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理论的重大发展及其价值意蕴
2021-01-13李明芮
李明芮
〔摘要〕 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形成了完整的国家治理思想。其形成基础可归纳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国家治理思想的升华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治理实践的经验总结,其方法论特色可从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战略定力与改革创新、完善制度与制度执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立足自身与加强借鉴的六大辩证统一关系来分析,其价值意蕴主要体现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国家治理话语体系,为推进世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国家治理;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理论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1)03-0016-07
回顾社会主义发展史,怎样治理社会主义国家是全新问题,也是重大问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治理效能的战略举措,它表明了新时代“中国之治”的新征程。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是科学完备的理论体系,其理论核心聚焦于国家治理问题。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的形成基础、方法论特色及价值意蕴能够为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实践提供智力支持。
一、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的形成基础
(一)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详细阐述了国家来源、国家双重职能等基本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发展,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作出了重要论述,既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经验总结,是指导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基本遵循。
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思想。马克思强调,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治理形式,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了推进国家治理需要坚持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正如马克思所言,“必须使国家制度的实际承担者——人民成为国家制度的原则”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由这个国家的人民来决定。一方面,推进国家治理需要依靠人民。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国家的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开拓者和推动者,需要凝聚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发展合力,奋力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另一方面,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的价值追求。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人民展开,坚持国家治理为了人民,把人民利益作为国家治理的根本价值追求。
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职能的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政治统治和公共管理职能是辩证统一的。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从两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职能的思想。一方面,他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指出,实现无产阶级的胜利需要有一个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强调执政党的重要性。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核心,指出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另一方面,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2 〕,这决定了无产阶级的公职人员是社会的公仆。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指出,要建立健全各司其职的政府职责体系,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建设勤政务实、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此外,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指出,要坚持国家、市场、社会组织等多元复合主体之间的协同共治,强调要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发挥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这些重要论述凸显国家治理的目的在于提升而非弱化国家治理能力,表明在推进国家治理过程中要实现国家、社会、居民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些思想及其实践超越了国家理论的传统思维模式,开创了马克主义国家理论的新境界,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政治延续几千年。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政治的合法性,维护政权的存续,采取多样的治国策略,积淀了丰富的治国经验。与此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在中华文明的构造和重构自身连续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应用和发展体现了继承性和民族性相统一的国家治理思想,是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的显著特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资源,其中所蕴含的治理智慧对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能为新时代国家治理提供有益的启示。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并对其加以升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示我们,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为政以德。为政以德强调执政者要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正如孔子所说,“正者,政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强调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人道德修养的规范。在推进国家治理中,一方面,共产党人要严于修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 〔3 〕严以修身要做到正心、耐心,要树立远大志向,要注重加强学习,要做到知行合一。另一方面,共产党人要具有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之本在家,国家和家庭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家庭与国家是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共产党人要从修身、齐家出发培养良好的家风,在“小家”责任中实现“大国”复兴。
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整体推进。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整体推进的实践。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强调不同事物之间的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从而达到协调统一的状态。“和合”思想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更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追求。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的总体性任务。国家治理体系是涉及各领域的制度体系,国家治理能力是提升各领域的协调力和能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思想相契合,可以有效引导国家治理各领域协同推进。也就是说,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充分依赖各领域、各层级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彼此之间力图实现有序互动、整体推进。
(三)中国国家治理实践的经验总结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进行全新的国家治理实践探索,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推进国家治理是一个不断探索、渐进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工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思考着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以及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 〔4 〕的战略目标,为未来国家的建设提供了设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围绕国家治理提出了新思想和新论断。首先是国家治理重心的转移。在这一时期,邓小平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推动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逐渐转向经济建设,不断激发经济和社会的活力,探索经济建设和政治运行的规律,开启了中国式国家治理之路。其次是赋予国家治理明确的方向。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逻辑与科学理论逻辑的有机统一,是加快推进国家治理的必由之路,赋予了推进国家治理以正确的方向。最后,确定了要实现的治理目标。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重要论断。这一重要论断既是评价国家治理的科学标准,也是国家治理需要实现的目标。江泽民在已有治理思想的基础上继续丰富國家治理思想,提出推进法治化建设。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法治”的概念,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法治开始成为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实践路径。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继续把国家治理推向前进,根据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治理思想。这些都是对国家治理思想的重要拓展。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共产党人“摸着石头过河”,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新时代背景下,国际格局的复杂变化赋予了新时代国家治理所承载的特殊使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思想,并将其作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重大历史任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不仅表明其将在未来国家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标志着完整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国家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它表征着我国治国理念的重大创新,以及国家治理理论和实践达到的新高度。何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国家治理体系是制度的复合政治形态和结构上的有机统一体,国家治理能力则是依托有效治理工具、科学战略规划、先进治理技术支撑起来的制度执行力。实现系统化、协调化、制度化的改革需要坚持体系和能力的两维并举,在两者相互贯通的格局中完善治理制度、提升治理能力。
二、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的方法论特色
理论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理论的来源,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是一整套科学严谨、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挖掘其蕴含的方法论特色,既是推进国家治理实践之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要义。习近平在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中,坚持以唯物辩证法推进各领域的现代化建设,思考和解决国家问题,为国家治理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一)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统一
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是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的鲜明特征。问题导向在于突出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的方法,重在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化解具体矛盾从而推动事业发展,意在从重大问题中倒逼出理论创新的学理机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 〔5 〕74坚持问题导向旨在形成解决问题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目标导向重在实现理论创新的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重在方向明、靶向准、落地实。推进国家治理实践要有清晰的认知,具体表现为完成什么样的治理任务、如何实现治理目标、怎样选择治理方式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我们进行的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 〔6 〕。
问题导向要解决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目标导向要解决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两者缺一不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相互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能。一方面,矛盾和问题始终存在,坚持问题导向是逻辑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5 〕71,突出问题导向和问题意识,强调向前发展和问题意识的相伴相随,通过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推进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制度体系和制度执行力的有机统一,制度的创设始终立足于国家治理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并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制度的显著优势,提升治理能力。另一方面,要围绕总目标,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引导向前推进国家治理。回顾百年来党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为寻求解决国家积贫积弱、民不聊生问题而努力探索。邓小平早就强调“要及时地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否则我们就不可能顺利前进” 〔7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依旧存在诸如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在于化解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二)坚持战略定力与改革创新的统一
进入新时代,国际环境风云激荡,国内改革任务艰巨繁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面对的风险和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在这种情况下,更好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彰显制度优势以及最大化发挥治理效能显得非常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 〔5 〕105“定力”是主体的性格、气质等。战略定力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定力。从战略层面上看,我国事业发展的定力源于“四个自信”,即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第一,道路决定命运,道路问题是国家治理最根本的问题。当代中国取得历史性的变革和成就,究其原因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不跑偏、不脱轨。坚持走自己的路就是无比强大的战略定力。第二,科学的理论体系能够引导国家治理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是立足于时代前沿的正确理论。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凝结了党和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实践成果,能够为完善和发展制度体系提供理论支撑。新时代,坚持理论自信要求学会、贯通、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取得的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制度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都得益于制度体系的优势。只有坚定制度自信才能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第四,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最深沉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就是筑牢国家治理的根与魂,引导国家治理向着正确的方向推进。推进国家治理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治国思想,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坚持“四个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同时还需要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推动改革创新。改革创新作为重要方法和基本原则是推进国家治理的发展动力、发展引擎。纵观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怎么治理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可参照的模板,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复制,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 〔8 〕112。基于此,需要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来推进各领域的改革,推动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和高效联动,从而使各领域改革协同发力、相得益彰,推动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三)坚持完善制度与执行制度的统一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治理国家的制度体系,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9 〕国家治理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体现为公共政策的制定、社会风险的防控、公共事务的管理等。体系和能力作为理解国家治理思想的两个维度,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来看,治理体系是基础框架和前提,治理能力是功能,主要是发挥制度体系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单独依靠哪一个方面都无法实现治理效能。只有在国家制度体系的基础上,国家制度执行能力才能有效发挥。
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关键词是制度或制度建构。毫无疑问,制度建构就是建立一套体现实践需要和客观规律的规则或规定。这些规则或规定需要满足以下几点:首先是科学性,即与具体的国情和实际相吻合;其次是公正性,即做到不偏不倚,实现对所有治理对象一视同仁;最后是效能最大化,即在治理覆盖面以及治理环节上发挥最大的治理效能。在现实语境下,就国家制度体系建设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鲜明指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植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持续探索,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建构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及其他重要政治制度。党的十九大重申制度的重要性,总结和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十三个显著优势,把制度建设放在首位,在实践基础上推动制度创新,提出要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本质体现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最终要归于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制度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各项制度制定了,就要立说立行、严格执行,不能说在嘴上,挂在墙上,写在纸上,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而应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体现在具体工作中。” 〔10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制度是否合理,关键在于实践中的检验。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会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在实践中,制度才能与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相结合,才能更加完善。此外,制度执行有利于制度的创新。通过制度执行,有助于检验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旧制度存在的弊端和偏颇,从而及时废除落后制度,推动制度创新,持续优化现有制度体系。
(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统一
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是以法律准则由内而外地约束社会成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11 〕。但仅仅依靠法治还不能建构科学有效、整体协调的体制机制,还需要发挥道德的作用,还需要发挥法治和德治 “各就各位”的驱动力。德治依托道德对社会进行调节,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注重德治的传统,认为“德”是国家的基石。因此,坚持法治和德治的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是实现中国之治的现实要求。一方面,德治需要法律的保驾护航。法律是将道德中的基本准则变为刚性约束,用强制力的手段确保道德中的基本准则正常运行。社会道德观念的生成和弘扬都离不开法律的保护。另一方面,法治需要体现德治中的公平、正义,这样的法律才能被广泛遵守。居于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观念和法律的要求往往是一致的。相对于法律的规范,道德的调整范围更为广泛,起到了弥补法律之不足的作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依法治国的前提下,通过德治的软性规范方式,能够规制法治约束达不到之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实践路径。他指出,“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2 〕134,同时强调“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12 〕133。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强调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要性以及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阐明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进程中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实践路径。
(五)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统一
回顾百年党的建设和发展史,我们党历来重视自身建设,把思想建党作为党的重要优势,并在总结管党治党的宝贵经验基础上提出制度治党。从强调思想建党到强调制度治党,再到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同向发力,是黨的建设执政规律的深化,是党面对艰难环境始终保持健康肌体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自我建设的经验总结,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新时代党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党的自身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将党内制度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着重强调党员干部须以党内法制为根本行为准则。制度治党是依法依规对党进行约束、规范和引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思想建党是党的基础性建设” 〔13 〕,是永葆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建设。思想建党是制度建党的思想坐标,为制度治党夯实了思想准备,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融入制度治党提供了重要切入点,确保了制度治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 〔8 〕20,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在实践中有机统一,要求高度重视两者的紧密结合,在新时代复杂环境下提高理论与政治定力。
(六)坚持立足自身与科学借鉴的统一
尽管从理论上说治理具有一般属性,但现实意义上治理因各国独具的历史、文化影响,并没有完全雷同的治理体系。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我国的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具有显著的独特优势,这决定了中国国家治理选择什么样的治理方式,显然不能由任何人的“臆想”来决定,更不能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的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个国家的治理“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 〔5 〕105。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立足于自身,即充分尊重历史传统。中国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重塑着国家治理的基因。对国家治理的实践探索不是通过外在的驱动,而是以历史因素和文化因素为内生动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推进国家治理需要在本土土壤和优秀国家治理传统智慧中去探索。但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多个场合指出,“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基本判断,共同表达了世界局势的变革和国家治理环境的深刻变化。在此背景下,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应该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但决不能囫囵吞枣、决不能邯郸学步” 〔12 〕286。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实践需要立足于中国独特的文化基因。中国的国家治理实践不是从天而降,也不是拿来主义,是在中国的土壤中推进的。借鉴别国的经验首先要立足于这一前提,否则穿别人量身定做的鞋子,无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最终本末倒置、水土不服。中国探索现代化之路充分印证了需要在历史传统中完成内生性演化,在五千年文化积淀的伟大智慧中汲取养分,可以借鉴但不能依赖他国的经验来实现发展。
三、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向以及深刻的时代价值,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话语体系,为人类治理实践以及世界发展贡献出中国独到的政治智慧。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大创新
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深刻揭示了国家的阶级本质、国家职能以及未来社会发展演变的趋势,是科学的真理。但其并不认为这些理论是“终极理论”,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制度安排和详细的治理方案。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性思考、对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实践的设想越详细,就越是空想。在此情况下,怎样治理好国家,就成为社会主义国家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在“怎么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的主题下,立足于深刻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实践经验基础上,深刻回答了在当今和未来推进国家治理实践等基本问题。这些重要论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原则和方法的前提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首先,提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国家治理内蕴着参与者之间的平等、协同、责任关系等,强调的是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突破了政府-社会-市场的传统治理框架,探索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结构,拓展了马克思国家理论。其次,提出“法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托。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党依托法治执政、社会主义国家以法治为重要治理手段进行治理的重大问题,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方式。最后,为了实现国家治理效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有机统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开放性的探索过程,这一实践过程始终立足于国家治理的现实需要和客观条件,立足于马克思国家理论基础上,通過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治理优势,实现治理能力的提升。
(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话语体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话语体系的建构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深刻的实践基础和鲜明特色的实践逻辑。习近平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要论述书写了21世纪国家治理的新格局,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一整套新理念,超越了西方传统国家治理话语的束缚,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话语体系的探索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展示了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要求,探求自身发展道路不应局限于先验性经验,不应局限于普通模式的干预,应立足于具体现实、历史传统和现实的多重因素。当今世界治理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为各参与国家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国家治理实践既顺应全球治理变革大趋势,又坚持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逐渐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同世界上一些地区和国家不断出现乱局形成了鲜明对照” 〔5 〕9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话语体系的建构,运用唯物史观,基于历史、国情的治理实践。中国国家治理从实践之始,就以“中国特色”解决治理问题,展示了体现国家治理实质的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具有自身独特的显著优势,它通过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实践,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三)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之后,诋毁和唱衰社会主义的论调持续高涨。一些新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鼓吹“历史终结论”和“意识形态终结论”,断言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速崛起,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科技实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除此之外,新世纪以来爆发的金融危机更是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于是西方学者开始反思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寻求新的政治出路。全球化作为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加剧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融与碰撞,引发了全球对治理问题和治理能力的高度关注,对国家治理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作为举足轻重的发展中大国,已全面同世界接轨且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在参与全球治理中不断贡献国家治理的文明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了国家治理的实践经验,不断探索国家治理的发展规律,全面审视了国家治理的现实问题,基于此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战略思想,旗帜鲜明地亮出“中国之治”和“中国之制”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这不仅是对我国经济社会所面临问题的积极回应,也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发挥建设性作用的理念和主张。这一战略思想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也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宽了实现路径,更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58.
〔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55.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4.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9.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9〕韩振峰.怎样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3-12-16(07).
〔10〕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71.
〔11〕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55.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3.
责任编辑 梁华林