信息的“传送”“发送”“把信息传给他人”等相区别,传播的仪式观更强调“分享”“参与”“联合”“拥有共同的信仰”,它不追求信息在空间上的扩展,而是重视传播在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注重共同体对意义的共享。仪式化传播的实质是“一种以共同体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其最高境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 〔12 〕在仪式化传播视域下,仪式的特性被以各种方式注入传播过程中,使传播本身成为一种仪式化的展演过程。在当前文化背景下,仪式化传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存在着深层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的存在为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仪式化传播提供了可能,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

一是丰富内容设置。仪式化传播是一种基于信任的传播,是以人为中心的传播,它重视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传播者和接受者在传播过程中共同参与、共同体验、共同建构信息,从而达到共同理解、相互信任。因此,在内容设置方面,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具体形象喻指来唤起共同记忆,以可知、可听、可感的具体形象为共同经验来指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蕴和情感感召。如2019年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的《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快闪活动即为很好的例证。在活动中,党员干部、学生、医生等不同年龄和层次的社会群体齐声共唱《我和我的祖国》,辅以舞蹈、朗诵、小提琴等各种艺术形式,以朴实无华、脍炙人口的歌词把抽象化的“祖国”以及对祖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追求和情感表达转变为人们熟悉的事物,使人们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了一场深刻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是强化个体情感体验。在一定的空间中,仪式化传播可以强化和激发参与者的情绪体验和情感体悟,使参与者在仪式化传播创造的共同意义场阈中对传播的价值产生深层次的理解,进而达成共鸣,获得更强的情感认同。仪式化传播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征,通过将仪式的内涵付诸实践以实现“意义赋予”和“价值引领”的双重目标。如果仪式无法反映和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就会使人们对仪式及其承载的意义产生距离感,达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仪式化传播的空间设置上,应尽可能地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唯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更易于为人们所理解和接纳,才能将其价值立场、价值观念和价值规范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赢得人们的真正认同。如2012年河北省推出的“善行河北”主题道德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人们在公共交往中乐于助人,大兴友善互助之风;引导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守信,倡导敬业诚信之风;引导人们在家庭生活中孝老敬老,践行孝道。这一活动得到各行各业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推动大众从中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

三是加强现代技术运用。仪式化传播是一种网状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注重与网民的互动、参与、协商与分享,有利于引领大众构建共同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仪式化传播应借助现代媒体技术,推动广大网民亲身参与和体验,使“被邀请”的个体进入仪式特定的氛围和情景中,将处于不同时空的个体“链接”到“现场”,成为“想象的共同体”中的一员,让个体在“身临其境”中“感同身受”,使仪式化传播强化价值认同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例如,《人民日报》于2019 年 10 月 1 日国庆节当天以 H5 页面形式推出《今天,我们都是升旗手》,通过引入升国旗这一行为设计,让广大民众争先效仿,通过都是“升旗手”这一共同身份,有效激发起广大民众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又如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社联合美图秀秀推出了H5融媒体产品《时代青年秀》,受众通过打开链接上传自己的照片便可以“变装”7种不同时代的服装模板,为用户提供了一次回忆过去的机会,通过“我”在不同年代特色的照片中穿梭,唤醒“我们”一些共同难忘的记忆;通过细数每个时代的大事记,使参与者感慨时间飞逝,感恩祖国越来越强大,增强对祖国繁荣发展的深刻体悟。这些融媒体产品通过增强用户参与感和体验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融入其中,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和践行。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性传播的几点思考

通过实践考察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传播,在凝聚思想和实现价值引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现阶段,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人们的利益诉求多元而复杂,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樣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已发展到向落细落小落实的自觉实践、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转化的阶段,而感性传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了社会抵达的通道。但目前人们在自觉行为转化方面与国家和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仍有许多的工作要做。如何不拘泥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探讨和宣教引领,将人们的感性认可上升为理性认同进而转化为行动自觉,开辟一方能化解、融通不同价值形式并借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土壤,是当前乃至未来一个时期非常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性传播必须关注现实的个人及其内在需要,不断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马克思就指出,“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只有从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因而,科学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需要而作准备的历史” 〔13 〕194。作为感性活动的主体,人是对象性的存在,“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本质即自己生命的对象。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 〔13 〕210,人作为现实性的存在感首先要通过对象而自我确证,这种自我确证必须通过感性意识才能真正实现,成为“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

在马克思看来,人不是某种思辨互动建构起来的先验抽象的理性主体,而是通过物质生产实践活动将自己的感性活动生产出来;人不是纯粹孤立的生物个体,总是处于既有的自然和历史关系中。可见,马克思将感性活动视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进而把感性意识与现实的人、现实关系联系起来,这就为意识形态感性传播提供了现实依据,即感性传播必须关注现实的个人及其所处的现实关系,其基础是生存本能和天然情感,以个人情感、嗜好、兴趣、信念为价值取向,直接模铸着自在自发的存在主体,从而使主体在激烈的竞争中有家园感和归属感,成为人们紧张工作博弈中的调节器和缓冲器,让主体更人性化或生活化。

作为现实中的人,其内在需要有许多不同种类,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各种需要又是相互联系、重叠交叉的。在实践中,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性传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关注群众的内在需要。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性传播要合理协调人的自然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统一,处理好人的现实需求与长远需求的关系,协调好人的个体需求与公共需求的关系。诚然,在现阶段,受生产力发展程度和文化发展水平所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不可能满足各个个体的各种不同需要,它要想赢得社会的普遍认同,就必须以人们的根本需要为出发点,尽可能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根本需要 〔14 〕,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性传播必须关注现实世界,既要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群众智慧和养料,又要善于引领群众的精神生活。现实的外部世界是感性活动的对象,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人的现实生产活动构建着历史本身及其发展过程。在马克思看来,感性世界是现实的个人与其感性活动(实践)互为一体的世界,意识是人通过感性活动改造世界显示出来的本质力量,马克思的感性观扬弃了认识论与存在论的二元对立,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肯定了人的感性世界与精神世界,也为意识形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性传播要关注现实世界,关注和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历史方位,关注和回应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时代特征。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性传播要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性、战略性和实践性,从中汲取智慧和养料,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和意蕴。要通过感性传播使人民深刻感悟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探索形成的宝贵经验,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也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从而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激发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力拼搏的磅礴力量。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动,人们的利益关系和诉求日趋多样化、复杂化,人们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呈现出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和多变性等特征。同时,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颠倒黑白、混淆视听,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成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善于通过感性传播,对我国主要矛盾及问题进行逻辑应答,帮助人们划清是非界限,自觉抵制错误思想观点的侵蚀,促进人们明辨价值立场、澄清思想迷雾。

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性传播必须创新传播方式,借助多样化媒体,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形象化、日常化。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网民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写博客、发帖子、上网交流已成为许多民众关注社会、表达诉求、反映社情民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因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用正确的网络舆论引导思潮、凝聚共识,已成为新形势下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阵地的重要途径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首先要被网民“选择”,其次是“接受”,进而是“认同”,而在去中心化、碎片化等为特征的网上传播中,感性传播策略比理性传播策略往往更为有效。

适应网上传播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传播应借助多样化媒体,运用新兴技术,充分发挥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新媒体双向即时互动的特点,不断探索创新符合新时代传播環境并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除了政治理论宣传外,还可通过广泛开展网络公益活动、推出网络文艺精品力作等途径,用优秀文化充盈网络空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象化、日常化、具体化,不断增强广大网民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深入人心,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参 考 文 献〕

〔1〕李晓阳.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感性传播的样式探析〔J〕.宁夏党校学报,2020(01):114-120.

〔2〕李 兵,朱 敏.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传播路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09):60-66.

〔3〕杨 坤.海德格尔《世界图像的时代》的现代性品格〔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39-44.

〔4〕雷吉斯·德布雷.图像的生与死:西方观图史〔M〕.黄迅余,黄建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73.

〔5〕苏海生,孙秀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像叙事研究〔J〕.江汉学术,2019(01):118-12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25.

〔7〕吴 琼.创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话语表达方式〔J〕.红旗文稿,2017(10):22-24.

〔8〕周艳秋.央视公益广告中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路径〔J〕.中国电视,2020(03):105-108.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65.

〔10〕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

〔11〕张淑芳.仪式化传播的观念塑造与价值引领〔J〕.当代传播,2017(02):35-39.

〔12〕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M〕.丁 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朱晨静.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认同与人的内在需要〔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05):34-39.

〔15〕中宣部等印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EB/OL〕.(2017-12-17).http://www.gov.cn/xinwen/2017-12/17/content_5247893.htm.

责任编辑 日 月

猜你喜欢

传播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零陵渔鼓传承发展方式新旧对比研究
带刺的苍耳
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探讨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异同比较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浅谈川剧艺术传播方式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